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編年史-定居星系羣大事件年表(破碎維度DLC更新)

雖然《星空》有這樣那樣的遊戲問題,但它在NASA朋克的風格表現還是十分出彩的。尤其是整個故事氣質,深受我的喜愛,因此我基於遊戲中透露出的些許碎片信息,整理了這份定居星系羣重要事件年表,感受科幻作品中“歷史”的厚重。

不過,雖說是“編年史”,其實說到底只是遊戲時自己做的一些筆記,我也玩得沒有那麼細,肯定有所遺漏,歡迎點評補充,我會慢慢更新完善~由於遊戲中有不少關鍵劇情未透露具體的發生年份,因此下面的年表中會有一些時間使用*號表示。

我曾經寫過一篇“星空編年史”,而近期《破碎維度》DLC的公佈,遊戲增加了許多瓦魯家族的歷史事件新劇情,因此我在先前的基礎上再進行了不少修訂,希望各位讀者看官滿意~喜歡的話點個贊就行啦!

以下爲正文:

1957年 - 隨着冷戰局面的形成,美蘇兩大國啓動太空軍備競賽,這是人類最早開啓載人航天研究的時間。

1958年 - NASA開啓水星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向太空發射搭載宇航員的航天器,測試人類在太空中的機能和能力。

1963年 - 水星計劃執行的五年期間,總共含有6次發射,從第一次持續15分鐘的亞軌道飛行,到最後一次時長超過34小時,繞地22周的飛行。

1965年 - NASA開啓雙子座計劃,用於研究登月的前置科技,例如航天器對接,宇航服研製等。

1969年 - NASA開啓阿波羅計劃,並於6月20日的阿波羅11號飛船讓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這是人類第一次擺脫了地心引力的束縛,登陸其他星球。

1972年 - 阿波羅17號執行第六次登月計劃。這是阿波羅計劃中最後一次任務。在此後近半個世紀,NASA專注於軌道航天飛機和無人偵察。銀河系探索的夢想雖然沒有徹底幻滅,但關注度明顯減少。

2003年 - 火星探測漫遊者計劃啓動。兩架無人火星車——勇氣號機遇號——成功降落至火星,用於探索和研究火星。

2010年 - 勇氣號通信中斷,完成火星的部分勘探任務。

2016年 - 人類首次實際檢測到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引力波,這一發現將數百年前的紙上理論化作了現實,爲人類探索太空和擴張領土提供了新的希望。

2018年 - 機遇號通信中斷,完成火星的部分勘探任務。

2050年 - 人類成功登陸火星

火星發射臺

21**年- 22世紀初,地球末日論橫行,有一部分人類相信地球將在不久後毀滅,私營企業家魯珀特·布拉肯裏奇發起地球殖民船計劃,試圖將人類送出太陽系之外,以延續人類文明。

2107年 - NASA成功將一臺無人探測器送上土衛六

2130年 - NASA於土衛六建立哨站,名爲土衛六天體基地,天體基地的起初目的是尋找外星生命。

2132年 - 土衛六天體基地的尋找外星生命計劃一無所獲,NASA停止宇宙生物學項目。

2135年 - 在土衛六天體基地,科學家凱瑟琳·尼利提出應該研究非宜居星球的殖民科技。這爲後來的人類星際殖民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137年 - NASA的理論物理學家維克多·艾薩在火星的一次偵查探測中發現了某種產生重力異常的外星神器。在觸碰這個重力異常時,艾薩遇見了平行宇宙中的另一個自己。這個“自己”告訴了維克多大量有關未來的信息,包括重力推動器的數學公式、地球的滅亡、未來進入殖民時代的人類等等。

2138年 - 維克多·艾薩聯手材料學家茱蒂絲·塔蒂安利用外星神器成功研製出重力躍遷原型機,原型機周圍出現重力摺疊現象,這爲製造超光速引擎提供了可能。

2139年 - NASA與飛船製造商環宇新星,在月球祕密建造環宇新星研究站,其目的是研究重力躍遷技術,首席工程師徐嵐及其技術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伏爾泰來研製超光速引擎。

2140年 - 在超光速技術還未公開於世的情況下,魯珀特·布拉肯裏奇建造了ECS永恆號飛船並作爲艦長,成功起飛離開地球,向一顆宜居星球按計劃行進。永恆號飛船沒有重力躍遷技術,它採用世代繼承製,擁有完備的生態系統和充足的資源,他們緩慢行進,約兩百年後纔到達目的地。

2141年 - 位於月球的環宇新星研究站成功研製出重力推動器,並將飛船卡納維拉爾號以超光速從地球發射至木星。

2141年 - 從首個重力推動器研製成功以來,月球不斷髮射帶有重力推動器的氣象衛星,持續十年之久。

2144年 - 土衛六天體基地向地下擴張,建立了更多居民區,從原來的研究站逐漸發展爲一個適宜居住的殖民地。

214*年 - 所羅門·科爾作爲一名傑出的天體物理學家,成爲了重力躍遷技術的最初研究者之一。

2149年茱蒂絲·塔蒂安發現近十年以來在月球的重力推動器測試已經破壞了地球的磁場,並獲知地球將在約50年後無法適合所有生物生存。這同時導致塔蒂安與艾薩兩人徹底決裂。

2150年 - 維克多·艾薩向地球人類正式公佈地球磁層消失的問題,地球上的人類只有五十年的壽命了。爲了延續人類文明,NASA以及其他所有航天機構開始團結起來,嘗試將人類遷徙至太空。

215*年 - 所羅門·科爾此時以飛船研發爲生,並且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躍遷來到新星系的人。他對人類的太空探險進程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156年 - 伽利略號首次抵達南門二星系並登陸傑米森星。傑米森星是人類早期勘探星系時所發現的適宜人類生存星球之一。

2159年 - 聯合殖民地於地球成立。聯合殖民地(後簡稱爲聯殖)整合了地球上原先的所有主權國家,它的創立是爲了團結分散於星空各處的人類,主旨是和平探索太空並建立殖民地。

2159年 - 聯合殖民地成立三頭同盟。三頭同盟是聯殖的統治機構。所謂“三頭”指的是軍事、科學、行政三大部門,他們孜孜不倦地運作着,共同守護全人類文明。

2160年 - 聯殖在傑米森星建立了新亞特蘭蒂斯城,它是人類星際殖民史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

新亞特蘭蒂斯

2160年 - 維克多·艾薩在地球的NASA發射基地電腦中記錄下自己的罪行後死亡,疑似自殺。

2161年 - 聯殖發表《南門二宣言》,正式宣佈所有定居星系羣都可以殖民地化,授予聯殖公民在遙遠星系自主殖民定居並組件主權政府的權力。此舉遭到了以所羅門·科爾爲代表人羣的反對,他們希望能不受任何不公條款的束縛,獨立自由地探索星空。

2161年 - 新亞特蘭蒂斯城成爲聯殖的首都。

2167年 - 所羅門·科爾夏安星系的阿基拉星建立了阿基拉城,此時的阿基拉城只是一個普通的哨站。

2176年 - 沃利星系的沃利阿爾法星本土的裂隙鱸魚可以提取魚油並製作爲精神藥品“極光”。隨着極光的生產如日中天,當地異珍鮮漁業的龐大釣臺逐漸發展爲一座“享樂之城”——霓虹城

2185年 - 土衛六天體基地正式交由當地殖民地掌管,住民將其改名爲新家園,並將它改造爲歷史旅遊博物館。

2188年 - 所羅門·科爾邀請夏安星系沃利星系,正式創建自由星系聯盟(後簡稱爲星聯),自由星系聯盟起初只是由阿基拉城和霓虹城爲防禦外敵目標而共同建立。阿基拉城成爲星聯的首都。

2188年 - 自由星系聯盟組建總督理事會,他們皆是來自星聯的政商精英。作爲星聯的統治機構,總督理事會的本質僅是監管星聯,它們並不像聯殖那樣有直接管轄權,自治領地的權力同樣很大。

2190年 - 一艘殖民船從新亞城駛離,不久後失聯。吉南·瓦魯是這艘殖民船的乘客之一。

2191年 -  這艘失去通信的殖民船實際上抵達了卡夫奈剋星系。在重力躍遷中,吉南·瓦魯聲稱他看到了一個幻象,接觸到一位遊離於時間、空間、宇宙之外的不朽存在——蛇神。蛇神告訴吉南自己是所處宇宙的統治者,也是人類文明的造物主,儘管已經離開數百萬年之久,但將很快回歸,吉南必須準備好迎接祂。

【注:蛇神真的存在嗎?這個問題在遊戲中描述得很模糊。所謂的蛇神可能是真的,或者也可能只是吉南的一個夢。其實吉南自己也對此抱有懷疑,但無論如何,吉南後來將這份疑慮藏在了心中,成爲了最初、也是最堅定的蛇神信徒】

吉南·瓦魯的雕像

2193年 - 吉南·瓦魯在卡夫奈剋星系建立了自己的隱祕根據地,即瓦魯家族。瓦魯家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神權政體,定都達茲拉城,由吉南·瓦魯擔任政府“顧問”。在他的政策下,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長。

2194年 - 聯殖在納里昂星系建立了星際診所號,這是一家“醫院”太空站,但由於其位置在聯殖勢力範圍外,挑起了星聯與聯殖間的矛盾,是引發後來雙方戰爭的導火索。

2195年 - 星聯對納里昂星系採取軍事措施,保護其不被聯殖佔領。

2196年 - 隨着星聯的加速擴張與崛起,離星聯總部位置較近的納里昂星系殖民地居民也希望加入星聯。這遭到了聯殖的反對,於是聯殖與星聯爆發了第一次戰爭衝突:納里昂之戰

219*年 - 納里昂之戰期間,聯殖與星聯在班諾剋星系發生了一場星艦大戰,一艘蓋爾銀行旗下的運輸飛船寶藏號因戰爭意外被炮火擊中,墜入到氣態巨行星班諾克IV大氣層的電磁磁場中,所有船員因失聯斷糧而遇難。寶藏號由於攜帶着無數財富而神祕失蹤,後來成爲了傳說中的“宇宙寶藏”。

2203年 - 地球徹底失去居住條件而被荒廢。聯合殖民地認爲自己是地球以及人類文明的傳承者與守護者。

2216年 - 持續了20年的納里昂之戰終於結束,聯殖獲得了名義上的勝利,但損失也十分慘重。最終,聯殖與星聯雙方簽署《納里昂條約》,其允許納里昂星系的公民可自由投票加入星聯。星際診所號的歸屬權轉交給星聯。該條約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定居星系羣一詞,用來代表人類在太空中所開拓的疆土。

2218年 - 納里昂之戰導致社會經濟動盪。爲了打擊罪犯問題,追蹤者聯盟應運而生。它由平民自行發起,隨後被官方(包括聯殖和星聯)批准,隨後變成了最有名的賞金獵人組織。

2218年 - 賈斯珀·克雷斯原先是在新亞特蘭蒂斯城的一名普通的街頭混混,他協同團伙成功搶劫了蓋爾銀行檔案庫,由此,賈斯珀加入了深紅之痕——一支獨立的小型海盜團體。

221*年 - 賈斯珀·克雷斯加入深紅之痕後不斷晉升,並在殘忍地殺死前領袖並公之於衆後,克雷斯快速掌管大局,成爲了深紅之痕的新領袖。

221*年 - 賈斯珀·克雷斯被聯殖安保追殺至沃利星系的舵輪號空間站。聯殖安保對舵輪號進行了轟炸,爲了避免同歸於盡,克雷斯投降並被捕至深鎖煉獄——寒冷的蘇沃洛夫星上的一座超級監獄。

222*年 - 賈斯珀·克雷斯被捕入獄五年後,他組織策劃了一場監獄暴亂。暴亂要比想象中更加成功,因爲在深鎖煉獄裏的囚犯早已飽受守衛虐待,對此憤恨不滿。克雷斯及大量囚犯成功越獄,他們搶奪了飛船並控制了環繞該行星的星鑰站

222*年 - 爲獲得更多資源和擴大勢力,克雷斯向全星系的自由海盜呼籲組成一個聯盟,深紅之痕由此轉變爲深紅艦隊星鑰站成爲了深紅艦隊的主基地,而深紅艦隊也成爲了整個定居星系羣最臭名昭著的海盜組織。

222*年 - 深鎖煉獄暴亂後,聯殖安保直接放棄抵抗,交由聯殖海軍處理,聯殖海軍向深紅艦隊組織了三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

222*年 - 隨着以深紅艦隊爲首的海盜越來越肆虐,聯殖組建聯殖星防隊,用於控制海盜的劫掠行爲。

22**年 -爲了擴大深紅艦隊的規模和影響力,賈斯珀·克雷斯經充分準備,最終尋找並登上了傳說中的寶藏號飛船,但由於艦隊二把手伊薩·梅倫特在克雷斯的飛船中做了手腳,導致克雷斯被困在寶藏號飛船死去。

22**年 - 伊薩·梅倫特成爲深紅艦隊的新領袖,並聲稱賈斯珀·克雷斯拿到寶藏神祕失蹤。隨後,失去克雷斯領導的深紅艦隊凝聚力下降,又逐漸回到了原先較爲鬆散自由的狀態。不過,這個海盜聯盟仍舊維持到現在,成爲了海盜們的“家園”。

2230年 - 四十年前瓦魯·吉南所駕駛的飛船返回至定居星系羣,帶回來一大批人,他們自稱瓦魯家族。他們聲稱自己的唯一目的就是傳播他們的蛇神。這是瓦魯家族與星系羣的其他勢力首次發生接觸。

2231年 - 星聯在所羅門·科爾倡導下,並由總督理事會投票成立星聯遊騎兵。星聯遊騎兵是星聯旗下的執法機構,定位在警察之上,士兵之下,他們的總部位於阿基拉城的磐石區。

阿基拉城

2232年 - 科學家菲利希亞·科爾賓建立了捷能戴公司,其主要產品是輸電網格,可利用行星的雷電能量轉換爲穩定發電源。她花了二十五年時間才成功驗證輸電網格技術,但由於符合這樣要求的行星太少,目前只實現了爲霓虹城供電。

2240年 - 因爲遭到了定居星系羣其他宗教或無神論者的抵制與嘲笑,在吉南·瓦魯的命令下,瓦魯家族向所有其他人類勢力發動了戰爭,即蛇神聖戰

2257年 - 搭載大量居民的克拉克·劉易斯號殖民飛船在行進途中神祕失蹤。由此引發了一些都市傳說,認爲這艘殖民飛船抵達了像是“伊甸園”般的完美星球,建立了烏托邦社會。

2263年 - 瓦魯家族的領袖吉南·瓦魯去世,新領袖由他的兒子賈瑞克·瓦魯繼承。賈瑞克對他父親所述的蛇神存在感到懷疑,信仰不堅定的他決定訴求和平。在他的影響下,絕大多數瓦魯家族成員返回達茲拉城,並徹底與世隔絕。持續了23年的蛇神聖戰終於得以結束。

2270年 - 瓦魯家族中以賈瑞克的孿生兄弟——間達爾·瓦魯爲首的部分人反對賈瑞克,不承認他的和平宣言,支持間達爾的馬林家族逐漸開始和瓦魯家族劍拔弩張。

2274年 - 在間達爾領導下,馬林家族由此正式與瓦魯家族分裂,後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新派系——瓦魯狂徒。狂徒以全星系人民爲敵,是一個徹頭徹尾的kb組織。

2275年 - 探險家塞巴斯蒂安·班克斯創建了羣星組織,此組織致力於探索未知的銀河系。

2276年 - 塞巴斯蒂安·班克斯向聯殖領導層發表了一次激昂演講,陳述太空探索的重要性。他希望讓聯殖爲羣星組織提供資金,而不是在太空時代繼續籌劃戰爭和掠奪。

2282年 - 羣星組織成員克洛伊·鮑在星際探索途中發現了三十年前遇難的克拉克·劉易斯號殖民飛船,飛船早已失去任何運作能力,所有船員不幸遇難,甚至還發現船內發生過暴亂和同類相食的情況。這一發現讓太空探索本就衰落的情況下更加雪上加霜。

2283年 - 年邁的塞巴斯蒂安·班克斯不顧阻撓,決定再進行一次遠途探險,但出發之後便神祕失聯,羣星組織因此差點陷入解散危機。最後,克洛伊·鮑在成員投票決定羣星組織是否應解散時猶豫不定,最後投出了決定性的一票,使羣星組織得以保留。同時,克洛伊·鮑也成爲新一任羣星組織主席。

2290年 - 艾賈·梅瑪薩成爲新一任羣星組織主席。

2298年 - 賈瑞克·瓦魯去世,其兒子阿納斯科·瓦魯成爲瓦魯家族的新領導人。

2302年 - 阿納斯科·瓦魯在達茲拉城祕密開展“渦流之門”項目,研究渦流科技。所謂渦流,就是利用重力推動器技術對空間或人體進行實驗,形成”破碎維度“,已達到強化人體機能、甚至瞬間傳送的效果。阿納斯科試圖藉此與信仰中的蛇神進行接觸,但這也爲日後的渦流失控事件埋下了隱患。

2305年 - 巴雷特加入羣星組織。巴雷特曾是聯殖的物理學家,引薦後加入羣星。他也是後來玩家的主線隊友之一。

2306年 - 自由星系聯盟維斯塔星進行了未經授權的農業殖民,直接違反了《納里昂條約》,聯合殖民地派出外交官談判但失敗,談判決裂後,維斯塔星爆發了武裝衝突,此事件是殖民地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2307年 - 龍神集團由生物科學家雷伊·迪卡瑞斯和商業家齊藤至聯合創立。迪卡瑞斯發明了神經增幅器,這項產品一戰成名,作爲旗艦產品,它推動龍神集團在科技產業一直保持龍頭地位。

2308年 - 聯殖與星聯之間爆發了殖民地戰爭。該戰爭是人類星際殖民史以來最爲血腥慘烈的戰爭,幾乎整個定居星系羣都遭受了戰爭的影響。戰爭雙方都動用了所能使用的一切工具,包括戰艦艦隊、機械化作戰平臺(俗稱“機甲”),以及生物外星科技“異種武器”。

230*年 - 南門二B的隆迪涅恩城是聯殖爲了殖民地戰爭籌備而建立不久的一座新城市,它是聯殖重要的補給中心。城市大量捕獵星球本土生物亞斯里獸,爲聯殖軍隊提供食物補給。另外,南門二B星球上有一種獨有的植物拉撒路草,它可以將熱蛭快速轉化爲駭變獸,相當於一種“變異催化劑”。

23**年 -作爲對機甲的研究,星聯組建了第一裝甲兵團,兵團指揮官爲帕克斯頓·赫爾少校。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全星聯,甚至全星系中最強的一支機甲部隊。

23**年 - 作爲異種武器技術的研究,聯殖組建了紅魔部隊。這是一支基地位於火星的精英士兵組織,用於訓練使用異種武器。

23**年 - 歸屬於星聯的捏伊拉星是殖民地戰爭中可能遭受最慘烈的一個。捏伊拉星起初在戰爭中被聯殖入侵佔領爲作爲前線作戰陣地。在這裏,聯殖投入了大量外星生物兵器,主要是海妖。而星聯派出第一裝甲兵團多次嘗試奪回,損失慘重,星球上的大片土地化作焦土,海妖也失控了。

23**年 - 本傑明·巴尤成爲霓虹城異珍鮮漁業公司的新老闆,他以出色的商業頭腦成爲了霓虹城的執政長官,更確切地說,他是霓虹城的實際掌控者。

霓虹城

2310年 - 羣星組織在一次勘探中意外發現了一塊外星神器。從此,羣星組織逐漸開始研究神器的作用。

2310年 - 龍神集團收購太陽航宇。太陽航宇作爲頂級的飛船設計商,以豪華、質量和可靠性兼顧而著稱。

2311年 - 隨着業務不斷擴張壯大,龍神集團聯手本傑明·巴尤,在霓虹城建造了龍神大廈,這也是後來龍神集團的總部。龍神集團爲霓虹城提供了聲望和地位。

2311年 - 聯殖勢力在殖民地戰爭中獲得了較大的優勢,他們決定對夏安星系,即星聯總部發動總攻,這就是夏安星系戰

2311年 - 歸屬於聯殖的隆迪涅恩城突然被憑空出現的駭變獸掠奪。隆迪涅恩城的掠奪規模似乎是史無前例的,這是因爲駭變獸本來就是所在星球的本土生物,有捕獲駭變獸能力的亞斯里獸被人類捕獵至即將滅絕,才導致駭變獸迅速繁殖。人類頑強抵抗,但在這種龐大的攻勢下顯得毫無意義。

2311年 - 聯殖的總兵力都投入到了夏安星系中,弗朗索瓦·薩農授命前往隆迪涅恩城解決駭變獸問題。最終,薩農選擇轟炸該城的太空港,這也意味着整座城市被徹底封鎖,無數居民因此犧牲。同時,薩農得知了拉撒路草的存在。弗朗索瓦·薩農綽號“瓦維克緹斯”,意爲敗軍之將,他行事果斷,向來爲了獲勝而不擇手段,因此也受到了一些人民的擁戴。

2311年 - 膠着的殖民地戰爭終於發生了傾斜——夏安星系戰中,自由星系聯盟潰不成軍。爲了保衛家園,星聯公民使用他們自己的飛船,組建了民用艦隊進行反抗。由於戰爭公約中提到不能對平民動手,因此大量聯殖海軍手軟了。但弗朗索瓦·薩農無視法律,依舊向這些民用艦隊開炮。最終,星聯還是擊敗了聯殖的龐大軍隊,在殖民地戰爭中獲勝。爲了不進一步擴大人員傷亡,星聯主動提出條件,雙方簽署停戰協議。

2311年 - 殖民地戰爭結束。聯殖和星聯雙方同意大幅削減常備軍,並宣佈異種武器和機甲科技爲非法。所有相關研究被封存,只有極緊急的情況下才可以查閱。

2311年 - 星聯還在停戰條約中向聯殖提出一個要求:戰爭中的聯殖指揮官們需要爲他們在戰爭中犯下的罪惡行爲接受法庭審判。聯殖同意了,三名聯殖高管被判有罪並執行死刑,其中包括艦隊司令弗朗索瓦·薩農。然而,弗朗索瓦·薩農實際並未被處決,他一直被聯殖祕密囚禁於新亞城三頭同盟大樓中,併爲聯殖提供各種有利的情報。

2311年 - 捏伊拉星系仍舊處於雙方膠着的戰事中,然而當第一裝甲兵團即將獲勝時,卻收到了來自總督理事會的停戰指令。兵團指揮官帕克斯頓·赫爾少校不希望手下士兵白白犧牲,因此違抗指令選擇繼續戰鬥。最終,少校以及倖存下來的所有第一裝甲兵團士兵最後接受軍事審判被關入監獄。

231*年 - 爲了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聯合殖民地創立聯殖先鋒隊組織,其爲聯殖海軍的分支。任何勢力的飛行員都可以加入先鋒隊,相當於志願軍。

231*年 - 隨着殖民地戰爭結束,紅魔部隊遭到解散。

2315年 - 龍神集團神經增幅器從原來的僅限軍事用途,轉變爲面向公衆的商用化產品。

2320年 - 莎拉·摩根加入羣星組織。莎拉曾經擔任“聯殖航行部隊”的首席長官長達八年,但最終於該年解散。追求探索欲的莎拉隨即加入羣星組織。她也是後來玩家的主線隊友之一。

2321年 - 沃爾特·斯特勞加入羣星組織。斯特勞同時也是斯特勞-艾克倫星艦製造廠的聯合創始人。加入羣星組織純粹是他的業餘愛好。斯特勞也成爲了羣星組織的最核心贊助者。

2322年 - 弗拉基米爾·薩爾加入羣星組織。弗拉基米爾曾是猩紅艦隊的一位海盜船長,退休後志趣相投加入了組織。

2325年 - 艾賈·梅瑪薩退役羣星組織主席,沙拉·摩根接任新羣星主席。

莎拉·摩根

2325年 - 馬蒂奧加入羣星組織。馬蒂奧是一位聖宇教信徒,也是組織裏的歷史考古學家。

2325年 - 龍神集團收購靜心茶坊。此外,龍神集團在發展過程中還收購了武器商亞伯倫公司、德隆機器人(具體收購時間不詳)。

232*年 - 龍神集團CEO齊藤至發現有一羣持龍神集團裝備的敵對特工與星聯有染,因此與星聯總督理事會之一,也是霓虹城的實際掌權人本傑明·巴尤發生矛盾。齊藤至被趕下臺,金田雅子擔任龍神集團的新CEO。

232*年 - 霓虹城的捷能戴公司首席執行官因與本傑明·巴尤發生矛盾,突然發生“意外”而神祕失蹤。隨後,巴尤強行介入,並以虛假身份“原田先生”實際掌控了捷能戴公司。

2326年 - 巴雷特在某次勘探中發現了第二塊外星神器,仁科研究站便在此時建立並研究該神器。

2327年 - 諾維爾加入羣星組織。她主要擔任組織的科學研究事務。

2327年 - 山姆·科爾以及他的女兒科拉加入羣星組織。山姆是所羅門·科爾的直系後裔,他也是後來玩家的主線隊友之一。

2328年安德列婭加入羣星組織。安德列婭曾經是瓦魯家族的一員,她也是後來玩家的主線隊友之一。

2328年 - 羣星組織成員巴雷特發現了一個外星神器,從此,羣星組織開始調查神器的作用。

2328年 - 在巴雷特建議下,羣星組織購買了一個空間站,即探察之眼,專門用於搜索神器。

2330年5月7日 - 羣星組織委託阿戈斯採礦公司尋找外星神器,一位“土礦仔”在挖礦時發現並接觸了一件神器,由此展開了冒險。

探察之眼

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