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月亮可以 P長焦就不行 這一步廠商走錯了

老火雞們,數碼圈新的梗王可能已經來了。。。

最近榮耀的新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反正 Magic 7 RSR 發佈會上那個“ 大王影像 ”真是給託尼聽得一愣一愣的。

按羅巍自己的解釋, “ 大王影像 ” 能夠實現的核心就在於它的 “ AI 馭光引擎 ” ,這是 “ 行業首個端雲協同的 AI 計算攝影系統 ” 。說人話就是把用戶拍好的照片上傳到雲端,在雲端通過更復雜的計算,提升細節、質感和顏色,再傳回用戶這裏。

這個影像解決方案乍一聽覺得真不錯啊,能解決端側算力的瓶頸,理論上計算攝影的上限就更高了。

可是很快啊,託尼還沒來得及整一臺 Magic 7 來試試,就被網上鋪天蓋地的實拍圖刷屏了,而且看起來大家都不怎麼買賬。

從網上給大家找幾組樣張看看哈:你看這 720mm 的焦距,左邊沒優化的樹木都糊成一片,天氣也有點不給力,整個畫面看起來霧濛濛的是吧。右邊經過雲端跑了一遍以後,天空通透了,建築的棱角有了,森林也茂盛了。

這裏應該已經有眼尖的朋友看出來了,經過雲端的優化後,整個畫面會更有點油畫風格,雖然質量更好了,但也更像玩具了。。。

要單說有點假這事兒其實還好,畢竟沒啥特別大的違和感,但下面這些照片就有點抽象了。

有鄭成功跑了雲端變成 “ 鄭失敗 ” 的。

還有云端 AI 大戰賽博坦星,讓擎天柱眼神秒變清澈的。

還有大神銳評這張飛機的照片,說是讓我們看清了鯤鵬。

呃這,好像跟之前說好的優化細節、質感、色彩的說法完全對不上啊。

甚至還有博主做了評測,同一個監控探頭用榮耀 Magic 7 RSR 做五連拍,每一張後邊兒接口的細節都是不一樣的。

看到這兒大家差不多也明白了,這所謂的 “ 大王影像 ” 、 “ 馭光引擎 ” ,其實就是在雲端融合了更激進的生成式 AI 算法,有點類似 AI 生圖的意思。

這裏跟大家簡單解釋一下計算攝影吧,它本身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裏頭就包括了用於提升照片分辨率的 “ 超分算法 ” 、提升暗部細節的 “ HDR 高動態範圍合成 ” 、用於拍攝人像的 “ 景深計算背景虛化 ” 等等,但榮耀這次的 AI 長焦明顯是個新玩意兒,最大的區別就是把照片從 “ 拍 ” 變成了 “ 畫 ”

用計算攝影 “ 畫 ” 照片細節也不算是啥新鮮事兒,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 2019 年的華爲 P30 系列,當時廠商宣傳手機的長焦可以拍到非常清晰的月亮,其實是手機識別到用戶在拍月亮,然後在月亮的區域植入了一張提前預製好的月相貼圖。託尼記得這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當然現在針對月亮的攝影算法已經是各家旗艦的標配了,只要系統識別到用戶在對着天空拍月亮,算法都會介入。

而且用計算攝影技術導致成片翻車的廠商也不止榮耀一家,網上吐槽照片拍出來的物體失真的帖子早已見怪不怪了。

說到這大家難免要問了,你說這同樣都是翻車,爲啥其他廠商如今都相安無事沒有被集火 gank ,到了榮耀這裏大家反而不再寬容、重拳出擊了呢?

託尼覺得啊,大家逐漸接受了 “ P 月亮 ” 是因爲月相是有跡可循的,即便貼上圖也還是真實的;其他廠商上了超分算法銳化塗抹也只是難看、經不起推敲,但生成的參數都相對剋制,最多是把細小的文字變成 “ 蚊子腿兒 ” ,不會對本來模糊的畫面做過多的無中生有,大體上還是用戶本來想要拍到的東西。

然而榮耀的參數,真是有點用力過猛了,用榮耀這個 AI 長焦算出來的秋林疊染,直接變出了個羊腿掛在樹杈上,這您受得了嘛。。。

這技術肯定是無罪的,造成榮耀影像這次這麼高的討論熱度,其實根本原因還是“ 結果與用戶的預期偏離 ”

要跟各位掰扯清楚 “ 預期 ” ,託尼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手機攝影的初衷是什麼?

借用羅巍自己的話說,榮耀影像是要 “ 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拍好照片記錄生活表達思想的權利和能力 ” 。而這個 “ 好照片 ” 的標準在當下大多數人的眼裏,就是夠清晰。

當下包括榮耀在內所有的廠商發展計算攝影,目的應該都是爲了讓照片能更清晰——現在各家的影像旗艦,在按下快門後常常有一個算法優化過程,最終成片都要比先前在取景器裏看到的畫面清楚一些。

硬件這頭也不是不卷,但手機傳感器的尺寸就那麼點,受限於物理規律,動態範圍、進光量這些關鍵參數,天生就比不過專業影像設備,暗光和長焦場景糊掉是必然的。

另外小底景深太深,天生拍不出來有空氣切割感的人像,也得靠判別式算法去計算哪些部分是需要拍清楚的人物,哪些是要模糊掉的背景。

榮耀的雅顧人像,也離不開 AI 的計算

說到底,還是因爲物理規律牢牢按住了手機影像的上限,所以讓 “ 上算法 ” 這件事變成了必然。而且手機的算力日益強大,計算攝影也恰好成了應對這些物理瓶頸的理想解決方案。

就這麼着,手機廠商們在卷算法這條路上,越卷越遠了,關於計算攝影的爭議,也愈演愈烈了。

前段時間託尼刷 B 站的時候,看過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視頻,是來自愛否科技的 “ 手機計算攝影簡史 ” 。

在這條投稿裏,彭林前輩用略帶無奈的語氣說: “ 由於計算攝影的介入,手機影像性能快速迭代,手機攝影評測這件事情是越來越幹不下去了。 ” 、 “ 細節、降噪,我們已經分不清到底是光學素質造成的還是計算攝影,常常一個 OTA 過來,結論就全變了。 ”

瞧瞧把孩子逼成啥樣了。。。

託尼可以大膽猜想一下,也許未來的手機影像,大概率不會繼續在傳感器尺寸、鏡頭光圈等元件物理規格上死磕了:硬件升級的成本越來越高,但邊際效應在遞減,帶來的提升越來越有限。這種硬件上的內卷不僅喫力,而且很有可能不討好

與其繼續在硬件上 “ 拔高一寸 ” ,還不如換個方向突破:從早期的 HDR 算法、夜景模式到現在的生成式 AI 融合,計算攝影已經讓大家看到了它大有可爲。

未來的計算攝影,也許會更加風格化,不再追求單純的清晰和還原,用算法賦予照片不同的創意和表達;也許會更注重 “ 創作 ” ,將普通照片延展,創造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

到那時我們也許就不能用 “ 夠清晰 ” 來表達用戶想要的預期了,取而代之的是 “ 能表達個性化的影像 ” ,甚至攝影這個事情本身會從一個記錄工具變成創作的載體

所以說榮耀的方向錯了嗎?託尼也不這麼認爲。

要說榮耀的 AI 大王影像做錯了什麼讓它變成現在這樣,那就是現如今沒給這個 AI 生成的的程度加一個選項:用戶選擇輕度的,就做降噪、銳化、色彩處理;要是用戶本身選了重度,那在三亞原地生成冰雪大世界也沒人說它不是,大夥兒頂多當個樂子。

而它在發佈會上大吹特吹的 “ 超級 ” 、 “ 大王 ” ,終究還是沒有精準把握住用戶的實際預期吧。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點擊此處查看原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