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驕子,國之柱石!國產固態硬盤怎麼選?萬字長文掰碎講清楚!

寫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噩夢飄雷~

眼看時間又快到618大促了,想必也有不少朋友準備趁這機會入手固態硬盤。最近幾個月,在數碼圈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大事,就是固態硬盤的價格全面暴跌了。

相比去年同時段,固態硬盤的價格幾乎達到了腰斬的程度,原本能買1TB M.2 NVMe固態硬盤的價格,現在能買到2TB的容量還綽綽有餘。這其中,一衆國產固態硬盤廠商更是將價格壓到了史低冰點。

誠然,固態硬盤的下跌和世界範圍內存儲廠商普遍庫存高企急於出貨的大環境有關,但是我們需要重視的是,長江存儲作爲國內唯一的閃存顆粒生產商,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讚一句天之驕子、國貨之光毫不爲過!

一方面,長江存儲在起步遠遠落後的情況下,長江存儲通過自研的X-tacking架構實現了彎道超車,經過短短几年的研發就量產了232層3D TLC顆粒,達到了世界頂級技術水平。

然而在阿美利加不講理的制裁下,長江存儲只得降低售價大量出貨先求生存,直接拉低了一衆大小國產固態硬盤廠商的成本價格。

另一方面,雖然長江存儲目前的市場份額還不大,但是在長江存儲崛起的過程中,國外存儲廠商也紛紛跟進降價拋售,試圖通過擠壓市場壓低利潤的方式扼殺還在萌芽階段的國產行業,同樣造成了國外品牌固態硬盤的價格也隨之暴跌。這種事情在過往的歷史中已經無數次發生了,機牀、機械、船舶等領域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由於有着長江存儲閃存顆粒的支持,國產固態硬盤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便宜大碗。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個人建議大家在選購固態硬盤時不妨優先考慮下國產固態!

畢竟我們普通消費者只是想繼續買到平價的存儲產品而已,沒人願意隔三差五就看着國外廠商失火走水,然後壟斷擡價吧?

開頭寫了這麼多,實在是提起長江存儲就激動不已,當浮一大白。

迴歸主題,本文又㕛叒是一篇純乾貨向的萬字長文,寫作目的就是爲了詳細剖析關於國產固態硬盤的各項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大家只憑這一篇文章就能避開各種大坑和智商稅,搞懂到底應該如何選購。

鑑於字數有些過多,大家可以先收藏後慢慢閱讀,也可以點擊目錄快速跳轉至感興趣的章節。

另外,結尾處將基於顆粒質量和穩定性等因素,推薦幾款個人親身用過的國產大廠M.2 NVMe固態硬盤,希望能對大家的選購過程也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一、國產固態硬盤怎麼選

爲了節約篇幅,這部分我們就以市場主流的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盤爲基礎進行討論,因爲乾貨部分涉及內容太多,所以在此整理了一份省流版本的總結,方便大家隨時取用。

(1)當系統盤求穩定買原廠、大牌產品;存電影遊戲豐儉由人,雜牌小廠也可一戰。

(2)長存顆粒分裝廠衆多,顆粒品質不一,記得買前查查顆粒來源,做到心中有數。

(3)有緩盤、無緩盤常規使用基本用不出來差距,無緩盤溫度更低更便宜,值得入手。

(4)同一塊主控也有性能之分,不同批次的顆粒會影響實際表現,小廠沒有對主控和固件的調校優化能力。

(5)標稱順序讀寫速度意義不大,4K隨機讀寫速度更影響系統流暢度,不過還是建議選優先選滿速盤。

(6)容量越大性價比越高,建議1T起步,2T最佳。

(7)質保要看年限和TBW,求穩妥建議京東自營入手,其次選能個人送保的大品牌。

1.品牌渠道

買固態硬盤,先要看準廠商品牌,這不僅關係着產品做工和售後等問題,更直接的影響因素就是閃存顆粒的來源渠道與質量了。

目前,長江存儲在出售顆粒(晶圓)的過程中,是存在供貨優先級之分的,可以理解爲先提貨的商家能獲得挑選優質顆粒(晶圓)的權限,優先級越低,拿到優質顆粒的可能性也就越小,顆粒的質量也就越難以保證。

以供貨優先級和顆粒來源渠道來排序,目前使用長江存儲顆粒的固態硬盤廠商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梯隊:

第一梯隊,肯定是長江存儲自家旗下的消費級品牌致態。長江存儲自己生產封裝、質量最好的原廠顆粒都供給了自家的親兒子,這一點是其他品牌都無法取代的優勢。

不過與之對應的,或許是爲了豎立質量與價格的標杆,致態的固態硬盤價格相對其他國產品牌更高一些,屬於質量與價格雙高的類型。

第二梯隊,就是擁有晶圓封裝/產品生產能力的一手廠家了。比如江波龍和嘉合勁威這兩家國內最大的存儲產品製造和供應商,作爲長江存儲的鑽石級合作伙伴可以優先挑選和採購晶圓,進行封裝檢測後將優質顆粒提供給旗下的消費級品牌,同時也向其他客戶供貨。再比如金百達這種老牌代工大廠,雖然沒有封裝晶圓的業務,但是擁有自家工廠和行業資源,產品的品控與質量也有保證,免去了中間商賺差價後性價比很棒。

個人認爲這其中江波龍旗下的國際高端消費類存儲品牌雷克沙更穩一些,目前使用長存顆粒的型號並沒有發生混用的情況,一直用的是江波龍自封打標顆粒。另外金百達的產品雖然主打性價比,但是使用的顆粒也是江波龍封裝,在質量和售後方面也沒啥折扣,近年來的產品口碑還是挺好的。

至於嘉合勁威,旗下擁有阿斯加特、光威、酷獸等多個子品牌,不過不清楚是否因爲嘉合勁威和親密夥伴太極的封裝產量不足,阿斯加特和光威都曾出現過混用顆粒的情況,這一點雖然不太影響質量,但還是略有遺憾。

第三梯隊,是海康、大華、宏碁、七彩虹、朗科等品牌。除了朗科以外,這些品牌雖然並非以存儲產品爲主業,但也都算是各自行業內的老牌大廠了,在售後等方面還是相對靠譜。

另外,大廠的相關資源更加雄厚,也能穩定採購到其他第三方晶圓封裝大廠的靠譜顆粒,這一點也是雜牌小廠難以比擬的優勢。

這其中個人認爲海康存儲要比其他幾家更強一些。理由很簡單,目前國產固態硬盤大多爲HMB無緩方案,基本都在使用國產的聯芸主控,而聯芸主控目前由海康控股。有這麼一個優勢在,海康存儲採購顆粒的渠道與質量就相對更加靠譜了,更別說海康存儲也有自己的固件團隊,擁有對主控的優化調校能力。

第四梯隊,就是如愛國者、達墨、梵想、幻隱等較小的廠家了。除了以上介紹的幾類企業之外,長江存儲還會向普通的顆粒經銷商提供相對便宜且體質可能略差的晶圓(畢竟是人家之前一輪輪挑剩下的),經銷商再將顆粒封裝後,與其他渠道來的顆粒一同賣給這些小廠。

小廠最大的弱點在於採購顆粒的渠道並不一定穩定,質量也不一定有保證。運氣好一些的話能採購到封裝大廠流出的顆粒(甚至達墨最近還宣稱弄到一批長江存儲原廠封裝的x3-9070顆粒),運氣不好的話就只能有啥用啥了,這也是之前某品牌的PCIe4.0旗艦盤被爆出來有五六種顆粒方案的原因。

另外,許多小廠只能算方案整合商而已,沒有對主控固件等進行專門性優化的能力,只能使用公版固件,性能表現並無優勢。

瞭解了這些,再看市面上這麼多存儲品牌宣稱使用了長江存儲最新的閃存顆粒,爲啥有的品牌產品價格低到離譜,難道真的是以爲大廠們不想降低價格搶市場賺錢麼?這個問題大家細細想想就心裏有數了。

不過小廠的固態硬盤也有優勢,那就是真的便宜。雖然作爲系統盤、存儲重要資料讓人心裏有點嘀咕,不過用來當存儲盤保存些視頻、遊戲等可以重新獲取的數據倒還是挺香,畢竟人家都不嫌咱窮了,咱也沒必要嫌人家差。

這其中相對靠譜的是愛國者、梵想等擁有京東自營店鋪的品牌,起碼有京東兜底,不用擔心售後問題。連自營店都沒有的牌子,甭管宣傳質保幾年,一旦倒閉跑路,那用戶可就麻爪了。

2.閃存顆粒質量與分類

(1)顆粒質量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長江存儲顆粒的供貨優先級有了基本的瞭解。那麼具體到閃存顆粒上,可以劃分爲三個不同的等級,大家可以通過揭開固態硬盤正面的貼紙來查詢料號。

第一種是確認可靠的。包括長江存儲原廠原標的Good Die顆粒(其中部分爲長江存儲自行封裝檢測,部分爲佰維等三方大廠封裝),以及嘉合勁威(太極)和江波龍這兩家鑽石合作伙伴封裝打標的顆粒。

第二種爲長江存儲的KR降級顆粒和第三方廠商封裝的顆粒,包括紫光宏茂(YMC開頭)、宏芯宇(HGCC開頭)、百維(BW開頭)和其他通過料號找不清來源的封裝廠。

由於有衆多廠商參與了對長江存儲晶圓的封裝,封裝後顆粒的品控與質量全靠各家自行管理掌控,所以誰也不能貿然說哪家封裝廠的顆粒一定好、哪家一定差,只能憑藉經驗來判斷了。

通常來講,除了長江存儲、江波龍、嘉合勁威(太極)等一線大廠以外,紫光宏茂、佰維、宏芯宇等業內有名有姓的封裝廠還是要比不知名的雜牌小廠要讓人更放心一些。

第三種就是沒有任何標記的顆粒了,也就是咱們俗稱的“黑片”。這玩意兒基本可以認爲是劣質產品,只看沒有任何一個大小封裝廠敢打標負責就知道了,一般是無法通過測試的不合格顆粒。使用這種顆粒的固態硬盤,雖然也宣稱使用了長江存儲產品,但還是不建議購買。

(2)顆粒分類

在這兒貼一張網傳的長江存儲顆粒列表,供大家對照參考:

其中初代版本的致態PC005使用的X1-9050 64層顆粒;

致態TiPlus5000和TiPro7000使用的是X2-9060 128層顆粒;

致態TiPlus7100使用的是X3-9060 128層顆粒。

反而目前其他國產固態硬盤廠商已經大批量用上了最新的X3-9070 232層顆粒,性能最強,單顆粒容量最大,建議大家在選購時優先選擇232層顆粒即可。

3.有緩盤與無緩盤

熟悉固態硬盤的同學大多聽說過模擬SLC緩存(SLC Cache)外置緩存(DRAM)的概念,有外置DRAM緩存的固態硬盤我們一般俗稱爲有緩盤,價格更高,典型代表爲海力士P44 Pro、三星990Pro等;反之,沒有DRAM緩存的方案則稱之爲無緩盤,售價更低。

但是前幾天和朋友討論時,驚奇地發現竟然還有不少兄弟認爲SLC模擬緩存與外置緩存的作用相同、二者都對固態硬盤的順序讀寫速度產生影響,甚至誤以爲外置DRAM是爲了給數據讀寫提供緩存的,這可就亂了套了。

其實,外置DRAM緩存的作用只是存儲FLT閃存映射表,就像一本書的目錄一樣,只會提高一塊固態硬盤的隨機讀寫速度,對順序讀寫速度並沒有什麼影響

目前國產固態硬盤大量使用的HMB無緩方案,會使用一小部分電腦內存來替代外置DRAM緩存的作用,在性能上與有緩盤拉不開本質差距,至多隻是在小文件隨機讀寫速度、延遲、穩定性等方面略遜一籌而已,在普通用戶輕度使用的場景中並沒有什麼兩樣。

舉例來說,在很少有自媒體作者提到,但是直接影響我們操作系統和打開程序體驗的TLC緩外4K隨機讀取速度方面,致態TiPlus7100作爲典型的HMB無緩盤爲37-40MB/s左右,旗艦級有緩盤海力士P44 Pro則在65MB/s左右,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差距,在4K隨機讀取速度高達300MB/s以上的傲騰900P面前都是弟弟:

然而即使我正在用傲騰900P作爲系統盤,但是作爲普通用戶和HMB無緩盤之間也還是基本用不出啥明顯區別。

所以,除非您是重度生產力用戶,否則無需在有緩盤與無緩盤之間糾結。HMB無緩盤發熱更小,價格便宜,它不香嘛?

如果對外置DRAM緩存和SLC模擬緩存的運作機理想進一步瞭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詳細介紹,否則可以直接點擊目錄跳轉即可。

(1)外置DRAM緩存

外置DRAM緩存是用來存儲FTL閃存映射表的,在通電後可以記錄存儲數據存放在NAND閃存顆粒中何處位置,有利於閃存顆粒快速讀取、檢索和更新更新數據。

在固態硬盤中,閃存顆粒無法如同機械硬盤或者傲騰的3D Xpoint一樣,直接進行數據的覆蓋和寫入,對於已經寫入過數據的部位,需要先擦除之前寫入的數據,然後才能寫入新數據;在這個過程中,擦除——再寫入的操作會消耗閃存顆粒壽命。

爲了能夠更方便的調用和修改分佈在不同block上的數據信息,更好的排查和監控閃存塊的壽命情況,延長SSD的使用壽命,業界便引入了邏輯地址LAB和實際物理地址PBA之間相互轉換的概念和機制,也即FTL閃存映射表。

大家可以把FTL閃存映射表想象成一本書的目錄,有了這個目錄,當我們想要對存儲的數據進行操作時,就能快速找到其在閃存顆粒中對應的存放位置,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隨機讀寫。

外置緩存方案通常採用我們在內存條中使用的DRAM顆粒,特點是讀寫速度快、延遲低,和SSD容量的比例大致在1:1000左右,即1T的SSD配備1G的DRAM緩存。

具體到我們實際使用的場景中,可以理解爲,我們在使用SSD時讀寫的數據,並不會寫入到外置DRAM緩存中,外置DRAM緩存的作用只是存儲FTL閃存映射表,僅對一塊SSD的隨機讀寫性能有加成,但是對順序讀寫時的極限速度並沒有什麼影響。

在一些較老舊的SSD中會使用初代DRAM-Less方案,由於沒有外置DRAM緩存,會將FTL閃存映射表存放在SSD的主控和NAND閃存顆粒中,這種情況下,由於NAND閃存顆粒本身的讀寫速度要比DRAM顆粒慢得多,所以會極大地影響SSD隨機讀寫性能,所以這種方案現在基本已經被淘汰了。

而目前主流SSD廠商都在推廣沒有外置緩存的HMB(Host Memory Buffer,主機內存緩衝)方案。HMB雖然也是一種無緩(DRAM-Less)技術,但是得益於Windows對HMB技術的支持,最新的HMB無緩SSD方案可以使用我們的一小部分電腦內存容量(Windows中最大64MB)來存儲FTL閃存映射表。

由於電腦中的內存同樣使用了DRAM顆粒,同樣擁有讀寫速度快和延遲低的特點,所以使用了HMB方案的SSD在沒有外置DRAM緩存顆粒的情況下,也可以發揮出和有緩SSD近似的隨機讀寫性能。

在使用HMB技術的情況下,SSD廠商可以減少DRAM顆粒的相關成本,同時大幅度降低整塊SSD的功耗和發熱。而在用戶這裏,則可以獲得更低的售價、更低的溫度、無差異的順序讀寫速度以及近似有緩SSD的隨機讀寫性能,性價比更高——至於損失的那點隨機讀寫性能和大一些的讀寫延遲,實際在家用消費級使用場景中是幾乎體驗不出區別的,並沒有必要在意。

(2)模擬SLC緩存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消費級NAND SSD中,SLC顆粒與MLC顆粒基本已經絕跡,廠商們大多使用TLC或者QLC顆粒。QLC顆粒太過拉胯,這裏我們略過不提,先來說說前三種顆粒:

  1. SLC顆粒在1個儲存單位中存放1個單位的數據,速度快壽命長,目前在消費級市場中已經基本絕跡;
  2. MLC在1個儲存單位中存放2個單位的數據,速度一般壽命一般,由於成本因素,目前也基本買不到全新的MLC固態硬盤了。
  3. TLC在1個儲存單位中存放3個單位,速度慢壽命短,但是成本便宜得多,這也是目前主流廠商都在使用的顆粒類型。

那麼爲了解決TLC顆粒讀寫速度慢的劣勢,廠商會在消費級SSD中劃分出一定的存儲空間,以3:1的比例用TLC來模擬SLC的運行方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讀寫速度,而這個模擬出的SLC空間,就被成爲SLC緩存(SLC Cache)。

不同的SSD廠商劃分的SLC緩存容量也不同,在這個模擬出的SLC緩存空間中進行文件寫入時,基本能夠達到SLC閃存的速度。但是在SLC Cache耗盡時,則會體現出TLC顆粒真實的讀寫速度。

不過我們在家用環境中,一般不會有太大容量的數據寫入,基本都會在SLC緩存範圍內使用。以我測試過的海康存儲C4000 2T爲例,空盤狀態下SLC緩存高達360GB,即使滿盤也不失緩,正常家用場景中基本沒機會觀察到緩外降速的現象。

而這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緩內速度和緩外速度之分,這個“緩”,指的是模擬SLC緩存,而非外置DRAM緩存。

目前主流廠商基本大多會採用動態SLC Cache方案,也即隨着硬盤剩餘空間越來越少,SLC緩存的容量也會隨之變化。調校比較激進的廠商甚至能調用SSD的一級預留空間,達成滿盤不失緩的效果,讓我們一直都能享受到SSD的極限讀寫性能。

4.主控方案

目前使用長江存儲顆粒的國產PCIe4.0固態硬盤一般有英韌主控和聯芸主控兩種方案。

其中使用英韌主控的多爲有緩盤,致態的TiPro7000就使用了英韌IG5236主控;而TiPlus7100等使用聯芸1602主控的均爲HMB無緩盤。

如上文所述,有緩盤方案雖然在隨機讀寫方面有些優勢,但是普遍存在主控發熱較高的問題,只適合搭配散熱片安裝在臺式機內使用。

而HMB無緩盤在順序讀寫方面絲毫不弱,並且普遍發熱更小,並不需要一定加裝散熱片。不止在臺式機內可以用,在筆記本、mini小主機、移動硬盤盒等設備中也更有優勢。

另外我們需要知道,雖然現在有大大小小的國產固態廠商都在使用聯芸主控,但是隻有少數大廠才擁有對主控和固件的優化與調校能力,小廠商大多隻能使用公版固件,這也是在本文開頭更加推薦大家購買大廠產品的原因之一。

5.讀寫性能

目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固態硬盤廠商,都以自家產品的順序讀寫速度爲賣點。從PCIe3.0固態的3500MB/s,到PCIe4.0中速盤的5000MB/s,再到PCIe4.0旗艦級滿速盤的7450MB/s等等。

其實這些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實用意義,理由主要有以下3點:

1.Windows的文件資源管理機制做得挺渣的。

在Win10下向固態硬盤中實際寫入大文件,單進程的實際寫入速度通常在3GB/s左右。即使升級到Win11,單進程寫入速度也無法超過4GB/s。如果不用Fast Copy之類的軟件,這就是我們大多數普通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觸及到的上限了,再快的讀寫速度我們也用不上。

2.我們日常將固態硬盤作爲電腦的系統盤時,其實我們在打開程序、使用軟件的過程中,用到的更多的是4K小文件的隨機讀取操作。

4K隨機讀取速度和延遲是直接影響我們系統流暢度的兩個性能指標,要比最高順序讀寫速度重要得多。以傲騰900P爲例的3D Xpoint存儲器一向被認爲是作爲系統盤的最佳選擇之一,就是因爲在這兩方面對比NAND固態硬盤有碾壓級的優勢。

專業些的廠商會將SLC緩存內的4K小文件的隨機讀寫性能以IOPS的方式表示出來,這個我們只作爲性能參考即可,其實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用不上。

因爲SLC緩存基本只是在寫入數據時候纔會生效(爲了節約篇幅,這裏排除持久SLC緩存的影響),我們開機之後,Lightromm、Photoshop之類的應用軟件並不會被存放在SLC緩存區域內。此時如果打開軟件、操作系統時,還是考驗的TLC區域內的隨機讀寫速度。

只不過在同方案的固態硬盤橫向對比中,不同廠家標識的SLC緩內4K隨機讀寫性能越強,變相也代表着緩外性能也越強而已,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比例關係,所以說大家將其作爲參考即可。

3.目前消費級固態硬盤廠商宣傳的最高順序讀寫速度只是基於SLC模擬緩存測試出的而已。

在SLC緩存範圍內,確實能有最高性能。當大容量寫入導致SLC緩存耗盡時,就會進入TLC直接寫入和邊進行垃圾回收邊寫入的最慢速度區間,這也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三段式寫入曲線。

由於有聯芸1602主控加持,現在很多固態硬盤都宣稱自己能達到7100-7500MB/s的最高讀取速度了。那麼我們要如何衡量一塊固態硬盤的真實順序寫入性能之強弱呢?

這就建議大家多看一下評測,觀察上圖所示三段式曲線中的第二段和最後的第三段。

其中第二段曲線爲固態硬盤的TLC直接寫入速度,直接說明了TLC顆粒的真實寫入能力,在這一段越穩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

第三段則是固態在邊進行垃圾回收邊寫入的速度,代表着一塊主控+顆粒的綜合實力,我們在選購固態硬盤時儘量選擇第三段速度在500MB/s以上的。

大多數固態硬盤在上圖的第三段垃圾回收階段會進行速度較低但是平穩的寫入,但也有少數有主控調校能力的廠商會將主控優化至偏向性能的方案,處處都想發揮最佳性能,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比如上圖是雷克沙 ARES 1T的全盤寫入速度曲線,可以看到在第三段主控進行了非常積極的垃圾回收,主控很努力的在試圖將速度拉高到TLC直寫的水平,性能釋放相當積極主動。

言歸正傳,以上只是簡單科普下相關知識,教給大家如何權衡判斷而已。有一說一,雖然PCIe4.0滿速盤7100MB/s以上的極限順序讀寫性能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完全利用,但還是建議大家優先購買此類滿速盤,原因也非常簡單。

PCIe4.0滿速盤作爲各家廠商的招牌門面,爲了達到標稱的速度,在顆粒和主控用料方面理應比半速盤更加優秀。同樣的負載狀態下,更新更好的顆粒也能帶來更穩定的性能發揮和更佳的溫度表現,反正價格也沒有貴多少,何樂而不爲呢。

6.容量及協議

目前國產固態硬盤的價格已經降至冰點,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容量越大的固態硬盤性價比越高。畢竟無論容量大小,都要付出PCB板和主控芯片的成本。

在目前階段建議大家選購國產固態時從1TB的容量起步,京東自營渠道的大廠PCIe4.0旗艦盤也就在300-400元左右下。

如果預算充足想要一步到位的話,更建議直接選擇2TB容量的版本。由於長江存儲最新顆粒的優異性能,HMB無緩方案本身發熱也較小,即使放在筆記本、小主機裏也不用太擔心溫度問題。

7.質保政策

沒有哪家廠商敢保證自家的固態硬盤完全不會出故障,各家無非只是故障率和售後政策所有不同而已,就算強如Intel傲騰系列,有0E故障的案例。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爲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在選購前還是要注意一下廠商的質保政策。

這裏我們主要關注質保渠道、質保時間和TBW。

在質保渠道方面,首先最靠譜的肯定還是京東自營了,不僅售後服務省事兒省心,而且即使萬一廠家倒閉關店了,也還有京東來兜底售後,這一點是其他渠道都沒有的優勢。

當然,如果因爲價格因素選擇在其他渠道購買固態硬盤的話,那儘量也選擇致態、海康、雷克沙、金百達等支持個人送保的產品——雜牌小廠即使支持個人送保,但是誰能確定品牌能不能活到質保期結束呢?

TBW原本是指該固態硬盤理論壽命內所對應的總寫入數據量,不過一般來講,現在TBW只是作爲質保過程中的一項標準而已。固態硬盤廠商一般採取質保時間+TBW的雙重質保政策,超過質保年限或者寫入量超過TBW後都會失去質保。

TBW並不能準確反映一塊固態硬盤的真實寫入壽命極限,現在硬盤廠商都比較保守,爲了減少售後的成本,會將TBW設定在比真實壽命更低的區間。在這個前提下,廠商敢於標稱更高的TBW,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在標着對自家產品質量的信任——畢竟體質合格的長江存儲顆粒是真的非常耐寫,已經有不少大佬實測過可以達到全盤3000次以上的擦寫水平,在消費級領域裏鶴立雞羣,堪稱性能又強又耐用,妥妥的國貨之光。

當然,有一些廠商故意將TBW設定到過高的水準,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看了。如果是大廠的話,可能真的是對顆粒來源質量和自己的售後服務有信心;如果是雜牌小廠的話,那就應該是賭用戶在質保期內寫不滿TBW了,純純的噱頭而已。

二、國產固態硬盤推薦

目前市面上使用長江存儲顆粒的固態硬盤林林總總數量太多了,其中既有原廠致態之類價格堅挺的型號,也有雜牌小廠低到讓人咋舌的價格,在沒有條件一一進行壽命和穩定性測試的情況下,個人覺得還是不能以所謂的性價比爲依據來進行排序推薦的,畢竟在性能和質量過關的基礎上,纔有資格來談性價比。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以上文所述顆粒的來源渠道和廠商的產品力爲依據,推薦幾款我自己親自收藏使用過的、比較靠譜的國產固態硬盤來供大家參考 ,畢竟還是有老哥要買來作爲系統盤或者保存重要數據使用的,安全第一嘛。

並且,這裏推薦的幾家廠商各自都有自身的獨到優勢,或者能使用體質最優的資產顆粒,或者能優先提貨優質晶圓自行封裝,或者通過控股主控芯片廠商根深葉茂,或者擁有自家工廠品控無憂,總之,就突出一個“穩”字訣主旨。

1.致態

致態作爲長江存儲親兒子,雖然價格相對其他品牌來說貴了不少,但這畢竟是真正的國產固態硬盤標杆,無論何時都是要首先推薦的。在此推薦以下三款我自己購買使用過的型號:

(1)致態TiPlus7100

保修政策:5年+1200TBW(2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7000MB/s | 6000MB/s

隨機讀寫速度:900K/700K IOPS(2TB版本)

主控芯片:聯芸MAP1602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3.0 128層 TLC(原廠自封)

HMB無緩方案

由於阿美利加的制裁,致態本身卻不被允許使用最新的X3-9070顆粒,不得不說是個遺憾。好在TiPlus7100的各項性能參數都頗爲優秀,速度快、耐久性強、發熱低,單面4顆粒的方案無論是放在臺式機,還是筆記本、小主機中,都非常合適。除了價格貴一些,沒毛病。

(2)致態PC005

保修政策:5年+600TBW(1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3500MB/s | 2900MB/s

隨機讀寫速度:330K/360K IOPS(1TB版本)

主控顆粒:慧榮SM2262EN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1.0 64層 TLC(原廠自封)

DRAM緩存:1G(1T版本)

PC005是致態上市的第一款消費級PCIe3.0 NVMe固態硬盤,出於謹慎的態度,整塊盤採用了有緩方案,並且從溫度牆到SLC緩存的配置都相對保守,有點類似中規中矩的老大哥的形象,但是也造就了其極佳的穩定性與耐久性。

雖然標稱600TBW,但是有很多人寫入超過3000TB後依然正常運行,說一句披着消費級外衣的企業級固態硬盤也不爲過。

另外,PC005是致態產品線中最爲穩定的,使用X2-9060顆粒的TiPro7000和TiPlus5000都曾有用戶出現過掉盤或者0E問題,TiPlus7100也和閹割供電後的聯想筆記本有兼容問題,只有PC005始終穩如泰山。

如果對穩定性的需求大過性能,那就選它吧,準沒錯,唯一的缺點可能也就是最大容量只有1TB了。

(3)致態TiPro7000

保修政策:5年+1200TBW(2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7400MB/s | 6700MB/s

隨機讀寫速度:850K/1050K IOPS(2TB版本)

主控顆粒:英韌IG5236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2.0 128層 TLC(原廠自封)

DRAM緩存:2G(2T版本)

TiPro7000是致態試水PCIe4.0 固態硬盤的第一款產品,實話實說X2-9060顆粒還是不如PC005和TiPlus7100靠譜,上市之初出現過掉盤問題,好在通過更新固件緊急修復了bug。

雖然TiPro7000一改PC005的保守謹慎,性能釋放相當激進,但是其實在性能方面並沒有TiPlus7100強多少。反而由於使用了雙面顆粒佈局+英韌IG5236主控,使得在高負載時發熱有些大,廠商後來也默認標配了散熱片用來壓制。

不過這塊盤是國產大廠中唯一一塊PCIe4.0滿速有緩盤,如果特別在意PCIe4.0滿速和DRAM緩存的話,還真的就它最合適了。

2.雷克沙

在上文中講過,江波龍、嘉合勁威由於供貨優先級高,自行封裝的顆粒質量很有保證。雷克沙作爲江波龍的親兒子,就好像致態之如長江存儲一般,質量和穩定性還是讓人放心的。

雷克沙 ARES 2T

保修政策:5年+1200TBW(2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7400MB/s | 6500MB/s

隨機讀寫速度:1000K/900K IOPS(2TB版本)

主控芯片:聯芸MAP1602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3.0 232層 TLC(江波龍自封)

HMB無緩方案

雷克沙新出的ARES系列固態硬盤與TiPlus7100同爲HMB無緩盤,只不過雷克沙 ARES採用了江波龍自封的X3-9070顆粒,比TiPlus7100還要先進,大廠出品在顆粒體質和保修政策方面也足以讓人放心。

在測試過程中可以看出雷克沙 ARES這塊固態的主控針對性能進行了優化調校,同時高負載下溫度控制的非常優異,這也使其擁有比TiPlus7100更強的性能表現,近期我也會將測試過程整理發佈,供大家參考。

3.海康存儲

本來在雷克沙後邊就該推薦嘉合勁威旗下的固態硬盤來着,不過可能是由於太極的顆粒封裝產量不足,阿斯加特AN4+和光威弈系列近期都出現過換三方顆粒的情況,沒法確保一定能買到太極封裝的顆粒。爲了穩妥起見,在這兒就不推薦了,直接把海康存儲上提一個優先級,等太極產量上來後再把嘉合勁威系的產品加上。

海康存儲作爲海康威視旗下的子品牌,首先就不用擔心會跟雜牌小廠一樣有倒閉跑路的風險,售後無憂。海康在控股聯芸後也成爲了存儲市場的上游廠商之一,無論是顆粒來源渠道還是主控調校能力都無需擔心,最新推出的海康C4000使用反饋都不錯,個人感覺沒必要再抓着C2000Pro的當年事不放了,畢竟時代真的已經變了。

保修政策:5年+3600TBW(2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7450MB/s | 6750MB/s

隨機讀寫速度:860K/690K IOPS(2TB版本)

主控芯片:聯芸MAP1602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3.0 232層 TLC(紫光宏茂封裝)

HMB無緩方案

海康存儲 C4000 2T版在性能方面妥妥的屬於旗艦級PCIe4.0陣營,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高達7450MB、6750MB/s,並且實測數據與官方標註相差無幾,處於目前PCIe 4.0 固態硬盤的第一梯隊。緩內4K隨機讀取的速度也在90MB/s左右,也適合應用在數據庫或者運算類存儲中。

這塊盤的顆粒由紫光宏茂封裝,發熱出乎意料地較小,功耗也較低,適合筆記本、硬盤盒、遊戲主機等溫度敏感型設備使用,用來改裝升級挺好的,高達3600的TBW也顯示了海康對質量的自信,可以買來可勁造了。目前拼多多的價格只有568,還支持5年質保和個人送保,屬實香的離譜。

另外,海康C4000的主控調校偏向於均衡性,海康同期還推出了CC700和X9這兩塊固態,幾乎可以認爲是C4000完全一樣,也值得選購。

區別在於CC700的主控調校更偏向於性能,而X9則是包裝最爲豪華美觀,可作爲禮盒裝而已,個人認爲這三者哪個便宜買哪個即可。

4.金百達

文章寫到這裏,感覺也有必要推薦一塊主打性價比國產固態硬盤了。

金百達作爲老牌的代工廠,雖然不能自行封裝測試晶圓,但依然擁有自家工廠,可以自行生產固態硬盤,僅這一點就比找人代工後貼牌的雜牌小廠強得太多了,在質量品控方面更有保障。

金百達推出自己的消費級存儲產品後,主打堆料和高性價比,近年來在DIY玩家羣體中口碑相當不錯,最近推出的KP260 Plus也進一步補全了PCIe4.0固態硬盤產品線。

保修政策:3年+2048TBW(2T版本),支持個人送保

順序讀寫速度:7000MB/s | 6500MB/s

主控芯片:聯芸MAP1602

閃存顆粒:長江存儲Xtacking3.0 232層 TLC(江波龍封裝)

HMB無緩方案

金百達終於推出自家的旗艦級PCIe4.0 HMB無緩盤了,使用了江波龍封裝的X3-9070顆粒,實際讀寫測試能達到官宣水平。

這塊固態硬盤同樣爲單面PCB設計,與以上推薦的其他盤都不同,廠家將logo貼紙貼在了沒有元件的背面,在主控和顆粒直接裸露在外,這樣可以方便我們隨時檢查顆粒料號或者,並且使得加裝第三方SSD散熱器時能有更好的接觸導熱效果。

有意思的是,金百達給KP260 Plus附帶了一篇薄薄的金屬貼片,通過導熱墊和橡膠圈固定在硬盤上時也能起到均熱的作用,個人感覺這種方式更加自由。目前KP260 Plus在京東自營的渠道只有568元,618大促期間估計還有進一步的優惠。總得來看,這塊盤價格誘人顆粒靠譜,京東自營保修也讓人放心,還是相當值得入手的。

總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洋洋灑灑又寫了萬字乾貨,基本把自己瞭解到的關於固態硬盤的所有知識都分享了出來,希望能幫助大家在618期間內選到自己喜歡的國產固態硬盤。

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請不吝來個點贊收藏關注三連,創作不易,您的支持就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

#實用軟件推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