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是怎么产生的?

在摸鱼时,瞥了一眼日历,发现今天已是4月1日了。现在似乎不流行过愚人节了,好像我上高中那会儿,还挺流行的,大型欺负老实人现场(什么今天放假啊之类的,当时还真有人上当的)。还有一些小登会借机说一些平时不方便说的话(表白啥的),冠以愚人节的由头。

言归正传,所以,愚人节究竟是怎么个事?

愚人节的起源,有很重的历史迷雾。起源说法有多个版本,从欧洲宫廷的历法斗争,到民间传说应有尽有,这里只分享主流和几个流传较广的观点。

主流观点(法国历法改革)

1564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推行格里高利历(即现行公历/阳历),将新年从4月1日提前至1月1日。这一改革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他们坚持在旧历新年互赠礼物、举办宴会。革新派为嘲讽这群“顽固分子”,便在4月1日设下假宴席、赠空礼盒,并将上当者讥为“四月傻瓜”(Poissond'Avril,直译为“四月鱼”,暗喻易上钩者)。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最终全球化。

其余观点

1.宗教隐喻说:认为源于15世纪宗教革命之后开始出现说谎的节日,当时,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了一个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的4月1日处以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的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的恐惧和憎恨,此后,这种习惯沿用日久,就成了今天的愚人节

2.诺亚方舟说:在亚当神话说法中,当年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却仅仅留下亚当的第三个儿子的后代诺亚,他以一条人造的大船,就是那艘诺亚方舟,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在洪水稍退之后,他放出一只白鸽,向探出一条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因为正好是4月1号,所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做毫无意义的事儿,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

3.罗马“嬉乐节”说:古罗马时期的“嬉乐节”(3月25日)及欧洲中世纪时的“傻瓜节”(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节的前身。

4.印度“诠俚节”说:认为这一习俗源于印度的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3月31号的节日当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相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愚人节中较著名的“玩笑”

英国:2004年的愚人节,《伦敦每日邮报》用一整版刊登报道说,伊丽莎白女王牵着宠物狗去彩票店买彩票,还附上了照片。当然这篇报道全部是编辑杜撰的,照片也是合成的伪品。

德国:德国广播电台FF在2009年愚人节期间向听众宣布,举世皆知没有子女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以54岁高龄怀孕。默克尔过去总是说她“太忙”,没法组织家庭。据悉,这个假新闻让不少听众打电话到电台,向正在伦敦参加G20会议的默克尔致贺。

国内:1993年愚人节,《中国青年报》用一个专版刊登假新闻:博士可生第二胎、买假货不必用真钱……狠狠愚了全国人民一把。栏头写着“说得跟真的一样”,右侧有“本版提示”,告知读者整版文章都是幽默新闻创作赛征文作品,不可信以为真。但这个重要提示大家都没留意,进而引起不小的风波。随后,中青报社会版编辑因此受到处分。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