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千奇百怪。我很少用醜的很新奇來形容一種動物。最近一直在看喪屍片,偶然間瞭解到一種很喪屍的“火雞”。
那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bushi)。
眼斑吐綬雞:Ocellated Turkey。
爲火雞科火雞屬鳥類,正所謂“火雞”如其名,它們的中文別名也叫眼斑火雞。
爲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大致分佈:
僅棲息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130,0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以及伯利茲的北部、西部和危地馬拉北部。
伯利茲是中美洲東北部海岸的一個國家。
提到伯利茲,我就想到我家寶最喜歡的伯利茲大!藍!洞!
危地馬拉也是中美洲的一個國家。該國北部和西部與墨西哥接壤,東北部與伯利茲接壤。
大致分佈如上圖↑
最常棲息於低地常綠林和熱帶落葉林中。
也可在沼澤地、大草原、廢棄農田和原始雨林等各種棲息地中找到。
外貌方面:
是一種相對較大的鳥類,外觀與普通火雞:Meleagris gallopavo相似。但是體型要比其他的火雞略小,腿更加細長,且羽毛顏色更加鮮豔。
不看腦袋還是挺漂亮的(吧)
體長約70~122cm,雌性平均體重3kg,雄性體型稍大,平均體重爲5kg。
母雞在產卵前體重約爲4kg,一年中其他時間體重約爲3kg,成年公雞在繁殖季節體重約爲5~6 kg。
體羽主要呈青銅色和綠色,尾羽呈藍灰色,尾羽末端有一個眼睛狀的青銅色大斑點,尖端爲亮金色。
頭部和頸部的皮膚沒有羽毛,呈亮藍色,散佈着橙紅色的疙瘩。眼睛周圍有一圈鮮紅色的皮膚。
雌性↑
雄性的頭部疙瘩更加顯眼,頭頸後部還有藍色肉冠,冠上也與頸部類似佈滿疙瘩。
繁殖季節,它們的冠會腫脹,疙瘩顏色會更亮,呈橙黃色,紅黑色“眼圈”也會變的更加明顯。
雄鳥的羽毛要比雌鳥的更亮,鳥類大都如此啦。
雌性羽毛顏色較暗,整體看來綠色較多,但胸羽一般沒有差異,所以不能用羽毛顏色來判斷性別。
雄性↑
生活習性:
是晝行性動物,也就是適應於在白天活動。白天它們一般都在四處跑動着覓食,以躲避危險。
不太擅長長時間的飛翔,但也可以像大多數火雞一樣,在必要時進行快速有力的短距離飛行。
夜晚,則通常棲息在高樹上,以便躲避夜間捕食者,例如美洲虎等。
羣居動物,有時會成羣結隊。
據統計,人們曾發現有62只這種火雞,棲息在三棵相鄰的樹上。
覓食方面:
雜食動物。喫的很雜,啥都喫。
覓食時,經常集體出動。
喫各種甲蟲、蛾子和螞蟻等類的昆蟲,也喫草籽、樹葉以及各種堅果和漿果。
繁殖方面:
爲一夫多妻制,純愛落淚。
繁殖季節始於二月初,在三月達到頂峯,四月底結束。每年繁殖一次。
雄性眼斑吐綬雞會進行精心準備的舞蹈,來吸引雌性。
求偶舞蹈:
它們會快速連續地用腳輕拍地面,然後左右擺動着尾羽,並且快速振動翅膀。在這一過程中,雄性會確保尾羽的背面始終在雌鳥的視線範圍內,而繞着雌鳥移動。
這樣↑
雛鳥會在5~7月孵化,孵化期爲28天。
雌性眼斑吐綬雞,會在地上一個隱蔽的巢穴中產下8~15枚蛋。孵出後,雌鳥會不惜一切捍衛後代的生命。
雛鳥羽毛爲紅褐色,這有利於躲避捕食者。
幼鳥生長的很快,大概一夜之後就能離開巢穴。然後它們會跟隨母親,直到成年。
不愧是火雞。
保護現狀:
雖然是真的可以喫。
但是...
於2016年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在伯利茲的保護區內,分佈着相對較大的眼斑火雞種羣,該物種在那裏最爲常見。
然而,總體而言,眼斑火雞其實非常稀有,在一些原有地區已經完全滅絕。
甚至在危地馬拉的蒂卡爾國家公園,繁殖季節雌性和幼鳥的存活率分別僅爲60~75%和15%。
由於當地人爲了食物而大量狩獵,以及對棲息地的破壞。它們的數量正在減少。
根據IUCN紅色名錄記錄,眼斑火雞的種羣總數僅爲20000~49999只成年個體。
參考文獻:
https://en.*********.org/wiki/Ocellated_turkey
https://animaldiversity.org/accounts/Meleagris_ocellata/#e10c5d5079138fcc5ef9236318669e29
https://mbd.baidu.com/ma/s/nCIgPW8d
https://www.inaturalist.org/taxa/913-Meleagris-ocellata
https://www.rainforest-alliance.org/species/ocellated-turkey/
https://animalia.bio/ocellated-turkey
~( `꒳´ )~
不看臉的話,還是很漂亮的,真是可惜。
我是奇怪的bot,感謝各位觀看。
喜歡的話充充電點點贊點點關注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