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写一些关于EVA(新福音战士)的文字,却一直不知道从什么写起,关于EVA,各路大佬已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有趣且深刻的解读,这也使得EVA的讨论从未停息过……
记得在很久之前,就听闻过EVA的大名,一部动漫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而我第一次听闻初号机的名字是OPPO手机和EVA联动那次。
OPPO联动EVA
从此之后,我的脑子里就告诉我自己,“有时间我要把EVA看完”,但我并非资深漫友,所以此事也一直搁置,直到前一个半月左右,我在B站上看到了EVA的剪辑——吸引我的并不是机甲的打斗场景而是充满着基督教元素(比如使徒的英文名字为:angel)以及令人绝望而压抑的氛围,不得不说,这种设定真得很吸引人……随后便踏入了EVA的大门并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肝完新旧两版并看完了主流的解读,可以说EVA是一部让我能回味很久的动漫。
很多人说,EVA的新剧场版大于旧TV版和旧剧场版,而我认为EVA的旧TV版和旧剧场版才更值得细品,新剧场版更像是一个画质升级并为了满足商业需求的粉丝向作品,所以接下来就仅仅细谈旧剧场版。
使徒莉莉丝
在旧剧场版的结局中,人类补完计划完美实施,一片橙色的海洋,一个拒绝补完的碇真嗣掐着另一个拒绝补完的明日香的喉咙,并以明日香的一句“你真恶心”结束。这样的带来的震撼感远远大于新剧场版中每个角色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世界充满美好与希望所来得更大(或许我个人更喜欢这种)。
EVA的创作于日本经济危机,经济衰退,社会充满失望的时期(说实话感觉和现在也挺像的),据说创作的初衷是为了鼓舞失落的日本人。这点在旧剧场版中的大量意识流画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庵野秀明似乎在鼓舞人们勇敢地去接纳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接纳一个不那么完美的世界,正视自身缺点。这也是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说法。但我不这么认为,庵野秀明更多的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人生来孤独。因为孤独,所以世界不完美,但也因为孤独,所以人才是人。
在EVA的设定中,每个人都有心之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总有隔阂,而心之壁越强大,A.T.立场的强度就越大,能抵御的伤害也就越大,而人类补完计划的目的就是消除心之壁,让人类回到最原本的状态---“橙汁”,这样人类合为一体,没有纠纷,没有矛盾,没有痛苦,以精神的形式融合……所以,你会发现驾驶EVA的驾驶员,大多心理都有点问题,甚至说整个NERV组织的成员心理都有点问题(部分工作人员除外),这其实是作者刻意而为止,有一种说法是这是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另有一说法是这是当时日本人的精神写照。而我认为,其实只是把每个人存有的问题进行一个放大化,具象化,戏剧化的处理。而这也将是我们展开讨论的核心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真正理解另一个人,我们甚至不能理解身处于不同时间阶段的自我。我们有同理心,有同情心,却不能感同身受,也正因如此,或许其实人本身就身而孤独,无论你现在处于何种阶段,都一定会在某一瞬间感觉到孤独的感觉,而孤独的本质,就是不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我时常在想,人类补完计划如此美好,没有阶级,没有歧视,没有痛苦,做到人类精神大合一,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如果是我,我会接受补完吗?那,我问你,如果是你,你会接受补完吗?而在旧剧场版中,补完并没有被阻止而是正常的进行,但碇真嗣和明日香拒绝了补完,虽然没有给出明日香拒绝补完的理由,但是我们可以从对碇真嗣的意识流表述中发现,他拒绝补完的理由是:“真实的感受”。
碇真嗣
那么,如何理解真实?从碇真嗣的角度来看,他与父亲的隔阂是痛苦,是造成他精神问题的根源,但这也使得他和他朋友,和美里,和明日香,和零的情感也更显得美好。接受补完,固然快乐,固然皆大欢喜,但是,没有痛苦,那些美好的情感也将会显得平淡乃至无味。由此再看,接受补完又何不是另一种逃避,逃避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非真正面对这种隔阂,而我想这也正是庵野秀明所想要传达的——生而孤独,生而有缺陷,但同时也生而真实,生而不同,倘若万物归一,那还有乐趣吗?孤独正伴随着我们,也将始终伴随着我们,这就是EVA的地基,也是EVA大楼建立之所在。
或许你不太认可我的说法,或许你有你独特的见解,没关系,EVA这部作品在不同时间,对于不同人群本身就有很多种不一样的解读,我们接受,包容,理解,却又保持自我。这就是EVA的魅力,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魅力。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