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愛摸魚的貓貓。
新年上班第一天,又期待生化末日,世界毀滅了,今天再次給大家帶來一篇精講貼。
喪屍早已經成爲一個非常火爆的恐怖片元素,從最早的喬治·A·羅梅羅導演的驚悚電影《活死人》到火爆出圈的《生化危機》《行屍走肉》等等電影、遊戲,其中喪屍的設定越來越完善,能力越來越強大,成因越來越寫實,經常讓貓貓懷疑,喪屍末日真的會到來嗎?
如果真的有生化危機,究竟哪種喪屍設定——能讓普通人也可以生存下去?
貓貓精心挑選部分設定最完善,有着完整世界觀的遊戲/電影場景,帶大家來一次幻想時刻:
一個普通人從末日求生到組建團隊,從苦苦掙扎到打造安全區的全流程。
本帖爲第一部分,分析講解流行的喪屍設定,大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末日設定。
還是前提強調:
1.普通人,可以獲得正常的武器。
2.需要考慮病毒傳播感染、不可避免的戰鬥等因素。
一、病毒類設定
代表①:《行屍走肉》世界
在美劇及同名遊戲《行屍走肉》系列裏,喪屍的種類並不複雜,也沒有特殊感染者,大體上只有一種,也是傳統意義上大家熟識的喪屍,劇中最多的稱呼爲——行屍。
行屍的起源劇中沒有明確點名,漫畫作者甚至說:是外星人的生化武器,但隨着更多的影視作品和遊戲發佈,導演編劇也明裏暗裏的暗示觀衆:是一種病毒變體。
該病毒的作用原理是:在人體死亡後病毒會控制死體的神經中樞進行無意識原始行爲(喫,行動)形成行屍,可以大膽推測第一個行屍是由某個死者或死的動物復生導致傳播。
行屍的戰鬥力:
身體素質在普通人類水平,視力聽覺嗅覺根據腐敗程度逐步減退,沒有痛覺不知疲憊,但智力極其低下,只有原始的吞食慾望,部分個體會根據記憶使用簡單的武器(石頭等),極少數個體保留潛意識行爲:嘗試開門等。
行屍的戰鬥力會隨着身體的腐敗越發降低,速度也越來越慢,基本不會奔跑,只能簡單的行走爬行,只有破壞大腦才能徹底死亡。
行屍看似弱雞,但其也有着可怕的特點:數量以及不可預知的突然轉變。
在行屍走肉設定裏,行屍很少落單,往往是數十個成羣出現甚至是成千上萬的屍潮,並且每個活人其實都是病毒的載體,只要死亡就會轉變,轉變時間也因人而異。
代表②:《釜山行》
《釜山行》中喪屍病毒有了更強的進化,已經可以感染動物。病毒來源自名爲YuSungBio(유성바이오)的生物製藥公司的動物實驗室病毒泄露。
劇中多次強調“魚蝦死亡”等情況,可以合理推測應該是水體污染,只要飲用了受污染的水,就會感染病毒,並會逐步變異。感染者和行屍相比,速度得到了加強。
代表③:《殭屍世界大戰》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等,遊戲《殭屍毀滅工程》裏跑屍、《消逝的光芒》等,這類作品對喪屍的能力進行了加強,可以稱爲行屍plus版本,加強了行屍設定上的各類感官,視覺、聽覺、嗅覺有了明顯提升,運動能力飆升,奔跑速度基本相當於普通人全力衝刺,攻擊性大大加強。
《殭屍世界大戰》的病毒被稱爲:索拉難(Solanum),由狂犬病毒的毒株變異而來(原著病毒起源於中國,而且有點無腦黑的政治傾向), 屬於液體病毒,無法通過空氣傳播,但是可以通過體液交換等方式迅速轉移。不過這個病毒有個本能性的繁衍特性,不會攻擊甚至遠離身患絕症的人,電影中也是採用給倖存者注射可治癒絕症毒株的方式是人類有一線生機。
而在《消逝的光芒》小說原著裏,喪屍更像是有一定意識,保留了社會性的生物,原設定裏,病毒感染者有一定的語言和組織能力,能互相呼應同伴,知道疼痛,並且還能說一些模糊不清的語言,比如“好餓,喫肉”之類的,而且他們有築巢和囤積新鮮的人類屍體做宵夜的習慣。
二、寄生類及基因突變類設定
代表④:《我是傳奇》
《我是傳奇》中,喪屍有了不同的解讀,大家傳統記憶中的喪屍基本都是死物轉變,在這裏,卻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病毒攜帶者——“克里平病毒”患者。
克里平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在空氣中傳播,感染率高達90%並且致死率100%,全世界只有10%的人具有抗體,僅1%的人完全免疫病毒。剩下9%的人類雖然能活下來,但是會繼續受到“克里平病毒”的改造,從而變成全新的物種,被稱爲Darkseekers(黑暗尋覓者)
黑暗尋覓者因爲免疫系統紊亂而導致體溫急劇升高,同時還伴有類似狂犬病一樣的嗜血傾向,而且由於新陳代謝的加快,肌肉組織異常發達,擁有遠超人類極限的爆發力、彈跳力。行動非常敏捷,可以忍受劇烈的疼痛,有一定的低級智慧。
由於紫外線對“克里平病毒”有很好的破壞性,能夠讓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失去活力,所以黑暗尋覓者如同吸血鬼一樣懼怕陽光,白天聚集在黑暗的建築物內部,到了晚上才外出覓食,並且黑暗尋覓者已經進化出簡單的社會意識,有頭領帶領。
代表⑤:《最後生還者》
《最後生還者》系列是非常經典的真菌感染寄生設定,世界觀甚至可以說非常合理,具有可行性。採用了真菌孢子的傳播方式,一種特殊的蟲草菌發生了變異,被寄生的昆蟲會立刻去咬同類進行傳播,迅速傳遍了美洲的小麥或玉米田裏的昆蟲。因爲該真菌不會感染植物所以沒人注意到,這批糧食被收割後,蟲草孢子也混入了麪粉。
在《最後生還者》系列中,根據感染階段出現了多種特殊感染者。
初級感染階段:奔跑者,外形和感染前差異不大,沒有自我意識,和行屍PLUS版本同類型。
中級感染階段:潛行者,其頭部會生出蘑菇形狀的真菌,視力幾乎完全退化,憑藉敏銳的聽覺定位捕獵,並且具有初步的狩獵本能,會潛行背後偷襲。
高級感染階段:循聲者,此時的宿主已經徹底失去視覺,取而代之的是發出音波進行定位,力量極大,速度極快,危險係數飆升。
頂級感染階段:巨無霸,全身覆蓋着像鎧甲一樣的蘑菇囊腫,防禦力很高,普通子彈很難擊穿,並且有遠程攻擊手段,會投擲孢子,而在設定裏,直接接觸孢子即會導致真菌感染。
代表⑥:《生化危機》世界觀
《生化危機》作爲喪屍界極其有名的IP,有多達十餘種病毒及變體,其中以始祖病毒——T病毒——G病毒——C病毒爲一條線,這類病毒的特點基本是促進人體DNA的進化,提升人體的力量、速度、體力、視覺、聽覺、恢復能力、壽命,這部分病毒都離不開保護傘公司的研發。
大部分普通感染者都與傳統行屍無異,身爲路人甲的我們要是真遇到追追、爬行者之類的,建議發個朋友圈,此處只討論部分特殊設定。
1.Las Plagas 寄生蟲
出現在遊戲《生化危機四》中,是一種在西班牙某地發現的節肢寄生生物,被普拉卡寄生蟲寄生的生物,它的中樞神經會被普拉卡寄生蟲慢慢取代,從而控制宿主的身體。
普拉卡寄生蟲具有極強的寄生能力,幾乎可以寄生在所有的動物體內。普拉卡寄生蟲分爲從屬型寄生蟲、支配型寄生蟲、和普拉卡皇后三類,高層級的寄生蟲可以控制低層級,因此形成了一個類似螞蟻的社會體系。
爲什麼着重說明普拉卡寄生蟲呢?
因爲它不僅僅是突破了病毒這一固定模式,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最低級的普通感染者,也會保留一定的智商,遊戲中普通村民不但保留了記憶,還可以照常使用工具,和其他病毒比起來,簡直高出一個檔次,但這也讓普通人的生存難度直線飆升,普拉卡寄生蟲的宿主其實可以說是披着人皮的蟲,擁有一定的智慧也讓他們更加難以對付。
2.E病毒(黴菌)
同樣可以保留基礎記憶的還有《生化危機7》中控制了岳父一家的E病毒(黴菌),和傳統病毒會改變感染者的外觀不同,E病毒具有極強的僞裝性,在本體未暴露之前無法用肉眼判斷對方是否是感染者。
在遊戲中,可以找到很多文件,裏面對E病毒有詳細的介紹:
“黴菌從被感染者的身體攝取養分以此自我傳播然後慢慢地佔領據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副作用是,被感染者會獲得強大的再生能力。在切除了實驗對象的胳膊和腿之後,他們能夠在幾分鐘之內接合截肢。”——這也是伊森號稱洗手液戰神的由來。
這類場景存活難度很高,幾乎是翻版的末日狼人殺,感染者普遍戰力爆表且善於僞裝。
以上就是較爲出名的喪屍類元素盤點,作爲倖存者,你覺得哪個世界觀你能躺平呢?
貓貓打算寫個喪屍末日求生指南系列貼,結合電影、遊戲等內容,從設定——求生方式——建立團隊——打造安全屋逐步精講,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點關注,並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或建議。
【我是貓貓,一個愛摸魚的恐遊愛好者,摸魚不易,還請多多點贊,您的每個點贊電池評論都是我對抗老闆,全力更新的動力。關注貓貓,沙雕樂趣不迷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