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3》中的俄罗斯决议【高加索战争】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维多利亚3》中,俄罗斯拥有一项特殊国家议程《高加索战争》

高加索战争

俄伊战争(1722–1723)

1721年,伊朗城市沙马基发动叛乱,几位俄国商人在叛乱中殒命,彼得大帝为控制里海沿岸的贸易路线,指责萨菲王朝未能保护在其国土上进行贸易的俄国国民,以恢复秩序为借口向盟友萨菲王朝开战。

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萨菲王朝被迫签订了《圣彼得堡条约》,割让了里海西岸大片领土

萨菲王朝全盛时期

第六次俄土战争(1768–1774)

1768年,在波兰的一场贵族叛乱中,支持波兰叛军的奥斯曼屠杀了一支支持波兰国王的沙俄越境哥萨克骑兵团,并以此为借口向俄国宣战。

俄军在陆地战场上很快击败了奥斯曼的军队。在海上战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于1770年的切什梅海战消灭了奥斯曼海军的主力,同时俄国在奥斯曼奥斯曼控制下的埃及和叙利亚策动了叛乱。

由于战场的失利,最终奥斯曼被迫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使沙俄获得克里米亚的宗主权,以此切断了奥斯曼与北高加索的联系。

叶卡捷琳娜击败土耳其人

高加索战争

自1812年沙俄击败拿破仑之后,便将扩张重心转向南方疆域,高加索地区被沙俄渲染为“未开化地区”,将对其的入侵称为“文明开化”。1817年,为完全吞并高加索地区,沙俄派兵向车臣和达吉斯坦腹地推进。

游戏高加索地区的切尔克西亚和高加索伊玛目国

1828年12月,当地宗教领袖卡齐穆罕默德自命为伊玛目,号召教徒参加反抗沙俄侵略。后沙米尔建立“高加索伊玛目国”,他整合了车臣与达吉斯坦的山地民族,在被沙俄长期封锁之下以游击战对抗俄军25年。1859年沙米尔兵败投降,东高加索抵抗瓦解。

在与切尔卡西亚的战争期间,沙俄不承认切尔克西亚是一个独立国家,它认为切尔克西亚是被叛军侵占的沙俄领土,沙俄更是将当地居民称为山地人和土匪,并对切尔克斯人实施灭绝性清剿计划,驱赶当地原民族,约150万切尔克斯人被迫逃离至中东各地,史称“切尔克斯大驱逐”。

高加索战争

俄伊战争(1826–1828)

为遏制沙俄在高加索地区势力扩张,英国为波斯提供支持,鼓动波斯收复于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条约丧失的领土,1826年波斯在主战派的推动下决定开战,但是再次惨遭战败,双方签署《土库曼恰伊条约》,波斯被迫割让南高加索大片地区。

大博弈下的英俄在波斯地区的竞争

第九次俄土战争(1828–1829)

正值希腊独立战争期间,英法俄均支持希腊独立,并于纳瓦里诺海战覆灭了土埃联合海军。为报复沙俄,土耳其船只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沙俄随即对土宣战。

1829年沙俄撤换指挥官,后于巴尔干半岛的攻势一往无前,并在1829年8月占领埃迪尔内,威胁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接连的惨败让苏丹不得不向沙俄求和。 双方于9月签订《阿德里安堡条约》,迫使奥斯曼割让高加索地区的西格鲁吉亚与黑海东岸港口。

第九次俄土战争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1877–1878)

沙俄以解放奥斯曼境内斯拉夫人为借口,在奥斯曼内部叛乱不断时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俄军主力进入罗马尼亚后,渡过多瑙河,12月攻占土军重要据点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被迫接受了俄国提出的《圣斯特凡诺条约》。为遏制沙俄在欧洲的势力过度扩张,列强均极力反对。最后于1878年以《柏林条约》取代《圣斯特凡诺条约》。

以纪念第十一俄土战争普列文之战中阵亡沙俄士兵

通过此次战争,沙俄夺取了卡尔斯与巴统,彻底完成了对南高加索的控制。


后话

苏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纷纷独立,但由于当地民族文化结构复杂,各民族宗教矛盾从未停歇,加之大国博弈的势力影响 ,因此高加索地区为领土争议而引发的战争接连不断。

高加索地区诸国

文章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