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之穴位篇

一、人中穴(水沟穴)——急救醒神,刺激呼吸中枢

咱们最熟悉的“人中穴”,正经名字叫 “水沟穴” ,为啥?因为它位于鼻子和嘴巴之间的凹槽,形状像条水沟。老辈人说“掐人中能救命”,确实有科学依据——这里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掐一下能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让人从昏迷、晕厥中醒过来。但注意! 掐错位置等于白掐 :正确位置是人中沟的上1/3处(大概鼻子下方2毫米的位置),用力掐到有酸痛感才行,轻轻按没啥用。

 

二、虎口穴(合谷穴)——止痛要穴,孕妇需避开!

手背上的“虎口”,也就是 合谷穴 ,堪称人体“万能止痛开关”。牙疼、头痛、痛经时按一按,能快速缓解疼痛,原理是它连接着面部神经,刺激后能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但记住: 

按左手虎口治右边痛,按右手治左边痛 ,比如右边牙疼按左手,左边头痛按右手,试过的人都说“神了”!

 

不过这里有个“禁忌红线”: 孕妇千万别按合谷穴 !因为它能刺激子宫收缩,古代甚至被用作“催产穴”,孕期按揉可能引发流产风险。同理,如果你打算要孩子,做肩颈按摩时也要提醒技师避开这个穴位,别不小心踩了雷。

 

三、涌泉穴(脚心)——止嗝助眠,补肾养生

脚底的 涌泉穴 ,被称为“肾经第一穴”,位置在脚掌前1/3凹陷处,也就是蜷脚时脚心的窝窝。古人说“百病从脚起,养生先养脚”,按涌泉穴能补肾、安神、降血压,但你知道吗?它还有个“反常识”用法: 治打嗝比喝水更有效 !打嗝时用手指用力按压涌泉穴,或者拿牙签(别太使劲)轻刺皮肤,几秒钟就能止住

原理是通过刺激足底神经,干扰膈神经的异常兴奋。

 

更绝的是,涌泉穴还是“天然安眠药”。睡前用40℃温水泡脚10分钟,然后用掌心搓涌泉穴100下,直到脚底发热,能让大脑放松,失眠党亲测“沾枕头就着”。记住:搓的时候要“男左女右”——男士先搓左脚,女士先搓右脚,老祖宗的讲究,宁可信其有~

 

四、百会穴(头顶)——提神醒脑,辅助防脱发

头顶正中央的 百会穴 ,名字意思是“百脉汇聚”,中医说它是人体阳气最足的地方。很多人知道头晕、低血压时按百会能缓解,但你知道吗?它还有个“反向操作”: 治脱发! 每天用手指梳头时,重点叩击百会穴周围,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刺激毛囊再生,坚持3个月,发缝真的会变窄(亲测有效,秃头星人快记笔记)。

 

另外,百会穴还有个“社死冷知识”:古代科举考试前,考生会在百会贴一片生姜,说是能“开智醒脑”,其实是生姜的辛辣刺激头皮,让人保持清醒,和现代人抹风油精一个道理。不过现在别学,万一过敏就亏大了!

 

本文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