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鸡蛋价格涨到母鸡都快不认识了的时候,确保每一颗鸡蛋都煮得完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蛋白熟了,蛋黄却还是稀的;等蛋黄凝固,蛋白又变得像橡胶一样。2月6日,研究人员在《通讯工程》杂志上提出了一种周期性烹饪法,宣称只需沸水、温水和32分钟的耐心,就能煮出完美的鸡蛋。
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化学工程师Emilia Di Lorenzo指出,煮鸡蛋的难点在于蛋黄和蛋白的组成不同,导致它们的蛋白质在不同温度下变性。蛋黄在65摄氏度下凝固,而蛋白则需要85摄氏度。
这一挑战引起了同校材料科学家Ernesto Di Maio的兴趣。他的实验室专注于研究边界条件的变化,例如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力在塑料等材料中创造不同的内部过程。一位同事提到,意大利有位厨师以80欧元的高价出售单颗鸡蛋,秘诀在于将蛋黄和蛋白分开烹饪,再以精致的方式组合。这启发了Di Maio,他决定将塑料研究的经验应用到鸡蛋上。
Di Lorenzo、Di Maio和同事们通过数学和计算模型,模拟了蛋黄和蛋白内部的传热过程,发现周期性烹饪法能让两者在不同时间达到不同温度。Di Maio解释道:“当边界条件改变时,热量会逆转,经过几次循环后,蛋黄温度趋于稳定,而蛋白则在30到100摄氏度之间变化。”
随后,他们开始实际烹饪鸡蛋,并将周期性烹饪法与生鸡蛋、硬煮、软煮和低温慢煮进行对比。通过光谱分析和口感测试,以及8位感官专家的评估,发现周期性烹饪的蛋白接近软煮效果,而蛋黄则类似低温慢煮。
最终食谱如下:准备一锅沸水和一锅30摄氏度的温水。将鸡蛋放入沸水中煮2分钟,再转移到温水中浸泡2分钟,重复8次,总计32分钟。
科学家们比较了生鸡蛋、熟鸡蛋、半熟鸡蛋、真空烹饪鸡蛋和定期煮熟的鸡蛋的化学结构和质地。这种周期性的烹饪方法使鸡蛋的白色像半熟的鸡蛋,但蛋黄更像真空低温烹饪。
芝加哥McCain Foods的食品科学家César Vega表示:“看到人们对食物如此认真,这让人耳目一新。我不禁思考,这种技术对食品界意味着什么?”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对此充满热情。Di Lorenzo虽然觉得研究很有趣,但她很庆幸把品尝任务交给了别人。“鸡蛋并不是我的最爱,但为了科学,我还是吃了一颗。”
这项研究不仅为烹饪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展示了科学的实用性。虽然32分钟的烹饪时间可能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但对于追求完美口感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次值得尝试的体验。正如Di Lorenzo所说:“科学有时候需要一点耐心,但结果往往令人惊喜。”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