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開始前聊聊3D眩暈以及克服方法

哈嘍大家好,這裏是玩FPS遊戲有50%幾率觸發被動 3D眩暈症 的胖胖哥

衆所周知,一週前,歷經7年研發,備受矚目的國產FPS遊戲,但是太空版的《邊境》終於發售啦。

在看到實機畫面後,我腦子裏第一反應不是這個遊戲好不好玩,也不是感嘆太空場景多麼震撼,而是不由自主問了自己一個問題:臥槽,我不會暈死在這裏跟卡茲做兄弟吧

所以作爲一個曾經3D眩暈概率從90%降到20%的選手,我將帶大夥探討一下什麼是3D眩暈,造成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何解決


第一次眩暈

第一次意識自己有暈3D的症狀,是上大學時玩CF。當時流行上網吧10元通宵,而CF打殭屍則是其中的必備項目!

隔壁的同學動不動就是(氪金)加特林懟的殭屍不敢靠近瑟瑟發抖,咱們只要拿一把大狙躲在大哥身後,假裝槍槍爆頭,感情真摯地喊上幾句“666”,就可以與大哥一同收穫真正的快樂。

但是但是,這樣的快樂每次都沒辦法超過1小時。一旦deadline到來,我就會感覺到眩暈以及想吐。一開始以爲必然是自己白天用功學習導致過度疲勞。直到學期末掛了三四科,我才發現:哦,原來我從來沒用過功

什麼是3D眩暈症

3D眩暈症,也被稱爲視覺誘發暈動症(visually induced motinsickness),簡稱暈3D。

它其實還有個名字,叫模擬器病。所以並不是只有玩遊戲的時候會暈3D。暈車、暈船、暈飛機的大有人在,而King of 暈的稱號,必須送給VR設備。

並且這是一種小時候不明顯,成年後反而更明顯的“神經病”。


暈動症

暈車和暈3D在機制上有所不同,造成暈車症狀的 暈動症,簡單來說是:

你覺得自己在動,但眼睛告訴你沒在動。

想象一下自己坐在一輛行駛中的大巴上,這時候你耳朵裏的“加速度傳感器-前庭系統-耳石器”不斷地跟你bb:

嘿,哥們,這車子開的可真快啊!真刺激啊

然而因爲你的視野大概率對着前座靠背,眼睛當然會覺得:

嘿,沒啥事兒是吧哥們,那我睡覺啦

於是耳朵和眼鏡把各自的信號傳給大腦

這不傳還好,一傳就出大事——哥倆信號完全相反。一個認爲自己在發射,一個賢者時間,互相認爲對方在扯犢子。

大腦沒見過這樣世面,直接懵圈,第一想法是:

不對勁啊哥們,你是不是喫錯東西把腦子喫壞了啊

於是趕緊拉響警報,企圖讓你恢復正常。

趕緊給老子把喫的東西吐出來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暈車。


暈3D

而暈3D的過程,跟暈車恰恰相反。

當你在玩《穿越火線》的時候,遇到氪金大哥手持黃金加特林,而你是弱小無助到處閃躲開着跑車就溜的小殭屍。這時候眼睛開始說話了:

哥們,你這飆車技術真行啊,86上山不如你

耳朵一聽覺得眼鏡在吹牛:

您在說什麼鬼?我都要睡着了。

哥們互相不服氣,上來就是佛山無影腳招呼對方。

此時大腦再次懵逼,企圖用頭暈噁心幫你戒除網癮。

太空環境

可惜人類的本質就是愚蠢。車、船、飛機不過癮,還要上太空,甚至還要在零重力的環境秀操作。

坐過飛機兄弟應該會覺得坐飛機會比坐車更容易暈。所以一般上太空的人,都會經過大量這樣的訓練以及飛機快速下降模擬失重來適應零重力環境

不知道兄弟們有沒有在公園玩過奇怪的東西,反正我是碰都不敢碰——萬一出了事大爺不幫我叫救護車可咋整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當我看到太空FPS的時候,本能地聯想到暈3D,當場腦瓜子嗡嗡

VR爲什麼不火

VR要火說了很多年,但目前爲止情況大概跟《風暴英雄》差不多。除了價格高昂,佩戴不舒適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暈3D。

而且是最高級別的眩暈。

當你看着手機或者顯示器的時候,視野內多少是有其他環境存在。而當戴上VR頭顯後,你的眼睛將完全被VR設備所欺騙。VR眼鏡迫於體積過小的問題,畫面普遍清晰度不足,幀數也十分感人,與現實場景有相當的不同與違和,3D眩暈症狀在這裏被無限放大。

怎樣拯救3D眩暈症

儘可能看向窗外

既然坐車的時候眼睛被椅背欺騙,誤以爲自己沒有在動,那麼事情就很簡單。你只要儘量挑選窗邊的位置,看向遠方。此時眼睛會清晰的意識到

哦,我他喵移動的好快,這個世界很合理

如果不靠窗,那就睡覺吧。如果嚴重的話,喫個暈車藥上車就睡可能會更好一些。



調大FOV

剛纔提到過VR遊戲眩暈一部分原因是遊戲畫面不適造成,這在電腦遊戲中也十分常見。2月份《原子之心》上線時就因爲視野過窄且不能調整遊戲視野(Fied of view,FOV)而被廣大玩家詬病。

因爲過窄的視野與人的認知不符,也會造成感知衝突,簡單來說就是:我tm好難受。

所以當FOV調整到一個舒服的範圍時,眩暈症狀就會明顯降低。這也是爲什麼TPS(第三人稱)眩暈幾率會比FPS(第一人稱)低很多的原因。

TPS往往視野會更大一些。



環境可以分散注意力

既然vr的全景是最暈的,那我們逆向思維一下:小的畫面更不容易暈。很好理解哈,因爲屏幕小了,周邊環境就變大了,你受到屏幕的影響就會變小。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不服了:

哪個醫院跑出來的又擱這兒吹牛呢?你說說看,手機屏幕那麼小,我爲什麼還會暈呢?

道理非常簡單,拿起你的手遮住眼睛,你的手>整個宇宙。所以當手機屏幕放在你眼前的時候,其實是無限大的。

運用近大遠小的原理,不管是手機還是顯示屏,離得遠一些都會有助於緩解眩暈症狀。

所以實際上我第一次真正克服FPS帶來的3D眩暈症,是因爲在只有15寸的筆記本上玩了《地鐵:離去》,那麼小的屏幕,根本不暈。

這要擱臺式機上玩,怕是要我命三千。



音樂可以轉移注意力

與自然環境帶來的作用類似,音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你的注意力,不至於把焦點全部放在視覺上。所以在面對可能眩暈的遊戲時,不妨把聲音開的大一些。

我的建議是來一首 《野狼disco》,直接嗨翻。



開啓幀數模式

VR的畫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幀數低,這在某些主機遊戲上也很常見,經常就是:

分辨率優先,穩定30幀。

這裏我不公開點名,希望某廠商自己有點C數。

人類的眼睛在億萬年的進化中,已經習慣了真實世界的高幀率,所以與現實世界幀數差距越大的遊戲,越容易造成眩暈。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叫:

玩了144hz屏幕,就再也回不去了。

其實這就是在描述眼睛對幀數的習慣現象——一旦你的眼睛習慣了某個幀數,變快後你會覺得絲滑,而變慢則會覺得卡頓難受,進而加重眩暈。

我在PS4上玩穩定30幀的《神祕海域4》和《荒野大鏢客2》都會感覺到明顯的眩暈,而穩定45幀的《戰神4》則完全沒有眩暈的感覺。

最爽的莫過於PC穩定60幀,誰用誰知道。至於某些平臺動不動4K 30幀,真的,這都2023年了,球球放過兄弟們吧,既然只能選擇“幀數優先”才能活命,就不要再給我“分辨率優先”的選項了。

較小的動態模糊

雖然動態模糊(Motion Blur被髮明的初衷是爲了讓畫面更流暢自然,接近真實。然而當30幀遇上動態模糊,真的能直接把人送走。所以滿分10分,我一般只會要2分的動態模糊

減少鏡頭晃動

如無必要,不要轉動鏡頭,靜止的畫面永遠不會讓人眩暈。說人話:沒事別瞎轉。所以當我有眩暈可能的時候,會果斷停止所有“撿垃圾”行爲,儘量一條線走到底。



欺騙自己

既然視野中的畫面已經在動,那麼你爲什麼還要坐以待斃?如果你拿着手柄,那就跟隨遊戲的畫面一起轉動;如果你是鍵盤玩家,玩遊戲時多抖抖腿說不定也能告訴大腦自己真的在動

這條純經驗


終極指南

好了同學們,我們再來複習一遍如果想要克服3D遊戲眩暈症。你可以做以下嘗試:

  • 放大遊戲的視野(FOV)
  • 讓屏幕遠離自己
  • 放大音量
  • 儘可能流暢的畫面。開始幀率模式,儘可能穩定在60幀+
  • 儘可能小的動態模糊
  • 儘可能減少鏡頭的轉動
  • 身體可以適當跟隨遊戲去運動

最後,當你察覺到有一絲眩暈的感覺時,可以暫時停下你的冒險,打開窗戶看看遠方或者乾脆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5分鐘後回來又是五秒真男人!

OK,那麼今天的吹牛到此爲止。《邊境》裝載完畢,大夥空間站再見

自然選擇號:前進四!


#翻轉零重力太空##steam遊戲##pc遊戲##單機遊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