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steam deck定檔發售,SD以起售價399美元(約爲2525元)的價格衝入掌機界
2023年6月13日,本以爲是愚人節玩笑的ROG ALLY掌機橫空出世,以512G4999元的價格讓本想選擇steam deck的玩家有了幾分猶豫
2023年10月31日,我們來不及爲ROG的迅速打折哀悼,與此同時的是,拯救者掌機LEGION Go以4999元的姿態加入戰場
而幾天前,Steam Deck OLED 宣佈將於 11 月 16 日推出
本以爲去年因SD泛起些許波浪的掌機潮會是曇花一現,想不到今年ROG和拯救者的加入讓平靜了些許日子的掌機圈又開始翻起浪花
但對於消費者而言有跟更多的選擇無疑是很好的現象,而如何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掌機便是極其關鍵的,重量,續航,屏幕素質,系統方便與否都是需要考慮的點
接下來便以SD原版本,ROG ALLY ,LEGION Go這三款熱度較高的掌機來進行對比(價格以各平臺打折對比),現在都可以直接買到,沒有如rog發售時的預約搶購一秒沒耍我若🐒的現象
STEAM DECK:
- STEAM DECK 64G售價爲2850元(oled版本出來後原版價格還會有所降低),如果你不是富哥,建議購買64G版本並自行更換固態硬盤,這樣價格會便宜很多
- 重量爲669g,稍微有些偏重,但是可以接受。長時間使用後手會有些痠痛
- 操作系統爲SteamOS,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打開Steam的大屏幕模式體驗。桌面模式是Linux系統
- 在低性能下要求的遊戲下,續航時間是三者中最強的。以《死亡細胞》爲例,續航可高達4.5小時。而在需要高性能的遊戲上(如《賽博朋克2077》),三者的續航時間差不多,都在1~2個小時以內
- 因爲很多遊戲是專門爲Steam Deck做了適配優化,所以玩一些高性能的遊戲也是較爲可觀的。在Steam Deck預設下,例如《2077》,可以以720P 30幀穩定的以中高畫質運行。自己再調調還可以加一點。更多遊戲大家可以自己搜一搜實測視頻
- 其他:有觸控板,會讓一些遊戲玩着方便控制一點。手柄佈局不是Xbox佈局,搖桿是和PS手柄一樣都在下面的。屏幕比較一般,分辨率只有1280*800(對於掌機來說還行),刷新率爲60Hz,可觸屏
總結:如果對3A類型的遊戲沒有太大的需求,畫面需求沒有那麼挑剔,那麼Steam Deck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價格便宜且可折騰。但是售後很不方便,建議購買美版。港版需要充電轉接頭
ROG ALLY:
- 國行只有512G一個版本,原價爲4999,打折4599,換固態看個人需求,我個人到目前用了幾個月覺得512G還夠用,不過可以插內存卡
- 重量爲608g,比SD略輕,邊緣做了棱角處理,對於我來說比SD更好把持,不過久了手還是會酸
- 操作系統就是win11,搭配專門適配的奧創控制中心和win的平板模式操作起來還是挺方便,對於喜歡打mod等操作的同學還是比較友好(SD因爲系統問題打mod要麻煩點)
- 性能方面的話搭載的是Ryzen Z1 Extreme的芯片,對於掌機來說還是很頂的
- 功率有三個擋位可以調節:10W,15W,25W(插電可以30W,且可以手動調整功率)
- 在不插電開中高畫質玩地平線4可以穩70到80幀遊玩時間大概一個半小時,插電幀率會增加5~10幀左右且更穩定
- 10w的情況下只能玩一些很不喫性能的小遊戲比如土豆兄弟(小小噩夢全高穩60),續航低則3小時高則4,5小時(如galgame)
- 15w體驗好一點,師傅全超高穩60幀以上 ,續航兩個小時出頭
- 可以通過自己下載體感助手來限制功率以達到更好的續航(官羣都推這東西,我一直嫌麻煩沒下載)
- 其他:沒有觸控板,玩一些fps遊戲很喫遊戲的輔助瞄準功能,手柄就是Xbox佈局,屏幕是定製的,可控刷新率120hz,可觸屏,1080p的屏幕在掌機上很舒服,分辨率可以調720p(有點糊),900p(很建議,不怎麼糊且可以提高性能),我當時選擇rog這塊屏幕給了我很大的動力,風扇靜音做的很好,音質也很頂
總結:喜歡玩一些喫性能的遊戲,rog絕對可以給你一個很好的體驗,就是續航是真的硬傷,win11系統也偶爾要出一些bug,不過重啓總是能解決,前面因爲內存卡插槽位置不合理的問題總是會出現燒壞內存卡的情況,之後系統更新後加強了那邊的風扇轉速也減小了該問題的發生率,屏幕大額頭大下巴需要斟酌一下,售後因爲是國行自然沒什麼問題,對了,rog還帶指紋解鎖
LEGION Go:
- 價格和rog ally原價一樣都是512G4999,換固態看個人需求,也是可以插內存卡的
- 重量上是驚人的猛男重量854g,在考慮聯想掌機的兄弟們一定要斟酌一下這個重量,我一直對聯想掌機沒念想的原因就是因爲他作爲一個掌機實在是太重了,不過如果接受了這重量再加上聯想的一些新奇的創意這掌機也是很能打
- 操作系統也是win11,前端ui做的不是很好,等等因該會優化
- 性能方面的話搭載的是和rog ally一樣的Ryzen Z1 Extreme的芯片,遊戲表現方便可以參考rog,體驗還是很ok
- 電池是要比rog多了9.2wh,但是續航表現也是硬傷,在喫性能的遊戲上不插電都是半斤八兩
- 其他:在pc掌機上很富有新意,有觸控板,兩邊手柄都可以拆下來,可以當鼠標或者fps模式當作搖桿,手柄都是帶獨立電池的,屏幕是用的一塊8.8英寸的平板電腦屏幕,分辨率直接衝上了2k,刷新率60/144hz可切換,如果喜歡大屏幕的兄弟們LEGION Go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看着很爽,並且背面還自帶switch般的支架,風扇和音質上就略遜色於rog ally
總結:很多方面其實和rog一樣,性能上是很好的,pc掌機的系統bug也是時常會有一點,因爲大屏幕和可拆卸手柄重量上只有增加了許多,很多在pc掌機上新奇的設計增加了其可玩性,,並且支持雙USB4的接口
其實這三臺掌機的優缺點很明確,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起來也沒有這麼困難,掌機嘛,無非就是在價格,性能,續航,重量,屏幕幾個方面的抉擇
對了,爲了讓大家對掌機大小有明確的映像,附上一張rog ally和1升裝大脈動的對比圖
PS:我其實本只是想寫一點掌機遊戲推薦的,在推薦前稍稍附加一點如何買適合自己的掌機的技巧,寫了一點發現寫的太多了就臨時單獨拿出來寫一篇了,所以圖文搭配不是很好而且其中應該有一些錯誤我沒注意到
steamdeck我朋友有,rog ally我自己有,所以對這兩個有問題的可以在評論區提出來我儘量解答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