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篇幅較長,內容涉及全面,有錯誤紕漏之處望大佬們評論區指出。資料來源:戰錘v3中文資料集,9版聖典,Lex百科詞條,官方小說,以及貼吧b站大佬的指導,以下是本文大致目錄,幾乎能滿足大家全部的疑問。
各歷史時期的概況(熟悉主線劇情的可以跳)
選拔,手術改造全步驟,訓練生活過程
《阿斯塔特聖典》標準軍制,軍銜,軍職識別以及特殊職業盤點
長文寫作不易,覺得不錯的老爺可以點個關注充電,謝謝大家支持,我們直入主題。
歷史概況——王者幻夢
阿斯塔特,即高哥特語裏星際戰士的音譯,是戰錘40k里人類之主帝皇通過亞空間靈能和生物改造技術製造的一種超級士兵,可以說整個40k的故事都是圍繞着他們來進行,當之無愧的主角。
泰拉統一時期
雖然泰拉統一時期的主力主要由星際戰士的前身——雷霆戰士擔任,但實際上在這一時期隨着帝國疆土的擴大,最早的一批泰拉裔阿斯塔特已經被製造且與雷霆戰士一同參與戰鬥。
首批阿斯塔特的徵兵人選是根據泰拉上各國戰士所擅長的領域,如擅長靈能的千子軍團在泰拉上的徵兵地就是位於如今中亞地區的阿契美尼德帝國,這個帝國的居民或多或少都擁有靈能天賦。
由於雷霆戰士的基因缺陷以及其衍生勢力在帝國內部巨大影響力,在29k末期統一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阿拉臘山戰役之後,雷霆戰士被禁軍和包括暗黑天使軍團在內的阿斯塔特清洗,僅有少數逃離。
身穿mk1裝甲的雷霆戰士,關於裝甲會在下面細究,這裏不深入了
泰拉局勢圖,現在這個鋼鐵雄心mod已經搜不到了,版本不適配
大遠征時期
雖然大遠征僅持續了200年,但除開軍事成就的輝煌,彼時的人類帝國所表現出在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先進依然是現如今的帝國無法比擬的。在大遠征時期,數以百萬計的阿斯塔特由帝皇的子嗣,19位原體帶領分爲了18個軍團(原本是21個原體20個軍團,阿爾法瑞斯有兩個原體,因爲未知原因2和11軍團及其原體被清洗),此時的每一軍團都是以阿斯塔特爲主力,擁有完整的海軍和裝甲以及其他混編合成凡人輔助軍的力量,軍團會分割兵力爲xx號遠征隊的形式前往各地戰鬥。
由於原體的失蹤,原體迴歸之前的軍團和原體迴歸之後的軍團的名字,作戰風格都會發生變化,軍團的招兵地也會轉移到發現原體的原體母星,這也爲後來泰拉裔戰士和母星裔戰士的衝突以至於後來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原體全家福
太陽輔助軍,從圖上看左邊的是激光槍,右邊的是爆燃槍
太陽軍標誌
荷魯斯之亂時期
在荷魯斯之亂中,忠誠派與叛亂派分別有九支軍團。
忠誠派:暗黑天使,帝國之拳,極限戰士,火蜥蜴,聖血天使,白色疤痕,暗鴉守衛,鋼鐵之手,太空野狼。
荷魯斯派:荷魯斯之子,死亡守衛,帝皇之子,鋼鐵勇士,吞世者,懷言者,千子,午夜幽魂,阿爾法瑞斯。
除開混沌攝入的因素,這一時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阿斯塔特對自身在帝國內部低政治地位的不滿,帝皇投身於網道研究之後,全權交由了宰相馬卡多以及帝國議會(高領主議會前身)來承擔,但在此之前一切事務都是由原體帝皇和阿斯塔特軍團代表組成的戰爭議會來決定,權力丟失的落差感和被拋棄感幾乎是鋼鐵勇士以及其他軍團內部原中立派叛亂的直接原因。
叛亂原體大會
世界名畫不必多說
叛教時期
這一時期是基裏曼《阿斯塔特聖典》從提出到被逐漸貫徹的時期,在本身混亂無比的政治環境下,阿斯塔特的權力再一次被嚴格劃定,一直到42k基裏曼本人迴歸才得以改變。
《阿斯塔特聖典》的主要宗旨是將原本海陸空+阿斯塔特組成的大軍團分離成由1000名阿斯塔特組成的小型戰團,這種方式能避免大規模成建制的整編合成阿斯塔特軍團叛變,同時相對制約了陸軍海軍和阿斯塔特的權力。
客觀上講,暴君高格範迪爾(不知道的可以翻我之前帝國考公的文章)促進了聖典的實行,儘管他是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刻意打壓,但確實給予了阿斯塔特相當大的壓力,所以他的統治最後也是由阿斯塔特帶頭反對結束的,這也是基裏曼迴歸前阿斯塔特對帝國核心政治最後一次干預。
阿斯塔特聖典,具體的東西我們一會兒會講
高格範迪爾,時任帝國國教教宗與內政部部長
40K時期
我個人把《聖典》被貫徹後一直到基裏曼迴歸的時期稱之爲40k時期,也就是從34k到42k年間。這一時期阿斯塔特幾乎是按照《聖典》所規定的方向行進,但也有一些影響較大的事件值得細說
詛咒建軍
詛咒建軍是發生於M35.991年的第二十一次建軍,這次建軍是《聖典》被執行後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建軍。然而,這場建軍被賦予了某些不同的意義,高領主和機械教決定在此次建軍中嘗試對阿斯塔特的基因種子進行改造升級,從而避免一些從前的缺陷,這個計劃被稱之爲“新智人計劃”。
從建軍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計劃已經完全失敗,改造讓此次建軍的新戰團在身體或心理上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變異,甚至和混沌都產生了聯繫,這也使得此次建軍的戰團們成爲了有史以來叛變最多的。
我們所熟知的,慟哭者和火鷹戰團都是這次建軍的產物。
負責改造的生物神甫
慟哭者
巴達布戰爭
巴達布戰爭發生於M40.901到M41.912,作爲荷魯斯之亂之後最大的星際戰士內戰叛亂,第二位混沌星際戰士領袖——黑心王魯夫特休倫在此次叛變中組建了除黑色軍團外的第二大混沌戰幫紅海盜。
休倫原是極限戰士子團星辰之爪戰團的戰團長,在漫長的調動征戰歲月中,一些不公的待遇使他的野心逐漸膨脹,在多次違反《聖典》,私自擴充凡人輔助軍以及非法徵收海稅,宣傳大阿斯特塔主義後,帝國對他的容忍也到此爲止了,隨着在駐地星球巴達布上空帝國討逆部隊的到達,休倫也徹底墮入混沌。
休倫
紅海盜
標誌
基裏曼時期(現)
隨着基裏曼攝政王於M42的迴歸,與此同時帶來的是由大賢者考爾打造的加強版阿斯塔特——原鑄星際戰士,這些戰士相對普通的阿斯塔特多了兩道改造手術,同時在戰鬥能力如體格反應等能力上都大有提升。
《聖典》雖然是基裏曼親自所寫,但早已不符合42k時期的帝國,在攝政王本人的干涉下,各個戰團開始接受原鑄補給,並針對原本僵化的體制進行改革,瘟疫戰爭的輝煌戰果也證明了軍改的行之有效。
身穿mk10甲的原鑄
面對一堆爛攤子的攝政王
榮耀的一生——唯死方休
選拔
阿斯塔特的選拔主要是依照軍團的文化和資源決定,有些魔怔戰團就是我們常見到的從巢都底部找亡命徒,像極限戰士這種就是專門從學院裏選拔,太空野狼,死亡守衛這種就有自己特別的選拔方式。(圖爲太空野狼選拔,摘自官方動畫戰錘與爆矢)
手術改造
阿斯塔特一共有19道手術改造,原鑄阿斯塔特增加了2道,出於不同戰團的資源配置差距,有些戰團沒有條件完成全部的手術。由於中文聖典翻譯的就是一坨,本人對醫學又一竅不通,所以儘可能用通俗的語言講述,有專業錯誤的話各位理解理解,謝謝!
1.基因種子植入
基因種子植入是手術的第0步,這些蘊含了基因原體力量的遺傳器官會被植入到新兵的喉結和胸腔位置,並大幅增強其體魄以便防止接下來的手術排異。
2.第二心臟
如名所示,這道手術會爲阿斯塔特添加一個心臟,增強其腎上腺素和血液分泌供給。
3.骨骼強化
強化阿斯塔特的骨骼系統,通過食用陶鋼碎片來加快進程,手術完成後不久阿斯塔特的體型就會迅速增大,在胸腔形成一個百葉窗式的骨骼以保護內臟。
4.肌肉強化
往胸腔植入一個器官,此器官會調節激素以加快阿斯塔特肌肉的生長速度以及大幅提高活力,耐受力。
洛肯
5.血液再造
這個器官會被植入大動脈,大幅提高血液運輸效率。
6.拉瑞曼器官
高爾夫球大小,產生拉瑞曼細胞附在白細胞上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
7.神經結
植入腦皮層,自由控制睡眠,幾乎擺脫了對睡眠的依賴
8.預置胃
多裝一個人工胃,可以消化有毒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讓阿斯塔特只要有東西就能喫喫試試。
9.基因檢測神經
大腦的一部分但是位於脊髓,可以通過喫掉基因細胞來獲得其生物的技藝和記憶。這個器官應該是導致血渴的罪魁禍首。
10.多肺
多植入一個人工超級肺,可以呼吸毒氣和在缺氧環境下儘可能攝入氧氣。
湊數
11.視覺控制
位於大腦底部,增強和調節感光,讓阿斯塔特可以在昏暗的環境下如同白晝,且視力大幅提高。
12.萊曼之耳
增強聽力,且能讓阿斯塔特分離環境音頻辨認出自己所需要的聲音,提高平衡能力。
13.蘇安休眠腦膜
可以讓星際戰士陷入低消耗休眠模式,最高可以持續600年左右(雖然甚至有休眠之後飄了幾千年的)
蘇安腦膜
14.色素控制球
根據環境調節黑色素,保護其不受強光或輻射
15.卵石腎臟
和兩個心臟協同工作,大幅提高血液過濾和循環
16.味覺檢測神經
可以靠味道分辨化學物質,還可以靠舔追尋目標
17.汗腺強化
可以分泌分泌物附着在內臟表面,提供真空和低溫環境的保護
18.唾液腺體
分泌有毒素和腐蝕性唾液的器官
19.黑色甲殼
類似於輪胎膠片和昆蟲外殼的植入物,植入身體會在數月內在身體內擴展發育成熟,手術時會留下一些連接孔洞用來接入盔甲和維生系統,做到人甲合一。
20.肌腱線圈(原鑄手術)
相當於在肌肉纖維之間形成一個絕緣層,大幅提高力量和承受力
21.聖母頌歌(原鑄手術)
植入於大腦深處,提高肌肉和骨骼強度以及靈能抗性。這個手術原本是造原體的,有兩個部分,考爾只發現了一個部分,另一個部分被刪除了
22.貝利撒留熔爐(原鑄手術)
復活甲,植入到兩個心臟中間,在生命危機時分泌類似於加強版腎上腺素的分泌物,幫助傷口迅速再生。劇情裏可以說是原鑄的殺手鐧了,經常出場。
日常生活(Lex百科)
4:00 晨間祈禱:在牧師的帶領下禱告
5:00 早間射擊訓練
7:00 戰鬥訓練:近距離射擊等等
12:00 午間祈禱:受了傷的戰士可以去找藥劑師
13:00 午餐:喫混着陶剛的營養食物或者訓練裏打死的野生動物
13:15 戰術灌輸:學習戰鬥相關的理論知識
15:00 戰鬥練習:近戰等等
20:00 晚間禱告:也有基因種子檢測或者身體機能檢測
21:00 晚餐:十分豐盛,一些戰團還可以喝酒唱歌
21:30 晚間射擊訓練:在特殊環境下射擊如真空,極寒極熱
23:15 維護儀式:在技術軍士的指導下維護自己的武器
23:45 休息時間
00:00 睡覺時間
實際上的安排要依照戰團長的規定,比如執勤警戒宴席等等
比如狼團就可以喝酒,動畫名字上面有
《阿斯塔特聖典》——以絕後患
把這個看完,以後看到一個星際戰士你就知道他的具體信息了,雖然實際上這個僅能拿來看看極限戰士,很多團並不遵守這些規則,就連極限戰士的子團都有些許變動。
標準軍制
一個標準的阿斯塔特戰團應由10個大連組成,每一個大連又分爲10個小隊,由100名阿斯塔特,1名連長,1名連隊旗手,一名藥劑師組成。每一個連隊都有自己的顏色標識。整個戰團內有一個由技術軍士帶領的裝甲庫,一個由智庫長帶領的智庫館,以及牧師和戰團長。
除開這些,每個連隊還有自己配備的裝甲空軍海軍和戰團僕從力量,這些東西沒有限制,越多越好,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連隊。
第一連:白色或金色,這一連由老兵和終結者組成,戰鬥力兇悍,配備了神聖無畏。
第二——第五連:戰術連隊,負責重點進攻突破。顏色依次是金色,紅色,綠色,黑色。
第六——第七連:預備連,戰線小隊,負責側翼佯攻和支援,顏色爲依次是橙色,紫色,
第八連:預備連,近戰支援小隊,顏色爲灰色
第九連:預備連,火力支援,反裝甲小隊,顏色爲藍色
第十連:偵查連,無特殊顏色,阿斯塔特新兵組成。
標準軍銜
按照規定,阿斯塔特要在左右兩邊的肩甲上分別配備連隊小隊標識和戰團標識,肩甲邊框顏色則是連隊顏色。接下來我們從這張糊的不行的圖入手講解。
小隊(身份)標識
左肩的符號代表了連隊中不同功能和作用身份的隊伍,如下面這張圖,從左到右分別是戰術小隊,突擊小隊,破壞者小隊,老兵小隊,指揮官組。
連隊的顏色從肩甲的邊框可以看出來,是金色的,那就是第二連。
而符號裏不同的羅馬數字就代表了是小隊的番號,再加上之前連隊裏的顏色判斷,那現在我們就可以讀出上圖裏極限戰士的軍銜職位。既:極限戰士第二連第二戰術小隊。
再讀一個熟悉一下,金色邊框,四個垂直箭頭,羅馬數字是6,讀出是極限戰士第二連第六突擊小隊,會了吧。就像我說的實際上很多團並不遵守聖典,只通過自己的標識來確定連隊和小隊,比如下圖的白色疤痕。但是呢,極限戰士佔了4分之3的阿斯塔特總數,帝國之拳和聖血天使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只有一些小改動,所以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頭盔顏色,個人身份
接下來我們講第一張圖右下角的頭盔顏色含義,大家可以用那張圖對照一下
普通藍色頭盔:大頭兵,普通戰士
紅色頭盔:士官,比如小隊長一類的
白色頭盔:老兵
紅白色頭盔:老兵士官
帶骷髏標識頭盔:隸屬指揮組(有的人會選擇用骷髏而不是紅色頭盔,有的是兩個都有)
左邊是老兵,右邊是老兵士官,白色代表他們來自精銳的第一連,第4突擊小隊
星際戰士2封面圖,就知道是第二連的一位指揮官
特殊職位
牧師(着黑甲)
牧師承擔爲提供阿斯塔特修士們祈禱,贖罪和精神建設需求的職責,一般來說一支戰團內牧師數量稀少,因此極其受到尊敬。牧師的戰鬥力極強,他們的人選通常都是資歷和戰團長差不多,在戰鬥中被證明戰力超羣且對帝皇極其狂熱的戰士。
技術軍士(着紅甲,有扳手或者機械教符號)
從下圖的標誌就可以看出來,技術軍士是戰團中負責修理維護軍事裝備,祈福機魂的特殊職業,這些阿斯塔特在工程和機械學上表現出衆,因此會被外派到火星機械神教留學並在那裏信仰歐姆彌賽亞,在回到戰團後,他們會領導戰團內部的機械神教人士修理補充戰團那些損壞的裝備甚至是無畏機甲。
藥劑師(着白甲)
藥劑師在更高的層面甚至可以說是戰團裏最重要的組成,他們負責戰團的延續以及受傷戰士的醫護。在一個戰鬥兄弟死後,藥劑師會用便攜的工具提取他們的基因種子,以方便他們的戰鬥經驗可以繼續爲帝皇服務。
截了一張什一稅的圖,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藥劑師提取基因種子
智庫
智庫是負責戰團內靈能力量以及知識管理的特殊兵種,通常一個戰團內至少會有一個智庫,一些喜歡使用靈能的戰團則有好幾個由智庫館館長帶領。
結語
其實還應該更長的,我原本想把盔甲和武器常見的型號和如何分辨也講了,但是翻了一下發現長的有點影響觀感了所以還是放在下幾期吧。長文寫作不易,老爺們要是覺得不錯還想看可以點個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