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618,會有很多舊電腦淘汰,垃圾佬們又可以快樂的撿二手配件了,本次作業整機只要RTX5060Ti三分之二不到的價格,即可流暢3A大作+跑AI。
本文和大家分享的是低預算(二手)遊戲向裝機單,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檢測方法都有說明,軟件工具也給大家打包好了,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有複雜問題諮詢請單獨聯繫。
⏹ 裝機解析
給大家標註下本次裝機的特點與適合人羣:
● 這套配置在遊戲表現方面比較突出,主流工具軟件基本沒啥問題,效率不算低。
● 本次裝機單更適合預算不多的遊戲玩家,特別適合3A遊戲搭配1090P/2K高刷顯示器,跑輕度AI也合適,SD出圖還算快,Deepseek勉強14B的水平,32B別想了。
● RTX3060M這張魔改卡的翻車概率和礦卡差不多,這是低預算裝機不可能避免的問題,部分冷門生產力軟件可能存在BUG,請謹慎選擇。
裝機本身並不難,接口基本都是防呆的,不懂就看主板+機箱說明書,動手困難症可以正常下單,全部配件到了之後小黃魚或者東哥請人上門,價格在一百左右。
具體配置單如下所示,二手價格爲發文時的行情價(偏高),看成色多點少點正常,狂野男孩也可以選擇去掉機箱,價格能再低點。
本文目錄如下,大家可以按需跳轉,設備檢測、跑分測試、遊戲測試和應用測試都包含了乾貨講解,老玩家也可以查漏補缺一下,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 配件清單
裝機單如下圖所示,撿漏/合理湊單可以做到更低。
1️⃣ CPU丨AMD R5 3600(二手)
簡介:主流遊戲對CPU的需求主要是單核最大頻率,線程數只要滿足八線程即可,單核最大頻率4.2GHz+6C12T全大核的3600算性價比比較高的遊戲U,重點是DDR4內存,能省不少錢。
2️⃣ 主板丨微星B450M Mortar Max(二手)
簡介:這麼多年了,各家主板的BIOS已經很成熟,只要是B450M芯片組就行,如果想要手動超頻(CPU+內存),建議優先選A親廠商微星,當然具體看成色和價格。
3️⃣ 顯卡丨發行者RTX3060M 6G(二手)
簡介:這張魔改卡的特性比較多,早年間就賣600多,現在要八百左右了,簡單概括下:
● 先說缺點,只能用專用驅動,部分MODT主板認不到,老版本驅動無法開啓DLSS,下面的工具包分享中有驅動,另外冷門生產力軟件可能無法正確調用顯卡工作。
● 再說優點,M對應Mobile,顯卡用的是移動端芯片,也就是筆記本上的顯卡,綜合性能會比正經桌面端差,但常規遊戲性能幾乎無差。
● RTX3060M魔改卡還有個12G顯存版本,行情價要貴兩百多,實際兩個版本玩遊戲區別不大(畢竟是甜品卡),個人覺得沒必要。
● 上下浮動100元能買到的正經桌面端卡是GTX1660、GTX2060、GTX1080、RX5700XT和RX6500XT,下面有實測數據,感興趣自行對比。
我不賣顯卡,所以也別說什麼收錢坑人,這種低價位的二手顯卡,要麼N朝元老,要麼礦卡,要麼魔改,按個人需求選擇,具體通用檢測看下文吧。
4️⃣ 內存丨金百達普條DDR4
簡介:DDR4基本沒啥坑,高頻對絕大部分遊戲幀數的影響也幾乎可以無視,2400MHz都一樣用,咋便宜咋來,二手記得做個壓力測試。
5️⃣ 固態硬盤丨閃迪120G SATA固態硬盤
簡介:遊戲不怎麼喫硬盤讀寫性能,這盤夠用了,早年間礦機用的多,圖便宜+不嫌麻煩可以買,但和礦卡一樣存在壽命短的風險,另外遊戲得經常刪,現在遊戲文件比較大,沒辦法。
如果預算能加點,個人建議是上1T容量PCIe4.0協議的NMVe M.2固態硬盤,現在新固態硬盤中算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正經PCIe3.0型號便宜不了多少。
6️⃣ 電源+散熱器+機箱+硅脂丨隨意
簡介:裸奔真不太建議,靜電麻煩,二手機電散一般小黃魚都是一套一起賣的,周邊自提正常百元以內全部拿下,沒必要省這個錢,我這套全新機電散之前也用過,不貴。
需要注意的是散熱和電源,買二手一定要問清楚線材和扣具是不是齊全,特別是散熱,少扣具就安裝不了,還得多花錢另買,切記切記。
⏹ 設備檢測
本段分享簡單粗暴的快速檢測法,整個檢測流程跑完差不多一小時不到(大部分時間放着自動跑),大家可以參考下。
1️⃣ 相關工具包
由於部分平臺不允許插網盤連接,工具軟件已經打包上傳網盤,請關注本人公衆號,輸入“RTX3060M”獲取相關工具包下載地址,免費的。
下載完成後是個壓縮包,請解壓後安裝,包含三個文件夾:
● 驅動是前行者RTX3060M的,支持DLSS,只需要一鍵安裝,僅限前行者,其他的魔改卡我沒試過。
● 顯卡驅動刪除工具是DDU,雙擊後提示解壓,解壓完按提示操作即可。
● 檢測軟件基本都是通過圖吧工具箱大打開,用着方便點。
老司機看下面介紹肯定門清,其實就那幾個軟件,目的都是測試這套主機能不能穩定使用。
特別注意的是魔改卡的驅動:
● 操作系統得是Windows10或者Windows11,不然安裝不了。
● 如果用的是包含操作系統的老硬盤,得用DDU刪除之前的顯卡驅動,直接重裝系統也行。
判斷魔改顯卡和主板是否兼容也簡單,物理安裝完後,顯示器接顯卡,如果不能輸出畫面,表示不兼容。
2️⃣ 物理安裝排障說明
如果不是那麼卡預算,建議是中端主板,因爲板載了Debug燈,開機自檢期間會依次亮燈,卡哪兒就是哪個硬件有問題,加載順序如下:
● CPU燈一直亮不開機,說明CPU沒安裝好,或者主板本身有問題。
● DRAM對應內存,燈一直亮不開機,說明內存問題、CPU問題、主板對應接口問題或者沒安裝好,依次替換測試。
● VGA對應顯卡,燈一直亮不開機,說明顯卡問題、CPU問題、主板對應接口問題或者沒安裝好,依次替換測試。
● Boot對應硬盤,燈一直亮不開機,說明硬盤問題、硬盤上的系統文件問題、主板對應接口問題或者沒安裝好,依次替換測試。
其中特別強調的是CPU安裝,如果沒裝好接觸不良,會導致DRAM、VGA和Boot自檢燈卡住,切記切記。
3️⃣ CPU+內存穩定性測試
首先打開windows自帶的微軟商店,搜索Cinebench,搜索安裝,這也是很多評測跑分會用到的R23。
安裝完成後打開,點擊下圖圈出來的Start,開始進行單核+多核跑分測試,R23的壓力是給到CPU+內存,完整跑完不出錯不死機就說明這兩個硬件可以穩定運行。
如果想精準監控並評估CPU+主板+電源供電是否正常,運行R23之前,先打開圖吧工具箱綜合工具中的HWinFO。
接着點擊傳感器,圈出來的地方會顯示CPU頻率,在R23進行測試期間,CPU應該一直保持理論最大頻率,比如這裏就是4.2GHz,和3600的官方數據一致。
4️⃣ 顯卡穩定性測試
點擊圖吧工具箱顯卡工具中的一鍵烤顯卡,出現左側的黑框後,按任意鍵開始自動壓力測試。
開啓檢測後,上面是進度條,跑完表示顯卡沒啥問題,下面圈出來的是顯卡核心頻率+顯存頻率,應該穩定保持且與理論最大值一致。
本次使用的這類移動端魔改卡還需要多做一項測試,看DLSS是否能正確運行。
有兩個測試方案供大家參考:
● 我這裏用的是3DMark的DLSS模組,如下圖一樣,開啓DLSS後幀數有提升就是對的。
● 如果沒有3Dmark,去steam安裝黑神話悟空官方的幀數測試工具(免費),手動開關DLSS幀生成,看看幀數是否會有區別。
如果DLSS開啓後幀數沒變化,就是魔改卡的驅動太老或者驅動沒正確打上,得找最新驅動,使用DDU刪除老驅動後重新安裝。
5️⃣ 硬盤壽命預估
點擊圖吧工具箱磁盤工具中的DiskInfo。
如下圖所示會有個健康狀態,低於80%別用就行,這只是個參考,部分奸商會賣清零盤,這類硬盤的健康度沒參考意義,經常藍屏可能就是有問題的清零盤。
6️⃣ BIOS設置
御三家主板一般都有一鍵超頻功能,比如這張微星就是進BIOS開啓Game Boost模式即可,有些主板還得手動開啓內存超頻(XMP/EXPO),手動超頻另說。
7️⃣ 遊戲設置
RTX30系及之前的老NVIDIA顯卡DLSS版本比較低(DLSS2),部分遊戲的DLSS功能只能開超分和NVIDIA Reflex,幀生成得用AMD FSR,沒啥辦法。
⏹ 跑分測試
接下來做一下跑分測試和應用測試,僅開啓主板BIOS的GameBoost功能,依舊是和到手測試有關。
1️⃣ 綜合跑分
首先是魯大師做了個整機跑分,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綜合得分爲835229
● 處理器得分爲251209
● 顯卡得分爲359740
● 內存得分爲103830
● 硬盤不是裝機單的那塊,太小了,測試軟件裝不下。
不同版本魯大師跑分會不一樣,大家如果搜其他人的測試分數,切記看下別人測試結果的發佈時間,不然沒參考意義。
2️⃣ CPU測試
使用CPU-Z,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單核評分爲367.4
● 多核評分爲3623.8
這個分數其實不太好(正常單核四百多),因爲不管是AMD還是Intel,CPU都有體質差異,外加上主板差異,分數對不上很正常,別低太多就行。
3️⃣ 顯卡測試
首先是針對DX11的FireStrike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爲18201
● 顯卡分數爲21145
● 物理分數爲18758
● 綜合分數爲8715
DX11指的是老遊戲和網遊,比如英雄聯盟這些,分數越高=幀數越高,不同硬件組合會有差異,很正常。
其次是針對DX12的TimeSp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爲8302
● 顯卡分數爲8745
● CPU分數爲6452
DX12指的是3A和新網遊,部分遊戲可以自選DX11/DX12,比如巫師3、CS和永劫無間,分數越高=幀數越高,不同硬件組合會有差異,很正常。
第三是3DMark針對DX12 Ultimate的SpeedWay模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最終分數爲1841
DX12 Ultimate指的是新3A遊戲,比如賽博朋克2077和地平線5,分數越高=幀數越高,不同硬件組合會有差異,很正常。
⏹ 遊戲測試
首先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動作網遊,案例選擇永劫無間(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畫質+開啓FSR補幀,單局遊戲平均幀數爲107FPS。
我個人覺得這個配置比較合適,追求操作可以將預設畫質改爲中。
第二是要求配置較高的常規FPS網遊,案例選擇CS2(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全高,平均幀數爲182.9,P1爲89.8。
CS會喫內存效能,我這組內存頻率僅爲2666MHz,CS玩的多可以手動超頻到3400MHz。
第三是單喫顯卡性能的動作類3A遊戲,案例選擇黑神話悟空官方測試工具(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DLSS幀生成+不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73FPS。
流暢玩沒啥問題,和桌面端RTX3060沒啥區別。
最四同時喫CPU+顯卡性能的動作類3A遊戲,案例選擇怪物獵人(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中特效+開啓FSR幀生成+不開啓光追,單局遊戲平均幀數爲108.32FPS。
號稱配置殺手,但也能跑,就是初次運行加載渲染器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大約10分鐘。
第五是同時喫CPU+顯卡性能的動作類3A遊戲,案例選擇賽博朋克2077(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FSR幀生成+不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162.49FPS。
不愧是各家顯卡廠商的首發指定測試遊戲,優化沒的說。
最後是喫所有機能的競技類3A遊戲,案例選擇F1 24(DX12),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畫質選擇1080P分辨率+默認高特效+開啓幀生成+不開啓光追,平均幀數爲163FPS。
和賽博朋克2077一樣,都屬於優化比較好的遊戲,表現很好。
⏹ 應用測試
順道測試了下和顯卡直接相關的兩個AI工具,Stable Diffusion可以正常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環境部署,繪世啓動器需要做的改動如下:
● 顯存設置成8G,可以關閉共享顯存。
● 如果系統沒重做+之前用其他顯卡跑過,需要重新部署PyTorch。
實測部署環境+出圖沒啥問題,還挺流暢的。
使用繪世版本自帶的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使用Normal標準,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7.58 / 8.21 / 8.32
SD是純N親軟件,雖然這卡只有6G顯存,出圖效率不算低,大家也可以自行對比下數據。
其次是目前比較火的Deepseek,部署和使用都沒問題,就是顯存太小,效率較低,也跑不了大模型。
使用14B模型,推理效率爲每秒7Token,本地運算只能說很勉強,難堪大用,還是好好打遊戲和跑SD吧。
⏹ 本文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