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FIIL CC PRO 219 弱水時砂 Earfree i3 229 漫步者 zero Pro 229 倍思 M2s 251
IKF Zing 259 泥炭C3PRO299 VIVO TWS3 309
最近注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無線耳機,然後粉絲羣裏的小夥伴也有問我有沒有什麼推薦,所以乾脆就整了一篇橫評好了,全程無廣可以放心食用,麻煩廠商看見廣告費給一下哈~
畢竟咱底層博主一枚嘛,所以就不測很多了,畢竟一次性買來也是要成本的,所以一共有七款耳機,分別爲漫步者zero pro,泥炭c3pro,vivotws3,ikf zing,倍思m2s,fiil cc pro,弱水時砂Earfree i3,這些都是兩百到三百元價位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算是大多數老哥的預算範圍內了。
首先介紹的是vivo的tws3,按照其本身的介紹,其帶有CD級的無損音質,3D全景音頻,49dB的智能降噪,還有着40小時的長續航,看起來還不錯,那麼實際體驗如何呢?容我我就簡單聊兩句咯,這邊先疊個甲,這邊爲了儘可能的客觀,使用的爲本家的新款手機,在兼容性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點是,tws3的降噪的確是實打實的,在這七款耳機中,也算是很優秀的存在了,對於地鐵車廂的聲音以及火車飛機之類的噪音,有着較好的降噪表現,而在其他耳機沒辦法的中頻部分,也就是人聲部分,也有着一定程度的降噪效果,在這個價位段算是很不錯的降噪體驗,那麼好的說完了,聊聊別的吧。
首先是音質部分,其所謂的CD級無損音質,我只能說可能我的耳朵不太適宜這麼高雅的音樂,給我的感覺就處於好聽和難聽之間,純純的好難聽,而延遲部分,其本身的延遲是讓我個人感到不適應的情況,畢竟官方宣傳的低延遲爲55ms,但實際使用中打開低延遲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我也簡單的測試了一下延遲的數據,只能說是發出來就要喫律師函的水平,所以這邊你就當圖一樂吧。
其他方面其實還算不錯,其本身的設計比較圓潤,耳塞也比較貼合耳道,較長時間使用也還算舒服,即使是側躺將其壓在枕頭上面也不會有太大的異物感,舒適度上還是OK的,至於延遲和音質嘛,希望後期可以通過OTA更新達到其所說的程度吧。
音質 5 續航(40h)6.5 降噪(-43dB)7 日常體驗5.5(快跑)
而第二款產品,則是倍思的m2s,說實話,不愧是老低價守門員了,m2s的表現要比上一位要好上不少的,但其設計與IKF家的產品可以說是非常的酷似了,但在設計上並沒有IKF家的巧妙,其耳機無論是拿取還是放回,都顯得非常的難受,在這個地方的設計是有些反人類的,至少如果你想靠它在外面來個帥帥的耳機佩戴,那多少還是熄了這個心思吧,除了tws3爲了效果,拿了一臺驍龍U的本家機器之外,剩下的產品都是在我的粗糧廠上實驗的,而這款耳機不清楚在其他產品上的表現,但在粗糧廠上可以直接從系統層面調用LHDC和低延遲功能,LHDC倒是不少見,但是低延遲功能不需要下載APP就可以選擇還是比較讓我驚喜的,音質方面則是則是讓人有點頭大了,倒是沒有上一位那麼極品,但也算是重量級了,音質表現只能說能響就行,而軟件連接部分算是一把好手,沒有出現其他家軟件明明已經連上耳機了還在搜索的情況,可用性很高,延遲方面和官方說明還是有些出入,但差別不算太大,就李姐萬歲了吧
音質 6 續航(30h)6 降噪(-48dB)7 日常體驗 6
而測試的第三款產品就是弱水時砂的Earfree i3了,其包裝上還是和琉璃一樣的那一套,但其自帶的這個耳機盒還是很不錯的,在外面掏出來也算有點高級感了,而其他的耳機就是光板皮膚了,連個硅膠套都不帶送一個的,當然,耳機好不好還是要看體驗的,而i3的表現就屬於那種,很明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的一款產品,它的音質表現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驚喜到簡直不像是這個價位藍牙耳機該有的水準,這個價位大部分的耳機,包括我後面測試的其他耳機,大部分都是如m2s一樣的聽個響水平,發悶發糊,有一種距離感,我也沒感覺有什麼不對,但這玩意給我的感覺就像闖入幼兒園的暴徒,音質方面非常恐怖,你甚至可以拿它和一兩百元的入門HiFi有線耳機比,雖然是入門級,但對於藍牙耳機來說,真的非常厲害了,但就像我前面說的,它很明確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也很明白代價是什麼,當然哈,沒有犧牲延遲,其本身的延遲水平在手上的這麼多耳機裏面算是最優秀的,水分也是最少的,但切割的卻是也很重要的降噪表現,其本身43dB的表現就不算很好,配合上其所謂的智能算法,無法自主選擇降噪模式,使得其大部分情況下並不能達到我所希望的效果,只能說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算一把好手,但在其他時間,你就當它沒有降噪好了。但其自帶的ENC通話降噪還是不錯的,只是其主動降噪沒有音質那麼亮眼吧,希望後期可以開放自主降噪的選擇。
音質 8 續航(50h)7 降噪(-43dB)6.5 日常體驗7
之後的產品就是FIIL家的CC PRO了,這款產品屬於是在它能給你的部分都拉到最好了,畢竟其本身的紙面參數是不如其他家的,但其價格也算是所有產品中最低的,它的音質表現甚至比tws3要好,就很有意思,你可能會說,tws3和誰比都得退避三舍吧,但,tws3支持APTX,但這款耳機最高也就只有AAC而已,但其表現要好上太多了,雙降噪也沒有缺失,主動降噪和通話降噪都有,但主動降噪最大隻有39dB,所以只能說差強人意,可以用,但別和vivo的比,畢竟人家48dB,但設計上還是稍微有些問題的,耳機可能是爲了設計,在耳柄部分設計成了矩形的設計,的確很特別,但如果你側躺着,那基本一個小時都受不了,使得其本身的使用場景有所收窄了,不過軟件很好用,且LOGO指示燈設計很巧妙,對於預算非常喫緊的朋友算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這可比粗糧廠同價位的好用太多了。不過還是那個毛病,因爲長條形的設計,耳機取拿和放回都不太容易。
音質 6.5 續航(30h)6 降噪(-39dB)6 日常體驗6.5
然後是泥炭家的c3pro,也算是全能流吧,不過其表現比起上面那位是要優上一些的,不過價格貴了差不多三分之一,而提升卻並不是那麼的高,雖然在早些時候,的確算是一款音質不錯的耳機,但其實際表現相比較於太空漫遊或者琉璃都差不太多了,所以在這個價位段我不是很建議你買這款,但如果你就喜歡泥炭的話,有那種品牌價值感,那我也不攔你,表現是不錯的,但與價格不太匹配。
音質 7.5 續航(52h)7 降噪(-43dB) 6.5 日常體驗7
而漫步者也是這個價位段經常被提到的耳機品牌,我這邊選擇的是花再的ZERO Pro,依然是仿鵝卵石的設計,手感上還算圓潤,佩戴體驗感與上面的倍思比較相似,中短期佩戴是沒問題的,但是長期佩戴就會有頂耳感,再繼續就會有疼痛感了,但這個時候一般是單次超過四小時了,正常來說應該不會單次戴這麼久,音質方面,漫步者也算耕耘多年了,聲音表現上比倍思和vivo的要好多了,但與泥炭等產品有着明顯的區別,延遲方面則屬於可用程度,還算是不錯的選擇。
音質 6.5 降噪(-43dB)6.5 續航(26h)5日常體驗 6
最後就是IKF家的Zing了,他家的包裝倒是這麼多耳機中最唬人的,很大的一個盒子,本以爲東西會很多,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只是爲大而大,如果可以把盒子改小但是帶個便攜包包的話,就更好了,音質方面可能是我對其報以的期望太高了,相比較於之前那種聽個響來說,自然是高上了不少,但在之前通過弱水時砂和泥炭之後,就感覺這個聲音平平無奇了,不過,還是要比之前的高音破低音糊人聲遠的普遍水平高了不少的,其設計與倍思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完全相同,取拿方式和佩戴感受完全一致,取用感受很糟糕,佩戴也不適合長時間佩戴,但聲音表現比倍思好,所以有考慮倍思的老哥可以看看這款。
音質 7 續航(36h)6.5 降噪(-49dB?)7* 日常使用 6.5
總結與碎碎念
以上就是對比較出名的幾款耳機的評測部分了,就個人感受來說,我覺得如果你更追求音質,那就選擇煤炭,如果追求性價比,那弱水時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你要說,我就要降噪,聲音能響就行,那你可以試試某手機大廠,畢竟48dB的確在這些裏面算是很高了,不過記得買老固件版本的大廠,因爲新固件版本被砍了一刀,應該是爲了新品讓路了。至於IKF的49dB,可能是OTA沒跟上吧,完全沒有這個數據該有的表現。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