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助手:9700X 2059、9800X3D 3999。
一、前言
蘑菇有一個朋友,處理器用的是9700X,平時喜歡在網上看各種評測,尤其是9800X3D的評測。聽各種評測博主、網友吹9800X3D,什麼遊戲神U,吊打i全系列等等。看的多了就跑蘑菇這裏來講,說什麼9800X3D真厲害,以後有錢了一定要把9700X換成9800X3D,等等。
蘑菇對此毫無感覺,每次都勸他,沒必要、你根本用不上之類的。因爲9700X是整體硬件規格最接近9800X3D的處理器,但後者的三級緩存容量更大,足足有96MB,和9700X的32MB的三級緩存容量相比,大了64MB。
價格方面,這二者卻相差2000左右,直接差出一顆9700X,甚至還有的找,就離譜。而且,朋友的顯示器還是2K分辨率的,會進一步縮小這兩者的差距。正好蘑菇有朋友買了一顆9800X3D,這裏就對比測試下看看差距,分辨率就選擇對朋友更有參考意義的2K。
二、AMD銳龍7 9800X3D對比9700X 開箱&外觀
▼處理器的包裝盒整體造型、設計是一樣的,但在配色方面略有不同,9800X3D中間的部分從深灰色變成亮銀色。
▼處理器的外形完全一樣,八爪魚的頂蓋,四周的貼片電容規格也完全一樣,只不過9700X的電容膠更模糊一點,9800X3D的電容膠更加透明一點。
▼處理器背面的觸點完全一樣,剛剛蘑菇數了一下,兩邊的觸點數量是一樣的。
三、AMD銳龍7 9800X3D對比9700X 裝機
▼蘑菇把這顆9800X3D處理器安裝到微星的B850M迫擊炮主板上,9700X搭配的主板是微星的B850刀鋒。
▼散熱這邊,9800X3D處理器用的是微星的A15冰刃,9700X處理器用的是微星的I360寒冰水冷,都是360水冷。
▼內存二者完全相同,宇瞻的ZADAK的SPARK內存,16GB*2 6000MHz。
▼顯卡是影馳的RTX 5070 Ti金屬大師黑金版OC,在50系顯卡中,5070 Ti還是蠻不錯的一張卡。
▼電源用的是長城的F8 850W白金牌全模組電源,轉化效率可達92%以上,日常使用更加節能高效。另外這款電源支持最新的ATX 3.1,標配PCIe 5.1供電接口,擁有10年質保,平時用起來非常放心。
▼電源側面,是140mm規格的,超大,且支持20%低功耗自動停轉,日常使用又安靜,散熱效果又優秀。
▼這款電源額定功率850W,其中+12V單路最大輸出849.6W,非常不錯。另外其支持100-240V 50/60Hz寬幅輸入,日常使用更加穩定。
▼電源尾部,熟悉的電源插口下面是電源開關,這個開關使用了半嵌入式設計,可以有效防誤觸。透過電源尾部的金屬衝孔網,可以看到電源的二級EMI電路非常完整,左側有兩顆並聯的整流橋,並在兩顆整流橋中間夾着一個金屬散熱件,輔助器散熱,保證穩定運行。
▼主電容方面,這款電源直接使用了尼吉康的耐溫105℃的高品質電解電容,單顆容量390μF,這裏直接用了兩顆,共780μF,幾乎快1W對應1μF了,這個用料,有點給力的!
▼電源輕鬆固定,順手把各個部分的供電接口插好。
▼電源的模組線採用壓紋線,線材柔軟,手感很棒,日常走線很簡單。
▼插電,開機,一次點亮,整機的顏值還是很漂亮的。
▼微星B850M迫擊炮主板的供電電路覆蓋有大體積的金屬散熱件,且表面的處理和塗裝很精緻。
▼微星A15冰刃水冷的水冷頭採用經典的軍火風格,表面是經典的拉絲處理,有微星的龍標LOGO,支持ARGB燈效。
▼宇瞻這套內存,RGB燈帶採用多段式設計,巧妙的和內存的金屬馬甲融合到一起,很有設計感。
▼影馳這張卡採用無光設計,正面和側面均無燈效,風扇罩和背板全金屬材質,質感很不錯。
▼機箱是微星的氪金槍3,機箱前部有大面積的金屬衝孔網,給機箱前部提供充足進風的同時,搭配機箱前部標配的支持ARGB的機箱風扇,視覺觀感還蠻好看的。
四、AMD銳龍7 9800X3D對比9700X 測試
▼整機配置一覽,處理器是9700X和9800X3D,主板是微星的B850刀鋒和B850M迫擊炮,其實差不多。
▼跑個3Dmark的理論性能測試,9700X和9800X3D的區別很小,幾乎完全一樣,只是略有波動。
▼遊戲實測方面的表現就比較迷了,蘑菇也沒刻意找遊戲,也就是常測的那幾個。首先就是LOL大亂鬥測試,2K分辨率,全集高畫質,泉水遊戲幀數都能跑到1000+,日常團長的情況,遊戲幀數也能保持在500-600左右,整體感覺區別不大。
▼絕地求生PUBG,2K分辨率,全高畫質,9800X3D的表現沒有9700X好,室外遊戲幀數差40,室內遊戲幀數差40,差別蠻大的,蘑菇個人感覺。
▼古墓麗影,2K分辨率,全高畫質,這個測試9800X3D領先明顯,三個測試場景,山頂幀數表現差不多,敘利亞和地熱山谷,9800X3D的平均遊戲幀數高9700X近百幀,評價遊戲幀數高50幀,領先明顯。
▼衆生平等奧德賽,2K分辨率,全極高畫質,體積雲最低,9800X3D的平均遊戲幀數低9700X超過25幀,低的蠻多的。
▼賽博朋克2077,2K分辨率,光追超級畫質,拼好幀關閉,9800X3D和9700X的表現伯仲之間,幾乎完全相同,都是101幀左右。
▼黒神話悟空,2K分辨率,特效超高,光追超高,超採樣100,9800X3D落後9700X一丟丟,平均遊戲幀數低2幀。
▼日常待機情況,室溫在20℃左右,處理器溫度在40℃左右波動。
▼整機輸入功耗在110W左右,還不錯。
▼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10W左右,全核心睿頻5.3GHz左右,溫度在64℃左右。
▼這個時候的整機輸入功耗在200W左右,相比較於待機情況,提升明顯。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140W左右,全核心睿頻4.6GHz左右,溫度在82℃左右。
▼整機輸入功耗提升到245W左右,相比較於待機情況,功耗提升了約135W。
▼這張RTX5070 Ti的功耗還是非常給力的,跑個3Dmark的壓力測試,TS模式。
▼整機輸入功耗會直接去到400W左右,這張RTX 5070Ti的默認功耗在300W左右。
▼跑個甜甜圈測試,顯卡的核心溫度穩定在71℃左右。
▼50系顯卡的甜甜圈測試負載明顯要高一些,整機輸入功耗去到420W左右。
▼最後在跑甜甜圈測試的同時,單烤FPU,處理器溫度在88℃左右,顯卡核心溫度在72℃左右。
▼整機輸入功耗去到550W左右,AMD的9000系列處理器的功耗真不高,搭配RTX5070 Ti顯卡,整機的滿載輸入功耗也就這樣。
▼關機,日常待機情況,待機功耗僅有0.8W,非常低。常見的電源,待機功耗都在1.5W左右,長城這款電源僅有其一半,白金牌認證就是給力!
五、總結
對於普通玩家來說,AMD的9700X這顆處理器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綜合性能表現出色,性價比也很出衆。
但如果你是專業的遊戲玩家,顯示器的分辨率是1080P,其他硬件配置都很頂尖,那選擇9800X3D也沒什麼問題。
但要是蘑菇選,蘑菇個人肯定是傾向於選擇9700X,畢竟5070Ti和5080的差價又有多少呢?不過,長城的這款F8 850W白金牌全模組電源是真不錯,性價比很高!
謝謝大家!
The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