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老玩家耳熟能詳的"國產三劍"——《軒轅劍》、《仙劍奇俠傳》、《劍俠情緣》,與《流星蝴蝶劍》、《幽城幻劍錄》等經典作品共同構築了上世紀末到千禧年初的國產遊戲黃金時代。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古劍奇譚》相比這些老前輩來說誕生的時間就比較晚了,他在國產單機最式微的時期,以孤勇之姿開闢了新的天地。
誕生於2010年的《古劍奇譚》,恰逢國產單機市場的至暗時刻,彼時盜版橫行、資本逐利,網遊浪潮席捲整個遊戲產業,國內的單機市場正處於衰退期,國單遊戲IP也是青黃不接。
在這樣的環境下,上海燭龍以逆流而上的姿態,爲國產單機保留了一簇不滅的火種。
作爲當時國內的新公司,他們創造了一個超越前輩,也影響後來者的新IP——《古劍奇譚》,它的誕生本就是一個奇蹟,事後也只有它將仙俠、武俠題材的國產單機支愣了起來。
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上海燭龍以及他們的《古劍奇譚》。
上海燭龍的精神血脈
上海燭龍的前身其實就是上海軟星,上海軟星早前參與過《阿貓阿狗》、《仙劍3》、《仙劍4》等知名大作的開發工作,他們就是我心目中《仙劍》系列最後的良心。
可是大宇資訊卻一直對上海軟星不公平對待,給的開發經費少,剋扣的利潤多,在忍無可忍之下,CEO張毅君(筆名工長君)選擇在《仙劍四》發售後一個月帶領大家集體辭職,之後又在大佬孟憲明的資助下創立並加入了上海燭龍,當時上軟有1/3的員工都跟着工長君投奔了上海燭龍。
這場被戲稱爲"仙劍精神大遷徙"的事件,使得《古劍奇譚》自誕生之初便承載着國產RPG的基因傳承。
雖然是新公司,但是開發者們並非沒有經驗和技術的小白,資金充足又沒有資本干擾的他們在這裏開始了自己的尋夢之旅,也終於可以毫無顧慮地去做自己喜歡的遊戲。
某種意義上來說,上海燭龍就是上海軟星的精神延續,所以《古劍奇譚一》也和《仙劍四》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站在風口浪尖上,外界對此事件的爭議很大,討論也很多,但是他們並沒有受此影響。
既然過去喜愛做RPG,那索性就再做一款超越過去的RPG吧,就這樣,《古劍奇譚一》在上海燭龍成立的3年後誕生了。
古劍奇譚如何從無到有
不同於《仙劍》系列更側重描寫男女之間細膩的感情,《古劍奇譚》在氣勢磅礴的蒼生大義和清麗婉約的兒女情長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這才讓它在劇情上收穫了衆多好評。
遊戲的素質在當時出奇的高,雖然仍是回合制戰鬥,但是遊戲的畫面、劇情、音樂等都做到了國內拔尖水平,遊戲發售當年國內各大論壇媒體也在鋪天蓋地的爲其宣傳。
尤其是那股子《仙劍》的味道在它身上特別濃郁,畫面像,人物像,戰鬥更像,之後隨着《仙劍五》發售時質量太爛還引發過網友關於“《仙劍》正統在北軟還是燭龍”的罵戰。
平心而論,無論是曾經制作過《仙劍》的上軟老員工,還是現在仍在製作《仙劍》的北軟,他們都是《仙劍》延續,一個精神的延續,一個名義上的正統續作,並沒必要分成對立的兩派。
好在燭龍依然沒有受此影響,不甘於現狀的他們很快就改變了續作的製作方式,不再用他們擅長的回合制戰鬥,而是改爲更貼合市場的即時制戰鬥,可惜由於缺乏經驗和技術,《古劍奇譚二》的戰鬥系統不能說多好,只能說是相當糟糕。
雖然古劍原本的核心團隊在這之後基本都離開了燭龍,不過有了這一次在戰鬥系統上嘗試的寶貴經驗,上海燭龍五年磨一劍拿出了《古劍奇譚三》,正是由於一代和二代的厚積,纔有了《古劍奇譚三》的薄發。
發售於2018年的《古劍奇譚三》擁有了極高的素質,無論音樂、劇情、人設、戰鬥系統,還是小遊戲,內容豐富度、家園系統等等,至今它都是目前最好的國產單機遊戲。
三劍已死,古劍當立?
爲什麼大家會這麼說呢?
2010年的《古劍奇譚一》還是一款標準的回合制戰鬥RPG,到了二代開始向即時戰鬥靠攏,再到三代發售時也才短短8年,它就已經集大成完成了自身的蛻變,反觀《軒轅劍》與《仙劍》,它們早已過了自己的巔峯時期,新作水準實在不敢恭維。(《劍俠情緣》早已轉型網遊,這裏也就不多聊了。)
最後我簡單說下《古劍奇譚》三部作品的劇情吧,也許你也能稍微瞭解該系列的魅力所在。
《古劍奇譚》的故事都是圍繞劍展開的,它以中國古代神話爲背景,從故事背景、人物名稱及各種典故中都有着中華文化的底蘊,將中國古代仙俠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從標題就可見一斑。
古劍1——琴心劍魄今何在
百世山河任凋換,一生意氣未改遷。
願從劫火投身去,重自寒灰飛赤鸞。
滄海桑田新幾度,月明還照舊容顏。
琴心劍魄今何在,留見星虹貫九天
上古時期,傳說中乃三界第一樂師的太子長琴陰差陽錯導致不周山坍塌被罰永去仙籍,然而他在投胎途中被奪去命魂四魄鑄焚寂之劍,其餘的二魂三魄不甘散去,幾千年來使用渡魂之術附於不同的人體之中,藉此跳脫輪迴,得到永生。
副標題中的琴心指的就是活了千年,有着太子長琴魂魄的歐陽少恭,劍魄指的則是體內擁有焚寂劍魂的主角百里屠蘇,他們身上都寄宿着太子長琴的半魂,也因此宿命不得不廝殺,雖然處理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歸,最後歐陽少恭和百里屠蘇在蓬萊決戰,雙雙殞命。
至於詩詞講得也是這樣一個有關輪迴和重生的悲劇故事,“琴心劍魄今何在,留見星虹貫九天”,琴心和劍魄如今都已不在了,唯有星虹高掛九天,山河流轉,物是人非。
在故事最後,女主角風晴雪收起了屠蘇殘缺的魂魄,放棄了自己永生的神女生涯,而開始了長達九百年渺茫無期的、尋找復生之法的征程......風晴雪和百里屠蘇的這段戀情也成了國產遊戲史上的一段佳話。
古劍2——永夜初晗凝碧天
冰輪騰轉下西樓,永夜初晗凝碧天。
長路尋仙三山外,道心自在紅塵間。
何來慧劍破心繭,再把貂裘換酒錢。
回望天涯攜手處,踏歌重訪白雲邊。
本作的故事沒有延續在初代之後,但與前作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有所聯繫。
因爲不周山天柱坍塌,人皇神農用神樹矩木興建流月城指引衆神煉製五色石,信奉神農的烈山部族入流月城相助,天皇伏羲帶昭明劍斬殺巨鰲並取四肢支撐四極。
最後地皇女媧用煉成的五色石補天,在大家的努力下終於成功補天,化解了危機,只是這事爲本作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
昭明神劍破裂損毀,禺期以身鑄劍得到晗光劍;
神農不見了蹤跡,而居住在流月城的烈山部族被伏羲用結界關在流月城中不得而出,因濁氣侵擾,長年受疾病所擾。
永夜初晗凝碧天直接理解就是漫長的黑夜即將過去,凝視着微亮的天空就好像苦難過後迎來了希望。
其中的永夜也指沈夜,他既是反派,也是故事暗線的主角。
晗指晗光劍,昭明劍和晗光劍是本作破除結界和消滅心魔的關鍵道具。
碧天則指流月城,遊戲中的故事主要講的就是流月城的悲劇,爲了讓流月城的居民能夠存活下去,也爲了對抗侵入流月城的心魔,沈夜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進行抗爭。
相比之下,主角樂無異一行人更像是這一事件的見證者。
故事最後,樂無異與沈夜大戰於流月城,大家解開誤會後用修復的昭明神劍齊心協力消滅了心魔。
漫漫長夜終於要結束了,只是沈夜累了,曾經的他即使失去愛徒謝衣,最愛的滄溟,摯友瞳,最愛他的華月,妹妹沈曦,也要努力讓流月城民獲得一線生機並消滅心魔。
現在他終於完成了使命,心魔已除,流月城民也已經安全地抵達了下界,族人今後可以安穩地生活下去,作爲大祭司的他選擇將光明的未來託付給別人,陪着流月城一起殞命於黎明破曉時,本作正是借流月城存亡危機探討文明存續的哲學命題。
古劍3——夢付千秋星垂野
天道作何,吞恨者多。
千秋竟歲,伏苦飛逐。
崑崙有玉,以爲兵戈。
山遙海闊,萬世奮飛。
本作同樣有明暗兩條線,明線是北洛一行人爲尋找修復天鹿城大陣的方法,踏上旅途,一路修煉的故事。
暗線則告訴我們以軒轅丘的姬軒轅爲代表的文明傳承,將敘事格局提升至人類族羣的精神史詩層面。
標題中的夢指人族的夢想,千秋指人類的萬古千秋,星垂野可以指“天星盡搖”,即魔族入侵光明野,也指人類觸手可及的神界。
即人族通過世世代代的努力,不斷傳承和發展,終有一天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以與天道宿命抗爭。
具體情節我之前已經說過,所以貼個鏈接(盤點《古劍奇譚三》那些各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們),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劇情都講不好的仙俠遊戲絕對不是個好遊戲,好在《古劍》系列從不讓人失望。
結語
其實我覺得上海燭龍和“波蘭蠢驢”CDPR的精神很像,致力於爲國人帶來精品RPG,一個做中國人自己的單機,一個做波蘭人自己的單機,主打的就是良心。
遊戲中的內容也很像,我在玩《古劍三》時不止一次地產生既視感,任務板、尋跡追蹤、打牌小遊戲等等太令我感到熟悉了,CDPR也公開稱讚過《古劍三》。
他們的作品都推出了三代,他們也都在一次次挑戰自我的過程中成長,這纔是值得我們喜歡的遊戲公司。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曾經令國人驕傲的《仙劍》在擺爛多年後終於被大宇賣掉了版權,蒼生大義與歷史結合的《軒轅劍》也在七代暴死後解散了製作組。
古劍製作組將古劍三當作最後一作,拼盡全力,在這之後核心成員相繼出走,古劍名存實亡,古劍四遲遲不出
但就如遊戲所傳達的那樣,一代舊人去,就有一代新人來,星火相傳,生生不息,古劍四遲早會來,至於遊戲質量,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