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成爲聯合殖民地的一員——聯合殖民地是官僚主義的代名詞,每一項活動都需要找好幾個官員審批,而這對於那些心懷自由的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在自由星系聯盟,沒有這些惱人的官僚程序,除了一些最基礎和必要的管理之外——有人認爲這是完美的,也有人認爲這麼做遲早會出大問題……
自由星系聯盟標識
自由星系聯盟(Freestar Collective)是定居星系羣中的一個星際聯盟政府,和聯合殖民地相比,自由星系聯盟的行政風格更自由奔放,除了某些必要的管理之外,星聯的政府幾乎不會干涉任何事情。
自由星系聯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167 年,當時一名叫做所羅門·科爾(Solomon Coe)的前天體物理學家在星系探險中發現了夏安星系,並踏上了夏安星系中的一顆宜居行星阿基拉星的地面。恰好在 2161 年聯殖發表了《南門二宣言》,允許聯殖公民在遙遠的星球定居並建立自己的主權政府。就這樣,科爾在阿基拉星建立了他的第一處營地——也就是後來被稱爲阿基拉城的地方,並開始着手對整個星球進行測繪。
2188 年,在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後,科爾選擇邀請臨近沃利星系的遊樂之城霓虹城加入他的行列。霓虹城欣然應允,最終在 2189 年自由星系聯盟正式成立,意味着整個定居星系羣不再只有聯合殖民地一家獨大了。
在星聯剛成立的幾年裏,由於其還只是一個不太強大的勢力,聯殖也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而且定居星系羣如此龐大,夏安星和聯殖老家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隔着好幾個星系,有的是地盤給大家佔,因此雙方也就暫時相安無事。但不巧的是在 2194 年聯殖決定把星際診所號星際醫療站部署到納里昂星系裏,納里昂星系的居民對此意見頗大,他們向聯殖提出了撤走星際診所號的要求,但遭到了聯殖的拒絕。感到危機的納里昂星系決定向星聯尋求幫助,經過投票宣佈加入星聯。
作爲一個新興成立的星際政權,星聯迫不及待地想要樹立起自己的威望。2195 年,星聯動員了自己的力量以保護納里昂星系免受聯殖的進攻。面對星聯的態度,聯殖選擇部署一支艦隊到納里昂星系,星聯則以部署自己的艦隊作爲回應。就這樣,第一次納里昂戰爭開始了。
第一次納里昂戰爭持續了近二十年,儘管聯殖掌握着更專業的正規太空部隊,但星聯那神出鬼沒的艦隊讓聯殖很是頭疼。在追捕了星聯艦隊近二十年之後,聯殖才抓到了這支艦隊,並把星聯逼到了絕境。然而正所謂絕處逢生,經過二十年的戰爭聯殖內部的厭戰情緒已經蔓延開來,強大的民意壓力逼迫聯殖不得不選擇停戰。
2216 年,在戰爭結束後,聯殖與星聯簽署了《納里昂協定》,決定允許納里昂星系加入星聯,並將星際診所號移交給星聯管理。同時爲了彌補聯殖在戰爭中遭受的損失,聯殖擁有對定居星系羣內多個星球的採礦權。最後,爲了控制各勢力的力量,該協定規定了任何星際勢力都不能控制超過三個星系。
在《納里昂協定》簽署後,星聯和聯殖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2221 年,星聯遊騎兵正式成立,由星聯總督理事會授權,負責保護星聯管轄範圍內的公民。遊騎兵直屬於總督理事會管轄,除了總督理事會直接安排的任務之外,遊騎兵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來決定自己要調查哪些案件。
2307 年,星聯在露娜拉星系的維斯塔星上建立了一個農業殖民地。聯殖於 2308 年正式對此提出抗議,認爲這違反了《納里昂協定》中每個星際勢力只能控制三個星系的規定。外交談判最終破裂,聯殖派出部隊掃蕩並摧毀了維斯塔星。第二次星系戰爭開始,也被稱爲殖民地大戰。
在維斯塔星戰役後,位於納里昂星系的奈拉星成爲了雙方最主要的戰場。聯殖起初佔領了這裏作爲其前線作戰基地,但星聯一直試圖奪回這顆星球。奈拉星上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整個戰爭結束才逐漸平息。與此同時,仙后座星系和火星也成爲了戰場。
殖民地大戰時期的兵營
在戰爭日漸白熱化的階段,聯殖和星聯都開始研發自己的祕密武器以在戰爭中佔據優勢。星聯和聯殖都有自己的機甲部隊,但聯殖還有一個更強大和可怕的異獸武器。由於戰爭的消耗,聯殖的物流中心隆蒂涅恩城上的亞斯里獸被大量獵殺以補充食物補給,這導致了駭變獸的爆發。在聯殖發現無法從駭變獸手中拯救城市時,當時的司令弗朗索瓦·薩農決定毀滅性轟炸隆蒂涅恩城以阻止駭變獸傳播。
星聯機甲
2311 年,聯殖在激戰後終於摸到了夏安星系,並開始對星聯的中央指揮部進行打擊。星聯的海軍艦隊根本無法與聯殖部隊抗衡,很快被打到癱瘓。原本聯殖已經奪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星聯的平民自發組成了反擊艦隊攻擊聯殖海軍,拒絕攻擊平民的聯殖部隊被這支軍民兩用艦隊搞得完全失去了作戰慾望,結果聯殖艦隊的主力戰艦就這麼被星聯艦隊莫名其妙地擊毀了,勉強爲星聯換來了一次代價高昂的勝利。
最終,戰爭的巨大消耗逼迫雙方選擇再次停戰。雙方簽署了停戰協定,同意削減各自的軍事力量,並且完全禁止使用機甲和異獸武器,這些武器的數據被鎖在停戰協定檔案庫裏,只有在雙方以及作爲第三方監督的瓦魯家族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查閱。三名聯殖高級軍官也被判處戰爭罪,其中就包括下令轟炸隆蒂涅恩城的薩農上將。
這場慘烈的殖民地大戰再一次爲定居星系羣帶來了久違的和平,不論是聯殖還是星聯現在都決定把心思放在發展上。聯殖吸取了被星聯的軍民兩用艦隊打成八十萬對六十萬的教訓,戰後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建先鋒隊,而星聯則沒有什麼大的動作。
和聯殖不同,星聯的立國之本是獨立主義和自由主義,所以他們沒有那麼多規規矩矩的約束。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成爲星聯的公民。不過這也使得星聯在內部凝聚力上明顯不如聯殖。另一個問題是由於星聯的總督理事會大多由富有商人和大型公司組成,因此星聯的腐敗問題要比聯殖嚴重和猖獗得多。
對外關係
星聯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型星際自治組織,不要說對外關係,就連其內部也隔閡分明。例如著名的遊樂和極光之城霓虹城就壓根不允許星聯的軍隊踏上其土地一步。不過除了霓虹城這樣的少數之外,大部分時候星聯還是可以一致對外的。
考慮到定居星系羣的兩次大型戰爭都發生在星聯和聯殖之間,這兩個冤家對頭的關係即使到現在也不是很穩定,畢竟雙方都在戰爭中砸下了數以萬計的性命和財產。但在打了兩次仗之後,星聯和聯殖都發現與對方繼續打下去完全是徒勞無功,不如安心在自家地盤上搞發展。因此直到 2330 年代,星聯與聯殖依然保持着某種脆弱的和平。
在停戰協定裏,雖然星聯和聯殖找來了另一個星際勢力瓦魯家族做監督,但在瓦魯家族的新領導者就任之前,瓦魯家族可沒少跟兩邊幹架。瓦魯家族是一個信仰蛇神的神權政權,在向定居星系羣和平傳教十年之後,因爲信仰他們教義的人實在太少,於是他們在 2240 年發起了一次星際十字軍征服(後稱“蛇神聖戰”),意圖用武力傳播他們的教義。在溫和派取代了激進派成爲瓦魯家族的掌權者之後,瓦魯家族就停止了這種戰爭行爲,選擇與大家和平共處。然而到 2330 年代,瓦魯家族早已神祕地從定居星系羣中銷聲匿跡了,只剩下一個也已荒廢許久的新亞特蘭蒂斯大使館和一羣不滿溫和派統治的激進分子繼續在太空中四處襲擊,傳播自己的“教義”。
在浩瀚無垠的太空中,除了被勢力把控着的恆星系之外,大部分恆星系實際上就像 18 世紀的北美荒野一樣荒無人煙。這些星系很快成爲了太空劫匪和海盜們的樂園。星聯遊騎兵和民兵一直在剿滅自己勢力範圍內的太空劫匪和海盜,甚至會派出人員深入中立地區調查,但大部分時候這些危險行動都無法得到支援,遊騎兵們只能想辦法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力解決問題。
組織架構
星聯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型星際自治組織,其主要管理者是總督理事會(Council of Governors),這是一個由各殖民地的領導者組成的“委員會”。總督理事會定期在阿基拉城召開會議,以商討關係到整個星聯的大事。由於本身星聯的各個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政治結構,所以各個殖民地總督的選舉方式也不相同:阿基拉城的市長是普選產生的,霓虹城和霍普鎮的管理人則由分別掌控兩個城市的異珍鮮漁業和霍普科技的老總擔任,星際診所號的總督又是船上的醫療主管擔任。這些人在總督理事會中又代表自己的利益,爲自己的地盤發聲。
總督理事會幾乎掌管了星聯所有的軍事和警務事務,所有的星聯軍警都向他們負責。
自由星系聯盟民兵(Freestar Collective Militia)
與聯殖保持一支強大的常備軍不同,星聯由於其獨特的政治結構,基本上決定了其不可能擁有一支常備軍,別忘了星聯的部隊甚至都不能踏上霓虹城一步。這些民兵大多由各個殖民地的兵員組成,兼顧了陸軍和太空海軍的角色。在戰爭情況下,民兵也會得到平民志願者的支援,在 2311 年的夏安星戰役中正是平民志願者的幫助,才讓星聯艦隊出其不意地戰勝了原本實力遠超星聯的聯殖艦隊。民兵部隊通常作爲星聯的對外武力,負責保護星聯免受外界勢力攻擊。
第一裝甲兵團(1st Cavalry Division/The First)
第一裝甲兵團是星聯民兵中的一支特殊單位,就像聯殖異獸作戰部一樣,第一裝甲兵團負責指揮星聯的機甲部隊。在殖民地大戰期間,被稱爲戰術天才的帕克斯頓·赫爾少校帶領的第一裝甲兵團被派去奈拉星以奪回這顆被聯殖部隊佔領的行星。儘管第一裝甲兵團以高達 93% 的驚人傷亡率險些奪回奈拉星的控制權,但 2311 年的夏安星戰役讓星聯奪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於是星聯高層下達了停火命令。赫爾少校和第一裝甲兵團的殘餘部隊拒絕執行命令,繼續進攻聯殖部隊,這讓他們在戰後因不服從命令受到了審判,被開除出軍隊。後來這些殘餘成員成立了第一僱傭兵組織。
自由星系聯盟安保部門(Freestar Collective Security)
儘管星聯以類似於狂野西部的自由主義聞名,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必須建立一個安全部門保護自己的城鎮和殖民地。嚴格來說,星聯的民兵和安保人員之間區別很小,只不過一個對外一個對內罷了。星聯安保負責保護星聯管轄範圍內允許其部署的城鎮和殖民地,包括地面和星際軌道,以維持治安並搜捕通緝犯及違禁品。
霓虹城安保部門(Neon Security)
或許是由於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異珍鮮漁業的老總本傑明·巴尤拒絕星聯的安全部隊在霓虹城部署,因此霓虹城建立有自己的安全部隊。這支隊伍只負責維護霓虹城的治安,平時並不受星聯指揮,也幾乎不會被部署到其他地方。並且霓虹城的安全部隊也不使用星聯的制式武器。除了維護霓虹城的治安外,霓虹城安全部隊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當地特產極光不會被走私出去——本傑明·巴尤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
自由星系聯盟遊騎兵(Freestar Collective Ranger)
儘管星聯建立了自己的安保部門,但很多時候僅靠普通的安保人員並不能解決複雜的警務問題,尤其是那些針對跨星球有組織犯罪團伙的長期追捕工作。星聯遊騎兵的設立就是爲了解決此類問題,就像美國的聯邦調查局或是法警一樣。星聯遊騎兵直接向總督理事會負責,在星聯的所有管轄區域均有執法權。但與後兩者不同的是,星聯遊騎兵也執行軍事任務,在殖民地大戰期間星聯遊騎兵同樣做出了重大貢獻。
星聯遊騎兵標識
和聯殖部隊一樣,星聯的民兵同樣使用正規的軍銜制確保部隊的上下級秩序。遊騎兵則單獨使用一套等級制度:
治安官(Marshal)
治安官是遊騎兵中最高的銜級,通常任命給遊騎兵的實際領導者。治安官負責與總督理事會的溝通,傳達總督理事會的命令,並全面管理整個遊騎兵組織。
遊騎兵(Ranger)
任何通過了遊騎兵入門測試的遊騎兵成員均可得到這個銜級(或者更準確的說,一種普遍稱呼,如果不清楚對方是什麼銜級,叫他遊騎兵準沒錯)。他們通常已經得到了遊騎兵的認可,可以單獨執行任務。大部分遊騎兵都在星聯轄區內的遊騎兵分部執勤,也有一些遊騎兵會在軌道巡邏或是在中立地區進行祕密工作。
副騎兵(Deputy)
遊騎兵組織中最低的銜級,任何剛剛加入遊騎兵的新晉成員都會得到這個銜級。副騎兵還沒有獨立行動的資格,但可以協助遊騎兵工作。通過入門測試的副騎兵就可以轉爲正式遊騎兵。
通緝熱度
儘管星聯是個高度自由主義的星際勢力,但對於在他們的領地內胡作非爲亂搞破壞小偷小摸的人士,星聯警衛們都會毫不留情地逮捕。如果沒能成功逮捕,那麼這些傢伙頭上的懸賞就會增加。如果在頭頂高懸賞的情況下進入星聯領地,就必須支付賞金,要麼就會當場投入監獄,即使是星聯遊騎兵也不例外。
另一種會被星聯盯上的情況是走私違禁品。違禁品種類多樣,但主要是人體器官和機甲以及聯殖異獸作戰部的機密資料等物品,當然還有霓虹城臭名昭著的極光。雖然理論上來說霓虹城是星聯的一部分,但霓虹城嚴禁極光走私行爲,任何人都不得將極光私自帶出霓虹城,否則按照走私行爲處理。
雖然採取敵對行動會顯著提高賞金,但好消息是這些賞金是可以消除的。除了直接向當局支付之外,也可以去某些終端或是神通廣大人士那裏辦。但在賞金極高的情況下,進入星聯領空就有可能被安保飛船追着打,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考慮到另一邊的賞金終端或是中立星系處理了。
武器裝備
星聯的武器就像他們所信奉的自由主義一樣隨意且復古,在(聯殖已經大量使用新型材料製造實彈及激光武器的)2330 年代,星聯依然在使用看起來和 20 世紀的傳統武器十分有共同語言的實彈武器。爲星聯提供主要武器的製造商是拉銳多軍火,這家武器製造商基本上以復古主義的武器聞名定居星系羣。
拉銳多軍火店
星聯民兵最常用的武器包括執法者、馬車伕和墓碑。執法者是一支外形復古的半自動大口徑步槍,其使用 .50 口徑彈藥,具備強大的殺傷力,並且具備改裝功能,非常適合用來打冷槍。馬車伕則是一支外形同樣復古的雙管霰彈槍,具備強勁的殺傷力,但可惜的是火力持續性太差,必須時常注意尋找掩體,否則很容易被對方火力覆蓋。墓碑是一支外形緊湊的步槍,使用 11 毫米口徑彈藥,性能上平平無奇,普遍被認爲只是一種僱傭兵手上過渡用的武器。
當然拉銳多軍火絕不只有這些武器,但除了上述兩種武器之外,星聯部隊很少使用其他的拉銳多軍火產品,更不要提其他廠商的產品了。唯一的例外是霓虹城的安保部隊,這座遊樂之城由於其高度獨立性甚至禁止星聯部隊在此地部署,他們也幾乎對拉銳多軍火的產品嗤之以鼻,壓根沒人用。許多的霓虹城安保人員都喜歡使用二分點激光步槍,這種武器在聯殖也十分有市場。
由於星聯部隊大部分只是民兵,他們具備相當不錯的太空戰能力,但沒有專業化的太空部隊。只有星聯遊騎兵因其特殊的任務配備有制式太空服。在星聯部隊中護甲也非常少見,除了霓虹城的安保人員外,幾乎所有的民兵和遊騎兵都不配備護甲和頭盔,只穿着基本的制服。這也讓他們在地面戰鬥中相當被動。
基地與設施
阿基拉城(Akira City)
阿基拉城是星聯的發源地,它由星聯的創立者所羅門·科爾親手打造。由於其在星聯中的地位,阿基拉城自然成爲了星聯的首都,總督理事會有時也會在這裏開會。現在的阿基拉城已經比原來拓寬了不少,包括供上層階級居住的磐石區,環境較佳的中城區和供窮人過活的漫地區。
霍普鎮(Hope Town)
霍普鎮是霍普科技的總部所在地,在霍普科技到來之前,這裏只是一個艱苦且偏遠的星際殖民地農場罷了。後來霍普科技來到了這裏,建起了飛船工廠和各種定居設施,這也就難怪當地人都說沒有羅恩·霍普,就沒有霍普鎮。
霓虹城(Neon)
霓虹城一開始只是異珍鮮漁業在沃利阿爾法星上建立的一個漁業平臺,結果他們發現當地的一種裂隙鱸魚可以生產具有強烈致幻作用的物質,便決定轉而生產這種被叫做極光的藥物。這使得這座漁業平臺名聲大噪,並在 2187 年正式將自己改造爲一個以旅遊和娛樂爲目的的定居點。極光在整個定居星系羣都被認爲是一種違禁品,想要體驗它的星際旅客只能親自到霓虹城享用,或者冒着巨大風險把它走私出去。如今霓虹城已成爲一個充斥霓虹燈氣息的繁華都市,各大公司和幫派都在這裏爭權奪利。
星際診所號(The Clinic)
星際診所號原先是聯殖管轄的一個星際醫療站,位於納里昂星系。星聯居民對此非常不滿,要求將星際診所號撤離納里昂星系,聯殖予以拒絕,導致了定居星系羣內的第一次大戰。戰後,作爲和平協定的一部分,星際診所號被交給星聯管理。星際診所號如今是定居星系羣中最受尊敬的醫療設施之一,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其相對中立的政治態度和其頂尖的太空醫學技術,以及其幾乎與世隔絕的獨特醫療環境。除了治療病人外,星際診所號還負責研究那些極度危險的新型病毒,並找出治療方法。由於星際診所號對星聯十分重要,其管理者也是總督理事會的一員。
兵種
星聯警衛
星聯警衛
阿基拉城警衛
霓虹城警衛
星聯的警衛負責保護星聯管轄範圍內定居點的安全和內部警務工作,儘管如此,許多人也沒法把他們和星聯的民兵區分開來。星聯通常只在較大的定居點部署一定的警衛,像前哨站和偏遠地帶的農場等地方基本上沒有保護,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只能祈禱星聯遊騎兵恰好有人手能夠抽出來提供支援。由於本傑明·巴尤的命令,星聯警衛不得在霓虹城駐守,後者的安全由霓虹城自己的安全部隊負責。
星聯警衛與民兵的穿着基本上一致,但阿基拉城的警衛穿着獨特的制服,二者對子彈的防禦力基本上可以隻字不提。霓虹城的警衛則穿着類似前聯殖蘇沃洛夫星深鎖煉獄設施中警衛的護甲,這套護甲能夠提供比前兩者更好的保護。
星聯民兵
與聯殖訓練有素的專業士兵不同,星聯的士兵大多是志願加入部隊爲星聯服務的民兵。星聯獨特的政治體系決定了其無法組織一支專業的正規軍部隊,但他們也不能真在槍口上插花——於是民兵就成了妥協下的產物。星聯的民兵只有基本的武裝,雖然他們也會開飛船,但太空戰並不是其強項。
星聯民兵通常穿着簡單的棕色制服,看起來和某些後啓示錄時代的拾荒者一樣。一名民兵的標準裝備包括制服和民兵帽,但大部分人只會穿着制服。民兵們也幾乎沒有任何護甲。
星聯遊騎兵
副騎兵
遊騎兵
高級遊騎兵
身着宇航服的遊騎兵
遊騎兵是星聯內部的一支特殊執法部隊,其職能類似於美國聯邦調查局或是法警。遊騎兵人數很少,但基本上都是久經考驗的戰士和偵探,因爲遊騎兵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單獨行動。除非總督理事會親自指派,否則遊騎兵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任務和巡邏地區。得益於遊騎兵前輩多年來建立的聲望,許多罪犯甚至不敢主動攻擊遊騎兵人員。
遊騎兵的裝束根據其職級而不同,最低級的副騎兵穿着綠色的決鬥服,而正式的遊騎兵則穿着紅色決鬥服。高級遊騎兵成員則有權穿着風衣,這代表着他們在遊騎兵中的高層地位。
載具
野馬(Mustang)
野馬是一艘標準 A 級飛船,星聯警衛經常使用它們巡邏。標準型號配備了一門巨龍 221P 脈衝激光,兩門裂解槍 3300A 自動電子光束和一門阿特拉託 270A 導彈發射器,具備不錯的戰鬥力。
海豚(Dolphin)
海豚是一艘 B 級飛船,其體型要比野馬和騾子大出不少。由於其 B 級飛船的定位,其標準型號配備了兩門巨龍 241P 脈衝激光炮塔和兩門 PBO-100 自動中子炮塔,但缺少用於造成大量傷害的導彈發射器。
尼米茲(Nimitz)
尼米茲是一艘 C 級飛船,體型相對修長,但需要具備高級駕駛技能的人員才能駕駛它。作爲一艘 C 級飛船,標準型號尼米茲配備了兩門巨龍 261SX 激光炮塔,一門掠奪者 114ANC 快速磁軌炮和一門阿特拉託 270C 導彈發射器。
星星雄鷹(Star Eagle)
這艘飛船是星聯遊騎兵對資深遊騎兵的獎勵,以表彰其立下的功勳。作爲一艘 A 級飛船,其配備了兩門星火 250GC 抑制器,兩門滲透者 SC-02 導彈發射器,以及兩門雷扎 30 太赫茲紅外脈衝激光。
著名人物
所羅門·科爾(Solomon Coe)
所羅門是星聯和阿基拉城的創始人,他原本是一個地球天體物理學家,後來卻成爲了星際艦船設計師。在聯殖《南門二宣言》的影響下,他選擇深入星系探險,來到了夏安星系,並在此星系的阿基拉星上建起了阿基拉城。2188 年,他又和沃利星系聯合成立了自由星系聯盟。由於他的功勞,科爾家族在星聯的地位幾乎可以說是舉足輕重。
雅各布·科爾(Jacob Coe)
雅各布是山姆·科爾的父親,也是所羅門·科爾的後代。他在殖民地大戰期間擔任星聯的經濟主管官員,爲星聯的戰爭經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並在戰後設法避免了星聯潛在的經濟崩潰危機。
山姆·科爾(Sam Coe)
山姆是所羅門·科爾的後代,曾經在星聯遊騎兵任職。他有一個女兒科拉。由於自己與父親雅各布的矛盾和其他原因,山姆選擇離開遊騎兵,爲羣星組織效力,尋找神祕的神器。
埃利亞斯·卡特賴特(Elias Cartwright)
卡特賴特是阿基拉城的市長,作爲阿基拉城的主要管理者,他也是星聯總督理事會的一員。
本傑明·巴尤(Benjamin Bayu)
巴尤是異珍鮮漁業的首席執行官和主要股東,得益於這一身份,他能夠把霓虹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並且成爲星聯總督理事會的成員。許多霓虹城居民對他感到十分恐懼,因爲在霓虹城敢於反對巴尤的人基本上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羅恩·霍普(Ron Hope)
羅恩是霍普科技的創始人,他一開始從白手起家到現在坐擁一個大型公司,並且在波爾沃星建立起了公司的總部。他也因此得以成爲星聯總督理事會的成員。羅恩在外人和公司的員工眼裏是一個善良的好人,但在這副面孔下,是一顆冷酷無情的資本家的內心。
拉諾·達維詩(Lara Darvish)
達維詩博士是星聯的星際診所號醫療空間站負責人,在這個醫療設施中進行最尖端的醫學研究。儘管她很少離開這座空間站,但她有時也會請過路人士幫忙捎些研究材料回來。由於星際診所號本身在星聯乃至定居星系羣中的地位,她也得以躋身星聯總督理事會成員之列。
蕾莎·蘭斯(Reisha Lance)
蕾莎是拉銳多軍火的首席執行官,即使如此,她依然負責直接的銷售工作。作爲星聯部隊的主要供應商,她也得到了星聯總督理事會的加入資格。蕾莎還熱衷於慈善事業,是伊洛斯靜息園的贊助者之一。
丹尼爾·布萊克(Daniel Blake)
布萊克是星聯遊騎兵的現任治安官,他在殖民地大戰期間服役,因其過硬的能力而從一箇中士迅速晉升到高層職位,乃至成爲遊騎兵歷史上最年輕的治安官。他甚至在戰爭期間被聯殖俘虜,但又設法逃回星聯,並繼續參與作戰。戰後,布萊克一直擔任遊騎兵治安官,致力於恢復遊騎兵的實力併爲未來可能的衝突做準備。
艾瑪·威爾科克斯(Emma Wilcox)
艾瑪是遊騎兵的二把手,負責管理遊騎兵的各種後勤事務。她有一個女兒安妮,後者一直想要成爲一名遊騎兵,甚至在船長的幫助下破獲了一起劫案。
伊萬傑琳·拉德克里夫(Evangeline Radcliff)
拉德克里夫是星聯駐聯殖現任大使,她原先在星聯情報部門服役,官至中尉軍銜。隨後她選擇離開情報部門併成爲一名外交官。拉德克里夫的姐姐曾經參加殖民地大戰並落下了永久殘疾,使得她對聯殖沒有一點好感。其本人目前一直在爭取進入星聯總督理事會。
齊索姆代表(Representative Chisolm)
齊索姆是星聯派往聯殖的一名外交官,但似乎由於某些原因在新亞特蘭蒂斯被安保攔住了。船長路過時他會向其尋求幫助。
瑣聞趣事
1.自由星系聯盟的靈感來源於太空西部奇幻美學。
2.與聯殖在名稱上與美國殖民地時期的關聯一樣,星聯的民兵也和美國早期的殖民地民兵很類似。星聯的民兵帽和南北戰爭中南北軍的軍帽很相似。
3.星聯遊騎兵也執行軍事任務,並且似乎也在使用正規部隊的軍銜。“步兵”任務中就出現了託雷斯中尉和馬奧尼下士兩名身着遊騎兵服裝的星聯士兵。這一點和《輻射》系列中的新加州共和國遊騎兵很相似,後者同樣是一支精銳準軍事及執法特種部隊,除了協助新加州共和國軍作戰外也兼任警務工作。
4.星聯的部隊似乎缺乏宇航服(只有遊騎兵配備宇航服)。這也導致他們缺乏在極端環境下作戰的能力,像聯殖部隊能夠部署的惡劣環境星球(比如火星)星聯的部隊就幾乎沒有辦法部署。
5.在殖民地大戰中,星聯擁有自己的機甲部隊(即第一裝甲兵團)。然而,與聯殖高度機密的異獸武器不同,機甲在雙方部隊中都普遍使用。由於機甲殺傷力過大,停戰協定中將機甲與異獸武器一同列爲定居星系羣的違禁物品。
6.星聯定居點的居住環境就像其所基於的太空西部美學一樣,以艱難和危險的環境爲主:阿基拉城外存在危險的阿什塔獸,霓虹城建立在一座漁業平臺上(同時充斥着非常明顯的賽博朋克風格),霍普鎮則只是一個極小的定居點。
7.阿基拉城的磐石區酒吧被認爲是一個許多明星都會去的地方。遊騎兵的總部也位於磐石區酒吧。
8.星聯被認爲是一個腐敗猖獗的地方。許多總督理事會成員自己就不乾淨,而星聯遊騎兵很多時候也不願意調查腐敗案件,特別是涉及到星聯高層的案件。
參考資料
[1]Starfield Fandom Wiki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