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你如何描述你聽到的耳機聲音,再也不用只說好聽了!

相信看過耳機測評的朋友都聽到過博主關於耳機聲音的描述,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想他怎麼能說出這麼多詞?爲什麼自己一張嘴就只能說個好聽和難聽?

今天這篇純文章就教你如何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準備好一鳴驚人吧!

       沉悶:悶這種音感是同20赫茲左右的頻率賦予的,而高於80赫茲時,音感就會偏厚,因此具有沉悶感的音響一般基頻很低,而且很少有豐富的泛音成分,具有此音感特徵的樂器音源一般都是低音樂器的低音區。

  沉重:單純從音感方面來看,沉重感是80赫茲頻點處所特有的音感效果,而從音型特徵上來看,短促的低音打擊音型樂器具有更強烈的重感效果。

  低沉:低沉常用於形容比沉悶稍豐厚的音響,他的基頻可能與沉悶的音響一樣,但其高次諧波大多都比沉悶的音響豐富一些。

  深沉:這是一種帶有感情味的形容詞,常用於表述具有色彩性的“松蕩”的低頻響應,其基頻比低沉的音響稍高一些。一般具有深沉感的樂器,最典型的就是大提琴和簫的低音區。

  渾厚:這種音感是頻譜較寬的音源所具有的特徵,所以渾厚的音感一般都是形容基頻較低,頻譜較寬的音源。 

  淳厚:淳厚是指具有較高融合性的低頻音響,具有淳厚感的典型音源,是鋼片琴的低音區。

  豐滿:這是頻率在100~250赫茲之間的音源所具有的音感特徵,一般發音在此頻段內的音源,都必然會有豐富的音感效果。

  寬厚:豐滿的音源如果頻譜更寬一些,就會產生寬厚的音感效果。 

  飽滿:這是一種叫強勁度的低頻音響,,一般加置有“渦失真”效果的電貝司,此音感特徵非常明顯。

  明亮:一般當樂音的基頻高於500赫茲以上時,就會變的明快起來,甚至高到7500赫茲處時,我們也不能說它不明亮,所以音源的明亮感是一種比較通泛的形容詞。明亮感在2800赫茲頻點處最爲明顯。

  響亮:常用於形容帶頸度的高明度音響,並且當頻譜高出4000赫茲以上時,音源就不具有此音感特徵了。

  宏亮:直待有一定融合性的高明亮音響。

  圓潤:指比較柔和的高明亮度音響。

  柔和:與圓潤相比,柔和感更偏於暗悶,是一種相對低明亮度的音響。

  清脆:頻譜集中在4000~8000赫茲之間的音響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清脆感效果。

  高亢:指高穿透力的清脆音響,有此音感特徵的典型樂器就是嗩吶。

       尖銳:頻譜集中在6800赫茲左右的音響一般都尖銳刺耳的。

  尖厲:尖銳的音響如果還帶有類似失真的嘈雜感,即可產生尖厲的音感效果。

        纖細:頻譜在8000赫茲以上的音樂,一般都具有纖細的音感效果。

  融合:一般不易突出的柔和音響,都具有一定的融合感。當然,所有的音源都可以用融合或或不融合的程度衡量。在樂器中,一般認爲中提琴、大提琴的融合感最好。

  乾澀:這是融合感的反義詞,一般和諧泛音缺乏、不和諧泛音突出的高頻段音響,都具有某種程度的乾澀,在樂器當中,他主要是由於極高音區缺乏共鳴所造成的。

  堅實:600赫茲左右的窄頻帶音響,以及發音短促的音型,都具有某種檢視的音感效果。

  空洞:指帶有“染色”效果的暗悶音響,此音感特徵常常常常被人們用於形容大木魚的音色。

  溫暖:這是一種形容樂音色彩性的詞,他一般與音響的“染色度”成正比,如:排鍾,就具有次種音感。

  粗獷:低頻音響如果帶有類似過載失真的效果,即可形成粗獷的音感。

  粗糙:粗糙感是一種略帶沙音的粗獷音響,一般小號、圓號在吹奏低音區時,都有此音感特徵。

  沙啞:特製帶有明顯“氣流沙音”的虛浮聲響效果。

  蒼勁:這是一種帶有感情味的形容詞,一般是指較低頻段內的沙啞音響,如大管的低音區等。

  緊張:這是樂音內含有某些特別的不和諧泛音成分的結果。

  力度感:力度感在低頻段特指200~500盒子頻段內的音響,如:大鼓、大胡的低音區,力度感就較好。在中、高頻段,力度感是指高穿透力、高突出性的不柔和音響,一般高音銅管樂器的中、高音區,都具有良好的力度感效果。

  穿透力:指高突出性、高明亮度的音響,穿透力在4500赫茲附近較爲明顯。光彩性:指有一定突出感的高圓潤度音響。

  悲涼:悲涼與溫暖互爲反義,它也是一種帶感情味的次。具有此音感特徵的典型樂器音源,就是中音雙簧管的中音區。

  陰森:高緊張度的低頻段音響,即可形成陰森的音感效果。

  發扁:這是2500赫茲處所特有的音響效果。在此頻點附近的音樂,一般都明顯有“發扁”的感覺。如:板胡、二胡等,次種音感特徵十分明顯。

  發暗:如果樂音中缺乏6000赫茲以上的頻譜成分,一般都可以使起發音變“暗”。

  發虛:這是樂器在發較高音階時,雜音增多所引起的,這種雜音通常類似於氣流沙聲。

聲道 音場 音樂類型 音色 清晰度 音效 音量 聲壓 聲部 音高 音域 靈敏度 聲場 音準

  要形容抽象的聲音並不容易,但坊間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形容詞。某些字眼雖然不太堂皇,但卻能恰到好處的表達感覺。

  :聲音偏向中低頻較多,殘響較長。

  甜:通常是形容人聲表現,中頻表現突出,且帶有一些迴響似的尾音,聲音潤澤像真人。

  幹:聲音表現沒有餘韻,好像喉乾時唱歌一樣。

  厚:低音表現較突出,有適量的餘韻,很窩心的聲音。

  肥:低頻稍多,表現的細節是有,但細節的線條上較粗肥。

  快:聲音反應快,瞬態表現好,例如:平靜時爆起一下槍聲,響起的瞬間反應快。

  慢:瞬態反應慢,像槍聲的表現,聲音能量由低轉高的一剎,需要的轉變時間較長。

  硬:聲音於音律之間的轉變、高低起伏都較快速,轉變不夠柔順。

  

  主觀聽判音效

  通常,據樂音音質聽感三要素,即響度、音調和愉快感的變化和組合來主觀評價音質的各種屬性,如低頻響亮爲聲音豐滿,高頻響亮爲聲音明亮,低頻微弱爲聲音平滑,高頻微弱爲聲音清澄。

下面結合聲源、聲場及信號特性介紹幾種典型的聽感。

  ①立體感

  主要由聲音的空間感(環繞感)、定位感(方向感)、層次感(厚度感)等所構成的聽感,具有這些聽感的聲音稱爲立體聲。

自然界的各種聲場本身都是富有立體感的,它是模擬聲源聲象最重要的一個特徵。

德·波爾效應證明,人耳的生理特點是:人耳在兩聲源的對稱軸上,當聲壓差△p=0dB和時間差△t=0ms時,感覺兩聲源聲象相同,分不出有兩個聲源;而當△p>15dB或△t>3ms時,人耳就感覺到有兩個聲源,聲像往聲壓大或導前的聲源移動,每5dB的聲壓差相當於lms的時間差。

哈斯效應又進一步證明,當△t=5ms~35ms時,人耳感到有兩個聲源;而當近次反射聲、滯後直達聲或兩個聲源的時間差△t>50ms時,即使一次反射聲(又稱近次或前期反射聲)或滯後聲的響度比直達聲或導前聲的響度大許多倍,聲源方位仍由直達聲或導前聲決定。

  根據人耳的這個生理特點,只要通過對聲音的強度、延時、混響、空間效應等進行適當控制和處理,在兩耳人爲的製造具有一定的時間差△t、相位差△θ、聲壓差△P的聲波狀態,並使這種狀態和原聲源在雙耳處產生的聲波狀態完全相同,人就能真實、完整地感受到重現聲音的立體感。

與單聲道聲音相比,立體聲通常具有聲象分散、各聲部音量分佈得當、清晰度高、背景噪聲低的特點。

  ②定位感

  若聲源是以左右、上下、前後不同方位錄音後發送,則接收重放的聲音應能將原聲場中聲源的方位重現出來,這就是定位感。

根據人耳的生理特點,由同一聲源首先到達兩耳的直達聲的最大時間差爲0.44ms~0.5ms,同時還有一定的聲壓差、相位差。

生理心理學證明:20Hz~200Hz低音主要靠人兩耳的相位差定位,300Hz~4kHz中音主要靠聲壓差定位,更高的高音主要靠時間差定位。

可見,定位感主要由首先到達兩耳的直達聲決定,而滯後到達兩耳的一次反射聲和經四面八方多次反射的混響聲主要模擬聲象的空間環繞感。

  ③空間感

  一次反射聲和多次反射混響聲雖然滯後直達聲,對聲音方向感影響不大,但反射聲總是從四面八方到達兩耳,對聽覺判斷周圍空間大小有重要影響,使人耳有被環繞包圍的感覺,這就是空間感。空間感比定位感更重要。

  ④層次感

  聲音高、中、低頻頻響均衡,高音諧音豐富,清澈纖細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豐滿充實而不生硬,低音厚實而無鼻音。

  ⑤厚度感

  低音沉穩有力,重厚而不渾濁,高音不缺,音量適中,有一定亮度,混響合適,失真小。

  聽感:象力度感、亮度感、臨場感、軟硬感、鬆緊感、寬窄感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