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1级地震后,新加坡内政部科技局HTX联合南洋理工大学NTU和Klass工程与解决方案公司,首次将10只改造后的马达加斯加嘶嘶蟑螂投入实战救援。每只蟑螂背负微型“相机背包”,内置热成像相机、导航传感器与无线通讯设备,体长约6厘米。工程师通过在昆虫体表植入的电极,向其神经与肌肉发送信号,实现远程行走控制。半机械蟑螂已在瓦砾缝隙中执行了至少4次、每次约45分钟的搜救任务,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在3月30日抵达缅甸灾区的救援队中,10只“半机械蟑螂”首次被部署于自然灾害搜救现场,标志着昆虫-机器人混合体从实验室走向实战。
由于蟑螂体型小约6厘米,具备高度灵活性与耐受极端环境的能力,可深入人类难以触及的瓦砾深处探测生命体征。
“相机背包”构造,背包尺寸微小,仅数克重,内含红外热成像相机,可实时捕捉30米内人体散发的热辐射。
微型导航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与无线通讯模块,确保数据与定位信息能即时回传至指挥中心。
电极控制原理,工程师在蟑螂胸腹部植入细微电极,通过向特定神经节发放电脉冲,诱导其前进、转向等行为。
控制系统可实现±10Hz的脉冲频率调节,以微调行走速度与方向,最长独立作业时间约45分钟。
至少完成4次实战任务,每次约45分钟,成功探测到3处疑似生命体征区域,并引导人力进行后续清理。
半机械蟑螂在任务间隔期间仅需胡萝卜与水即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展现了良好的耐久性,这是真牛马。
同志别怕,我们已经派了蟑螂战士去营救你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