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騎士》有着極其碎片化的敘事方式,這給玩家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讓玩家更能代入到遊戲宏大的世界觀,其隱晦的故事線使得遊戲如尋寶一般,給想去探索整個遊戲世界來龍去脈的玩家留下了諸多懸念。
而對於單純喜歡格鬥的玩家也並不會因爲劇情過於龐雜導致體驗感下降。
空洞騎士就像是一份精美的食物,在讓你喫飽的同時也有足夠的魅力讓人去細品的佳作。
而整個遊戲的主線內容其實主要是在講一個過去的故事。
小騎士出現時誰也不是,只是玩家本身。
玩家操縱小騎士的身軀,探索整個聖巢,與不同的npc相識,逐漸使自己變強並慢慢揭開那被塵封的歷史。
但是碎片化的敘事模式以及大多數謎語一般設定,也會導致玩家對故事的理解會有主觀上的差異。
所以我就根據我所瞭解到的遊戲劇情設定來解讀《空洞騎士》背後的故事:
當我們作爲一個小騎士探尋這個世界時,我們能看到以下場景,巨型的骸骨,從不知何處來到此地的不同NPC,來往的電車,高聳的大樓,以及古老的鹿角蟲,這些信息無一不告訴我們聖巢曾經的輝煌,以及聖巢外甚至有更廣大的世界,而聖巢只是其微微一角。
而這段歷史要從很久之前的古老時代說起…
最初的虛空
虛空在輻光以及沃姆到來前就早已存在,是最早的一股力量,似乎就像宇宙大爆炸前,宇宙就是一片混沌一般。
遠古諸神時期
此後不知多久便誕生了諸神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不同的神,每個神都有自己的疆域和信奉者。
首先是先知所在的蛾子族羣,它們最初信仰輻光,追隨輻光的“光”。
還有尋神者族羣,它們最初信仰雷霆與落雨之神,但是不知爲何神拋棄了它們,只留下了曾經信仰其的子民們。
似乎還有虛空神的存在,但是目前存在的資料不太清晰。
沃姆與輻光的戰爭時代
一開始是輻光統治下的聖巢,輻光向往着思想的統一,認爲這樣才能長久的和平,而在輻光統治下的信徒們有着飛蛾撲火一般的信仰,雖然活着,但是會喪失心智,只剩下生活的本能。
在輻光統治聖巢這片土地許久之後,一個名爲沃姆的巨大蟲子來到此地,它主張物種以及思想多樣性,覺得這樣纔有利於繁衍生息。
思想的碰撞使得它與輻光發生了衝突,最終兩敗俱傷,而沃姆或許戰敗,歸於虛空,又或許以白王的形式回到了這片土地。
而輻光則元氣大傷被後來的白王與守護者合力封印
輻光與沃姆的衝突不可避免,一個是嚮往族羣思想統一不死不滅卻如同行屍走肉的傀儡,另一個是嚮往個體多元希望族羣生生不息的思想,最終導致了大戰的發生。
白王追隨的也是繁衍多元的理念,它聯合了象徵植物的白之女王,象徵深巢的赫拉,以及象徵苔蘚的烏恩一同對抗輻光,種族不斷繁衍所帶來的強大最終戰勝了輻光,就連原本追隨輻光的先知一族也在大戰中背叛了輻光想以此獲得和平,最後卻帶來了毀滅,放棄了信仰終究自食惡果。
不要懷念我們,揮舞者,不要敬重我們,我們不配……
聖巢的建立與覆滅
戰勝輻光後,白王建立了聖巢王國,輻光雖然在聖巢中輸給了白王,但它依舊活在夢境裏,白王爲了保護它的子民們不受輻光侵害,便讓野獸赫拉,教師莫諾蒙,守望者盧瑞恩在夢境裏封印了輻光。
而白王也訓練了“空洞騎士”,對輻光進行了第二道封印。
之後的聖巢則變得愈來愈繁榮,高樓,電車,鹿角蟲道無一不訴說着聖巢曾經的繁榮…
強大外敵的消失,聖巢內的蟲子們迎來了快速的繁衍,而大量繁衍所導致的資源緊缺也帶來了各自的領地的不斷擴張,不同種族之間的領地擴張則帶來了不斷的戰爭。
聖巢內的社會越來越發達也使得社會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上層的蟲子越來越富有,喫飯甚至不用動手只需要別人來喂,而下層的蟲子不僅要不斷工作有的甚至還要成爲上層蟲子的食物。
蟲子與蟲子之間的不再平等,聖巢的不斷向外擴張,更加加劇了危機的降臨,其它種族的蟲子要不只能盡力抵抗聖巢的統治,要不只能卑微的臣服。
過於安穩的生活以及思想的改變,給了輻光可乘之機,封印輻光的“空洞騎士”面具出現了破損,再也無法壓制住輻光的力量,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了聖巢…
感染了瘟疫的蟲子會失去心智,然後不停的攻擊其它蟲子,瘟疫不斷擴散,白王也無法阻止這場災難的發生,下令封鎖聖巢,外面的蟲子無法進來,裏面的蟲子也無法出去,並對聖巢內蟲子們說除了聖巢之外再無世界。
白王將自己鎖在了王宮裏,白之女王封印了自己,赫拉成爲了守夢人,烏恩躲在了蒼綠之徑不再露面,所有的神與王似乎都消失了,隨後而來的便是聖巢的不斷沒落。
新的希望
之後便是遊戲的開始,我們的主角小騎士來到了這片神祕的王國,雖然這裏早已是一片廢墟,之後相識了村長,大黃蜂,左特,大黃蜂等人,開始了一段新的傳奇故事…
以上便是作者對《空洞騎士》背景故事的解讀,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遊戲劇情。創作不易,希望hy們能點個免費的贊或者盒電助力作者進行更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