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睡覺和11點睡覺的區別很大 早睡早起身體好

人體在入睡後前3小時的深度睡眠非REM階段佔比最高,此階段對體力恢復、免疫修復至關重要。若10點入睡,深度睡眠可能更多覆蓋在凌晨2-3點前,符合褪黑素分泌高峯,而11點入睡可能壓縮深度睡眠時間。

人體生物鐘受光線調節,通常晚10點後褪黑素分泌增加,促使睏意。11點入睡可能延遲生物鐘,尤其對“晨型人”而言,易導致次日疲倦感加重。

晚睡可能導致次日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尤其若睡眠不足7小時。

情緒波動:睡眠延遲與焦慮、情緒不穩定相關,因大腦杏仁核活躍度增高。

長期風險,代謝紊亂:長期晚睡,尤其<6小時,關聯肥胖、糖尿病風險,因瘦素分泌減少、飢餓素增加。

心血管健康:研究顯示,入睡時間晚於11點的人羣,動脈硬化風險增加,《歐洲心臟雜誌》2021。

免疫力:深度睡眠不足削弱免疫細胞。如T細胞活性,增加感染概率。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表在《心血管醫學前沿》上的研究發現,工作日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心梗發病率最低,具體來看:

10點至11點就寢的人,心梗發病率爲5.1%;10點以前就寢者,該數值爲6.9%;11點至12點就寢者,該數值爲7.0%;晚上12點後就寢者,該數值爲9.2%。

若10點睡,6點起與11點睡,7點起均滿足8小時,差異較小,但早睡者更易匹配自然光週期,利於白天精力。

若因晚睡導致總睡眠<7小時,健康風險顯著上升。例如,連續一週睡眠不足6小時,認知能力相當於醉酒狀態,BAC 0.1%。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