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者Y9000P 2025:木桶效應在電子產品中的完美體現

拯救者Y9000P在4月15日正式發售

作爲2025年對標 ROG槍神的旗艦機型

拯救者用價格證明旗艦的地位 而硬件堆料和設計語言的創新僅作爲旗艦應有的配置

所以有一句話叫:

沒有垃圾的產品 只有垃圾的價格

聯想拯救者Y9000P 2025至尊版

Ultra 9 275HX / RTX5080 / 32GB / 1TB / 240Hz OLED /

黑,國補後19999,大學生到手17999

Ultra 9 275HX / RTX5080 / 32GB / 1TB / 240Hz OLED /

白,國補後20499,大學生到手18499

Ultra 9 275HX / RTX5090 / 64GB / 2TB / 240Hz OLED /

黑,國補後27499,大學生到手25499

Ultra 9 275HX / RTX5090 / 64GB / 2TB / 240Hz OLED /

白,國補後27999,大學生到手25999

這定價 不知道哪些大學生能買的起 先漲價後降價的操作屢見不鮮

但希望它真的可以配得上這個價格

光從配置來看 幾乎可以忽略性能的問題 更多的在於使用體驗

ddr5內存蒙着眼用 加載速度快的一b

但1tb的基礎配置不知道有沒有更高容量的選裝

不然多花1萬塊只爲了多1t的硬盤有些得不償失 性能提升不一定是硬需求

學不會硬盤管理的公子哥們倒是真有可能看着爆滿的硬盤罵街

白色選裝多500元見仁見智

黑色打油白色劃痕二選一的問題

貼痛膜解決一切

cpu和顯卡的性能毋庸置疑

但恰恰是其他地方纔是使其展現價值的方式

真正在筆記本上 同配置能拉開差距反而要看一些細節配置

電源功率給到配置的性能釋放 散熱架構的配置 屏幕色彩 亮度 刷新率

這些纔是真正影響使用體驗的細節

拯救者在此次乾坤散熱島和OLED的屏幕上創新遠比硬件堆料更有吸引力

乾坤散熱島

筆記本散熱可以一直說是老大難問題

今年的乾坤散熱架構相較以往的溫度控制表現更加優異

功率配置分三檔的情況下 改變了高性能必發熱的定律

ROG在壓榨性使用僅能保持20min的高功率狀態 後被溫度降頻

拯救者今年改變了內部風向的流向 全區散熱

不會讓溫度影響任何一個硬件的使用

實際使用體驗幾乎感受不到溫度變化帶來的性能下降

相較中間部分兩側出風口的風向動線溫度會更低

功率可以在不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盡情釋放

噪音的問題倒是遊戲本通病了

晚上在宿舍如果大夥都睡覺了

你也不想旁邊有個開啓野獸模式的舍友 但53db左右的噪音相較其他產品好很多了

甚至可以說是噪音最低的遊戲本了

而散熱排風口改到了以往接口槽的位置

確實避免了躺在牀上把筆記本架腿上導致低溫燙傷的局面

但代價是什麼呢 2025年旗艦本還只有兩個u口和一個雷電4

插完鼠標鍵盤 u盤可能就要插到百度雲盤上了

拓展槽近乎成了必需品 尤其對於一些藍牙耳機接收器 兩個接口實在是不夠用

但相比散熱硬傷的無法通過外接設備處理 拓展塢的代價算小了

雷電4和5的區別我決定倒沒有特別大的差異 只要有網 網盤解決一切

但話說回來 旗艦本這個價格給弄個雷電4確實有些糊弄事兒

可能主板設計問題導致的? 不然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差在接口配置上。。。

說回OLED屏幕

大夥一聽OLED可能會應激 燒屏 反光 等等等等

但開啓HDR後1000尼特的亮度和超出一般專業設計用顯示器的全色域色彩表現

會不會讓我在大晚上關燈時被某些人閃光或者highlight操作時

激發出我的光敏性癲癇是否能走醫療保險有待考察

作爲市面上唯一一款通過了HDR TureBlack 1000認證的電競顯示屏

將近兩萬元的售價 我覺得用上這樣一款屏幕的確大大增加了人員的使用選擇範圍和產品質感

無論是設計用還是遊戲 這塊屏幕都能足夠滿足需求了 有自戀癖的甚至可以在加載時當鏡子用

燒屏問題 我想 靠小鳥壁紙吧 哈哈哈 回到了20年前顯示器使用的問題上

CRT顯示屏的問題今天在OLED重現 使用體驗永遠是有代價的 看怎麼取捨

屏保永遠不如關閉顯示器來的實在

喜歡OLED的人驚歎他的色彩表現 屏幕質感 在遊戲的畫面表現上絕對有增無減

至於解決辦法我覺得也不算麻煩 ips屏用在這樣價位電腦的屏幕上有些降價了

不過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改善OLED屏幕的方式

揚聲器的調音表現還算不錯 做了調音處理

但大多數使用場景還是帶着耳機 或外接設備

等你回過頭想享用四揚聲器帶來的震撼感覺時

可能它已經被拼好飯沾滿了地溝油回不去從前了

卷電源功率路 一去不復返

給了一個大功率的400w適配器 但是電池相對低些 僅有80w

但是好處在於不會因爲適配器功率低去用電池代償

今年大部分測評重點也是放在了電源上

但是堪比板磚般的重量 出行攜帶也是夠累的

有足夠穩健的後援團做性能保障

使用時近乎可以拋開除價格外一切煩惱

今年拯救者在新品上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設計語言

出風口的改向 RGB燈帶的加入

讓整臺機器顯得更加凌厲

(雖然扣除那個拯救者的LOGO貼上外星人的腦袋我也覺得毫無違和感)

這樣一款旗艦機 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痛點都通過迭代改進解決掉了

性能反而是最不值一提的東西

拯救者雖然一直被大夥詬病溢價者

但是使用率我想有目共睹

電子產品的選用始終在於短板效應 最出彩配置並不一定會給你帶來多大的使用快感

反而是最弱勢的部分伴隨着你使用的時期一直影響着你

而拯救者恰恰做到所有配置的統一

你可以說他不是頂尖機器 但他在所有應有的東西 統一調配上做到了均衡

自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多花百分之10的錢換來3年使用安心我覺得還是值得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