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丹的遊戲》說起,聊聊真實的奧斯曼帝國和蘇丹是什麼樣的

最近《蘇丹的遊戲》突然火了。我雖然不太喜歡卡牌玩法,卻對廣義上的歷史題材遊戲比較感興趣,所以還是關注了這款遊戲。

但我很快發現,社區討論中關注遊戲本身的較少,吐槽“斷袖”相關設定的較多。其實,奧斯曼帝國曆史上確實有蘇丹有“分桃之誼”的傳聞(中華文化就是博大精深啊)。

這位蘇丹就是赫赫有名的蘇萊曼大帝,被寵幸者則是同樣大名鼎鼎的易卜拉欣帕夏,後來官至大維齊爾(宰相),並最終因爲功高震主被蘇萊曼處決。

蘇萊曼大帝

鑑於本人一向抱持“玩遊戲不混圈”的主張,所以這裏便不討論把歷史原型現象照搬到遊戲機制裏是否合理的問題,畢竟各個玩家接受度閾值不同而是簡單聊聊這款遊戲的卡牌與事件背後的可能的歷史原型。畢竟無論是遊戲標題裏的“蘇丹”,還是卡牌中的“維齊爾”“禁衛”,都明顯地表明本作的歷史原型就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

當然,本人不是世界史專業出身,所以就簡單講講真實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及蘇丹是什麼樣的,以幫助玩家更好地瞭解遊戲背景。歡迎更專業的大佬批評指正或者補充。

開頭先說一下本回答的參考資料,一個是吳於瑾、齊世榮老先生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一個是有講蘇萊曼大帝生平的《四君主》。此外還有稚嫩的魔法師製作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和沒落系列視頻和其他一些較爲瑣碎的資料。

參考文獻之一

OK,閒話少敘,直接步入正題。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關於奧斯曼帝國的興衰,其實六卷本也好,魔法師的系列視頻(已鴿)也好,都講的很詳細了。哪怕是把p社的高人氣作品按照順序(十字軍之王2——歐陸風雲4——維多利亞2)玩一遍,也能大致瞭解奧斯曼是如何從一個安納托利亞半島上的小部族成長爲征服君堡,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再到腐化衰落爲“西亞病夫”,苟延殘喘到一戰後“砰”的一聲轟然倒下的。

奧斯曼人屬於奧古茲部落聯盟中的凱伊部落,原來在伊朗高原東部的呼羅珊地區從事遊牧,因爲13世紀初蒙古西征而被迫遷徙至安納托利亞半島。奧斯曼帝國的締造者就叫奧斯曼(Osman I, 統治期爲1299–1326),是這個小部族的首領。

奧斯曼及其族人一開始是羅姆蘇丹國的附庸,爲其充當對抗拜占庭帝國的先鋒,因爲作戰勇敢獲得了“貝伊”(Bey,源自古突厥語beg,意爲首領)和“加齊”(Ghazi,阿拉伯語“ghāzī,原指遠征戰士)的稱號。

13世紀初的羅姆蘇丹國(這個歷史劇本里拜占庭因爲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已經碎了)

當然奧斯曼的對手不僅是拜占庭帝國,也包括其他小部族。在擊敗併吞並了一些鄰居後,周邊的部族組成了包圍網,並計劃通過製造類似“血色婚禮”的陰謀,誘殺奧斯曼。

結果他們因爲密謀人數過多而泄密,奧斯曼也聽到了風聲並將計就計,讓部下女裝並攜帶兵器赴宴,裏應外合解決了對手,順便把新娘子也搶走並許配給了兒子奧爾汗。

之後,羽翼豐滿的奧斯曼就宣佈脫離羅姆蘇丹國而獨立,並在去世前控制了安納托利亞半島的西北部大片地區。

1337年奧爾汗治下的奧斯曼

奧斯曼帝國的裂變(什麼大秦帝國系列標題)

之後的故事就比較像爽文情節了,奧斯曼國從奧斯曼本人開始先後出現了所謂的“十代聖君”。奧爾汗(Orhan, 統治期爲1326–1359)子繼父業,正式建立奧斯曼國家體系,設立耶尼切裏軍團(Janissaries,即赫赫有名的禁衛軍)雛形。他還征服了尼西亞和加利波利,打通歐洲門戶。

其子穆拉德一世(Murad I, 統治時間1362–1389,下同)是奧斯曼國第一個使用“蘇丹”(Sultan,本義爲權威)頭銜的君主,他確立蘇丹世襲制,廢除部落選舉傳統,並在科索沃戰役(1389)中擊敗塞爾維亞聯軍。雖本人戰死(一說在帳中被刺殺),但奠定了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霸權。

其子巴耶濟德一世(Bayezid I, 1389–1402)外號“閃電”,再度於1396尼科波利斯戰役中擊敗十字軍,隨後圍攻君堡未果。

之後閃電哥又很不幸地碰見另一個版本強勢期玩家——帖木兒,在1402年的安卡拉之戰中大敗,本人被俘虜,奧斯曼帝國也隨之分裂,進入“大空位期”

在激烈的喫雞大賽中,巴耶濟德一世的兒子穆罕默德一世(Mehmed I, 1413–1421)獲勝,重建了帝國。

巴耶濟德一世

之後就是歐陸風雲4玩家比較熟悉的一段歷史了。1444年穆拉德二世(Murad II, 1421–1444, 1446–1451)在瓦爾納戰役中擊敗匈牙利爲首的聯軍,通往君堡的大門再也合不上了。

ps:之所以他的名字後面跟了兩段統治期,是因爲他曾短暫退位給兒子穆罕默德二世,但又因爲1444年匈牙利聯軍的威脅而復位。

至於其子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 1444–1446, 1451–1481)佔領君士坦丁堡的故事,可以參見羅傑·克勞利“地中海三部曲”中的《1453》這本書,或者各位自行打開全面戰爭阿提拉的1212mod,選擇君士坦丁堡地圖開一把攻城戰或者守城戰。

講到這裏,精羅難免落淚,所以乾脆跳到後面的賽利姆和蘇萊曼父子的統治吧。

又經歷了一段我本人難以用文字概括的長期的以兄弟反目、父子相殘爲主題的激烈鬥爭(其實就是懶得寫了),綽號“冷酷者”的賽利姆一世取得奧斯曼帝國政權。

在刺客信條啓示錄的結尾,正是這位蘇丹帶兵殺死了親兄弟,還威脅並驅逐了艾吉奧,令艾吉奧忍不住想拔劍砍他。他最大的成就是向東邊擊敗波斯薩法維王朝(查爾迪蘭戰役,1514),向南征服馬穆魯克埃及(1517),大大拓展了帝國疆域,還兼任ha裏發,掌控了聖城。

率領大軍返回君士坦丁堡的賽利姆一世

兄友弟恭

其子蘇萊曼大帝(Suleiman I, 1520–1566)則讓奧斯曼帝國進入了全盛時期。綽號立法者的他對內頒佈《蘇萊曼法典》,改革司法與稅收,贊助藝術(如建築師錫南),對外先後征服了貝爾格萊德(1521)、羅德島(1522)、匈牙利(莫哈奇戰役,1526)。

蘇萊曼與艾吉奧

奧斯曼帝國的沒落

蘇萊曼之後,奧斯曼帝國就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當然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經歷了巴巴里海盜成爲奧斯曼附庸、第一次維也納之圍、勒班託海戰、第二次維也納之圍、匈牙利脫離掌控、希臘獨立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等一系列歷史題材遊戲愛好者熟悉的事件。

此外還有夾雜其中的十次俄土戰爭和迴天無力的坦齊馬特改革運動。奧斯曼帝國在一戰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最後輝煌了一把(存疑),隨後被凱末爾送離了歷史舞臺。

由此可見,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和衰落都很有戲劇性。諸如“十代聖君”、“奧斯曼兄友弟恭繼承法”、“禁衛軍繼承法”等問題也是盒友們熟悉的話題。此外,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們也都是大都是狠人(尤其是早期蘇丹),所以無論遊戲裏發生什麼抽象的事情我都不會驚訝

至於遊戲裏的“維齊爾”和“禁衛”等卡片,也都是有對應歷史原型的,這些就留到之後再寫吧。也歡迎盒友們在評論區討論自己對奧斯曼帝國及其蘇丹的看法(如果你們不害怕耶尼切裏禁衛軍的話),並分享自己在遊戲裏的大奸大惡。

下一期還寫歐洲遊記,講述我在雨天造訪羅馬的醫院騎士團總部的故事(他們正好是奧斯曼的死對頭),敬請期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