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武功高强的大侠,仅凭「手刀」就能让人应声倒地。
中招者,或短暂晕厥、或永世长眠。
这样看似魔幻的武功,其实并非空穴来风,甚至还有科学依据。
奥秘就在于,大侠并不是随意的手刀,而是精准击中了脖子上的「死穴」——颈动脉窦。
(普通人千万不要学,随意手刀不仅刀不晕别人,还会被警察叔叔带走)
颈动脉窦是什么?
仰头,把手轻轻放到脖子上,你可以清晰感觉到两侧指尖有明显的跳动。
这就是颈动脉,为我们大脑供血的主要通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它却不太懂得「保护自己」,生长在了颈部较为表浅的位置,不仅能被摸到,有时用肉眼也能直接看到。
在寻找颈动脉窦的过程中,一定要轻柔、小心,避免用力按压或刺激这个区域,以免引起不适或意外。
颈动脉之上,有一个稍微凹陷的区域,就是「死穴」所在之处——颈动脉窦。颈动脉窦为颈总动脉分支处的一个膨大部,位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
颈动脉窦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属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颈动脉窦扩张,刺激压力感应器,自中枢发放神经冲动,通过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张,起到降压作用。
简单来说,它是我们身上非常灵敏的压力感受器,随时监测着我们的血管压力的变化,帮我们及时调控血压、心率。
可惜它并不完美, Bug 就在于:灵敏的它无法分辨血管压力的来源。
当颈动脉窦受到外力压迫时,它会误以为是你的血压在升高,转头就指挥大脑扩张血管、调慢心率、降低血压……
本质上,这属于一种生理机制——只要「点穴」精准、压力足够,人人都可能中招。
而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会带来或轻或重、不同程度的反应。较严重的,可被临床医学定义为「颈动脉窦综合征」。
轻则可能让你感到头晕眼花、疲惫乏力。
生活中,很多朋友可能早已见识过它的威力。
最经典的就是「冬天一穿高领衣服就难受」,感觉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喘不上气、头晕眼花……反正哪哪都不舒服。
这时候,尽快松开衣领,不适感就会慢慢消失,对身体也不会有啥大的影响。
但如果压力已经超出「死穴」的承受范围,且不及时松开的话,则可能会带来昏厥、心脏骤停。
这种现象歹毒地伪装成「人畜无害」的样子,反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趁人不备就出击偷袭——
谁又能想到,自己扣紧衬衫衣领、背挂在爸妈身上的孩子、朋友间的勾肩搭背……竟然会让人晕倒呢?
晕倒后,一般几秒钟~几分钟,人就会缓慢苏醒,但也有少数「醒不过来」的危险情况。
(致死是少数情况,不必过度担心~但还是给大家提个醒,处于精神亢奋状态或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颈动脉窦受到重压致死风险较高,更需要保护好自己的「死穴」)
虽然人人都有「死穴」,但每个人敏感度却不太一样。
这也是为啥「死穴」的触发概率不同——
有的人系个围巾、穿个高领衣服就浑身难受;而有的人却安然无恙、毫无感觉。
颈动脉窦敏感的人,占无症状人群的 5%~25%。
在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中更普遍,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老年人更常见。男性发生率比女性高 1~3 倍,50 岁以上男性需要尤其关注。
颈部结构异常、有过手术等损伤的人,或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青年女性,也可能存在颈动脉窦敏感的状况,平时要细心呵护。
生活中请注意这 3 个细节!
脖子附近的衣物,别太紧!
衣物太紧太勒脖子,诱发的颈都动脉敏感带来不适,已经普遍到有了自己的名字——衣领综合征。秋冬春季穿高领、戴围巾保暖时,尽量让衣物和脖子间留一个舒适的空间,避免勒脖子、压迫颈动脉窦。
(同理,和他人搂抱接触时也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脖子,别被无意中的亲密举动勒到)
前脖颈部按摩,要谨慎!
单侧的颈动脉窦按压,就会让人出现晕厥(迷走反射性晕厥);如果按摩师在你的前颈部「两只手共同开工」的话,则更危险。
同时按压到双侧颈动脉,不仅可能导致血流中断,大大提高晕厥发生的可能性;大力到把人按晕的程度,还可能导致颈内动脉夹层形成,让人就此脑梗、中风。
「种草莓」,注意位置!
伴侣间的互啃,或许是一种生理性喜欢的表现、一种爱情的象征。
但「种草莓」嘬肉疯狂吮吸、使皮肤变红的过程,却可能给本身就处在皮肤浅表层的颈动脉窦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带来「致命浪漫」。请牢记颈动脉窦位置,「种草莓」的时候记得避开~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