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騎救主到敗走麥城,關羽最後一戰究竟被多少猛將圍攻?

三國時期,關羽的威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爲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勇猛和忠義在戰場上令人敬畏。然而,關羽的故事不只是一帆風順,他的結局卻讓人唏噓——那就是“敗走麥城”。關於這場戰役,很多人只知道關羽在麥城慘敗,但很少有人去深入探究他當時的處境和所面臨的挑戰。那麼,關羽究竟在麥城是如何一步步陷入絕境的?他被多少位名將圍剿?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荊州易手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荊州的局勢說起。我們都知道,荊州是三國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劉備曾依靠荊州作爲自己的重要據點,並且把關羽安排在荊州駐守,足見關羽在他心中的地位。荊州不僅是劉備的戰略核心,也是他與曹操、孫權爭奪中原的關鍵立足點。

當初,諸葛亮臨行前對關羽反覆叮囑:“北拒曹操,東和孫權。”這八個字意味着,關羽在荊州的任務就是要抗擊來自北方的曹操,同時保持與孫權的友好關係。然而,關羽沒有聽取這個建議,反而主動出擊,攻打曹操的樊城。

說到這兒,很多人不禁會問:“關羽爲什麼要這麼做?”他明明知道荊州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局勢,爲什麼還要擅自發動戰爭,甚至冒犯孫權?其實關羽不是沒有戰略考量。當時的樊城守將曹仁兵力有限,關羽認爲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一舉攻下樊城,擴大劉備的勢力範圍。

然而,關羽的進攻並不順利。樊城久攻不下,曹操的援軍到達,關羽不得不撤兵。與此同時,更糟糕的是,孫權趁關羽全力攻打曹操時,祕密策劃了一場大動作——攻佔荊州。

如果說關羽的失敗是因爲狂妄自大,那我們不得不提到孫權的“陰招”。當曹操面對關羽的猛攻束手無策時,司馬懿獻計說:“與其與關羽正面交鋒,不如攛掇孫權背後襲擊他的老家荊州,來一場圍魏救趙。”這個計策確實陰險,但也極爲有效。

孫權立刻接受了這個建議,召集呂蒙商量攻打荊州的計劃。呂蒙老謀深算,深知關羽絕不會輕易讓荊州失守。爲了麻痹關羽,呂蒙假裝生病,並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陸遜接管防務。這個看似普通的調動,卻成爲了關羽大敗的關鍵。


白衣渡江

呂蒙在退隱表面上,但他並沒有真正離開戰場,而是悄悄帶領士兵化裝成平民百姓,趁着關羽疏於防備,偷偷渡江,奇襲荊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

這裏有個小插曲,很多人誤以爲“白衣渡江”中的“白衣”是指穿着喪服,其實這是個誤解。白衣在古代指的是普通百姓,呂蒙帶着士兵僞裝成平民百姓,出其不意地攻佔了荊州。


關羽後院失火,荊州淪陷

當呂蒙順利奪取荊州時,關羽還在前線全力進攻樊城。得知家鄉失守的消息後,關羽大爲震驚,不得不放棄攻城,迅速調兵回防。然而,荊州已然淪陷,糜芳和傅士仁兩位留守大將竟不戰而降,導致關羽失去了後方的支撐。

你可能會想,這兩位將領怎麼會這麼輕易投降呢?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跟隨劉備多年,但他卻選擇背叛關羽投靠孫權。歷史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他們叛變的動機,但不難推測,或許是關羽過於剛愎自用,平日對待部下不夠友善,導致他們心生怨恨。

失去了荊州,關羽徹底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曹操和孫權兩方勢力對他步步緊逼,形成了多方夾擊的態勢。正所謂“樹倒猢猻散”,當關羽的優勢不再,連盟友也逐漸遠離他。

樊城戰場上,曹操並沒有放鬆對關羽的圍剿。五子良將中的徐晃、張遼紛紛趕來助陣,曹仁、滿寵等將領已經在城內嚴陣以待。曹軍對關羽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擊。特別是徐晃,堪稱關羽的一大勁敵。

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善於指揮作戰。關羽在與徐晃的對決中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選擇撤退。而曹操這邊,儘管幾次想要徹底擊潰關羽,但在戰略上還是相當謹慎,並沒有貿然追擊,而是選擇觀望,讓關羽去面對更加致命的敵人——東吳。


東吳的追擊

孫權方面的行動也非常迅速。呂蒙拿下荊州後,繼續對關羽展開追擊,並與曹操相互配合,意圖徹底消滅關羽的勢力。更爲致命的是,關羽在撤退途中屢屢遭遇東吳的截擊,步步受阻。

關羽曾試圖與益州的劉封、孟達聯繫,尋求援助。但讓人驚訝的是,這兩人竟然拒絕了出兵相助。要知道,劉封是劉備的義子,而孟達與關羽也有過交情,他們爲何見死不救?後人分析,或許是關羽的性格過於剛硬,對人過於苛刻,以至於在他最需要幫助時,竟無人願意伸出援手。


麥城之圍,關羽的末路

關羽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退到麥城進行最後的抵抗。然而,麥城四面環敵,無險可守,糧草也即將耗盡。可以說,關羽此時已經陷入了死局。

曹操和孫權都不願讓對方獨佔關羽的勝利果實,因此在最後的圍剿行動中,兩方都保持了一定的剋制。最終,東吳的馬忠在追擊中用絆馬索將關羽擒獲,關羽在麥城被殺,結束了他傳奇而悲壯的一生。

關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那麼,關羽的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運氣不佳,還是戰略失誤?

《三國志》評價關羽:“羽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關羽的性格剛愎自用,自以爲是,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關羽在攻打樊城時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結果不僅沒能攻下樊城,還失去了荊州這個重要據點。

更爲致命的是,關羽在用人上有很大的缺陷。他對士卒關懷備至,卻對官員過於苛刻。糜芳和傅士仁的叛變,劉封和孟達的見死不救,都是關羽自大和苛刻用人的結果。


結語

關羽的結局令人惋惜,他本是三國時期的頂級武將,卻因爲性格上的缺陷和戰略上的失誤,最終走向了失敗。然而,他的忠義精神和英勇事蹟,卻早已深深植入了歷史的記憶中。即便在失敗中,關羽依舊是一位忠誠勇敢的英雄,他的名字註定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不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