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体量堪比正式版?女鬼姐姐带你免费学麻将《我地麻》

由于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越来越低,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投胎指标也随之逐年紧凑,活着的时候人卷人也就算了,死后到地府一看,二十年前的舅公还在奈何桥上排队。

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与日复一日的投胎工作前,地府上至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下至新魂旧魄,都染上了一个阳间流传下来的新活动——麻将

人在地府打麻将,赌神雀圣身边藏,她们说,麻将不打赢,不让喝孟婆汤。我看了看地府的女鬼姐姐们和其乐融融的“娱乐氛围”,突然觉得这汤,其实也不是非喝不可了。

这么一款在地府跟女鬼姐姐打麻将的肉鸽爬塔游戏,简称《我地麻》,是近期最让我上瘾的肉鸽游戏之一。

随着棋牌受众的年龄越来越低,麻将、扑克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社交活动,特别是麻将,有一种让人上头的奇特魅力,只要面前有牌,我就会不自觉陷入沉思,想想下一步要怎么打。

不信的话,那我问你:

它的魅力出现了——你会发现你真的在仔细看麻将牌。

什么雷不雷的,听我说,胡一二五七筒!

在《我地麻》里也能碰到同样的情况,对面女鬼姐姐的牌真的很白,但我满心都是起手听牌十三幺,不知她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心里只有胡牌没有异性的老雀友来说,正经麻将打腻了,玩玩带各种强力技能的肉鸽麻将不要太上头,这是《我地麻》开始吸引我的一点。

但最终它让我觉得值得推荐的地方,不是它能跟二十多个娘化地府角色对弈,不是它“小丑麻将”的框架设计,而是它还在demo阶段,体量已经堪比很多正式版游戏。

游戏demo是在游戏开发过程中用于展示内容玩法,吸引玩家关注的免费试玩版本。

毕竟是试玩,既要有小噱头,又要保持神秘感,所以demo一般只会放出游戏的一小部分,短则三五十分钟,长也就三五个小时左右。

而《我地麻》放出来的体量让我瞠目结舌——你跟我说一个demo版本可以玩7个角色7种难度整整十几层的完整爬塔体验?

这是我碰到的第一个没有几十个小时玩不完的游戏demo,我整整打了10小时,能解锁的局内局外元素目测还没有开到一半,仿佛是打着试玩的幌子给了正式版的体验。

既能陪你玩肉鸽,又教会你打麻将,二十多个女鬼姐姐分文不收,让人含泪直呼业界良心。

不过就算体量大,它关键还是得有意思,不然哪怕免费体验,也只能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浪费了人生的十小时而已。

所以接下来就要评一评它,以麻将为核心的肉鸽爬塔游戏《我地麻》,到底好玩吗?

十三幺yyds

在这个上至阎王娘,下至俏女鬼都沉迷打麻将的地府里,我们要靠着手中的麻将一路进行挑战,从奈何桥打到阎罗殿。

每击败一个对手就能获得相应的金钱和遗物,然后选择拥有商店、宝箱、附魔强化等随机事件的路线层层往下走,一边进行提升,一边挑战更厉害的boss,有着很经典的肉鸽味。

哪怕你对麻将一窍不通,也能很好上手这个游戏,因为麻将之所以能火进千家万户,成为国民娱乐活动,本身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入门门槛非常低的活动,基本只需要一两把的时间就能摸透它精简的规则。

加上游戏提供了方便理解的新手教程,你只需要看懂这张图,就能发现你会打麻将了。

然后再回答一下这张图,如果能选对,恭喜你,逢年过节可以上桌了。

《我地麻》对局采取了麻将中“血流成河”的经典打法,起源于四川、重庆那边,并逐渐在国内推广开来。

“血流成河”又叫“血战到底”,既玩家胡牌后仍可以继续胡牌,直到牌山中的所有牌都被摸完为止,谁累计的胡牌分越多,谁就获得胜利。

我们的对局分数由麻将底分,役种番数,胡牌倍率相乘得来,拥有上不封顶的计分规矩,在运气好的情况下,特殊牌型加上稀有构建可以胡出极其巨大的分数。

在有一把遗物和具有功能性的灵佣构筑得十分完美的情况下,倍率层层相乘,我直接胡到了1.5亿的高分。

那疯狂上涨到都快数不清的数字,就是肉鸽游戏成型后能带来的极大爽感所在。

游戏中的番种十分丰富,融合了各个地区的麻将风格,有麻将基础的人玩起来会很爽,而且打出不同牌型还能解锁不同遗物作为肉鸽的局外成长元素,给做牌提供了大大的动力。

其实我最开始以为它只是地府主题的《雀魂》或者《小丑麻将》,当我补杠补到十张幺鸡的时候,我的小脑萎缩了。

《我地麻》虽然以打麻将为基础玩法,但又加入了很多强化和异变元素,不管是我们还是对面的女鬼姐姐,都有着各自的强力技能,可以给战局带来意外性的改变。

比如牛头姐姐吹口烟,我的手牌直接雾蒙蒙,变成看不清牌面的状态,只能开始抓瞎盲打。

而我道具一挥,八条变八万,神不知鬼不觉。

阎王面前也敢出千,只能说游戏来源于现实了。

除了花式技能和道具外,每个人物还拥有各自不同的灵佣带来的丰富效果,灵佣是游戏里能带来最强力被动效果的物品,也是构筑的关键所在,好的灵佣组合能让随便打出来的牌也起到分数碾压的效果。

拥有如此多功能性的遗物、道具等提升,加上棋牌加肉鸽的相似框架,有人认为《我地麻》跟《小丑牌》有些相像,但本质的不同在于《我地麻》是一款跟npc对弈的游戏。

棋牌游戏作为竞技游戏,一个人打肯定会少了些乐趣,麻将最大的好玩不是自己拿几块牌碰来碰去,而是与人斗,机关算尽的那种快感。

麻将是互动型的对弈游戏,对面可以吃你,你也可以胡她,每出一张牌之后的局面都不一样,也就是说输赢没有固定分数,目标都是动态的,克敌才能制胜。

如果想要赢得对局,不只是要提高自己的最终分数,还要尽量不放敌方获得高分。

打个比方,哪怕我方胡牌得分只有几十,但让对方一张牌都胡不到,那也赢下了对局。

相反就算胡牌分上至几十万,却因为没有针对敌方机制,让敌方胡出了百万分的大牌,就只能得到一句“输麻了”遗憾离场。

周所周知,如果打麻将想赢,不能只盯着自己的牌看,也要盯着别人,懂得纵观全场。

我因为线下麻将技术堪忧,一向主张“不放炮就是赢”哪怕自己被拆到一手烂牌,也不放对面一个炮牌,这种思路同样可以带进《我地麻》里。

在场上形势明朗和一些牌面效果的加成下(比如水晶牌是透明状态,可以被对方看到牌面),你是能知道对面要胡什么的,这个时候果断放弃胡牌,卡住所有炮牌不放出去,撑到流局也算游戏胜利。

因此在玩得深入之后,我发现《我地麻》的本质不只是胡出高分,还要多元构建,“因怪制宜”,面对不同boss思考不同通关套路,策略的成分占比很重。

每个boss都有不同的技能和特性,有些特性不可谓不恶心,例如最终boss的灵佣效果是能在你听牌后将自己手牌变得跟你一模一样,只要你胡的是稀有牌型,靠番种得分,对面在初始倍率比你高的情况下一定能拿到比你高的得分。

所以只能考虑胡小牌,用灵佣给特定牌面加分,在牌面分和倍率上胜过对方,才有赢麻了的可能。

拼尽全力无法战胜

这只是其一,各类boss技能花式变态的还大有所在,如果专用一套打法去挑战所有对手的话,哪怕构建得再好,也避免不了阴沟里翻船。

所以《我地麻》既需要胡牌的策略性,又强调构筑的重要度,在麻将和肉鸽两方面都做得很丰富,并且用各种场外提升和技能道具的使用分摊了麻将的难度,让每一个玩家都能轻易上手体会到快乐。

女鬼姐姐带你免费学麻将,麻将还能打出如此的花式乐趣来,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