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科技國際軍備公司
Militech公司在軍事裝備製造行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並不斷髮展壯大,保持着蓬勃的生機。
——賽博朋克2020年度公司報告
軍用科技國際軍備公司(Militech International Armaments)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巨型軍工企業,主要從事武器製造和私人軍事服務。作爲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及軍用車輛生產商之一,Militech的生產基地遍佈全球各大洲,向全球衆多國家和各種私人與政府機構提供軍事裝備,尤其是新美國的軍警部隊(NUSA)。此外,公司還內設有一個專項部門,致力於提供私人軍事服務,對外宣稱目的是參與防禦、維和以及國家建設任務。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該部門在過去曾面臨多次指控,涉嫌參與恐怖主義活動和支持軍事政變的行爲。
在探索這家軍用巨頭公司之前,我們需要回顧其起源與發展歷程。讓我們將時間追溯到1980年,一家不爲人知的軍械科技公司正悄然崛起,逐步積聚力量,迅速發展壯大。我們將追蹤這段歷史,見證這家企業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角色轉變爲行業領軍者,最終登頂國際軍事領域的頂峯。
銀翼殺手 2049
第一部分:時代背景
1980年,是賽博朋克中美國曆史的關鍵時期,也是羅納德·里根總統執政的年代。在這一時期,一個由聯邦調查局(FBI)、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和美國緝毒局(DEA)組成的神祕力量,在美國政府背後悄然發力,暗中操控美國政府。這個組織,被外界稱爲“The Gang of Four”,正逐步影響着美國政策的走向。在這個組織持續的暗中操作下,一種“利益至上”的理念逐漸在人羣中瀰漫,使得原本的政府職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轉變最終成爲美國國內的分裂的導火索。
美國內戰
在國家分裂的前夕,美國在南美洲發起的一場名爲「打擊毒品與恐怖主義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表象之下,隱藏着一場對鋰礦資源的爭奪戰,智利與玻利維亞的鋰礦資源成爲了這場戰爭的核心。戰爭持續蔓延最終導致第一次中美洲戰爭。[1]然而,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爲了取得戰爭勝利祕密部署了一種基因編程病毒,旨在扼殺可卡因和罌粟的生長,從而切斷全球毒梟的貨源。這一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毒品貿易,卻引起了歐洲超級企業的強烈不滿,因爲這些企業暗中資助着毒梟,以獲取鉅額利潤。
美劇 毒梟
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在西方世界從此埋下了深深的積怨。直到1993年,這股積怨終於爆發,哥倫比亞毒販在紐約曼哈頓引爆了一顆手提核彈,震驚世界,15000人喪生,哥倫比亞的毒梟被視爲主導者而被美軍討伐。緊接着,第二年,這個超級大國被揭露利用全球市場洗白通過非法武器交易獲得的資金,而這一行爲產生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崩潰。[2]
第二部分:艱難創業,故事的開始
1998年,儘管美國政府正處於破產的泥潭中,但美國政府認爲國家安全不容忽視,認爲時機已到,應購買一種新的輕武器系統以替換其部隊使用的老舊M-16A2步槍。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帕里斯島的基地進行了一系列射擊試驗。現場的一位重要官員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軍唐納德·倫迪,[3]作爲海軍陸戰隊參謀長,五十歲的他是加入聯合參謀部最年輕的軍官之一。最終武器招標的結果是三款步槍入圍:
首先是FN公司的SAF,這款步槍價格低廉,但設計笨拙且不可靠。它能進入最後決賽,主要是因爲它能讓美國與北約聯盟中的其他部隊保持彈藥和零件的兼容性,而且FN公司在政府中似乎有強大的支持者。
M1600 SA
其次是柯爾特公司的新款AR-17X,這是一款性能良好的步槍,但由於成本過高,最終註定會落選。
AR-15 Lynx
最後一個意外進入決賽的是一款緊湊、可靠且價格適中的步槍,由意大利籍武器專家安東尼奧·盧塞西[4]設計,並由他位於新罕布什爾州的小公司Armatech-Luccessi International製造。
M4A1
對倫迪將軍來說, Armatech-Luccessi公司的方案在價格、可靠性和準確性方面都是最好的。雖然它不是完美的步槍,但絕對是非常出色的;無疑是這三個試驗中的最佳選擇。然而,美國經濟的崩潰和政府的近乎崩潰導致國家財政緊縮,以及工業公司對政治系統的影響力,儘管倫迪將軍竭力爭取,最終合同還是落入了FN公司手中。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極其錯誤的。2003 年,在第二次中美洲戰爭[5]期間,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因爲使用完全不適應熱帶氣候的 FN SAP 步槍而命喪黃泉。倫迪將軍很早就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在 1998 年招標之後不久,他就辭去了海軍陸戰隊的職位,應盧塞西的邀請擔任Armatech-Luccessi International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倫迪和盧塞西一起開始爲Armatech的未來奠定基礎,他們計劃將這家小型公司發展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製造企業集團。
第二次中美洲戰爭
第三部分:崛起之路
作爲前五角大樓主管,倫迪在軍事工業綜合體中擁有廣泛的人脈,結識了許多富有的工業家和風險資本家。隨着20世紀的老牌軍事承包商逐漸陷入官僚主義的泥潭,變得反應遲緩,它們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紛紛受挫。那些勉強維持運營的公司,往往僅依靠慣性合同,就將大量質次價高的商品推向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傳統軍事承包商因官僚主義和經濟崩潰而步履蹣跚之際,倫迪與傑出的武器設計工程師盧凱西攜手共同開啓了一場行業變革,帶領他們的公司Armatech實現了轉型,蛻變爲Militech Arms International。
DB-2 薩達拉
在軍事工業的激烈競爭中,Militech的崛起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戰役,雖迅速卻非一日之功。2004年,該公司迎來了它的首次重大勝利。在那之前,美國在中美洲戰爭中的挫敗導致了一種名爲SAE的武器系統(可能是某種先進裝備的縮寫)被淘汰。隨後的新武器試驗中,Militech的Ronin輕型突擊步槍脫穎而出,被美國軍方選中。不久,Militech再次奪標,贏得了軍用手槍的供應合同。
M-10AF 萊剋星頓
這些武器的選用不僅爲Militech帶來了美國的大批量訂單,也將其產品推向了全球市場。與此同時,Militech並未止步,它正在積極開發和測試一系列新的重型武器和車輛系統,包括先進的火炮、裝甲車輛乃至飛機。憑藉其產品的適中價格和卓越設計,Militech打破了行業慣例,從那些在戰後世界和美國市場依然運營的資深國防制造商手中奪得了幾個關鍵合同。
M-10AF 萊剋星頓
隨着美國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銷售也隨之增加。到了2010年代中期,Militech已經成爲了美國以及若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國防承包商之一。這一成就不僅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地位,還使其有能力收購一些陷入困境的競爭對手,吸納他們的設計人才和資源,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軍用科技研發中的坦克
在軍事工業的殘酷叢林中,Militech的崛起之路並非坦途。其擴張之旅伴隨着一系列的收購戰,其中不乏通過21世紀特有的企業戰爭來完成的交易。這些舉措讓Militech與衆多國際軍事製造巨頭結下了樑子。公司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新型武器系統的驗證,往往是通過在戰場上直接摧毀對手來向潛在客戶證明其效能。在這樣的環境下,Militech依然在軍事硬件製造領域穩坐***。
帕南 向 V 展示了他們偷來的 Militech 坦克
在退役將軍唐納德·倫迪和技術奇才安東尼奧·盧塞西的聯合掌舵下,Militech不僅在設計創新上不斷突破,還致力於挖掘和培養新一代的設計師和工程師,確保公司的持續繁榮。這家公司以其前瞻性思維,始終站在軍事技術發展的最前沿。Militech的產品線豐富多樣,涵蓋了從輕武器到重武器、特種武器和炸藥、化學與生物武器、裝甲車輛、飛機、艦艇、軍用計算機和航電設備、野戰硬件、軍事附件和網絡系統等。其產品目錄還擴展至民用領域,包括安全系統、個人使用的致命和非致命武器、防彈衣等。
軍事機甲
此外,Militech還將觸角伸向了利潤豐厚的僱傭兵市場,維持着一支裝備精良的精英部隊,以執行防禦和合同任務。其無情的競爭策略和堅決的企業戰爭手段,使Militech在行業中始終佔據領先地位。這家龐大、多元且強硬的企業,無疑是21世紀商業模式的縮影。
然而,儘管取得了顯赫的成功,Militech內部卻暗流湧動。公司董事會對於董事長唐納德·倫迪的領導風格和野心持有保留態度。倫迪對權力的渴望顯而易見,他立志將Militech打造成爲全球舉足輕重的力量。在這一過程中,他頻繁地將公司和自己置於與日本企業集團Arasaka的競爭對立面,這進一步加劇了雙方公司間的緊張關係,並引發了外界對公司戰爭可能爆發的擔憂。這些決策在公司內部引發了分歧,即便是倫迪的親密盟友和友人,埃米爾·拉撒路上校,也對這種對抗性的策略表示了反對。
第三部分:硝煙再起,體制改革
2020年,Militech的前總裁伊麗莎白·克雷斯(Elizabeth Kress)[6]榮登美國總統的寶座,這一政治變動爲Militech帶來了額外的好處,使其掌握了更多了軍事資源。然而,首席執行官唐納德·倫迪對異見者的偏執日益加劇,儘管他沒有完全掌控公司,但他的影響力導致了公司內部的許多衝突和分裂。
賽博朋克2077 主線任務【拿貨】軍用科技高管 梅雷迪斯·斯托特
2021 年:第四次公司戰爭
在2021年初,專注於水下航運和技術的大型公司IHAG因破產而倒閉,這引發了其競爭對手CINO和OTEC之間對剩餘資產的激烈爭奪。起初,雙方都採用了典型的商業競爭手段,包括股票操縱和經濟戰。一年多的激烈對抗最終陷入了僵局,兩家名爲CINO和OTEC的巨型公司均未能壓倒對方。這一僵局迫使雙方採取了更加激進的策略,各自尋求外部力量以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和資源。OTEC公司選擇與美國的軍火製造商和安全部隊Militech合作,而CINO則與日本的大型公司Arasaka結盟。
第四次公司戰爭
起初,荒坂和 Militech 董事會的大多數成員都不希望彼此直接開戰。然而一次意外,Arasaka 顧問在 OTEC 設施被 Militech 安保人員殺死,導致局勢進一步加劇,以至於超出了他們的合同義務。儘管CINO和OTEC之間的戰鬥在2022年初宣告結束,但兩家公司背後的安全部隊之間的較量並未停止。
在2022年3月6日,Arasaka公司採取了一項大膽行動,將特製的芯片植入Militech高管的車載處理器中,從而確認並突襲了Militech在夜之城的重要辦公地點。到了2022年5月底,兩家公司之間的“影子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6月9日,荒坂部隊對位於弗吉尼亞州的一家Militech工廠發起了攻擊,而Militech支持的僱傭兵則在橫濱對Arasaka工廠的員工展開了報復性的屠殺。到了7月中旬,Militech和Arasaka工廠的罷工事件幾乎成爲了日常現象。這場衝突並不僅僅侷限於地球表面,還擴展到了太空軌道,嚴重干擾了太空旅行和商業活動。
荒坂 空間站
到了2022年春天末尾,戰爭已經蔓延到了太空領域,荒坂和Militech的資產在太空中相互攻擊。到了夏天,Arasaka佔領了Militech在洛杉磯的辦公室,作爲回應,Militech在Arasaka位於巴黎的辦公室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騷亂。他們利用這個機會進入了建築物的通風系統,並向其中注入了一種短效的氣溶膠毒素,導致辦公室內的人員無一倖存。
2022年9月,隨着Militech和Arasaka部隊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幾乎成爲了一片廢墟。在這場戰鬥中,Militech試圖徹底摧毀Arasaka在城市的運營,雙方展開了數小時的激烈交火。
攔截火車
在2022年秋季,南加州和德克薩斯共和國政府分別對其境內的所有Arasaka和Militech設施實施了國有化。這兩家大型公司對此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同年,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行動鼓舞下,日本政府嘗試將荒坂公司國有化。隨着荒坂的當地資產被日本政府控制,美國採取了行動以結束全球範圍內的衝突。Militech部隊停止了所有積極的進攻行動。緊接着Arasaka在日本領土上的資產也被國有化,全球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
2023 年:夜之城慘案
儘管第四次企業戰爭已經結束,但西半球仍有荒坂的設施和操作人員。克雷斯總統希望將Arasaka從北美完全移除,以實現她個人的目標,以及Militech的利益。
強尼·銀手
在2023年8月20日,一支在Militech支持下,組成了一支由傳奇傭兵摩根·黑手指揮的祕密小隊,這支隊伍中有一名叫做羅格的傭兵、一名叫做湯普森的記者(他在 2077 年還在爲《夜之城調查者》報供稿)、一名代號「蜘蛛墨菲」的黑客以及強尼·銀手,從荒坂塔的屋頂突入,並在三郎的辦公室內部署了一枚小型核武器。爆炸的威力極其猛烈,導致塔樓被徹底摧毀,爆炸產生的碎片對周圍城市造成了廣泛破壞。企業中心內約有12,000人遇難,其中五十萬人直接死於武器引爆,另外約四分之一萬人則在爆炸後的幾個小時和幾天內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銀翼殺手 2049
在覈爆之後,由於塵埃與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循環,夜之城附近的天空呈現出一片駭人的紅色,直到將近十年後才散去,這段時期被人們稱爲「紅色一代」。
2024 - 2070 年:重建與統一
夜之城 荒坂塔
隨後在伊麗莎白·克雷斯(Elizabeth Kress)總統的領導下,新美國宣佈在其控制的地區實施戒嚴令。她將夜之城發生的迷你核彈襲擊歸咎於Arasaka,儘管有關Militech資助並提供了便攜式核裝置的傳言一直存在。儘管公衆要求追究Militech的責任,但克雷斯從未正式解決這些問題。相反,她將Militech國有化,並利用該公司來加強聯邦政府的統治。在重組後的NUS國防部中,一些最傑出的Militech官員獲得了利潤豐厚的職位,這一舉措並未讓Militech的首席執行官唐納德·倫迪感到滿意。
儘管Militech在華盛頓特區作爲國有化企業資產的控制下努力工作,但它仍在祕密地重建,恢復了作爲武器製造商和僱傭軍組合的角色。儘管戰時損失慘重,但Militech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各種軍事武器生產商和銷售商之一,也是新美國重新統一的主要軍事供應商和最大客戶。唐納德·倫迪仍然掌權,是董事會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沒有足夠的股票來控制公司,但是他的個性、盟友和履歷使他在內部鬥爭中仍保持領先地位。
軍用科技 夜之城總部
多年來,唐納德·倫迪頻繁且長時間地與荒坂對抗,以至於他親自參與其中,將擊敗日本人和他們接管全球軍火市場的企圖視爲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並將其作爲自己的目標。由於他的傲慢和咄咄逼人的舉止,唐納德·倫迪結交的敵人比朋友還多。正是這種脾氣和傲慢導致了他頑強的決心,將戰爭進行到底,直到克雷斯總統重新啓動了他的委員會,並下令停止敵對行動,才使他屈服。
發電廠
到了2077年,Militech依然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和軍用車輛製造商之一的地位。該公司幾十年來一直與美國軍隊和警察機構保持着緊密的合作關係,爲其提供高端武器和培訓服務。在Militech被國有化後,新美國(NUSA)利用其資產來增強國家的恢復力量。此後,該公司部分恢復了獨立性,其幾位董事會成員仍在國防部擔任高級職務。由於前Militech員工的努力,NUSA負責該公司60%以上的合同。在夜之城,Militech被認爲是第二大和最適合工作的公司,部分原因是爲其員工提供所有Militech武器高達50%的折扣。
往日之影 新美國總統飛機
在Militech 的首席執行官唐納德·倫迪去世後,羅莎琳德·邁爾斯成爲公司的繼任者。並於2065年,當選爲新美利堅合衆國的第三任總統。她將Militech 的首席執行官位置讓給她的忠實盟友盧卡斯·哈福德 (Lucas Harford)。2069年一月,總統羅莎琳德·邁爾斯(Rosalind Myers)宣佈她將尋求連任總統,儘管許多人抗議她再次競選。她是Militech Corporation的前任首席執行官,由於董事會的許多成員都是五角大樓的高層,因此NUSA和Militech的利益和資產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許多人希望反對Militech對NUSA的控制。華盛頓特區作爲Militech最大的消費者,如果資金耗盡,公司將面臨失去一切的風險。不久Militech宣佈計劃在火星上建造新殖民地,並開始銷售住宅模塊。
歐洲航天局空間站 水晶宮
以下爲文章中重要事件和人物註釋:
【1】
美國派小分隊執行任務
美國因干涉南美洲,受美洲國家組織譴責,並在巴拿馬運河條約到期後派軍奪回,引發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邊境游擊戰,至1994年演變成美國與巴拿馬、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對峙。這使得巴拿馬、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與薩爾瓦多組了獨立國家聯盟,一同對抗美帝主義的入侵。此次戰爭導致許多軍人失去四肢,讓生化科技開始盛行。
---------第一次中美洲戰爭
【2】
起因是美國拒絕加入了由丹麥、瑞典、奧地利和德國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以及不打算建立歐洲美元(Eurodollar),爲此EEC開始幫助被美國經濟封鎖的國家,結果使得蘇聯政權在消失前就跟西歐交好。「四巨頭」爲了反擊,用入侵電腦系統的方式操控歐洲和亞洲的股票,結果EEC發現透露給媒體,許多國家拒絕跟美國往來,這讓EEC成爲世界第一經濟體系。
---------靜默戰爭
【3】
唐納德·倫迪出生於新英格蘭的一個軍人家庭,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西點軍校,並於 1970 年進入海軍陸戰隊。他目睹了越南、格林納達、海灣戰爭和第一次中美洲衝突的戰鬥。他出色的履歷很快將他提升爲將軍,使他成爲歷史上最年輕的五角大樓負責人之一。1998 年,在 FN-SAF 慘敗之後,心懷不滿和幻想破滅的倫迪從軍隊退役。他與安東尼奧·盧塞西結盟,並被任命爲 Armatech-Luccessi 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倫迪 成功地將公司重組爲 Militech,並於 2004 年重返五角大樓—不是以將軍的身份,而是以推銷員的身份。美國最終取消了 FN-SAF,他們選擇了 Militech 的 Ronin 作爲它的替代品。
---------唐納德·倫迪 Donald Lundee
【4】
安東尼奧·盧塞1935年出生於意大利,人們對他的成長經歷知之甚少,但到 1950 年代中期,他已經爲北約和後來的槍支製造商Beretta擔任軍械師。1992 年,他移民到美國,爲 Colt Firearms 工作,直到 1996 年他在新罕布什爾州,自立門戶創立了 Armatech-Luccessi International。
---------安東尼奧·盧塞西 Antonio Luccessi
【5】
第二次中美洲戰爭,在2003年1月15日爆發,美國對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和委內瑞拉實施入侵行動,這不僅是一場軍事災難,也成爲了政治上的轉折點。這場戰爭以美國士兵的巨大傷亡爲代價,最終導致了國內政治力量的重組,“The Gang of Four”的餘黨在改革的浪潮中被淘汰。儘管戰爭被宣傳爲對抗南美毒梟的鬥爭,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場爲了資源和地緣政治控制的土地掠奪。並且遭到了歐洲公司的抵制。
美國出動轟炸機
這場戰爭演變成了一場西半球統治權的爭奪戰,美國幾乎傾盡全力,而歐洲則採用間接策略,支持土著軍隊抵抗美國入侵,模仿了蘇聯的“代理人戰爭”策略。戰爭的高昂代價和持續的軍事僵局最終導致美國撤軍,歐洲在幕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The Gang of Four”的倒臺和新國會的改革標誌着戰爭的結束,但隨之而來的是對巴拿馬平民承包商的遺棄,這一事件在2010年演變成了遊牧災難,其人道主義危機的嚴重性甚至超過了戰爭本身,最終催生了墨西哥的遊牧民族團伙和沿海海盜問題。
---------第二次中美洲戰爭
【6】
伊麗莎白·克雷斯1978 年出生於日本沖繩的一家小型美國空軍醫院。她的父親是美國武裝部隊的一名少校,是一位擁有 20 年經驗的傑出軍官。22 歲時,伊麗莎白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空軍學院畢業,在軍隊中等待着她的是一份前景光明的職業。僅僅八年後,她就晉升爲上校軍銜,指揮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一個部隊。在 2008 年的第一次軌道戰爭後,她決定從空軍退役。隨後擔任 Militech 的總裁長達十年。在此之後,她回到第二故鄉科羅拉多州擔任參議員,並於 2018 年成爲代理總統。 2021 年宣誓就任總統。在第四次公司戰爭期間,克雷斯總統爲了挽回面子,將 Militech 國有化。
---------伊麗莎白·克雷斯 Elizabeth Kress
下期預告:
下期我們將啓程,打卡弗吉尼亞州的羅斯林,對這個國際軍用巨頭的總部基地一探究竟,並介紹其董事會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關係。
喜歡這個系列文章的盒友們,請多多點贊,收藏,評論支持一下我。有你們的支持,後續我也會持續更新下去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