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最後生還者》第二季7分劇評完整版

    HBO《最後生還者》第一季出色地重述了頑皮狗(Naughty Dog)同名遊戲的故事,既忠於原作,又進一步豐富了這個備受喜愛的劇情。但第二季卻難以延續這樣的品質——它是一個陰鬱而倉促的篇章,關鍵時刻頻頻失效,顯得平淡無力。它絕不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事實上,有些時候它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始終讓我保持距離,無法像在《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中那樣真正與角色建立情感聯繫。雖然製作精良,時常呈現出震撼的視覺效果,但它未能達到原作的震撼高度,也無法重現第一季所展現的情感核心。

    如果說第一季講述的是末世中如何發現愛,那麼第二季講述的則是如何執着於仇恨,而更粗糲的美術設計正映射了這一主題:烈火吞噬白雪,將其融化,露出角色所處世界的脆弱本質。在喬爾(佩德羅·帕斯卡 飾)從螢火蟲醫院帶走艾莉(貝拉·拉姆齊 飾)五年之後,我們看到的城市千瘡百孔,街頭隨處可見充滿邪教色彩的塗鴉和大規模屠殺的痕跡。這一切渲染出艾莉所經歷的墮落之路——世界的一切,包括自然本身,都似乎與她爲敵,暴雨傾盆、黑暗不斷吞噬陽光。

    這部劇在各個層面上都是“黑暗”的,除了幾句爸爸式冷笑話和偶爾響起的情歌,幾乎沒有什麼能夠緩解這份沉鬱。不過,這些短暫打破悲傷、帶來一絲希望的瞬間依然令人欣慰,儘管它們的笑點似乎是故意讓人翻白眼的。這些時刻正是《最後生還者》即便在本季有所缺陷,依然令人着迷的核心所在。

    我並不羨慕本劇主創尼爾·德魯克曼和克雷格·麥辛。將《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改編成劇集,並在驚人的暴力場面與細膩的情感揭示之間取得平衡,本身就是一場高空走鋼絲的挑戰。爲了忠實還原遊戲中雙視角的敘事結構,同時呈現那些最沉重的打擊往往通過閃回展現,他們不得不將遊戲內容拆分成多季,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註定艱難的任務。

    說實話,我非常喜歡《第二部》,甚至比初代《最後生還者》還更愛它。但在觀看HBO改編劇時,我開始思考:我對它的喜愛到底有多少是因爲我能親自操控兩個主角,又有多少是因爲“身臨其境”的參與感讓這個故事變得動人。對那些第一次接觸這個故事的觀衆來說,這種講述方式或許同樣令人震撼,但對我而言,它並不完全奏效。我覺得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劇集過早地揭示了新角色艾比(凱特琳·迪弗 飾)的一些重大信息。當她不再被神祕感籠罩時,她的吸引力也就弱了許多。

    整體而言,第二季給人的節奏感有些斷斷續續,一方面是接連不斷的動作場景迅速推高了節奏,另一方面又會突然陷入整集都在反思與回憶的緩慢段落。這種節奏的起伏讓人難以適應,而全季僅有七集的篇幅,也導致它始終難以找到穩定的節奏感。

    就像第一季和《最後生還者 第一部》那樣,第二季在大體上保留了《第二部》的主線劇情。原作中的重要事件依舊發生,儘管有些情節出現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有些內容也被擴展以提供更多背景,但並沒有像第一季那樣對比爾的故事做出那種大幅改編。當然,並不是說第二季裏沒有大量閃回鏡頭——它們仍然頻繁出現,用以解釋角色所做的選擇或所經歷的情感。

    佩德羅·帕斯卡繼續以動人而真摯的表演詮釋喬爾,他試圖接受自己在鹽湖城所做的命運性決定。他現在生命中的一切都圍繞着艾莉展開,這一點在他與這個“養女”之間的多場深情對話中,通過他那雙含淚的眼睛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季在時間線上的跳躍總體來說也是成功的,它補充介紹了幾位新角色,比如由傑弗裏·懷特飾演的艾薩克——這個角色在遊戲中嚴重缺乏刻畫,但在劇中被精彩地演繹出來了。不過,有一整集幾乎完全設定在過去的內容並不太奏效,主要是因爲它在季中的位置安排不當。那一集中的每個片段都表演得非常出色,時常讓我情緒翻湧、內心震動,但它在整季劇集中的位置顯得格格不入,讓劇情在一個關鍵節點驟然停滯。之後,劇情突然猛然提速,走向結尾時節奏紊亂,支線情節逐漸脫線並指向其他尚未展開的故事,幾乎是有意製造觀衆的困惑。

    在第一季中,我最喜歡的正是那些靜謐的時刻——比爾的悲劇愛情、亨利與山姆註定破碎的兄弟情——而幸運的是,第二季也有類似的感動。但問題是,這樣的時刻明顯更少、更稀疏了。這一次,劇集幾乎不給角色留下太多沉思的空間,也很少讓觀衆自己去解讀角色的動機。相反,一切都被直接交到我們面前,用一種過於直白的方式呈現。這種做法削弱了這個本應遊走在“對”與“錯”灰色地帶之間的故事的張力。凱瑟琳·歐哈拉飾演的心理醫生角色,似乎只是作爲觀衆的代言人而存在,但她並沒有引導我們思考,而是用大量臺詞直接交代傑克遜鎮居民的內心情感,而不是讓觀衆自行去感受與判斷。

    我擔心,劇集在處理“感染者”元素方面已經從第一季的“稀少出場”擺到了另一個極端。特別是在前幾集中,我們頻繁看到大量甚至如雪崩般洶湧的菌絲怪物襲來。有一場戰鬥場面幾乎讓人聯想到《指環王:聖盔谷之戰》,感染者潮水般地衝向一個人類據點,這場戲無論從設計還是執行上都極具視覺衝擊力。然而問題在於,它反而壓過了應當成爲整季最關鍵轉折點的情節。原本應該是全劇催化劑的那一刻,反而成了配角。這對於一支在第一季中曾如此優雅地將最震撼時刻融入整體敘事的創作團隊來說,是一次罕見的失誤。

    在經歷了一個斷斷續續的開局後,這部劇逐漸找回了節奏(雖然是一個快得令人喘不過氣的節奏)。熟悉的“致命公路之旅”感迴歸了,遊戲中最具威脅性的敵人也被成功移植到劇集中,爲每一個黑暗角落增添了恐怖氣息——這些時刻也構成了本季最亮眼的部分。劇集的中段是第二季最接近重現前作輝煌的地方,相比之下,早期幾集顯得有些喫力,試圖把新角色與喬爾和艾莉的旅程硬塞進同一個聚光燈下。但《最後生還者》很快又重回正軌,在純粹的恐怖與感人至深的情感之間找到了恰當的平衡——第四集是我本季最喜歡的一集。

    不過,對於一個設定上是艱難且近乎自殺式的任務,劇集節奏卻快得有些輕浮——畢竟它僅用七集就講完了一個發生在未知戰區的危險旅程。原本應該像《現代啓示錄》中馬丁·辛那段漫長而煎熬的旅程,卻更像是一場走馬觀花的西雅圖地標之旅。最終,這部劇中的“黑暗之心”,不是環境,而是那些將暴力作爲生活方式的人們——在末世中的西雅圖,這似乎成了任何倖存者都無法逃脫的現實。

    部落主義是本季的核心主題,也是貫穿原作的主旨所在。西雅圖由多個敵對派系割據,而傑克遜鎮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部落”。問題在於,艾莉從來都不適合服從權威——從她在FEDRA的訓練時期,到後來喬爾背叛螢火蟲組織救下她,她的軌跡始終是與體制對立的。對她而言,驅動選擇的永遠是個人關係,她內心對“自私”與“無私”之間的衝突,在本季得到了深刻挖掘。這也得益於她的新朋友——傑西與蒂娜的加入,分別由楊·馬茲諾和伊莎貝拉·莫塞德出色地飾演。

    加布裏埃爾·魯納無疑是前幾集的MVP。他飾演的湯米是傑克遜的定海神針:溫柔但堅強,冷靜而可靠,是哥哥喬爾的理性一面,正好對照喬爾時常衝動、火爆的性格。但真正成爲第二季焦點人物的,是充滿魅力的伊莎貝拉·莫塞德。她飾演的蒂娜貫穿全季地爲劇情注入溫暖與幽默——當然,這是在這個殘酷世界中能找到的極少數輕鬆元素了。她既是艾莉的歡快“損友”式搭檔(有時甚至讓人覺得臺詞太機靈),又能在面對Clicker等威脅時毫不示弱地並肩作戰。(而在必要時,她也知道何時該轉身逃跑。)從本劇到《異形:羅穆盧斯》,莫塞德已經充分證明了:她非常擅長在“被怪物追逐”的環境中發光發熱。

    《最後生還者》的世界已經過去了五年。艾莉看起來並未真正成長成熟,這與第二季所呈現出的極爲成熟、沉重的內容之間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割裂。拉姆齊在動作戲上更加用力,戰鬥技巧展現得相當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對話中依然顯得有些稚氣。他們大部分時間演得很好,但在需要爆發憤怒的情緒時,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尤其是當艾比出場之後:儘管與她相處的時間很短,但凱特琳·德弗在那幾幕中展現出的力量感十足。拉姆齊依舊是個優秀的“艾莉”詮釋者,尤其擅長表現她早熟、調皮的一面;然而在劇中更激烈的情緒場面中,德弗明顯更勝一籌——她能夠演繹出更爲兇猛、令人震撼的憤怒層次。

    從製作水準來看,《最後生還者》依舊是近乎無可挑剔的高端美劇代表。鏡頭語言極具美感,不僅展現了人性墮落對自然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也細膩刻畫了其中既美麗又恐怖的細節。燈光尤爲出彩:感性時刻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中,而恐怖場景則往往被血紅色的光染透,或是靠着火焰在黑暗中閃現出潛伏的威脅。在最出色的部分,整部劇營造出的氛圍令人聯想到本·維特利那部融合驚悚與民俗恐怖的傑作《殺戮名單》——它將現代建築與中世紀式的暴力儀式融合,而第二季中新增的那個帶有邪教氣質的宗教團體,則更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末日般的不祥氛圍。

但這是一個尚未講完的故事,因此很難評價。隨着我們深入西雅圖,越來越多的情節只是零散的片段,我們無法在短期內看到完整的呈現。或許到第三季結束時,這七集會成爲整個故事的一個激動人心的部分。問題是,這是電視劇,我們可能需要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看到這些空白被填補。我擔心,儘管第二季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地方,但它會讓許多人感到困惑,而不是引發興趣。我最終尊重堅持遵循遊戲結構的決定——這正是讓故事逐步展開以及我們對角色的同情心不斷變化的巧妙之處。我只是擔心,這種效果在這裏並未完全實現。

總結:將《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的廣闊曲折的故事改編成跨越多季的電視劇本來就是一個挑戰,而在半程時,是否最終能夠成功仍然難以定論。HBO的《最後生還者》第二季並不是糟糕的電視劇,遠遠不是。它製作精良,畫面常常美麗動人,且充滿了出色的表演。但在敘事手法和關鍵事件的節奏與安排方面做出的選擇,與有效的敘事方式有所衝突,最終未能展現出這個故事那些不可否認的震撼時刻應有的效果。它很不錯,只是到目前爲止,仍然比不上它那傑出的原作(或第一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