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崩壞:星穹鐵道》正在舉辦二週年慶典,豐厚的福利和有趣的活動層出不窮,玩家們好像已經習慣了驚喜。但前幾天星鐵發佈的特別動畫《不虛此行》,還是突破了玩家的預期,收穫了空前的熱度,發佈後播放量迅速突破300萬,登上了B站排行榜榜首。
這段動畫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首先動畫爲我們清晰地展示了過去兩年的旅途軌跡,從星穹列車到貝洛伯格,從仙舟羅浮再到匹諾康尼,甚至是最新站翁法羅斯,在這些地點結識的所有新老朋友都有登場,光是看着這些熟悉的面孔,與他們共同度過的那些美好回憶也不由浮上心頭。
更有趣的是,動畫中還展現了這些老朋友在“平行世界”的另一面,比如成爲國際巨星的流螢,組建樂隊的雲上五驍,很明顯都是在原故事線中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但又精準把握了角色的特點,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出戲,反而會覺得這種場面相當有趣,很符合慶典的熱鬧氛圍。
這些既熱鬧又有情懷的畫面,想要傳達的正是星鐵二週年的主題——友誼,其實從此前遊戲內的很多活動上就已經能夠看出這一點,比如1600星瓊的福利是以老友來信的形式發放,比如“星鐵world”這個小遊戲中登場的角色數量是歷史之最,再比如可以回顧過去旅途的星穹列車年度開拓報告等等,都是在深化玩家與角色之間的情感羈絆,歌頌友誼的美好。
而這次的特別動畫《不虛此行》爲這場老友重逢再添了一把火,一幕幕極具感染力的畫面既是對過去精彩旅途的階段性總結,也喚起了玩家對遊戲角色的情懷,甚至還讓一些玩家懷念起那些曾經和自己一同遊戲的現實朋友,讓友誼的主題進一步延伸到了遊戲之外。
但若《不虛此行》的主題僅停留在遊戲之內,或許只會收穫 "情懷滿分" 的評價,真正讓它收穫空前熱度的,是動畫將鏡頭從星穹列車投向了更廣闊的人類文明星空,訴說着比遊戲內的冒險更厚重的另一段開拓史詩。
動畫中的很多鏡頭都在表達對人類科技史中開拓精神的致敬,比如開頭被拋起的骨頭和黑色石板對應了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片段,原著在這部分描寫了原始人學會使用工具,逐步發展進化的過程,喻示了人類文明的開端,隨着骨頭被拋向天空,畫面跨越到了百萬年後。
鏡頭切換後出現的火箭鏡頭有多次隱喻,起飛前的場景對應的是1957年蘇聯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這次行動是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宣告了人類航天時代的開幕,隨後的航天飛機和火箭對應了運載火箭“土星5號”和載人航天“東方號”,代表了科技發展的進程。
但開拓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這一幕爆炸是在紀念“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事故,在那次事故中7名宇航員爲了人類的進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先驅們一次次的犧牲,換來了下個鏡頭展示的科技進步,這兩幕應該有很多人熟悉,對應了近幾年美國的“星艦”和我國的“長征五號”,挫折與進步的交織,正是開拓精神的最佳註腳。
除此以外,動畫中一閃而過的畫面背景也隱藏了很多科學元素,比如瓦爾特楊演奏鋼琴時背景的花紋是數學領域著名的科赫雪花,姬子演奏時手持的小提琴是洛倫茲吸引子的相圖,背景還繪製有特斯拉線圈,後面還出現了對數螺旋、蟲洞結構、單縫衍射等等著名的科學理論,就連開拓者手中的蘋果都是在暗示牛頓定律。
動畫在短短的3分鐘內,帶領觀衆遨遊了一圈科學發展的歷史,見證一位位先驅行走在開拓的道路上,其中有艱險,有犧牲,人類就是在這樣的險阻中依舊保持對未知的探索,摸索着前行,每一幀畫面似乎都在訴說開拓的艱辛與偉大,也將這部動畫的立意拉昇到了新高度,難怪會有玩家評論“難以想象這只是一個遊戲公司能做到的”。
雖然立意超越了遊戲,但這並非心血來潮,因爲開拓精神也是星鐵的故事核心。
從進入這片星穹的那天起,玩家就行走在開拓的道路上了,無論是幫助貝洛伯格與天外重建聯繫,還是幫助仙舟羅浮對抗豐饒,幫助匹諾康尼解決家族危機,又或是當前版本中幫助翁法羅斯的逐火之旅,我們一次次踏上未知土地,在危險中挑戰極限,尋求機遇,探索着前行。
而這種探索未知,突破自我,正是開拓精神的體現,能夠被劇情所打動的星鐵玩家,也一定能夠理解先驅們開拓精神的偉大。這樣看來,這部動畫不僅是在向科學先驅們致敬,也是在向同樣擁有開拓精神的玩家們致敬,讓不少玩家因此而受到鼓舞,內心浮現起難以言說的情感共鳴。
這就是這部動畫能夠觸動人心的祕密,不僅回顧了過去兩年玩家的旅途,也致敬了人類對科學的探索之路,重新點明瞭開拓的意義,既是對過去的致敬,也喻示了對未來的希望,標題所謂 “不虛此行”,傳遞出的也是永遠保持對下一段旅程的期待,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敢態度。
一部二週年動畫,能做到這種高度,再次證明了星鐵的用心,也相信理解開拓精神的星鐵,在今後也會不斷探索未知,突破自我,繼續給玩家帶來更多精彩的故事,開啓一段段新的旅程,將名爲開拓的力量傳遞下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