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不是"土狗",是陪我們長大的朋友

最近它基金和名創優品一起發起了一個關於守護中國本土犬的活動,看着宣傳海報上的狗狗,不由得想到了以前小時候的那個夏天,地面被曬得發燙能看到熱浪,大樟樹在蟬鳴中投下斑駁的樹影。放學回家的我,都還沒有走到家門口,一團毛茸茸的影子就歡快地撲過來,尾巴搖成轉動的風車,它是我養的第一隻狗狗,也是我家到現在唯一養的一隻狗狗。我想這些經歷不僅僅在我身上有發生,大家應該也有類似於這樣溫暖的畫面吧,而畫面裏那個永遠在等待的身影,有着一個被誤解的名字——中國土狗。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們國內自己的犬族家譜。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區有着不同品種的狗狗,就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這些中華田園犬吧。

有來自陝西的細犬的,修長身影能在麥浪裏追野兔;

細犬

有來自貴州的下司犬,是獵戶家的"白袍將軍",在雲霧繚繞的苗嶺能三天三夜追蹤野豬;

下司犬

有來自重慶的川東獵犬,是朝天門碼頭搬運工最忠實的監工,遇見生人會發出砂紙摩擦般的低吼,卻對挑擔子的苦力永遠搖尾巴;

上:四川青川犬,下:川東獵犬

有來自四川的涼山犬,青川犬;

有來自西藏的巴哥犬,西施犬,藏獒,拉薩獅子犬,西藏梗犬;

有來自北京的京巴狗,宮廷獅子犬,真狗界的皇族,以前是供皇親國戚養的;

有來自廣東的沙皮犬,珠江三角洲的"移動青花瓷",褶皺裏藏着疍家人的航海密碼;

有來自潮州的潮州犬,性格忠誠,生性聰明;

有來自廣西的廣西土獵,西林矮腳犬;

有來自湖南的湖南胡子犬,湘西山地犬;

當然它們遠不止上述的這些,小時候的“土狗”也許不是純種的,但是與生俱來的智慧,卻被"土"字掩埋在偏見之下,動物保護組織的調查報告讓人揪心:純種中華田園犬數量十年間銳減80%。城市公寓拒絕它們"不夠洋氣"的身影,鄉村公路旁常見它們迷茫的流浪。更心痛的是,某些地方仍有狗肉車在鄉間遊蕩,後視鏡裏搖晃着它們困惑的眼睛。

希望大家能夠更加了解以及愛護這些陪伴人類走過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在電子時代依然固執等待的夥伴。大家也可以聊一聊自己小時候有沒有養過狗狗,現在還有養嗎?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