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枕頭信號:
早晨起來脖子像落枕、枕頭壓扁後無法回彈、表面出現黃色汗漬、使用超過2年(記憶棉/乳膠枕3-5年),這時候就該換新枕頭了。
一、你的睡姿決定枕頭高度
夜裏翻來覆去的人,需要的枕頭和固定睡姿的人完全不同。
習慣仰睡的人:
適合8-12釐米的中等高度枕頭,重點看脖子下方有沒有足夠支撐。躺下時如果下巴和胸口平行,說明高度合適;
長期側睡的人(肩寬健身的人/偏胖的人):
需要更厚的枕頭(10-14釐米),讓脖子和脊柱成一條直線。肩膀寬的人甚至可以選帶側睡加高區的款式;
趴着睡的人:(偏瘦的人)
建議選6釐米以下的薄枕,或者乾脆不用枕頭;趴睡最傷脊椎,早點改掉是好事哦!
睡覺翻來覆去的人:
優先考慮分區設計的枕頭,中間凹陷承託頭部,兩側加高防止翻身時脖子懸空。
二、材質選對,睡眠體驗翻倍
市面上枕頭材質五花八門,每種都有獨特個性:
記憶棉:
像溫柔的手掌,能慢慢貼合你的頭頸曲線,特別適合頸椎不舒服的人。但夏天可能會覺得悶熱,建議選帶透氣孔的款式;
天然乳膠枕:
彈性十足,按壓時能感受到紮實的回彈力,自帶防蟎抑菌屬性,過敏體質的人會愛不釋手。注意要選90%以上乳膠含量的,避免買到刺鼻的合成膠;
蕎麥枕:
老一輩的最愛,硬邦邦的支撐力能自己調節高度,適合喜歡傳統硬枕的人。不過翻身時沙沙作響,淺眠的人慎選;
羽絨枕:
蓬鬆感讓人彷彿睡在雲端,冬天特別暖和,但支撐力偏弱,容易塌陷,適合喜歡酒店睡感的人;
新型凝膠枕:
表面涼颼颼的,夏天用特別舒爽,但部分人會覺得太冰涼,建議實體店試過再買。
三、特殊人羣要“量身定製”
• 頸椎病患者:波浪形記憶棉枕是首選,中間凹陷處正好托住頸椎;
• 打呼嚴重的人:試試側睡專用枕,頭部側面的凹槽能保持呼吸暢通;
• 準媽媽:買個月亮形狀的孕婦枕,側睡時把肚子墊在弧形凹陷處,整夜都不會腰痠;
• 愛出汗的人:避開羽絨枕,選帶蜂窩氣孔的乳膠枕或透氣的TPE材質;
• 經常出差的人:備個可捲縮的便攜記憶棉枕,飛機高鐵上也能睡踏實。
四、藏在細節裏的貼心設計
好枕頭會自己“說話”:
• 枕套拉鍊藏在側面比藏在底部更不容易硌臉;
• 可拆洗設計能拯救沾上口水印的尷尬,優先選天絲材質枕套,比純棉更絲滑;
• 邊緣加固的枕頭不容易塌邊,尤其適合睡覺“滿牀滾”的人;
• 試睡服務越來越普及,很多品牌允許30天內不滿意退貨,網購記得選支持試睡的商家。
五、三步測試法避開雷區
在店裏選枕頭時,記住這三個動作:
1. 平躺按壓:手掌用力壓枕頭中心,回彈速度要適中。回彈太快說明支撐不足,回彈太慢可能容易悶汗;
2. 聞氣味:好枕頭只有淡淡材料味,如果有刺鼻化學味,可能是劣質海綿;
3. 模擬翻身:把枕頭豎起來,看側睡區能不能托住脖子。現場試睡10分鐘,比看100條評測都有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