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游戏的版图中,总有一些作品承载着“下一个爆款”的期待。
2024年7月,名为《七日世界》(Once Human)的开放世界生存建造网游横空出世,带着“10亿级战略产品”的光环,以及“不卖数值”的豪言壮语,迅速吸引了全球玩家。然而,仅仅九个月过去,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游戏却遭遇了滑铁卢,玩家流失率高达86%,日活从巅峰的23万断崖式下跌至3万。
这,究竟是怎么了?
从“天胡开局”到“人间蒸发”
2024年7月10日,《七日世界》带着网易的雄心与“新怪谈”的怪诞魅力,在Steam平台横空出世。游戏以独特的设定和精良的制作迅速吸引了全球玩家的目光。公测首周,日活跃用户(DAU)直逼23万,Steam在线人数峰值达到24万,一举冲进全球热销榜第7位。
游戏媒体IGN为《七日世界》打出了8分的高分,称赞其“怪物设计是今年最优秀、最古怪的”。在Steam平台上,12万条评价中,73%的玩家给出了好评,近30天的好评率更是攀升至80%。游戏以其独特的末世世界观、深度的建造系统和不卖数值的承诺,赢得了玩家的初步认可。
好景不长,9个月后,游戏内的世界频道从曾经的热闹非凡变得冷冷清清,PVE服务器的分线数量也从15个缩减至6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10亿大作”,如今却显得格外寂寥。
五年磨一剑,网易的“新怪谈”野心
《七日世界》的研发历程堪称网易的“巨舰计划”。历时5年,从2019年立项开始,网易内部对这款游戏寄予厚望,开发团队从最初的20余人逐步扩充至300人,,研发成本超过10个亿。这样的投入规模,在网易游戏史上并不多见。
在游戏题材上,《七日世界》选择了当时兴起的“新怪谈”文化。游戏中的世界被一种名为“星尘”的神秘物质侵蚀,变异红绿灯、长腿巴士等怪诞生物层出不穷。这种独特的设定不仅吸引了大量玩家,也为游戏增添了浓厚的科幻色彩。
在公测前,《七日世界》就已经在Discord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参与讨论的玩家多达32万。游戏以其“不卖数值”的承诺和独特的玩法,被玩家视为“良心版”《明日之后》。然而,才仅仅九个月,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游戏却逐渐失去了它该有的光芒。
不卖数值的“良心”标签,真的能打动玩家吗?
相比Steam上同类的生存射击类竞品,《七日世界》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它既免费、还是个网游。在生存射击类游戏中,《七日世界》以“免费网游”的身份脱颖而出。玩家无需自建服务器,即可享受PVE/PVP分流的多元玩法。更重要的是,游戏延续了网易近年来在网游领域提倡的“不卖数值”的路线,商城仅售皮肤,核心装备通过游戏内代币“星之彩”获取。
《七日世界》的末世世界观充满了怪诞与科幻色彩。外星生物“星尘”的入侵,导致物体发生变异,形成了聚光灯人、长腿巴士等独特的怪物。这些怪物不仅设计独特,还与游戏环境产生了互动,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
游戏的建造系统深度十足,玩家可以从简单的庇护所开始,逐步建造出功能齐全的生存点。蓝图保存与一键搬家功能,更是提升了玩家的便捷性。资源循环优化、自动采矿机、雨水收集器等设备,减少了玩家的肝度,让生存建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在武器与战斗方面,《七日世界》提供了百种枪械蓝图,覆盖手枪、狙击枪等类型。改造系统支持玩家个性化搭配,打造属于自己的专属武器。此外,“异常物”捕捉系统,让玩家可以收集怪物协助战斗或劳作,被比作“末世版宝可梦”。
致命缺陷:从“良心”到“凉心”的转折
最大的之一在于,短期目标导向流程公式化,缺乏长期目标。游戏的核心玩法以短期目标为导向,流程公式化严重。玩家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开荒、刷本、赛季重置等流程,缺乏长期目标。这种玩法设计,让玩家在体验完初期内容后,迅速感到乏味。
极为重要的是,货币贬值活动过量,需求压缩,投入回报失衡。为了降低玩家负担,游戏频繁赠送高级货币“星之彩”,导致货币贬值。同时,蓝图转换功能使一把武器毕业即全毕业,玩家失去肝度动力。异色装备爆率极低,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却可能获得低价值装备,投入回报严重失衡。
它在设计缺陷是,场景与美术城市单调,审美争议,动作流畅度问题等最多问题。在游戏场景与美术设计上,城市单调,混凝土覆盖过度,缺乏《最后生还者》级场景细节与氛围。部分皮肤设计被吐槽“审丑”(如修女皮肤),影响付费意愿。动作流畅度问题,如角色移动卡顿、操作反馈延迟等,也影响了玩家的沉浸感。
另外还有,产能不足团队分流,内容匮乏,依赖月卡与皮肤。由于团队分流和产能不足,内容更新缓慢。新剧本推出周期长达3-4个月,地图、玩法缺乏创新。官方内容产出有限,未开放玩家创作工具,导致游戏缺乏可持续活力。依赖月卡与皮肤的销售模式,也加剧了游戏的营收压力。
玩家流失和游戏内容匮乏,让《七日世界》的玩家生态逐渐恶化。世界频道冷清,服务器分线缩减,社区负面情绪蔓延。玩家吐槽“肝度无意义”“内容重复”,期待值持续降低。
移动端与长期策略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挣扎
为扩大用户群体,《七日世界》开发了移动端版本。然而,游戏的肝度与手机体验存在明显冲突。长时间的操作需求、续航限制和屏幕空间不足,让移动端玩家难以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
与《我的世界》等依赖社区的游戏相比,《七日世界》缺乏可持续的UGC生态。官方内容产出有限,未开放玩家创作工具(如地图编辑器、模组支持),导致游戏缺乏长期活力。
生存游戏的宿命是内容消耗与商业化的平衡
生存游戏有些通病——生存游戏的核心问题在于内容消耗快、重复性强。玩家在短时间内即可体验完所有内容,缺乏新的玩法和挑战。为了维持游戏的生命力,开发者需要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或高频更新来提供新的内容。
然而,过度追求全平台和“良心”标签,牺牲了核心玩法的深度和商业化平衡。游戏在初期以“不卖数值”为卖点吸引了大量玩家,但长期缺乏深度内容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导致玩家流失和营收压力。
若需破局,《七日世界》或许需开放玩家创作工具(如地图编辑器、模组支持),让玩家参与内容创作,形成可持续的UGC生态。然而,在当前恶性循环下,游戏的前景仍存疑。玩家流失、内容匮乏和营收压力,让《七日世界》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网易救活了《射雕》,《七日世界》又会怎么救?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