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森特·威廉·梵高的生日。
生於1853年3月30日,一個描繪星辰卻活在陰影中的荷蘭畫家,一位飽受折磨的天才,他的一生是輝煌與絕望的風暴。
梵高並非生來就是畫家,但他生於神職人員世家,從小接受了宗教和藝術的薰陶。長大後,他成爲一名藝術品經銷商,接着做過教師,甚至還當過傳教士,直到27歲的時候,他纔拿起畫筆。
1880年,梵高在與礦工的共同生活中產生了畫畫念頭;隨後,他入學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了基礎繪畫知識。次年回到家中開始練習,此後餘生沉迷於繪畫。
梵高早期作品《織補的女人》
梵高的畫最初並非我們熟知的那樣明媚動人。他的早期作品風格黑暗、憂鬱,刻畫紮根於荷蘭農民生活,癡迷於捕捉現實而非美化現實。
《喫土豆的人》(1885 年)
1886年,梵高來到巴黎,結識了像莫奈和畢沙羅這樣的印象派畫家,他的調色板一下子豐富起來。
光、色彩、動感。突然間,他筆下的世界不再只是棕色和灰色,它們閃閃發光。
《蒙馬特的風車》(1886年)
《塞納河上的橋》(1887年)
他甚至還受到日本浮世繪雕版作品的啓發,創作了一些類似風格的作品。
《花魁》(1887年)
但是梵高並不滿足。1888 年,他搬到了法國阿爾勒,追逐着陽光。 在那裏,他畫下了《向日葵》系列——大膽、耀眼、充滿生機,簡直是一支“黃色交響曲”。
《向日葵》(1888年)
阿爾勒是梵高夢想中的藝術家烏托邦之地。他租下黃房子,邀請保羅·高更同住。
《黃房子》(1888年)
但結果是一場災難——割耳事件。
據說高更生性自大,梵高心生不滿,二人關係逐漸惡化。在一天晚上的爭鬥與肢體衝突中,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傳聞中,他將耳朵送給了他與高更都認識的一個妓女。
《耳朵纏着繃帶的自畫像》(1889年)
具體真相已經不可考究。事實上,梵高在這段時間開始崩潰,被精神疾病所困擾,患有癲癇、抑鬱症和幻覺,而病因則可能是營養不良、過度勞累、失眠和酗酒。
1889 年,梵高自願住進了精神病院。在那裏,他創作了《星夜》,這幅傳世傑作誕生於一扇裝有鐵欄杆的窗戶前。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臥室
旋轉的天空、寧靜的村莊、一棵直插雲霄的柏樹。
這幅畫中,混亂與秩序和諧共存。他說:“看到星星總是讓我陷入夢境。”《星夜》就是他在畫布上的夢。
《星夜》(1889年)
1890年,梵高病情惡化,創作愈加困難。
《夕陽下兩位農婦開掘積雪覆蓋的田地》(仿米勒《拾穗》,1890年)
《在永恆之門》(1890年)
5月,他搬到巴黎北部村莊瓦茲河畔歐韋爾接受治療,在那裏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期間,梵高仍然保持高產,傳聞70天畫了70幅畫。
他的筆觸愈發大膽,盡顯狂野、厚重、充滿生機,將情感融入了每一筆。
《麥田羣鴉》(1890 年)
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他寫道:“我把我的心和靈魂都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在此過程中我失去了理智。”
《樹根》(1890年)
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1890年7月27日,梵高拔槍自殺:他在一塊他畫過的麥田中用手槍射中自己腹部,隨後返回住所。兩天後,因傷勢過重去世。
臨終前,他對弟弟提奧說下的遺言爲:“痛苦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生命定格在37歲。
梵高與其弟之墓
《多比尼花園》系列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作品。
《多比尼花園》(1890年)
梵高多產——他的畫家生涯27歲左右開始,到離世的十年間,總共創作了約2100幅畫作,有自畫像、風景畫、靜物畫,其中包括約870幅油畫。
然而,在有生之年他只賣出了一幅畫:《紅色葡萄園》(1890年售價400法郎,約相當於現今1000美元)。這是藝術界“正式”記錄和認可,並知道它的名字的梵高一生中唯一售出的油畫。
《紅色葡萄園》(1888年)
梵高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窮困潦倒,在飢餓與孤獨中堅持創作。
直到 20 世紀初,他的藝術才被評論界重新評價,逐漸被視爲現代藝術先驅。他成爲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影響了表現主義、野獸派,甚至現代藝術。
1987 年,《向日葵》被拍出 4000 萬美元的天價,創下當時紀錄。他的作品現在已經躋身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中,有多幅拍出1億美元以上的高價。
梵高曾說:“如果我們沒有勇氣去嘗試任何事情,生活將會怎樣?”
他同樣捍衛自己的作品,貫徹自己的理念:“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爲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
如果不是27歲時的一次嘗試,並堅持創作,他如何得以永遠活在世人心中呢?
生日快樂,梵高!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