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黑盒,刷到不少日本旅遊的帖子,再加上最近刺客信條影挺火,貌似大家都對日本比較感興趣,爲此我搬出了兩年前寫的這篇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省流:所有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10天左右,一個人在1.2W以內就能玩得不錯。
開頭前先疊個甲:本篇攻略是爲普通老百姓所寫,不涉及商務艙、懷石料理、風X店等等壕無人性的消費,一切儘量以平民平價的角度出發,請富哥移步啊喂!
首先,我將整篇攻略分爲了6個板塊,想要快速瞭解某一方面花銷+攻略的朋友,可以直接往下劃找到相應的部分:①簽證,②機票,③住宿,④喫喝,⑤交通,⑥電話卡。
如果是對於日本旅遊完全零經驗的朋友,就請仔仔細細從①開始閱讀本人純手打的這份攻略吧!
①簽證(200元起)
毫無疑問,出國旅遊,最先應該着手考慮的就是簽證。
而日本的簽證難度,雖然相比於其他發達國家來說要低得多,但也並非毫無門檻。
如果你是想要以個人旅遊的名義申請日本簽證,所需要的材料無非就是以下這些:
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戶口、存款證明、車產房產、正常的工作繳稅記錄、其他發達國家的出入境記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在讀/畢業三年以內,等等……
當然,並不是說你需要具備以上的所有條件,不然旅個遊的難度未免也太逆天了,基本上是符合其中某一條就OK了。
我在這裏只是簡單的概括一下,因爲日本簽證並不支持個人送籤,想要獲得簽證必須經由旅行社代辦,而各家旅行社所需提供的材料不盡相同,故無法在此一一列出。
你只需要知道最核心的一點:你在國內的約束力越強,讓別人簽證官知道,啊你在國內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啥的,怎麼看都不至於非法滯留在我們國家云云,你的簽證就越容易過——需要提供給旅行社的材料就越少——相應的簽證價格也會越便宜。
那麼該如何選擇旅行社?請直接上某寶某豬,從中挑選一家評價好的,看起來不像是刷評論的,氣息靠譜的就完事了。
這裏有個地方請注意,日本大使館是有管轄領區之分的,比如我戶口在福建,所在的領區就是廣州領區,所以某寶搜索的時候關鍵詞要加上【XX領區】,具體的領區劃分大家可以度娘,這裏不再贅述。
我自己的經歷:
我第一次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是23年,當時也沒有什麼資產證明,因此提供了不少證明國內約束力的材料,再加上我這個全球免籤的IP(懂的都懂),所以光是一個簽證費用就花了1500多元,可以說是非常難受。
但緊接着第二年我又去了,去看心心念唸的周董的演唱會,因爲我的護照上已經有過一次出入境日本的記錄,所以這次找旅行社,人家也就沒讓我提供啥證明資料了,光速下籤,費用也就兩三百塊錢。
——因此,簽證所需的花銷,視個人情況的浮動很大,穩妥一點,算200元起步吧。
這裏再疊個甲,本篇攻略除了花銷拆解以外,考慮到日本作爲很多人的國外旅遊第一站,爲了照顧一頭霧水的萌新,我會寫得儘可能的通俗易懂,另外把所有我能想到的注意事項事無鉅細的羅列出來,因此接下去的攻略部分,可能會顯得有些多餘和囉嗦,大家不喜勿噴。
接着,簽證的部分還沒完~
我上面說過,我24年第二次去了日本,而從那時開始,日本的單次旅遊簽證已經更改爲電子簽了。
Ps:在此之前是往你的護照頁裏面貼一張簽證單。
也就是說你現在辦日本簽證的話,只會給你發一份類似【簽證通知書】的PDF文件,這個文件建議打印出來。
那麼,電子籤該如何使用呢?
具體操作方法就是:掃描“簽證通知書”上的二維碼,輸入護照號碼以及出生年月日,然後就會跳出簽證信息的頁面,有效期是15分鐘——注意,【簽證通知書】可以打印備用,但簽證信息的頁面沒必要打印,因爲過了15分鐘就無效了,需要重新掃碼。而在辦理值機的時候,工作人員是會檢查這個頁面的,所以要現場掃碼。
我本人的經歷是,落地日本過邊檢的時候,他們那邊的工作人員是不會檢查這個頁面的,因爲他們的系統都有聯網,所以哪怕剛下飛機沒網絡也不用慌。
②機票(往返2000元起)
機票這玩意兒,水很深吶,但國內飛日本的價格其實還算便宜的。
但具體也得看你從哪裏起飛~
如果是從北京、上海、成都、大連、香港等地理位置靠近日本/國際航班較多的城市,機票就很划算。
我本人在福建,當時選擇的是從香港飛,往返就2k出頭。
而如果是從我居住的城市直飛,往返大概在4k左右,大家如果不是住在偏遠地區的話,我覺得應該都差不多價格。
機票這東西,未必要提前很早買,我經歷過好幾次了,越臨近起飛時間,機票就有可能越便宜,當然也並不絕對。
個人建議:在準備出發前的半個月,時不時就關注一下機票價格,多下載幾個APP比價,因爲機票這個東西本身市場浮動大,大家的出發地也各不相同,價格還真心不好以一個標準去衡量。
不過以我的經驗,不管你從國內什麼地方出發,往返2k就已經是底價了,往下跌也不可能跌到十位數去,但如果因爲猶豫遲遲沒有下手,反而可能會漲得讓你絕望。
——因此,機票方面,我所給出的一個比較穩妥的價格是:往返2000起。
Ps:當然咯,這個價格只可能是廉價航班,商務艙公務艙沒坐過,知識盲區!
這裏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廉價航班是不帶行李額的。
基本上只會給你隨身攜帶一件不超7KG的行李。
注意,他們的文字裏有個關鍵詞是【隨身攜帶】,這意味着還會有【體積限制】。
有些比較喪心病狂的廉航會弄個鐵架子,如果你的行李塞不進去,那就無法登機。
想上?得加錢!
而櫃檯的行李額,動輒幾百上千,這樣一來,咱們費勁巴拉蹲到的低價機票可能就白瞎了,那怎麼辦呢?
如果是實在無法輕裝出行,買完機票後,再去某寶搜對應航班的行李額購買就行了,幾十幾百塊就有20KG的額度,非常划算。
③住宿(每人每晚300元起)
搞定了機票之後,接下來就是酒店了。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一章的住宿標題後面,我備註的是【每人每晚】,爲啥?
因爲日本的酒店跟國內不太一樣,我們是按天數算錢,他們大部分店家是按人頭算錢,只是從第二個人開始的費用會便宜一些。
而日本的住宿也跟我們國內一樣,有青旅、酒店、民宿。
Ps:由於本人實在無法接受宿舍式的居住環境,故不在此舉例青旅/膠囊酒店。
先說一下酒店吧。
日本的酒店普遍房間小,價格高,但勝在便捷/省心/服務好。
如果是在東京下榻的話,不少酒店都有會中文的前臺,哪怕沒有,他們也會用翻譯軟件,一條一條地跟你說明注意事項。
日本服務業的態度確實沒得說,但酒店的房間也小到令人無語。
我當時在東京淺草站附近住了一家酒店,一晚房費1k左右,但是居然小到牀尾距離牆壁的過道,行李箱都不足以攤開,東京的寸土寸金可見一斑。
當然了,日本的酒店普遍較貴,每晚1k也僅僅是偏中等的價位,如果對住宿環境不太挑剔,並且想在這方面省錢,還是得看民宿。
我當時住過一晚位於大阪偏僻小巷子裏,周圍全是流浪醉漢的民宿,價格花了300不到,也住過東京秋葉原最繁華地段的中端民宿,一晚花了600多,體驗不盡相同。
如果是每晚兩三百的民宿,淋浴間、廁所這些,很大概率是公用的。
不過公用並不意味着髒亂差,我當時在大阪住的那家算是相當便宜的,房東老爺爺也照樣把公用區域清理得非常乾淨,牀單枕頭也就不說了,至少是換過的。
但要注意,有人看管的店家還好,實際上日本的很多民宿,都處於一種掛機託管的狀態,即自助入住。
如果不在入住前跟店家溝通好,可能會面臨:找不到鑰匙/地址顯示錯誤/錯過退房時間等問題。
Tips:日本酒店民宿的退房時間和中國不一樣,大部分都是下午3點入住,次日11點左右退房,這點預訂的時候要注意。
另外住宿這方面,除了青旅以外,還有個究極省錢法,那就是日本的網吧。
Ps:日本全國連鎖的,規模比較大的叫“快活club”——別看到店名浮想聯翩,人家只是個單純的網吧而已。
如果你在預算這方面確實喫緊,住網吧也是一種選擇。
日本的網吧定位不像國內,他們的網吧更多的是一種【臨時住所】的性質。
如果你看過比較多的日劇,應該就會知道他們那兒的上班族,假如因爲加班錯過了最後一班電車,基本上都會選擇去網吧對付一宿。
裏面每臺機子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包廂,擁有私密空間,而且還提供無限續杯的飲料、冰淇淋、投幣式洗衣機、吸菸室、大量漫畫寫真免費看,包宿的價格每晚100多(東京貴點),可以說是相當划算了。
但弊端也是有的,首先是隔音不怎麼樣,其次是身高高一點的人,可能無法在包廂裏舒展身體,睡得會比較憋屈,而且座椅能躺平的包廂還得加錢!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住宿方面,預算高就選酒店,反之則是民宿,想要稍微有那麼一點體驗感的,每晚300起,迫不得已那就網吧,每晚100起。
這裏推薦幾個住宿的APP:Booking、愛彼迎、Agoda,以及像國內的美團、去哪兒、攜程等,也都是可以預訂日本的酒店民宿的。
個人建議是把上述的APP全部下載,因爲不同軟件顯示的價格各不相同,這樣才方便進行比價。
Booking、agoda主打酒店,愛彼迎則主打民宿,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自行搜索。
至於網吧如何預訂,答案是不用預訂,直接掏出翻譯軟件找前臺就好了,第一次預訂工作人員會讓你下載他們的APP,一步一步教你操作的。
④喫喝(每餐50元起)
喫喝方面,還是以本篇攻略的核心宗旨【省錢】來說吧。
如果是類比國內的沙縣小喫,日本也有廉價的快餐店,街邊比較常見的就是吉野家、松屋啥的。
這些快餐店能喫飽味道也不錯,一份蓋飯或者拉麪的套餐價格,基本都在1000日元左右,換算過來差不多50元人民幣,這是最基本的正餐價格了。
更便宜的還有便利店的飯糰,盒飯,泡麪之類的,1、20人民幣一份,任君挑選。
如果想下館子,像是可能比較多人會去嚐鮮的回轉壽司店、居酒屋、烤肉放題啊這些,只要店面裝橫不是特別高大上的,人均也就100-200元左右。
像是那些街邊小喫,我記得我買過一份鯛魚燒,換算過來15元人民幣,小喫的價格基本跟國內的步行街持平。
飲料的話,大部分都在150日元,200日元一瓶,反正爲了體驗便利店的所有飲料,我每次都是喝完一瓶接一瓶,根本不是事兒。
Ps:考慮到不少菸民將香菸稱之爲口糧,這裏姑且也提一嘴香菸的價格,日本香菸售價比較統一,大部分都在600日元左右,即30元人民幣一包。
——個人認爲,只要不是喫黑毛和牛,懷石料理,米其林餐廳什麼的,日本的物價真心算不上太貴,最基本的一頓正餐,50元人民幣起。
⑤交通方面(僅乘坐電車,每人每天100元起)
在日本出行,不管是遊客還是本地人,基本都會選擇電車。
日本的電車交通網絡,覆蓋面是極其誇張的,哪怕很鄉下的地方都有站點。
所以電車基本是出行的不二之選,但不同於國內一條線從起點坐到終點,可能也就個幾塊錢,日本的電車相對來說挺貴。
這裏要先說一下,由於日本電車的線路之間,很多都是由不同公司承包運營的,因此定價並不統一,我無法按照一個標準去描述。
——我只能翻開之前去日本的西瓜卡消費記錄來說,按照我第一次去日本,10天左右的行程,走馬觀花般的遊玩,去了東京,大阪,京都等城市,在電車這方面就消費了1000元人民幣左右,約合每天100元起。
當然了,我這個價格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因爲那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比較興奮,基本上每天都會特種兵似的到處逛,再加上前幾天每次差不多都要坐錯車,雜七雜八的因素結合起來,這算是一個比較穩妥的算法。
接下來說一下,剛剛提到的【西瓜卡】是個什麼東西。
大家把這玩意兒當作國內的公交卡就行了,但它的功能又遠比交通卡要強大得多,不管是坐電車還是打車,甚至可以在711,羅森,全家這些便利店付款,非常方便。
如果你是蘋果用戶,那麼你在錢包APP裏就能添加nfc版本的西瓜卡,不必再辦理實體卡,具體操作方法請度娘,這裏不再贅述。
Tips:西瓜卡需要事先充值使用,假如要回國的那天餘額還沒有用完,可以在機場的便利店消費掉。
噢對了,剛剛還提到了打車,相信大家哪怕沒去過日本,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本打車價格有多誇張吧?
我當時旅程的最後一天,去了日本四國地區的一座小城市,從那裏乘坐飛機返回香港,因爲錯過了最後一班巴士,不得不硬着頭皮打車到機場,不到十公里的路程,花了200多元人民幣!
這還僅僅是鄉下小城市的物價,如果換做是東京的話,價格只會更高。當時我對於日本打車沒什麼具體概念,只記得打車前特地跑到ATM換了20000日元(摺合1000元人民幣),剛上車第一件事就是緊張地詢問司機:這些錢到機場夠嗎?給司機老爺爺樂得不行,哈哈哈。
交通方面,跟住宿一樣,一些國內的導航軟件,比如像百度、高德也都是可以在日本使用的。
不過個人還是最推薦谷歌地圖,因爲它上面顯示的信息更爲詳細,會顯示路段的票價、車廂的擁擠程度、甚至在電車換乘的時候,它還會指引你從幾號站口進去步行時間比較短,總之強烈推薦。
⑥電話卡(50元起)
電話卡也叫流量卡,顧名思義,有了它你到了日本才能上網衝浪。
然而要注意的是,很多電話卡其實是不具備打電話功能的。
電話卡的購買跟簽證一樣,請直接上某寶找一家靠譜的,商品大體而言分三種,我在這裏就簡單的概括一下。
第一種商家會在詳情頁稱【無限流量】,但實際上每天只要使用一定額度就會限速,而且這個額度特別少,大部分每天就只有3G、5G這樣的,一旦限速,瀏覽一張圖片都會很慢。
另一種不會限速,按天購買,比如你可以選擇購買10天30G的套餐,這種相對來說會貴一些,但是身處異國他鄉會比較穩妥,不過在購買前也要諮詢清楚:天數過期後是否還能續費?流量用完了能否續費?
最後一種則是隨身wifi,這個對於結伴出行的朋友來說性價比會比較高,但也要注意,因爲是wifi性質,意味着一旦走散了,你或者你的朋友,手機就失去網絡了,沒網在語言不通的地方是一件很致命的事情,購買前請斟酌。
——我兩次去日本購買的都是第二種類型的電話卡,像10天30G的套餐需要10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用不到這麼多流量的,大家也可以選別的,基本上幾十元就搞定了。
以上就是大體的硬性花銷了,將近8000字純手打,對大家有幫助的話,請點贊充電支持吧~
封面圖是當時去大阪天守閣拍的,不得不說影真的很還原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