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發現最近刷xhh很多很多關於公考的話題,遂作出此篇經驗談,爲想要公考和正在公考的hy們進行一些答疑解惑,有沒有說到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評論區多多交流。覺得樓主寫的還不錯的話可以多多cy和電我牛牛,話不多說,現在開始。
1.國考與省考有什麼區別?國省考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和國企又有什麼區別?
(1)招錄單位與層級不同
國考招錄中央機關及直屬單位,如外交部,稅務局,海關,鐵路公安等直屬單位,全國統一招考;省考招錄省、市、縣、鄉鎮四級地方政府部門如教育廳,當地公安等省屬單位,各省統一招考(當然也有聯考,放在後面來說);事業單位招錄政府下屬公益服務單位,如學校、醫院、科研院所;國企是國家控股的企業,招錄企業員工,如國家電網工程師,中國移動職員,農業銀行職員等,有部分企業編制。
(2)編制不同
國考省考的崗位爲公務員行政編制,國考崗位由中央財政撥款,而省考崗位由當地政府財政撥款。這兩者收入水平沒有天壤之別,遇差距取決於地區經濟水平、職位級別、崗位性質所區分。當然,普遍情況下可以認爲國考崗位待遇比省考稍好,例如我所在的地區就是如此,而經濟發達地區則呈現不同情況,所以大家要客觀認識崗位有別。
事業單位屬於事業編制,也是編制的一種(當然大衆普遍認知下行政編制纔算公務員,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看一下編制細分,我這裏就不展開了),工資可分爲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這三大類共同組成,薪資與單位性質掛鉤(考之前要了解事業編的話一定要找到當地人甚至本單位的人詢問待遇情況噢!)
國企嘛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擁有部分企業編制,薪資水平完全看企業盈利水平,我瞭解也不深,歡迎高手多多補充。
(3)筆試內容不同
國考和省考考察考《行測》《申論》,行測可以簡單理解爲客觀題,而申論是主觀題,部分崗位加考專業科目,如公安崗位需要加考《公安專業科目》,也屬於客觀題。
事業單位考察《公共基礎知識》或“職測+綜應”,與國考類似,也可以簡單理解爲客觀+主觀。部分加考專業科目,如教師崗考教育理論,醫生崗考醫學知識。
而國企考察就很多樣了,一般來說爲“行測+專業知識+企業文化”。
總結,想要最快了解考察什麼,可以在網上尋找往年真題,一看便知。
2.備考的科目的區別以及所需要準備的時間?
個人認爲,國省考和事業單位的考試科目有類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國省考的行測綜合能力更強,考察思維靈活度,而事業單位的職測和公基更偏向於知識呈現,考察思維深度和廣度;而主觀的申論與綜應基本沒什麼太大區別,皆考察語言邏輯的能力。
而備考時間長的話,是可以考慮兩手抓的(4到12個月),但如果只專注於其中一項,備考時間可以縮短至3到6個月,基本能夠做到應試的水平,當然,備考時間因人而異,比別人多花的時間不會是無用功,僅僅是經驗之談,做個參考。
3.如何選擇合適的崗位?應屆生條件的區分?
(1)個人意願
在大家還不瞭解都有什麼崗位時,可以直接到官方網站查詢去年擁有崗位,裏面有很明確的表格和說明,例如國考可以直接搜索國考報名進入到國家公務員總局的報名專題進行相關查看,如圖:
國考報名專題
省考類似,只是需要到當地人社局官網或省人力資源廳進行查詢,如圖:
打碼防吞
一般來說,最好選擇離家近的崗位,如果異地的話可能存在很多生活方面的困難,當然最終也取決於你自己的個人意願。
(2)客觀報考條件
找到表格後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就是表格中所提到的各類條件,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篩選,最主要的三類如圖:
“三“限
首先是否爲應屆畢業生,非應屆如行1,而應屆如行2行3,當然也有崗位會限制當期應屆,這個下面再說。其次是學歷限制和專業限制,這個大家都看的明白,不多贅述。最後是一些小的限制,如是否爲黨員,是否限制男女,是否需要某些專業技能等,如果沒標記就是不限,特殊要求會在備註中說明。
(3)應屆生條件與考試的時間
分爲當期應屆畢業生和擇業應屆畢業生,有的崗位會在考錄對象說明,僅限2026級應屆畢業生,簡單理解就是只要還沒畢業的大四學生,而如圖中所顯示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包括了當期應屆畢業生和擇業應屆畢業生,也就是說,在擇業期(沒有交過社保)的兩年你依然也算在其中之內,畢業一年+擇業兩年都算擇業畢業生,舉個例子,樓主是2024年六月畢業,在畢業之前參加了2023年12月的2024年度省考,算作2024級應屆畢業生,如果我沒考上,也沒有交社保,那麼接下來的2025年度省考和2026年度省考我都算作擇業畢業生,可以選擇如圖行2行3的報名條件。當然,各地政策還需要各地人社局解釋,少部分地區的應屆只算當期應屆,大家需要在官網查詢或者等表格出了之後進行電話查詢。
考試的時間:國考一般在十一月份,省聯考一般在三四月份,如果你是2025級當期畢業生,參加的國考爲2024年11月,參加的聯考(大部分題一樣,少部分有所區別)爲2025年三到四月,部分省份如山東,四川,單獨進行考試,時間一般爲國考後一到三週。事業單位考試因地制宜,具體時間可以查詢當地人社局官網。
4.全考察流程是怎麼樣的?
總共五大流程:筆試,筆試成績出之後會資格複審(即確定是否滿足報考條件並通知面試時間地點),面試之後會有體檢(有的特殊崗位會在體檢前體測),體檢過後會政審,政審公示完後入職。
5.面試的全流程?如何備考面試。
(1)流程
每個地區不同,在面試通知的時候可以電話詢問當地人社局具體流程,在面試通知書上也有相關說明,大概流程爲面試當天進入備考場,然後排序進入考場進行考察,考場形式不相同(可自行了解),有的是結構化,有的是結構化小組,有的是無領導(很少),有的是無紙筆等等,考場中起碼有6到7名考官與你面對面進行考察,並且周圍有記分員和其餘工作人員,非常高壓。結束之後當天或當場宣佈面試成績並進行簽字,如對成績有疑惑可當場尋求工作人員進行說明。
(2)備考思路
面試一直是大多數人的難題,因爲不同地區備考時間不同,有的地區很緊張,所以報不報線下班就成爲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是當時考場面試第一,進行過線下培訓也經歷過自學,我的建議就是注重面試內容。不管是線下班還是自學還是線上班,面試考察的始終還是對面試考題的理解和梳理,很多線下班的成員和老師都是衝着形式去,不能說沒用,但是很難達到高分,往往成就高分的都是自己的思考和陪練同學的相互進步,因此大家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去進行面試備考,唯一要記住的要點就是內容爲大。
其次,就是無論是什麼性格,一定要記住,應試之下人人平等,你不開口說別人就會開口說,大家在一個環境所考察的內容面對的壓力都是相同的,所以不開口說,無法達到訓練效果。
再者,想要提升內容,其實就是要拓寬自己見識的題型和參考答案,我比較推崇熟能生巧,見過的點答過的內容多了,會形成自己的方法論,用自己的內容去平鋪所有題型,就題答題,題目問什麼你就能答什麼甚至往深處拓展,才能在面試考場的高壓環境下不捉襟見肘。有的老師和學生推崇背誦,但背的不深,不對,內容也偏少,答題的時候始終就是這些假大空,不靠着題回答,往往就白花錢進行培訓,起到反效果。
最後,推薦一些能夠自學的方法,面試學長,老梅,小馬哥這三名的答題內容我認爲是非常厲害的,當然,大家一定不要迷信,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理解的短處,綜合理解和學習,把自己覺得好的內容背下來反覆記憶,背的越多越自信,背的越細越會答,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答題風格,在面試中形成獨特優勢,就題答題,就題答題,就題答題!
6.如何備考行測?
備考行測就要先認識行測,行測分爲五大類:政治理論與常識,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數量關係,考察的非常全面,想要知道是行測是什麼首先就是通過往年真題,隨便找一套看看,心裏大約有個數,有的題目看似很扯,但是經過系統學習後會知道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其次,系統學習行測就需要跟課,這個和考研或者說考四六級大概是差不多的,推薦的基礎課講師只有劉文超,他的課程非常基礎,在備考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最先看他的課來進行系統瞭解和相關學習,並且講義免費,非常方便,而且好像也出了比較良心的收費課,大家也可以進行相關了解。而推薦的深層次老師我只推薦花生十三,當你瞭解的差不多但是自己做題還困難的時候完全可以相信花生老師的課進行深度備考,這兩位系統學習講師都是神中神,大家放心觀看。而政治理論與常識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板塊,內容多且複雜繁瑣想要應試思維去解決其實很麻煩,對我這種比較笨的人而言,只能用時間堆出來。我學習這個板塊的時候是提前了半年左右跟了馬克老師每月時政進行筆記,以及日報和強國的觀點類新聞進行基礎構造,沒有特別進行應試備考,因爲我覺得再最後備考階段特別將時政拿出來進行背誦太費時間,這一板塊的學習經驗大家自行斟酌,僅供參考。
再者,當你係統學習完畢後進入刷題階段,我只推薦刷真題,各地真題國考真題無論是哪個年份哪個地區,都拿出來狠狠的刷,絕對夠用,當然刷題階段重要的不是題量,而是時間的把控和卷後的覆盤。作爲應試考試,行測的時間分佈非常緊張,就是逼你迅速反應以及對題目的捨棄和把控,在刷題階段都建議限時刷題,並且刷題後一定要對所有題目進行復盤,最好擁有一個錯題本,時常拿出來進行復盤,此爲最好。
最後,如果你是大神中的大神,高手中的高手,備考時間非常充足,那我推薦你可以參加每週一次的模考,感受一下賽博考場,而且可以搭配紅領巾(已退網)和我大哥 @陳懷安 的覆盤視頻食用,神中神中神,公考界活菩薩,在賽博黃泉撈人的頂級船伕。如果你基礎很差,那先暫時不要模考,把真題的題量提上來再說。
7.如何備考申論?
申論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歸納和總結,也是需要先找往年真題先行了解,在系統學習階段我當時只聽了小馬哥,他講的不算很容易理解,但是他的方法是正確的,和麪試一樣,都是內容爲大,靠題答題,如何把內容呈現的漂亮,就是提分的關鍵。我當年申論75,我的方法依然是長線備考的思維,在日報和強國的觀點類文章進行每日梳理和內容總結與歸納,並且把一些很好的寫作思路與金句進行背誦和反覆記憶,另一方面跟了公考隔壁班王老師的每日視頻,沒有專門進行備考,保持前期每週一篇真題,後期每兩天一篇真題,並且進行要點的核對,把自己的大作文讀給樓下的大媽大爺聽,問他們像不像新聞聯播的方式進行詭異的訓練...沒有專門測過分,所以不具備參考性,可以讓更多申論厲害的盒u進行經驗分享。
8.是否存在網絡上所說的“有關係隨便上”的情況?
(1)筆試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國考省考的公平絕對比高考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是通天的手段,也頂多能在崗位專業進行一定範圍的把控(而且要非常合理,不然這些公開信息會被網絡怎麼傳播大家都看在眼裏),因爲筆試需要達到開考比例(大多數地區如果招一個就需要三個人報名繳費,面試同理),在筆試的行測申論中,所有分數都需要兩位閱卷人及以上的判斷與簽字,不存在說你的申論成績被心情不好的閱卷人看到給低了,兩位閱卷人每個題型的分數差距大是要重新找人閱卷的,並且成績出了之後你對成績有疑問,也可以通過官方渠道進行反饋。
(2)面試
另一方面,面試的審覈比筆試更爲嚴格和公平,就我地區而言,所有面試官和工作人員都是當天或前幾天被送往面試地點並且會收手機等通訊工具,避免一切外部信息的接收,並且隨機抽取的面試官庫甚至還有外地考官,如何能在面試中找關係?答:所有的考官都認識你這張臉,知道你是誰。自然,考官都認識的話,那同場考生也就都認識你了,這樣的關係也根本就不需要所謂的公考,要麼人才引進,要麼特殊人才渠道,比如:柯潔上清華,王楚欽上北大大概就類似於這個程度。
其次當天考官隨機分配的考場,面試通常會進行幾天,每一天的考察形式題目和每個考場的考官都要隨機分配,保證雙盲機制,並且全程錄音錄像,每個考場的分數波動由答題的前三個考生的水平而定。如果有這樣的”關係戶“還需要讓當天的考官在你表現並不出彩的情況下,頂住需要留存的錄音錄像的壓力,心有靈犀打高分,只單純認識一兩個沒用,因爲會取掉各項的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我不知道什麼關係才能讓這麼多人可能互相都不認識的人擔着坐牢的風險來幫”關係戶“心有靈犀打高分,那真是神人中的神人,確實是通天了。
所以在hy看到此類言論就覺得很反智,一定要出一篇文章科普一下。
(3)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性質很複雜也很多樣,有的單位就是參照公務員流程進行考試,有的單位又是自主考試,確實可能存在”蘿蔔崗“的情況,但是絕大部分而言都是參公流程,因爲隨着目前社會環境的高壓,網絡信息的透明,考試流程只會越來越正規,基本不會出現所謂的通天關係戶。還是那句話如果有,那你也會認識他。
9.一些樓主的碎碎念。
(1)一定要記住公考不管是筆試還是面試就是應試考試,和你以前所備考的其他應試考試沒什麼不同,在就業階段選擇全職備考的沉默成本遠比你想象中的大得多!你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應試的方法和技巧經驗,也可能在申論材料或者時政備考中更加了解國家的全貌,但是絕對不會獲得任何勞動需求和價值,所以我不建議除開應屆畢業生的兄弟們全職備考,只會把自己異化,可以進行在職備考,在高壓的備考環境下才能真正意識到絕處逢生和學到真本事。
(2)公務員就是穩定,我就是圖穩定圖躺平才考公務員,這樣的思想沒問題很正常甚至可以作爲一種動力,並不丟人,如果工作沒這麼難找,誰又願意繼續應試卷呢?但是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大多數普通人能夠考的崗位基本都是面臨基層,而大部分基層的工作壓力比起多數企業崗位要大得多得多,沒有所謂的雙休躺平,也沒有所謂的朝九晚五,自從樓主入職以來,雙休基本鳳毛麟角,甚至去年國慶每天都在加班,每個節日假期都有指標和任務(護林防火,出差培訓,加班開會,007是常態),所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好自己報名的崗位是否是自己能夠接收的工作強度。
(3)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雖然辛苦上岸,但確確實實也享受了在當地算是很好的福利和待遇,因此在做工作的時候時刻都要牢記人民是主人,自己是奴僕的定位,就算崗位工作強度不大,即便能夠躺平,在做工作時也希望上岸的大家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工作儘量完善,因爲做好工作就是服務好了人民,當然面對老油條領導和同事,保持住自己年輕人的心氣,一定要則其優所學,則其差所惡,對強行給自己加壓的領導同事一定要有應對方法,把精力留給自己和廣大的人民羣衆,時刻在體制內保持學習的好習慣,讓自己成爲真正有能力而非沒辦法才選擇公考的人。
(4)祝備考的hy們都能順利通過考試,大家都加油啊!還有什麼疑惑可以在評論區找我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