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考行测,我能告诉你的一切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如何准备公考笔试中的客观科目,也就是《行测》,我会从学习搜索,安排备考,以及推荐的学习方法等多维度角度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如果有讲的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点(因为楼主本人并不是行测高手,行测只能稳定在70左右),还是老样子,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大家多多cy和电我牛牛,本文照例毫无保留,话不多说,现在开始!(后续出现的推荐可能涉及hh的检测,因此大家聪明点主动动手搜索查询)

零.笔试需不需要报线下班?

是否要选择笔试线下班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是不是一个不需要外力也能专注的人,这份外力指代很多,比如老师的引导,同学的相互帮助,安静的学习环境等等,如果需要那就去报,如果不需要的话,那就完全没必要,网上的自学资源非常丰富!

一.《行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应试考试?

行测作为一个应试考试,考察的不仅仅是对于题目的对错,更多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不同思维的迅速反应。有些孩子看见网上很离谱的模拟题就以为行测考试是没含金量搞抽象的,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后续我会给大家科普每一个板块。拿国考举例子,在两个小时内要求做完130道客观题,而有些题光是阅读就可能已经超过1min了,所以题目的取舍在《行测》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之前先摆正好心态——所有的题在我没看见之前都力求做对,但遇到做不来的题一定选择跳过或放弃,因为还需要抢其他题的时间!

二.《行测》各个板块的简介以及初步认题(可跳过)

1.政治理论与常识

在去年之前这其实是一个板块,通常叫做常识,去年分成了两大模块,专门考察政治素养的政治理论和其他常识。

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考察的分别为马原毛概新特等理论知识以及时事政治。部分地区省考会考察地区特色政策。

常识

其他常识考的范围就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程度,只要是日常生活或是一些专业的皮毛知识能接触到的都会考察。

2.言语理解

按照题型分有很多类型,如中心理解、细节判断、填入标题、语句排序、逻辑填空等等,但按照做题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种:逻辑填空(选词)、中心理解(接语、理解、排序)、篇章阅读(国考省市卷或部分地区有)

逻辑填空

中心理解

篇章阅读

我一直认为言语理解不是一个按题型来作答的模块,所有的言语做题方式在每一种题型都需要穿插应用,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多看多练,也要注意积累掌握核心的方法论,灵活地应对每个题型。另外说一句题外话,篇章阅读不是必须学的,在学习的时候先去了解自己的国考或省考想要考的岗位类型的试卷是否考察篇章阅读,当然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学习一下也没坏处

3.判断推理

题型分为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集合推理(真假推理、翻译推理)、论证判断五大类型。旨在考察对于言语逻辑的梳理和判断。

图形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论证判断(支持or反驳)

4.数量关系

题型非常多,简单概括可以分为大多数的小学奥数题型、初中方程与几何、高中概率与统计。旨在考察数学思维。

奥数类(有很多)

几何类(最费时)

概率类

5资料分析

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的过程,通常给一整段材料解答五个小问题,学习成本最低,公式最多,必拿满分的大模块。

资料分析

三.政治理论与常识如何备考?(长线备考思路)

这一部分是学习成本极高,积累成本大,且下限上限拉开差距并非很大的板块,很多考生花了很长时间在这里,也许也不会比考前冲刺两周的人高很多分,这意味着我们就不重视这个板块吗?这是错误的想法,行测应试每一分都应该去在准备阶段做到相应的努力,尽管学习成本巨大,但这个时间点到今年国考开始日常积累,在考前冲刺就没必要太过于焦虑,这样的长线备考思路兼顾了分数和成本的分摊问题。且楼主正是因为这个板块的积累,弥补了我其他板块的分数,让我次次进面,因此,希望大家能详细的看以下备考方式。

1.基础

课程方面:楼主只推荐马克老师,马克老师的常识基础和公基(事业编)基础课是非常详细和全面的,可谓是保姆级入坑教程,且每月都会更新当月的时事政治整理,在长线备考时,每天建议可以看一节或半节并且做好笔记的整理。

搜索方面:在强国和日报可以进行每日阅读和整理,观点类评论文章、新闻类文章,每日金句等板块进行相应笔记和积累整理,既对申论有奇效,也能无痛积累。每日的新闻联播,原理相同。

2.巩固

笔记:除开记录以上基础,还需要记录自己平时做的真题里面没有见过的常识题,可以打好标记或者拥有一个错题本,常看常新。

坚持:这个板块最重要的就是每日的习惯学习,因为很多纸面条文,都是总括型指导,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感受到。只要每日都坚持学习,一定会让你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去应对此类题型。

冲刺:冲刺阶段不需要额外努力,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可能涉及大政策大改革方面的报告类会议需要抓起来,例如《二十大报告》,《一号文件》等重要内容需要重点记忆。

3.其他

总会有考生觉得此板块比较看命,这对吗?对,也不对。不管是政治理论还是常识,备考过和完全不准备的看运气,其实是两种感受,就像大家在中学阶段语文考试中的古诗词背诵题一样,尽管考的不是背诵的特别好的片段,但是做题状态好的时候,也许会灵光一现找到思路背出来,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应试考试的技巧,只要努力,就不可能是无用功,更何况这部分的积累对于申论的整理和帮助是巨大的,长线备考一定是有用的。只有益处!

四.言语理解如何备考?(以下四个板块都是正常应试模块,跟课,练习,纠错,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一流程)

言语理解是大板块,内容冗杂,但是方法很多,核心思想是积累与抓语句中心思想,后者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只要你能掌握好自己如何去快速找语句中心思想,那么这个板块就过关了。

1.基础

课程方面:楼主跟的是花生十三、阿里木江这两位老师,都是超级高手,只要跟着学包会(后续涉及推荐多位老师大家都可以多看多跟,不要迷信任何一个老师,重在解决如何答题,吸收各类优秀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

搜索方面:在某些涉及到积累的逻辑填空题,大家可以善用BBC语料库,CCL语料库,deepseek等可以查询到用词语境词语含义的搜索方式,然后做相应积累,随时复习。

2.巩固

时长:大板块最重要的巩固就是,兼顾刷题速度和正确率,大家在刷题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积累自己对于各个板块做题的时长,找到自己会纠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复盘:复盘时做好最重要的两点,回忆自己做错的思路与解析的思路到底差在哪里。当然,汉语博大精深,难免在言语板块和判断推理板块难免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题,当遇到这类题时,大大方方的跳过,没必要钻牛角尖,就算是超级高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做到的就是把一些很好的、能让你一下子觉得自己确实错了的题进行错题整理,随时复习。

五.判断推理如何备考?

判断同样是大板块,但比起言语,判断更侧重于思维上的理性逻辑而非言语上的倾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楼主觉得除开资料和数量学习成本最低的板块,且上下限分差很多,大家在学习时一定要形成对于各类题型自己的答题方式

课程方面:花生十三、刘文超、阿里木江(跟超哥在一块)这三位老师的课程,跟就完了。

搜索方面:无。楼主的判断推理学习思路和数量资料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我会将言语的中心理解以及需要用到的一些公式相结合并且答题,整理出关键词,放进公式,找到正确答案(或者排除错误答案),这样的方式也使我判断这一大板块基本不会错题,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巩固方面:与言语板块相同。额外要注意的就是比较特殊的板块,它就是图推。图形推理可以说是众多考生最诟病的一个板块,涉及的公式思路多不说还有二维三维的分别题型,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新奇的引入思路,属于是做的多不一定保证拿下,但做得少肯定一脸懵逼的板块,因此,再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之后,如果做题按照思路无法去排除错误选项或者找到正确选项,直!接!跳!过!太多的人的考试时间死在这里,因此大家要理性看待。

六.数量关系如何备考?

最容易放弃的一集数量是题量最少的板块,也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难的板块,不是说题难,而是在题目众多,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难以保持对于数学的高度集中,往往导致看题没有思路,甚至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个板块。但是,它又偏偏最拉分,对于题量丰富的同学来说,数量就是如鱼得水的拉分选项,花不了多少时间又能提分很快,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一定要重视!一定要重视!现在已经不是放弃数量还能上岸的年代了,常识就靠运气蒙了数量还想运气吗!哈吉学你这家伙,偷懒的时间太多了。

1.基础

课程方面:花生十三(是的他就是神中神,不允许任何人反驳)、刘文超、李威猛(跟超哥在一块)的课程,狠狠的跟,狠狠的刷。

搜索方面:行测小助手,另外一个神网友红领巾的超级大作,旨在锻炼数字敏感性,大家一定要形成日常使用的习惯,时不时掏出来算一下,坚持锻炼,在大脑留下你是高手的印记。

码了 申和别鲨我 我是公益主播!

2.巩固

数量的题型是有侧重性的,有的题就是一看就知道怎么解,而像拉分的概率统计需要综合一些知识点来进行解答,最难的就是几何题,一般数量的压轴都在几何,大家在保证平时刷题量的同时,如果遇到看见没思路的几何题,请立马跳过,这一两道不值钱,别把自己陷进去。

其次,一定要有错题本和公式本,随时拿出来看,我在前四个板块都强调错题本,就是因为错题真的很重要,意味着你确实在这方面不够敏感也好,知识掌握不深也罢,以错题来弥补缺陷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方式,不要嫌麻烦,学应试考试哪有不累的。

七.资料分析如何备考?(重中之重,满分板块)

超级板块,可以说这叫真正的最特色的公考板块,其他板块可以说你没有系统学习,还能做上点题目,但是资料分析不学,等于盲人摸象,一些术语以及公式方法就是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统计报表,可以说是每一个公务员以后都会用到的工作内容。而且,学习成本极低,学了就会学了就有,学了就能满分,这个板块是所有公考人基本都要重点学习的板块。

1.基础

课程方面:花生十三、高照、李威猛三位老师的课都要去看,没听错,我说的是,这个板块的方法和总结方式很多很多,对于每一个人适应和喜欢用的方式都不一样,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数字敏感性不一样。当然本来想后面在推荐的,但是好大哥 @陈怀安 的资料圣经也要去看一看,我的资料基本就是安神手把手教会的,这个板块可以说听课和刷题的时间要分配的均匀一些,多听多看多尝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搜索方面:同数量一样,锻炼数字敏感性和阅读抓关键字的读题速度

2.巩固

这里楼主就不推荐使用错题本了,反而我比较推荐通过题海战术去熟悉每一个名词和每一种题型的思路过程,学的越扎实,刷的越多,见的越多,复盘的越多就越能满分,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解题方法来进行资料的学习。

八.楼主的碎碎念。

1.《行测》刷题时我只推荐刷真题,真题只要在网上进行搜索都能找到,先把近五年真题全刷完再说模拟题,因为真题永远是水平最高的,争议题最少的,更有利于为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根基,其次,如果你是高手中的高手,真题题量已经非常高了,可以去那个不可言说的地方参加每周的赛博模考,好大哥 @陈怀安 的每周复盘视频是考公人的休息专区,非常推荐大家去看。

2.所有的学习资料不要找我拿,我也没有,刘文超老师会在自己的简介下给详细的资料下载方式,大家多动动手,不要老是私聊我拿,昨天还有人因为我自己口播的逐字稿没给全而骂我,楼主的初心是为了让更多想选择考公的孩子不走弯路,最起码是个简单的扫盲。降低大家在准备阶段的时间成本,没必要把我当成菩萨,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我也会生气,所以请大家谅解。

3.《行测》的时间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是需要自己不断在刷题过程中去进行总结和取舍的,而不是听别人怎么放弃你就怎么放弃,这样的方式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假努力的形式——只有在取经路上,才能抵达灵山。因此,不要轻易的去面对自己刷完过的题目,好好地进行复盘,总结,反思,应试考试就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说你刷完了对完答案哇六十分 哇七十分就不管不顾了,去不断的弥补和完善方法论,才是提速的关键。

4.《行测》是个很奇妙的应试考试,在0基础的时候会认为内容很多,而在刷题阶段又会觉得内容太少找不到方向,感觉提升很难,这种时候往往就是陷入了长线备考时的自我怀疑阶段,我依然推荐大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总结凝练自己脑子里面有的知识,不断的去重现甚至用嘴去说清楚题目的思路,强化思考过程才能形成极速反应,大家不要被备考的枯燥给吓到!如果你以后遇到这样的阶段,请回头看看这篇文章,楼主鼓励你

5.昨天有人问楼主会不会把整个公考系列更完,我肯定会更完。但是这毕竟是涉及学习的引导攻略类帖子,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大家也不要催更,其二,我在更完公考系列之后,想在小黑盒进行我自己对于面试好题的逐字稿分享(毕竟我最擅长面试)大家觉得如何呢?

有任何建议和问题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以及询问,我只要看到,就会进行回复。期待下篇——申论学习篇,尽早与大家见面!

前两期传送门:

关于公考,我能告诉你的一切

关于公考面试,我能告诉你的一切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