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芬蘭的研究發現,騎車上班的人病假天數較少。每週騎行超過38英里的人,病假風險降低18%。研究表明,活躍的通勤方式對健康有顯著好處。
所以,反過來說,是不是如果我們不騎車上班的話就可以請更多病假了呢?
開個玩笑哈,不過話說回來,這確實是芬蘭科研中心最新的研究成果:騎車上班相比於坐公交、坐地鐵和開車,可能更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
這項新研究表明,騎車通勤的人通常病假天數較少,長期因病缺勤的風險也較低(zbj狂喜)。這項研究由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的團隊領導,他們分析了來自28,485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的自報數據,這些數據涵蓋了一年的時間,大部分參與者在第二年也繼續跟進。
通勤與健康的關係
與依賴汽車或公共交通的“被動通勤”相比,每週騎行61公里(約38英里)或更多的人,生病請假的風險降低了8-12%,而因病缺勤至少10天的概率也降低了18%。數據顯示,騎車最活躍的通勤者比依賴傳統交通方式的通勤者少了4.5天病假,且每十年減少一次長時間的病假期。
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的公共衛生科學家Essi Kalliolahti表示:“已有大量研究證明積極通勤對健康和環境的益處,但其與長期病假風險之間的關係此前尚未研究過。”雖然研究人員考慮了可能影響病假數據的其他因素,比如性別、年齡、飲酒情況和社會經濟地位,但數據並未表明騎車與生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而只是強烈的關聯性。
這些發現與之前關於騎車通勤的研究一致,儘管目前尚未明確解釋這種關聯背後的具體原因。保持活躍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可以推測,保持身體健康的人罹患常見疾病的風險較低。但另一方面,可能患有某些健康問題的人,騎車通勤可能會更具挑戰性。
騎車vs徒步
研究人員還發現,騎車比走路更能減少病假,儘管這種差異僅出現在那些騎車距離較遠的人身上。走路可能無法使身體充分活動,或者長時間騎行的通勤者可能有其他優勢,使他們更少生病。
研究人員寫道:“除了走路的每週活動公里數通常較低外,走路的強度可能也不足。”他們建議,提高走路的速度比走路的頻率更爲重要。
儘管騎車通勤並非適合所有人,特別是在城市區域可能帶來壓力,但它確實能讓你更頻繁地出現在工作中,同時減少其他通勤方式帶來的排放。
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Jenni Ervasti表示:“考慮到只有一半成年人按照推薦的方式進行運動,步行或騎車通勤是增加健康促進運動的有效方式。”這項研究結果爲我們提供了更多理由,鼓勵和投資積極的通勤方式,尤其是騎車通勤。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