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來自2012年4月26日的免費遊戲
截止目前評價數只有1186個,卻擁有98%的好評率
而這款遊戲也是V社在Steam Direct系統推出前的"個人資料功能受限"遊戲,具體原因後面會分析
自從青睞之光結束Steam Direct推出,"個人資料功能受限"遊戲標籤纔開始出現。圖來自steamdb.info
首先我們看看遊戲大體內容:
遊戲一開始你似乎是在玩一款街機遊戲,前兩關讓你操縱一個小人進行跳躍闖關,直接解釋了橙色區域不能碰的規則。
之後到了第三關,切換視角變爲3D,在不同視角下開始了闖關冒險。
小人也似乎從街機裏跳出到外面的世界,此時你可以在小人和第一人稱攝像頭之間來回切換(前提是不被視角擋住),遊戲此刻纔算正式開始。
現在要讓小人在選關房間裏來回穿梭,直到找到另一臺街機。
可以看到控制小人時屏幕邊緣會有橙色區域
當找到新的街機後,小人和攝像頭也被拉到新的場景。
每一個街機裏的場景都是一個關卡,可以看到遊戲的作者如何將這種玩法玩到極致。
只要切換成小人後就變成了平臺跳躍
可以走到一定位置不讓特定藍色牆出現在視野裏
機器人在屏幕上的大小始終不變,想到了《超閾限空間》裏的一個玩法
將小人從一邊送到另一邊
如何利用天花板讓小人跳到對面的牆上
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將小人送到天上
即使在思考,也要注意控制小人時不要超出屏幕外
玩到這裏我覺得這些玩法到今天也是非常有趣且富有創意的,更何況這是2012年的老遊戲。
而當我花了半小時玩完所有關卡,開始出現製作人員表後,我退出了遊戲,卻發現我的鼠標不見了,原來...
別吐槽我的XP壁紙
一款2012年的遊戲打破了第四面牆
甚至也沒脫離遊戲標題的內涵,主角從控制小人(2D)和屏幕攝像頭(3D),到屏幕和玩遊戲的自己(超脫電腦屏幕那實爲二維的"3D"),一切都是讓你以不同的視角(Perspective)看待。
關於2D、3D之間轉換闖關的創意最早可追溯到《超級紙片馬里奧》(2007)和《壓碎空間》(2007)
關於空間視錯覺解謎闖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3的《無限迴廊》,其中《無限迴廊》也是《紀念碑谷》(2014)的創意來源之一
而像《Perspective》這樣強調3D空間改變視角2D闖關解謎的透視類玩法應該是《FEZ》(2012.4.13),其比《Perspective》發佈日期早13天,或者說這款遊戲有可能也是受《FEZ》玩法的啓發。不同的是,《FEZ》視角只能移動4個方位,更突出2D畫風,《Perspective》則是一個可操控的攝像頭主角讓你全方位無死角地移動,3D是大頭。
FEZ - 2012.4.13
那麼,爲何這款遊戲V社特定在Steam Direct推出後給它添加上"個人資料功能受限"呢?遊戲的製作者們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沒錯,這個遊戲是一個小組作業。
來自私立學校——迪吉彭理工學院的8位學生的作業。
學校的steam發行商頁面,擁有131款遊戲,且全是學生作業,所以全是免費
由於全是學生作業,且在下載前需要同意協議僅供教學使用,V社也將它們標記爲"個人資料功能受限"遊戲。
而這款遊戲其中一名監製兼編程員也在XR、AI等領域,Google、Meta等公司裏大放光彩。
他也參與了Cozmo小機器人的製作
這讓我想到了做出了《DOOM》、《QUAKE》的傳奇人物約翰·卡馬克,在遊戲領域裏能看到他們的閃光點,也能在其他地方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們未侷限於遊戲領域,而是向着更廣闊的科技前沿邁進。
畢竟遊戲既是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驅動技術突破的共生體。
謝謝觀看!嘿嘿 希望這種有創意的遊戲不被埋沒,越來越多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