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入關學和東出論其實又火起來了,簡單來講,就是象徵崛起的新興力量(中國),被舊秩序排斥,需通過武力或策略改變當前的態勢
爲什麼我們會有改變世界的想法?
我將其歸納爲一個古老而深刻的心理現象: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我並非覺得這兩種理論不好,恰恰相反,我認爲入關學是中國崛起的附屬產物,是能力的標識
心理學中有一種效應叫做:武器效應
就是說,當你身邊有武器時,你會有更大概率有動用武器的念頭
槍支不僅僅使暴力成爲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扣動扳機,扳機也帶動手指。
但首先,你得擁有武器,纔有談着一切的實力
回到“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上
對於人來說,什麼是利器。是能解決掉對方的手段,可能是權力,也可能是武力
對於國家博弈來講,利器既是軍事實力,又是經濟實力,只有武,可能會被經濟拖垮,只有經濟,又只能成爲別人的附庸。
之所以入關學火,就是因爲中國現在處於一個既有軍事實力又有經濟實力的節點,我們擁有着完成這一切的實力,所以我們纔會想着入關。
但入關學也好,武同也罷,他們都有一個本質的問題
後果在這其中被有意無意地忽視掉了。
做事情分爲兩步,其一,有能力做到這件事,其二,能承擔好做這件事的後果
入關學對後果的解釋是“入關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梧桐對後果更是避而不談,但不談恰恰說明理論並不完善,我們並沒有準備好入關的後果與責任。
但這並非是讓我們拋棄利器,恰恰相反,利器不僅要有,還要磨得鋒利
因爲當一個國家擁有了足夠的實力,自然會考慮如何運用這種實力來改變對自己不利的國際秩序。
這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想到,這種叢林法則式的思考並不能給予我們更多的益處。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推崇王道在霸道之上,就是因爲霸道只能讓人們在武力面前屈服而已。
實力的積累不應僅僅指向衝突與對抗,而應當爲構建適合人們生存的體系,
歷史上的強國崛起往往伴隨着對國際規則的重塑,但最終能夠長久立足的,往往是那些不僅有力量,更有智慧的國家。
無論是蒙古帝國還是近代西方殖民體系,單純依靠武力的統治最終都難以爲繼。相比之下,那些能夠建立包容性制度、促進共同繁榮的文明,才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更爲深遠的影響。
天可汗之所以能被稱之爲天可汗,就是因爲他並不僅僅是用武力去征服別人。
對個體來說也是如此,當一個人擁有了能力、財富或權力這些"利器"時,就會新官上任三把火,晉升的管理者瘋狂的推行新政策,成爲暴發戶的人不斷的展示財力,不僅是不可延續的,更是泯滅的開始。
以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