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相差40倍,460g的迷你主機對比臺式機,千元售價值不值?

0.46kg的迷你主機和18.7kg的臺式機你會選擇哪個?迷你主機的配置是酷睿i5-12450H+16GB DDR4 3200MHz+500GB NVMe固態硬盤;臺式機的配置是酷睿 i7-13700K+16GB DDR4 3600MHz+1TB NVMe固態硬盤+RTX 3070Ti。它們兩個的重量差了約40倍。

上圖就是我在用的兩臺主機。迷你主機是零刻SEi12 12450H,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還沒有臺式機風冷散熱器一半大小。雖然兩臺主機在性能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是除了打遊戲以外,我還是更願意使用迷你主機。因爲編輯文檔、上網、看電影甚至是簡單的視頻剪輯用迷你主機就足夠了,臺式機根本沒有出馬的必要。

自從intel無心經營NUC開始,國內迷你主機市場不但沒有萎縮,反而逐漸火起來。在衆多的品牌裏零刻是關注度非常高的。上圖是我已經用了一段時間的零刻SEi12 12450H迷你主機,8核心12線程的處理器+16GB內存+500GB固態硬盤,售價只有千元出頭。

SEi12 12450H迷你主機的三維尺寸是126mm×113mm×42mm,比一臺索尼的微單相機大不了多少。SEi12 12450H迷你主機的重量約爲465g,差不多和2臺iPhone 15 Pro Max(221g)的重量相當,甚至比索尼ZV-E1(483g)相機更輕便。

SEi12 12450H採用的是intel酷睿i5-12450H處理器,內置了4個性能核心、4個能效核心,實現了8核心12線程的配置。這款處理器的基礎功耗爲45W,睿頻功耗約95W。零刻給這臺主機標配的是19V/6.32A的電源適配器,輸出功率約120W。

SEi12 12450H的前面板提供了兩個10Gbps的USB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除此以外clr cmos清除鍵和3.5mm耳機麥克風插孔可能用到的機會並不多。

機身背面從左至右依次是千兆網口、2個480Mbps的USB 2.0接口、DP 1.4和HDMI 2.0接口。DP接口支持4k 144Hz的顯示輸出,HDMI 2.0接口支持4K 60Hz的顯示輸出。

頂蓋採用包布工藝製造,在保證通風透氣的同時還支持防水噴濺。通過撬動頂蓋的一角,可以對頂蓋進行拆卸。

拆掉頂蓋後可以看到殼體上做了大量的鏤空,通過一枚風扇將熱量傳遞出去。

SEi12 12450H重量輕便的一個原因是它使用了ABS塑料做機身,大大減輕了機身的重量。除此之外底蓋和四周的散熱網是金屬材質製作。

底蓋上預留了VESA接口,通過附送的VESA支架可以把主機固定在顯示器的背後或者桌子底下。相比而言迷你主機的擺放比起臺式機簡直方便太多了,不用擔心會佔用太多的地方。

拆掉底蓋後就露出了主機內部預留的硬盤倉,這個位置可以安裝第二塊SATA接口的硬盤,這種設計對於需要擴充硬盤的用戶是非常實用的。

硬盤倉支持7mm以內的2.5寸硬盤,這點需要特別注意一下。上圖裏是一塊9mm的筆記本硬盤,和硬盤倉裏的接口高度上有落差,沒辦法安裝這種比較厚的硬盤。

大部分固態SATA硬盤都是7mm高度,安裝進硬盤位後高度剛剛好。

拆掉箭頭位置所指的三顆螺絲可以拆掉硬盤倉。

注意箭頭位置在硬盤倉下面有風扇電源線和硬盤數據排線,拆解要小心,不要扯斷這兩條線。

到這裏就可以看到主機內置的NVMe固態硬盤和內存等元件了。如果你買的是準系統,來到這裏就可以自己動手安裝硬盤和內存了。這裏還有一個小細節,SATA硬盤倉上對應NVMe固態硬盤的位置還貼有導熱硅膠貼,零刻在散熱上考慮的很周到。

我手裏這臺SEi12 12450H主機使用的是一塊英睿達P3 Plus NVMe固態硬盤,PCIe 4.0規格,容量500GB。其實現在500GB的容量已經是不夠用了,一個遊戲100GB以上是越來越常見。500GB的硬盤適合分一個分區做系統盤,另外再掛一塊硬盤存儲數據。

內存使用的是2條8GB DDR4 3200MHz,組成雙通道16GB的容量。如果說硬盤的容量越大越好,那大多數人16GB的內存已經是足夠用了,辦公、看視頻、打遊戲是綽綽有餘的。

介紹完SEi12 12450H的設計、細節和硬件配置以後,咱們再來看看這臺迷你主機的性能到底怎麼樣。

通過CPU-Z軟件可以瞭解到這款主機的CPU、內存等硬件的參數。在處理器選項卡里可以看到i5-12450H這款處理器的TDP功耗、核心數量、緩存大小、支持的指令集等參數。我比較關心的是CPU的性能,在測試分數選項卡里可以測到12450H的單核得分約爲685,多核心得分約爲3698。12450H的單核性能約是i7-8700K的125%,多核心性能兩者基本持平。

CINEBENCH 2024中12450H的單核得分約爲100,落後蘋果的M1芯片約11%。多核心成績約469,落後蘋果M1芯片約8%。

3DMARK的CPU Profile測試中12450H的1線程得分約929,16線程得分約爲4115.作爲對比,i5-12400的1線程得分約爲942,16線程得分約爲5916。12450H的性能和桌面級的12400相比基本差不了太多。

SEi12 12450H使用的是3200MHz的DDR4內存,時序22-22-22-52,說實話這個時序還是稍微有點兒高的。我臺式機使用的3600MHz的DDR4內存時序只有16-18-18-38,延遲63ns。英睿達的內存延遲有100.9ns,這個數值並不算太優秀。

我手裏這臺SEi12 12450H使用的NVMe固態硬盤同樣是英睿達的,PCIe 4.0規格。實測這款硬盤的順序讀取速度能夠跑到約4800MB/s,順序寫入速度明顯沒有讀取速度強,只有約1900MB/s。

同樣是PCIe 4.0的固態硬盤,國產品牌裏也有不錯的牌子可以選擇。比如我用過的aigo P7000Z,順序讀取速度能夠跑到約7450MB/s,順序寫入速度也有約6700MB/s。其實咱們可以買準系統版的SEi12 12450H,再選擇性能更好的內存和硬盤,這樣搭配出來的主機性能應該會更高一些。

在3DMARK的存儲基準測試中英睿達的P3 Plus得分約爲1825,模擬日常使用環節遊戲的安裝、保存和移動等速度都在200-300MB/s,這項測試比起crystaldiskmark軟件的測試更接近實際體驗。

有一部分人會比較關心這種迷你主機能不能打遊戲,其實答案並不唯一。拋開遊戲的年代、分辨率、畫質等來談遊戲流不流暢是很不負責的。以前我們用AMD 毒龍900+64MB內存也能流暢的玩CS 1.6和紅警2這種遊戲。現在用SEi12 12450H來玩這些遊戲肯定會非常非常的流暢。

12450H這款處理器內置了核顯,有48個執行單元,動態頻率可以跑到1.2GHz。DP接口可以支持7680×4320@60Hz的分辨率,HDMI接口支持4096×2304@60Hz的分辨率。核顯的Time Spy得分僅有946,差不多是intel ARC A750顯卡的7.6%。這種核顯運行最新的3A遊戲大作肯定會非常喫力,不要指望用它來玩比較新的遊戲,用來懷懷舊還是沒問題的。

別看SEi12 12450H的GPU性能不適合玩大型遊戲,但是在視頻剪輯方面還是挺能打的。這款主機的配置可以流暢地使用剪映剪輯不太複雜的視頻。

使用SEi12 12450H剪輯一條5分鐘的4K 50幀視頻,多條軌道加多種特效,拖動滾動條還是非常流暢。別看intel研發遊戲顯卡的能力不如NVIDIA和AMD,但是intel的核顯在視頻剪輯方面還是很給力的。最終這條5分鐘的視頻花費了14分15秒導出。在導出過程中CPU的佔用率一直在40%左右,GPU倒是挺忙的,佔用率會達到99%,可見核顯在剪輯視頻的時候確實是很賣力氣的工作。

在PCMARK10的測試中SEi12 12450H得分爲4100,有關文檔編輯、網頁瀏覽、應用啓動等項目的測試表現得都很優秀,說明它用來辦公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拿來做生產力工具也是合格的。

最後再來看看娛樂大師的跑分,86.4萬分的成績,對於一臺核顯的迷你主機來說還算不錯。

作爲對比,看看我幾年前價值一萬多的臺式機,雖然有獨立顯卡和96GB的內存,但是魯大師跑分只有約86萬分,還不如SEi12 12450H的性能好。

隨着年紀的增長,對於玩遊戲越來越沒有興趣,有獨立顯卡的臺式機開機的機會越來越少。現在的業餘愛好就是拍拍照片,碼碼字,這些應用使用像SEi12 12450H這樣的迷你主機已經足夠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