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評 高端旗艦iphone16 Pro Max和華爲Mate70 RS誰更強

引言

iPhone起步256G,官方售價9999,512G官方售價11999,不過,隨着官降和電商平臺補貼的來臨,陸續都迎來了超過1500元的優惠幅度。

華爲,起步16 512G,官方售價11999,剛開售的時候,缺貨嚴重,二級市場溢價厲害,最近隨着貨源的穩定,和需求的陸續滿足,價格迎來了鬆動,官方和電商平臺,原價即可買到,二級市場價格也迎來了鬆動,已經普遍低於官網價格。

作爲當前國內毫無疑問的高端機型兩大霸主,今天來看一下,iPhone和華爲這兩款機型,各有哪些優勢。

正文部分

Part 1:外觀設計

iPhone這個外觀,從iPhone12 Pro Max到現在,已經用了4代,可以說最好的設計就是不設計。

一體化火山口造型的影像模組設計,主打一個辨識度。

直邊鈦中框的設計,觀感很板正,但是手感就奇差無比。

正面來到一塊直屏,Face ID影像模組採用了挖孔藥丸的造型,號稱“靈動島”,日常很多小組件的信息,可以在這個靈動島顯示,iOS的適配確實強悍。

邊框很窄,好處是可視面積和觀感非常好。不好處是很考驗鋼化膜的邊緣寬度。稍微設計不好的鋼化膜就會遮擋顯示區域。

華爲的整體設計語言,也已經延續了4代,Mate40 RS的陶瓷流線型背板,星鑽鏡頭設計,可謂是顏值巔峯,從那之後,一直做小調整,並沒有大概。這代Mate70 RS白色非常好看,陶瓷的質感很完美。

陶瓷背板的設計,星鑽型的多邊形影像模組,辨識度依舊很高。

高亮鈦的中框,堅持了弧邊的設計,這點好評,大尺寸的機身用弧形邊框,握持感會舒服很多。這個中框非常容易留下刮痕,我在帶着原裝保護殼的情況下,下邊框和中框已經出現了細小劃痕。

正面是一塊等深四曲面屏,兩側的黑邊有點寬。

ToF 3D的人臉識別模組,頂部做了三個單點的挖孔方案。

出場自帶軟膜,軟膜日常比較容易沾指紋,想要貼鋼化膜的話,只能貼全膠熱彎鋼化膜。

整機重量可觀,寬度可觀,單手握持手感不舒服,日常基本都用雙手操作。

Part 2:屏幕素質和音效

iPhone的屏幕兩家供應商,四個型號的屏幕。這混用簡直地表無敵。我手裏的是LG的GH3,家裏還有一臺是GLVC。抽到三星的概率不太高。某些用戶,在天貓旗艦或者官方商城,狂下20臺,就爲了抽一臺三星屏幕的機器......

LG的屏幕面板表現其實也不錯,但同等亮度就是覺得沒有三星的觀感好。用相機拍攝OLED屏幕,色彩上會有點偏和不均勻,日常使用下,這種觀感不存在。

不過,屏幕觀感這個主觀的概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有部分用戶就喜歡LG的屏幕觀感,覺得更加舒服。傾斜角度下,LG的屏幕可視度和色彩表現都還可以。

華爲採用的是京東方的屏幕面板,雙層OLED的屏幕通透度確實強悍,觀感上給人一種比iPhone更通透的感覺。

亮度方面,iPhone全屏手動最高亮度920尼特,全局激發亮度最高1167尼特。

華爲全屏手動最高亮度1000尼特,全局激發亮度接近2000尼特,這就是雙層Oled的亮度優勢。手動亮度拉到最高的話,華爲這塊雙層OLED的優勢就明顯了。

兩款機器的屏幕分辨率都是1.5K,日常用起來,觀感上沒有大問題,不過相比2K的分辨率來說,細膩度還是有點欠缺。

華爲這塊雙層OLED的屏幕,可以說是位列頂級屏幕行列了。

華爲的屏幕支持120Hz的LTPO,最低刷新率能降到1Hz。iPhone則是120Hz的ProMotion,日常的刷新率鎖在80Hz-90Hz之間。

得益於iOS的過渡動畫優勢,iPhone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們感知的絲滑程度完全不虛Android一衆120Hz的旗艦機型。

屏幕調光方式上,華爲相對佔優勢,採用了低亮度1920Hz的高頻PWM調光,高亮度類DC調光。(低亮度下,iPhone的屏幕屏閃非常明顯。)

而iPhone的屏幕調光方式,依舊是全局低頻調光。

日常使用手機,眼睛的舒適度上,華爲要更友好一些。

華爲的面板表面覆蓋了第二代崑崙玻璃,而iPhone則是全新的超瓷晶面板,在抗摔能力上都非常強。不過,我沒有摔過,具體有多強,看產品的官方參數吧。

來到揚聲器的方面,iPhone的揚聲器一直都非常強,支持杜比音效,外放非常好。

而華爲這邊,更是強上加強,獨享的揚聲器單元,不管是體積,還是實際音效,都非常棒,超級立體渾厚震撼。不愧是華爲旗艦有史以來最強的雙揚聲器。

Part 3:硬件性能

來到硬件性能這個項目,應該是華爲的絕對弱勢項目了。

受限於核心處理器的設計方案和工藝製程,麒麟9020芯片和iPhone的A18 Pro芯片基本沒有可比性。

不過,麒麟9020芯片集成了自研的基帶,在信號的表現上,要比iPhone強大很多。在負一地庫,華爲基本能達到4G信號滿格狀態。

iPhone緩一會後,最多能達到兩格。

芯片性能決定了多線程任務的穩定性,以及對遊戲的支持力度。

iPhone這邊,結合8G的運存,多線程高負載基本沒有任何壓力,不過,想要iPhone的性能得到持續釋放,還得上主動散熱。iPhone在散熱層面,雖然最近兩代有所提升,但相對還是不如安卓/鴻蒙系的散熱堆的猛。

即便華爲提供的是16G運存,但受限於處理器的上限性能,面對多線程高負載和喫性能的大型遊戲時,能玩,但是幀率,畫質支持不到最高,不過民間流傳着一句話“用華爲的,誰玩遊戲!”

振動馬達方面,iPhone的振動馬達體驗遙遙領先,一直是。華爲依舊是瑞聲科技定製的馬達型號,體積接近0809A這種基礎的型號。

Part 4:影像實力

單說拍照,不說錄像。錄像目前iPhone最強,還是沒有懸念。4K 120FPS錄製非常穩,即便手機高負載運行,熱成狗,但你會發現,iPhone的錄像不掉幀,不卡頓,再加上那超級驚豔的HDR效果。iPhone錄像的穩定性,多場景色彩的一致性,依舊沒有任何旗艦機型能和它匹敵。

簡單看下鏡頭的硬件參數。三顆鏡頭,全部支持RYYB,提高進光量。

華爲這邊,主攝型號大概率是思特威提供,尺寸1/1.28",因爲關鍵零部件做了加密處理,所以目前的拆解,也沒有提供明確的型號信息。支持F/1.4-F/4.0可變光圈。

長焦微距鏡頭裁切至4800萬像素,4倍光學變焦。微距支持5CM超近距離對焦。超廣角鏡頭裁切至4000萬像素。傳感器同爲思特威5000CS。

首發紅楓影像,有一顆160萬像素紅楓原色鏡頭。擁有150萬多光譜通道,能夠捕捉豐富的環境光譜信息,進行精準的色彩還原。

來到iPhone這邊,主攝傳感器索尼IMX903,尺寸1/1.3",F1.78光圈,長焦索尼IMX913,1200萬像素,尺寸1/3.1",支持5倍光學變焦,但是傳感器的素質甚至不如三星JN5。

超廣角鏡頭索尼IMX972,尺寸1/2.55",4800萬像素。

參數是枯燥的,我們直接回到實際樣張表現。

主攝樣張

兩款旗艦的色彩還原都很不錯。鑑於1/1.3"和1/1.28"的傳感器,面積差距並不太大,就樣張的整體畫質而言,差距並不是特別明顯。

但是,小細節上,塔樓分層的細節上,華爲的優勢就很明顯,更加清晰細膩。

畫面中間那一部分低矮的花朵,華爲帶來的色彩更加接近肉眼看到的顏色,地面的細節上,華爲表現出來的色彩更加鮮明。華爲的F/1.4大光圈和RYYB帶來的進光量,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第二組主攝樣張是近景。

如果我們單看iPhone的樣張,畫面乾淨,色彩還原度高,樣張表現力還是很飽滿。

但我們把華爲的樣張拿上來做對比,iPhone的樣張就非常明顯的被比了下去。右下角落裏的地樁細節,華爲帶來的清晰度更加高。

第三組主攝樣張,回到遠景。

河面上漂浮的小碎葉,華爲表現得更加清晰。再看兩側的樓宇和綠植,華爲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單就天空的色彩上,iPhone帶來的更加自然,華爲的大進光量,還是對天空的色彩有點影響,稍微有點塑料畫質。在天空和地面物體交匯的地方,色彩的變化是比較明顯的。

長焦樣張

華爲是4倍光學變焦。iPhone是5倍光學變焦。焦段有點差別。

照片的體積,華爲是4.09M,iPhone是1.65M,差距明顯。

華爲的長焦優勢非常明顯,不管是主建築,還是近景處兩側的參照物,華爲的細節,亮度明顯佔優。稍微做放大,iPhone的細節就會糊,但華爲的樣張,即便放大50%,細節依舊清晰。

再看10倍變焦。

這個焦段的樣張,就更沒有懸念了。

iPhone的樣張,已經出現了噪點,細節開始出現模糊,看華爲那邊的10倍樣張,不管是畫面的純淨度還是細節表現力,領先太多。

看完白天的樣張,夜景的就不看了。在白天樣張,iPhone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夜景樣張,iPhone更是被碾壓。喜歡拍夜景的話,就不要考慮iPhone了。

Part 5:續航和充電

充電功率和速度上,就算我不吐槽iPhone,別人也會吐槽。那低得可憐的充電功率,還不如三星的45瓦快充。

充滿iPhone這塊電池,直接奔着兩個小時+去了。我都要晚上充電,白天的碎片化時間,實在是滿足不了它的充電時間。

來到華爲這邊,100瓦的充電功率,回血速度極爲驚人,晚上忘記充,白天的碎片化時間也能輕鬆充滿。

續航能力上,iPhone的電池容量4676mAh,雖然面對Android衆多6000mAh的電池容量,差距巨大。不過,得益於iOS系統的調度優勢,續航表現還是十分優秀。

在日常使用場景中,表現讓人驚喜。上班摸魚,刷短視頻,聊微信,看社交網站的話,30分鐘左右,掉電4%吧。

個人在不玩遊戲的情況下,每天亮屏3個多小時,基本能做到1.5天一充。

華爲這邊電池容量是5700mAh,相較於iPhone高出了1000mAh出頭,在和iPhone相同的使用強度下,如果說iPhone第二天下午2點需要充電的話,那麼華爲能用到下班回家再充。

總結

綜合多方面來說,兩款旗艦的品牌力都非常強,都是定位高端的旗艦機型。

即便iPhone的拍照已經脫離了第一梯隊,但它的綜合素質非常全面,再加上iOS封閉的生態環境,遙遙領先的視頻拍攝能力,依舊是號召力最強的那個高端旗艦,它的銷量擺在那裏。

華爲目前最大的木桶短板就是性能了,在目前各種APP越來越喫性能的情況下,麒麟芯片的性能對手機的使用年限有太強的限制。

我個人作爲iPhone和華爲雙持用戶,對兩款旗艦的接受能力都比較強。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