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考行測,我能告訴你的一切

大家好,今天爲大家準備的是如何準備公考筆試中的客觀科目,也就是《行測》,我會從學習搜索,安排備考,以及推薦的學習方法等多維度角度來爲大家答疑解惑,如果有講的不對或者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點(因爲樓主本人並不是行測高手,行測只能穩定在70左右),還是老樣子,如果對你有幫助,請大家多多cy和電我牛牛,本文照例毫無保留,話不多說,現在開始!(後續出現的推薦可能涉及hh的檢測,因此大家聰明點主動動手搜索查詢)

零.筆試需不需要報線下班?

是否要選擇筆試線下班其實很簡單,就是自己是不是一個不需要外力也能專注的人,這份外力指代很多,比如老師的引導,同學的相互幫助,安靜的學習環境等等,如果需要那就去報,如果不需要的話,那就完全沒必要,網上的自學資源非常豐富!

一.《行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應試考試?

行測作爲一個應試考試,考察的不僅僅是對於題目的對錯,更多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不同思維的迅速反應。有些孩子看見網上很離譜的模擬題就以爲行測考試是沒含金量搞抽象的,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後續我會給大家科普每一個板塊。拿國考舉例子,在兩個小時內要求做完130道客觀題,而有些題光是閱讀就可能已經超過1min了,所以題目的取捨在《行測》考試中顯得尤爲重要,在學習之前先擺正好心態——所有的題在我沒看見之前都力求做對,但遇到做不來的題一定選擇跳過或放棄,因爲還需要搶其他題的時間!

二.《行測》各個板塊的簡介以及初步認題(可跳過)

1.政治理論與常識

在去年之前這其實是一個板塊,通常叫做常識,去年分成了兩大模塊,專門考察政治素養的政治理論和其他常識。

政治理論

政治理論考察的分別爲馬原毛概新特等理論知識以及時事政治。部分地區省考會考察地區特色政策。

常識

其他常識考的範圍就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程度,只要是日常生活或是一些專業的皮毛知識能接觸到的都會考察。

2.言語理解

按照題型分有很多類型,如中心理解、細節判斷、填入標題、語句排序、邏輯填空等等,但按照做題方式可以簡單的分爲三種:邏輯填空(選詞)、中心理解(接語、理解、排序)、篇章閱讀(國考省市卷或部分地區有)

邏輯填空

中心理解

篇章閱讀

我一直認爲言語理解不是一個按題型來作答的模塊,所有的言語做題方式在每一種題型都需要穿插應用,所以大家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多看多練,也要注意積累掌握核心的方法論,靈活地應對每個題型。另外說一句題外話,篇章閱讀不是必須學的,在學習的時候先去了解自己的國考或省考想要考的崗位類型的試卷是否考察篇章閱讀,當然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學習一下也沒壞處

3.判斷推理

題型分爲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集合推理(真假推理、翻譯推理)、論證判斷五大類型。旨在考察對於言語邏輯的梳理和判斷。

圖形推理

定義判斷

類比推理

論證判斷(支持or反駁)

4.數量關係

題型非常多,簡單概括可以分爲大多數的小學奧數題型、初中方程與幾何、高中概率與統計。旨在考察數學思維。

奧數類(有很多)

幾何類(最費時)

概率類

5資料分析

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進行綜合理解與分析的過程,通常給一整段材料解答五個小問題,學習成本最低,公式最多,必拿滿分的大模塊。

資料分析

三.政治理論與常識如何備考?(長線備考思路)

這一部分是學習成本極高,積累成本大,且下限上限拉開差距並非很大的板塊,很多考生花了很長時間在這裏,也許也不會比考前衝刺兩週的人高很多分,這意味着我們就不重視這個板塊嗎?這是錯誤的想法,行測應試每一分都應該去在準備階段做到相應的努力,儘管學習成本巨大,但這個時間點到今年國考開始日常積累,在考前衝刺就沒必要太過於焦慮,這樣的長線備考思路兼顧了分數和成本的分攤問題。且樓主正是因爲這個板塊的積累,彌補了我其他板塊的分數,讓我次次進面,因此,希望大家能詳細的看以下備考方式。

1.基礎

課程方面:樓主只推薦馬克老師,馬克老師的常識基礎和公基(事業編)基礎課是非常詳細和全面的,可謂是保姆級入坑教程,且每月都會更新當月的時事政治整理,在長線備考時,每天建議可以看一節或半節並且做好筆記的整理。

搜索方面:在強國和日報可以進行每日閱讀和整理,觀點類評論文章、新聞類文章,每日金句等板塊進行相應筆記和積累整理,既對申論有奇效,也能無痛積累。每日的新聞聯播,原理相同。

2.鞏固

筆記:除開記錄以上基礎,還需要記錄自己平時做的真題裏面沒有見過的常識題,可以打好標記或者擁有一個錯題本,常看常新。

堅持:這個板塊最重要的就是每日的習慣學習,因爲很多紙面條文,都是總括型指導,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很難感受到。只要每日都堅持學習,一定會讓你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去應對此類題型。

衝刺:衝刺階段不需要額外努力,但有一個例外,就是可能涉及大政策大改革方面的報告類會議需要抓起來,例如《二十大報告》,《一號文件》等重要內容需要重點記憶。

3.其他

總會有考生覺得此板塊比較看命,這對嗎?對,也不對。不管是政治理論還是常識,備考過和完全不準備的看運氣,其實是兩種感受,就像大家在中學階段語文考試中的古詩詞背誦題一樣,儘管考的不是背誦的特別好的片段,但是做題狀態好的時候,也許會靈光一現找到思路背出來,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應試考試的技巧,只要努力,就不可能是無用功,更何況這部分的積累對於申論的整理和幫助是巨大的,長線備考一定是有用的。只有益處!

四.言語理解如何備考?(以下四個板塊都是正常應試模塊,跟課,練習,糾錯,形成自己的方法論這一流程)

言語理解是大板塊,內容冗雜,但是方法很多,核心思想是積累與抓語句中心思想,後者是重中之重,可以說只要你能掌握好自己如何去快速找語句中心思想,那麼這個板塊就過關了。

1.基礎

課程方面:樓主跟的是花生十三、阿里木江這兩位老師,都是超級高手,只要跟着學包會(後續涉及推薦多位老師大家都可以多看多跟,不要迷信任何一個老師,重在解決如何答題,吸收各類優秀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

搜索方面:在某些涉及到積累的邏輯填空題,大家可以善用BBC語料庫,CCL語料庫,deepseek等可以查詢到用詞語境詞語含義的搜索方式,然後做相應積累,隨時複習。

2.鞏固

時長:大板塊最重要的鞏固就是,兼顧刷題速度和正確率,大家在刷題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積累自己對於各個板塊做題的時長,找到自己會糾結的題型進行鍼對性訓練。

覆盤:覆盤時做好最重要的兩點,回憶自己做錯的思路與解析的思路到底差在哪裏。當然,漢語博大精深,難免在言語板塊和判斷推理板塊難免會出現一些有爭議的題,當遇到這類題時,大大方方的跳過,沒必要鑽牛角尖,就算是超級高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做到的就是把一些很好的、能讓你一下子覺得自己確實錯了的題進行錯題整理,隨時複習。

五.判斷推理如何備考?

判斷同樣是大板塊,但比起言語,判斷更側重於思維上的理性邏輯而非言語上的傾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是樓主覺得除開資料和數量學習成本最低的板塊,且上下限分差很多,大家在學習時一定要形成對於各類題型自己的答題方式

課程方面:花生十三、劉文超、阿里木江(跟超哥在一塊)這三位老師的課程,跟就完了。

搜索方面:無。樓主的判斷推理學習思路和數量資料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我會將言語的中心理解以及需要用到的一些公式相結合並且答題,整理出關鍵詞,放進公式,找到正確答案(或者排除錯誤答案),這樣的方式也使我判斷這一大板塊基本不會錯題,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鞏固方面:與言語板塊相同。額外要注意的就是比較特殊的板塊,它就是圖推。圖形推理可以說是衆多考生最詬病的一個板塊,涉及的公式思路多不說還有二維三維的分別題型,儘管如此還是會有很新奇的引入思路,屬於是做的多不一定保證拿下,但做得少肯定一臉懵逼的板塊,因此,再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之後,如果做題按照思路無法去排除錯誤選項或者找到正確選項,直!接!跳!過!太多的人的考試時間死在這裏,因此大家要理性看待。

六.數量關係如何備考?

最容易放棄的一集數量是題量最少的板塊,也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難的板塊,不是說題難,而是在題目衆多,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難以保持對於數學的高度集中,往往導致看題沒有思路,甚至很多人都做不到這個板塊。但是,它又偏偏最拉分,對於題量豐富的同學來說,數量就是如魚得水的拉分選項,花不了多少時間又能提分很快,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重視!一定要重視!一定要重視!現在已經不是放棄數量還能上岸的年代了,常識就靠運氣蒙了數量還想運氣嗎!哈吉學你這傢伙,偷懶的時間太多了。

1.基礎

課程方面:花生十三(是的他就是神中神,不允許任何人反駁)、劉文超、李威猛(跟超哥在一塊)的課程,狠狠的跟,狠狠的刷。

搜索方面:行測小助手,另外一個神網友紅領巾的超級大作,旨在鍛鍊數字敏感性,大家一定要形成日常使用的習慣,時不時掏出來算一下,堅持鍛鍊,在大腦留下你是高手的印記。

碼了 申和別鯊我 我是公益主播!

2.鞏固

數量的題型是有側重性的,有的題就是一看就知道怎麼解,而像拉分的概率統計需要綜合一些知識點來進行解答,最難的就是幾何題,一般數量的壓軸都在幾何,大家在保證平時刷題量的同時,如果遇到看見沒思路的幾何題,請立馬跳過,這一兩道不值錢,別把自己陷進去。

其次,一定要有錯題本和公式本,隨時拿出來看,我在前四個板塊都強調錯題本,就是因爲錯題真的很重要,意味着你確實在這方面不夠敏感也好,知識掌握不深也罷,以錯題來彌補缺陷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方式,不要嫌麻煩,學應試考試哪有不累的。

七.資料分析如何備考?(重中之重,滿分板塊)

超級板塊,可以說這叫真正的最特色的公考板塊,其他板塊可以說你沒有系統學習,還能做上點題目,但是資料分析不學,等於盲人摸象,一些術語以及公式方法就是來自於我們生活中的統計報表,可以說是每一個公務員以後都會用到的工作內容。而且,學習成本極低,學了就會學了就有,學了就能滿分,這個板塊是所有公考人基本都要重點學習的板塊。

1.基礎

課程方面:花生十三、高照、李威猛三位老師的課都要去看,沒聽錯,我說的是,這個板塊的方法和總結方式很多很多,對於每一個人適應和喜歡用的方式都不一樣,這取決於每個人的數字敏感性不一樣。當然本來想後面在推薦的,但是好大哥 @陳懷安 的資料聖經也要去看一看,我的資料基本就是安神手把手教會的,這個板塊可以說聽課和刷題的時間要分配的均勻一些,多聽多看多嘗試適合自己的方法,纔是最好的。

搜索方面:同數量一樣,鍛鍊數字敏感性和閱讀抓關鍵字的讀題速度

2.鞏固

這裏樓主就不推薦使用錯題本了,反而我比較推薦通過題海戰術去熟悉每一個名詞和每一種題型的思路過程,學的越紮實,刷的越多,見的越多,覆盤的越多就越能滿分,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合適的解題方法來進行資料的學習。

八.樓主的碎碎念。

1.《行測》刷題時我只推薦刷真題,真題只要在網上進行搜索都能找到,先把近五年真題全刷完再說模擬題,因爲真題永遠是水平最高的,爭議題最少的,更有利於爲基礎知識打下良好的根基,其次,如果你是高手中的高手,真題題量已經非常高了,可以去那個不可言說的地方參加每週的賽博模考,好大哥 @陳懷安 的每週覆盤視頻是考公人的休息專區,非常推薦大家去看。

2.所有的學習資料不要找我拿,我也沒有,劉文超老師會在自己的簡介下給詳細的資料下載方式,大家多動動手,不要老是私聊我拿,昨天還有人因爲我自己口播的逐字稿沒給全而罵我,樓主的初心是爲了讓更多想選擇考公的孩子不走彎路,最起碼是個簡單的掃盲。降低大家在準備階段的時間成本,沒必要把我當成菩薩,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我也會生氣,所以請大家諒解。

3.《行測》的時間是很關鍵的一個要素,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是需要自己不斷在刷題過程中去進行總結和取捨的,而不是聽別人怎麼放棄你就怎麼放棄,這樣的方式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假努力的形式——只有在取經路上,才能抵達靈山。因此,不要輕易的去面對自己刷完過的題目,好好地進行覆盤,總結,反思,應試考試就是這樣才能提升,不是說你刷完了對完答案哇六十分 哇七十分就不管不顧了,去不斷的彌補和完善方法論,纔是提速的關鍵。

4.《行測》是個很奇妙的應試考試,在0基礎的時候會認爲內容很多,而在刷題階段又會覺得內容太少找不到方向,感覺提升很難,這種時候往往就是陷入了長線備考時的自我懷疑階段,我依然推薦大家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去總結凝練自己腦子裏面有的知識,不斷的去重現甚至用嘴去說清楚題目的思路,強化思考過程才能形成極速反應,大家不要被備考的枯燥給嚇到!如果你以後遇到這樣的階段,請回頭看看這篇文章,樓主鼓勵你

5.昨天有人問樓主會不會把整個公考系列更完,我肯定會更完。但是這畢竟是涉及學習的引導攻略類帖子,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大家也不要催更,其二,我在更完公考系列之後,想在小黑盒進行我自己對於面試好題的逐字稿分享(畢竟我最擅長面試)大家覺得如何呢?

有任何建議和問題大家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以及詢問,我只要看到,就會進行回覆。期待下篇——申論學習篇,儘早與大家見面!

前兩期傳送門:

關於公考,我能告訴你的一切

關於公考面試,我能告訴你的一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