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
文/王丹
3月7日,被Steam下架約2個月的《墨境》,終於恢復了商店頁面。
葡萄君,那時他們的故事就已經挺離譜了:開發商犁浦工作室的負責人小D,本碩博在海外學哲學,進過頭部大廠,本能順利過上條件不錯的人生,卻最終和小夥伴自掏腰包+貸款,籌了1000多萬做獨遊,而且一上來就要挑戰難度不低的「類哈迪斯」產品。
去年9月上架EA版後,《墨境》取得了不錯的開局成績。它在Steam收穫了超2千條評測,好評率高達93%;另據VG Insights預估,這款遊戲已賣出超8萬份,收入可能達1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723萬元)。
當然,如果不是被Steam下架了2個月,它的EA版數據或許還能更好看。
遊戲下架後不久,小D曾和我吐過苦水:“做個遊戲,遇到的事情非常離譜。我們工作室名字還剛好就叫犁浦,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求仁得仁了。”團隊已經歷過幾十次差點散掉的情況,雖早有心理準備,但這次危機還是讓他覺得難以置信:“真就是「喫着火鍋唱着歌,半路被麻匪給劫了」。”
《墨境》和前不久我們聊過的
情況類似,均因不明原因被下架。事發之後,小D想過很多糟糕的情況,他擔心Steam不給機會,也害怕找不到合適的新發行。幸運的是,這些設想終究停留在了設想階段,《墨境》打贏了復活賽。
如今談起這一系列大起大落,小D看得很開,甚至還從哲學的角度,和我探討了離譜和偉大的關係:“只做合理的事情,人往往很難做出偉大的事物。從很多人的視角看待加入犁浦的人,他們的選擇也許並不被理解,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現在剩下來的大家真就是想做離譜但偉大的事情。”
01
倒黴透頂,但也幸運至極
得知遊戲被下架的時候,小D纔剛剛睡醒。他一睜眼打開社羣,就看到玩家艾特他:牢D,出大事了!
回想那一瞬間,小D說自己其實沒啥感覺,或者也可能是來不及去感覺了:“直接就給兄弟幹進防禦機制了,趕緊先想辦法。畢竟背後還有那麼多兄弟,大家都還指望着這款遊戲。”
那天他們最優先處理的頭等大事,是安撫玩家。事發沒多久,小D就和團隊決定立馬對外發出公告:重要的事說三遍,絕不跑路絕不跑路絕不跑路。
同時,他開始聯繫有類似經歷、先前被Steam下架過產品的業內前輩,試圖取經求解。不過業內同僚的回覆,給小D潑了盆冷水:“問完之後,感覺遊戲大概率沒法恢復上架了,因爲之前就很少有人能打贏Steam復活賽。”
但學哲學的老哥,思路就是不太一樣。他覺得,既然Steam下架的是《墨境》,那團隊做一個新遊戲重新上架不就行了?具體點說,把《墨境》的內容量翻一倍,它從理論上來說也算是個新遊戲了。小D表示:“這就是哲學知識的閃光時刻!”
可別以爲他在開玩笑,關於擴大翻新後重上線這件事,小D是認真考慮過的。他不希望團隊投入了大量心血、精力、金錢的作品,連上架都要躲躲藏藏,還得和Steam打游擊。既然復活機會渺茫,那唯一一條能走的路,就是堂堂正正地重新發售,光明正大地搞宣發。
揣着「以新遊戲重新上架」的這個解法,犁浦和原先的合作伙伴解約,開始尋找新的投資+發行商。
這年頭,大家都知道以新遊戲的形式找投資,非常困難。巧的是,發行商4Divinity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GCL的全資子公司)
曾表示對《墨境》的主機實體版感興趣,但鑑於當時《墨境》已有發行商在負責,那會兒雙方沒怎麼聯繫。
沒想到輾轉幾個月後,曾經錯過的緣,又續上了。最drama的是,小D前段時間陪夫人在醫院生產,孩子正呱呱墜地時,4Divinity剛好給他發來了協議。小D告訴對方:“這應該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一刻了。”即便是後來聊起這事,他還是覺得很震驚:“可能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太戲劇化了。”
此外,在被下架2個月後,《墨境》的Steam商店頁也恢復了,而且遊戲先前的好評數據也得以保留。小D原本對此事沒抱太大希望,畢竟成功先例不多。我問小D到底怎麼做到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反覆感慨:“我們運氣老好了。”
不過至少,《墨境》能恢復上架,那麼其他受發行商影響被下架的產品,理論上來說應該都有機會。
02
把後背交給隊友
聽過《墨境》復活賽的故事後,我總覺得漏了什麼——一個成立沒幾年的獨遊小團隊,燒了1000多萬做的首款遊戲,被Steam下架、希望渺茫……這期間最容易崩盤、最需要維護的,難道不是軍心嗎?
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事似乎並不怎麼困擾小D:“他們
(其他人)
不怎麼管這件事,都是我在處理。我定期會把情況發到主創羣中,他們的反應基本都是‘這事你忙就行了,我們做遊戲去了’。”
這2個多月的時間內,犁浦沒人離職,《墨境》的研發進度也在如期推進。似乎大家都篤定復活賽這事交給小D就行了,其他人不用太操心,只需按原計劃繼續做遊戲。
至於這種淡定是哪來的,小D解釋說,
一方面可能是因爲看好《墨境》。
在過去幾年中,他們親眼見證了《墨境》品質的提升:“現在回看我們2022年做出來的東西,有種「學了三年動畫」的粗糙感。大家都說,60分到80分容易,80分到90分比較難,90分到95分非常難。我們的態度也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這一路走過來非常不容易,但成長也有目共睹。”
2022年的《墨境》
如今的《墨境》EA。圖源B站@劍訣浮雲
在小D看來,「提升分段」的難點在於,團隊要能在玩家的罵聲裏,找到優化遊戲、讓玩家更爽的要素:“我覺得最合適的是來自於玩家的。只有這樣,遊戲設計的認知纔有價值。”
此外,他和團隊相信,目前EA版的表現還不是《墨境》的上限:“我們計劃最終完成的正式版,體量要比EA版翻2-3倍。”同時,團隊也在準備讓《墨境》登錄移動端、主機等更多平臺。小D表示,《墨境》在大屏幕上呈現出的美術視效相當不錯,尤其是在TGS期間,主機版吸引到了不少路人玩家,他們評價說感覺比PC體驗還要好。
《墨境》參展TGS。小D(中間)和香港文創產業發展處助理專員、香港數字娛樂協會主席,在展位留影。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爲看好團隊。
在我看來這或許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墨境》被下架後,小D其實有考慮過最壞的情況:Steam頁面無法恢復,就算以新遊戲的名義上架也被繼續封殺,如果真的如此糟糕,怎麼辦?他表示,遊戲可以重做,但團隊必須保住:“最壞最壞,可能就是幾個主創不拿錢或拿很少的錢,用大頭去續血保住現有團隊,再去做其他遊戲。”
在他看來,這個30人小團隊是有自己的特殊之處的。
其一是年輕。目前犁浦團隊超80%的成員是00後,小D相信,這麼年輕的團隊,現在就能做出《墨境》這麼“中”(河南話)
的產品,以後肯定大有可爲。
其二是協作很順暢。小D說,技術、能力對遊戲製作有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要素,因爲研發過程更考驗團隊協作,以及成員的心態:“做獨遊最忌諱打工心態,就是那種「我沒在對應廠商、同類遊戲項目組做過,所以我不會」。做獨遊更需要的是「我不會,因爲我沒做過,那我現在去學,想辦法把問題解決掉」。”
其三是互相信任,或者用小D的話說,團隊之間已經構建起了一種革命友誼:大家願意把後背交給對方,每個人都會拼命把自己負責的事情解決,讓別人能安心做其他任務。
這或許也和犁浦的制度有些關係。比如公司要求所有合夥人必須掏錢買公司股份,不存在技術入股,因爲他們覺得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夥人真正上心:“有點像投名狀,每個人都得沾點血。”
另外,這份信任也關乎一些坦誠相見:“得到大家的信任,又簡單又複雜。其實就是真心換真心,但能做好這個事情的人特別少。”
小D記得,他和其中一位合夥人相識,是在幾年前北京的一場GameJam上。雙方加了微信後,小D發現對方總在朋友圈發疼痛文學,而剛好小D自己又是學精神分析的,就去私聊開導;後來對方準備考研,苦於英語,留學多年的小D又自願輔導……研考沒考成不知道,但對面認定了小D這個人,後來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犁浦。
而且,儘管現在犁浦開的薪資可能不算高,他們的生活水準可能不算摳搜,因爲很多成本其實被工作室包了——犁浦北京團隊喫喝住工作,都在工作室租下的一棟別墅裏。北京的住宿和通行成本並不低,小D這樣的安排其實變相給成員減少了壓力:“我在後勤這方面還是保障了一些東西,就是爲了讓大家能長時間、穩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別墅一層是辦公區
他甚至設想過,未來幾年,等工作室收益步入正軌後,他能不能幫成員解決安家的問題:“你想讓人家跟你一直幹,那至少得把人家後路保障好了。中國人最看重的是什麼?買房結婚生子。”結婚生子估計幫不了
(?)
,但在買房這件事上,小D覺得,可以通過地方新房平均價,去倒推一個人在3-5年內,需要每年攢下來多少錢纔夠付70-80平米房子的首付,再結合地方生活成本推算,薪資開到多少能幫員工滿足買房的基礎條件……
這個算法肯定不嚴謹,但我想,這種設想解釋了什麼叫「真心換真心」,也解釋了小D有多珍重和信任團隊:“引用陳丹青的一句名言:‘喜歡(做)畫(遊)畫(戲)
臥槽攔不住的。’真的是很好的團隊,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找某種方法生存下去。”
中間是indiecade創始人Prof.Celia
03
“我們想做離譜但偉大的事情”
犁浦成員的有些選擇,看上去不像是有理智的人能幹出來的,賭得很大。在小D看來,就是因爲看好產品和團隊,所以大家才願意犧牲一些看似更好的機會,背上壓力。
有人從騰訊、網易這樣的大廠離職,降薪加入犁浦;有人放棄了穩定的國企崗位;小D自己也捨棄了在頭部大廠的工作機會,押房貸款,找親戚籌錢,至今仍因燒了1000多萬元做遊戲而在家裏捱罵……
爲活躍社羣,小D甚至放出了女裝預告。他說不是幌子,已經在看衣服了,這何嘗不算一種犧牲。
爲什麼工作室的經歷跌宕起伏,爲什麼大家的選擇看上去那麼離譜?小D覺得,犁浦和離譜是諧音,不過離譜本身也和偉大有不淺的關係:“哲學家Kierkegaard有句名言:如果一個事情是合理的,你不需要去相信它,只需要去接受它,只有超乎常理的選擇,才需要你去做出信仰之躍(Leap of Faith)。”
比如在歐幾里得幾何中,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時候人就需要做出“信仰之躍”才能發現有違常識,卻鑄就了非歐幾何的偉大發現。
小D借Leap之意給工作室取名犁浦,如今卻聚集了一幫離譜但合拍的人,或許也是一種命中註定:“如果只是做正常的事,那我們頂多只是過上經典白領生活。但來到犁浦工作室的,只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大家都想做些離譜但偉大的事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