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NUC15Pro+裏的這顆Core U9 285H,比HX370還強!
NUC系列產品作爲最正統的“迷你主機”概念的創始者,在華碩接手之後14代調整了一下節奏,在15代總算是趕上了步伐,再次引領迷你主機的潮流,前不久就在迷你主機裏首發了Arrow Lake-H-Intel Core Ultra 2代CPU,以及率先用上了先進的CSODIMM 6400內存,這次Intel終於也有了能抗衡銳龍HX370的CPU了!
來看看在全新的NUC 15 Pro+加持下,Intel Core Ultra 9 285H,如何翻身的!
產品規格
如果說NUC Pro系列是硬核商用迷你主機的話,衍生出來的Pro+(ProPlus)就是旗艦消費級迷你主機——畢竟不論怎麼樣,高端產品總要有人來“扛把子”,去年的NUC 14 Pro+雖然性能釋放誇張,但是Meteor Lake的底子在那裏,還是顯得有點尷尬。而這次,全新的NUC 15 Pro+帶着新的Core Ultra 9 285H,以及諸多改進設計,直面銳龍AI 9 HX370!
具體相對於上代NUC 14 Pro+來說,除了CPU升級到最高Core Ultra 9 285H,CPU和GPU性能都全面提高之外,內存也首度支持了全新的CSODIMM 6400MHz,是目前移動平臺/迷你主機插槽內存的頻率新高度,畢竟電壓只有區區1.1v,節能低溫還高頻,遠不是臺式機上那些1.4、1.5V還得配散熱片的瘋狂超頻內存能比;SSD也升級支持到了一個PCIe 5.0 X4和一個PCIe 4.0 X4;網絡則換裝了可拆卸的WIFI7+藍牙5.4;另外在機身設計上,也比上代整體感更強,同時更易於使用了。
產品解析
NUC 15 Pro+的包裝還是沿襲上代非常有科幻感的側開包裝,兼顧了實用與美觀,而且還很省空間。
附件也和上一代保持一致,VESA掛件和電源適配器,同樣是Pro+ U9配置專屬的白色150W 5525適配器。
接口布局與上一代也完全一致,正面是2個USB-A 10G和一個支持PD快充的USB-C 20G,背面則是2個支持DP的雷電4,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到DP2.1的,另外還有兩個支持HDMI 2.1 TMDS的HDMI,1個2.5G以太網口。以及1個USB-A 5G和USB 2.0,前後一共4A3C,絕對是夠夠的了。
底部這次進行了升級,換成了螺絲鎖定的卡扣,而且底蓋也變成了單邊開啓,更加方便了。
主板實際上和NUC15Pro一樣的,只不過Plus獨享U9 285H的頂配和150W的大適配器!
無線網卡也同步更新到了支持WIFI7和藍牙5.4的頂級型號BE201。
同時也有另一個2242的PCIe 4.0 X4的擴展位。主SSD這次則升級到了PCIE 5.0 X4,最高可以跑16GB/s!
內存也是目前最新最快的CSODIMM 6400,在新內存的加持下新核顯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現在可堪比Radeon 890M了!
同時可以看到這代Pro+的外殼變成了“天包地”設計,不再像上代一樣有個明顯的分界線,整體感更強了,總體的體積上感覺比上代大了一點,但實際上二者是幾乎一樣大的:
除此之外,散熱系統也和上代保持一致,最高功耗牆高達恐怖的115W,是市面上最強的集顯迷你主機之一,搭配華碩的Dynamic PL1和PL4功能,CPU和GPU的性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
性能測試
那麼這次的Intel Core Ultra 9 285H性能表現如何呢?簡單地說,一掃桌面級和上代的前恥,這代ARL-H表現非常不錯,完全能和銳龍一戰,翻身啦!
規格上,U9 285H看起來和上代差不多,都是6P+8E+2LP的核心配置,但是這次ARL取消了用了20多年的超線程,也就是16核心16線程的配置,最高頻率提升了不少,而且還支持了更快的內存。
而CPU理論性能,在少了6個線程的情況下,單線程提升10%,多線程提升5%,單核性能超過了ZEN5的銳龍HX370!多核和HX365差不多,畢竟少了8個框框,略略有點喫虧。
而有了6400內存助力的強大核顯Arc 140T,在DX12的TimeSpy跑分中完全超過了用LPDDR5X 7500內存的HX370中的Radeon 890M集顯,接近桌面獨顯GTX1060的水平!而DX11的Firestrike中也和Radeon 890M不相上下,這次的核顯真的進步很大!
以往詬病的Intel顯卡“高分低能”的情況在實際遊戲中表現如何?也提升很大!在XESS加持下,甚至可以在1080P分辨率、高畫質下流暢遊戲了!
即便是關掉Xess,純靠顯卡光柵性能,也是相當不錯了,這可是高畫質!
Arc 140T+DDR5 6400的組合如今性能相當了得,完全不輸AMD的集成顯卡了,壓力給到NV!!
流行的AI性能方面,如今Intel的運行庫OpenVINO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再加上高速內存的助力,Core U9 285H的AI性能相比上代185H幾乎翻倍,差不多有1.8倍上代水平,甚至能以不錯的速度跑本地Deepseek 14B模型,文生圖什麼的更是完全不在話下了。
而功耗方面,雖然NUC15ProPlus標定了最高功耗上限是115W,但是實際上考慮到這麼小的體積和環境溫度,是非常難達到的,Dynamic PL1技術就是根據實際溫度表現,動態調整功耗狀態,使機器在過熱保護溫度上限下儘可能釋放更多的性能:
在室溫26攝氏度的情況下,NUC15ProPlus的功耗在100-70W之間波動,最高可以衝到100W左右,但是很快就撞到了105度溫度牆,然後溫度會隨着功耗的逐漸降低而慢慢降低,最終高效風扇模式下會達到大約70W左右的穩態,CPU溫度保持在96度左右,此時噪音大約45db,還是比較吵的,而如果切換到標準模式,噪音會下降到42db,相對好很多,功耗也只會下降到65W左右,損失很小,性能依然很強悍!
最後還要提一個價格問題。NUC系列一直以來都不是以價格便宜著稱的,畢竟商用級別的用料設計、售後保修還有用料做工什麼的都遠不是普通消費級迷你主機可比的。儘管這麼貴,NUC依然是迷你主機市場一哥,就足夠說明問題了。不過在消費者的心理把握上,傳統廠商還確實玩不過蘋果,比如說Mac mini,每次一提到迷你主機,就有人說macmini的性價比如何如何,標配的16+256丐版價格也確實很便宜:
然而實際上蘋果的內存硬盤都不能更換,只能原廠改配(魔改什麼的就算了,沒保修的),如果換成如今X86平臺上的主流配置32G+1TB,就變成了這個畫風:
直接翻了個倍還多,10499元買個32G+1T,金子存儲還得是看蘋果啊!
而丐版搭載的M4 10核版本,性能其實也並不怎麼樣,比U9 285H要低不少,甚至也不如U7 255H,這還是蘋果CPU最擅長的Geekbench6,要是換成更常用的Cinebench之類的,更是隻低不高——M4 10核的R23分數只有12000出頭,比U5 225H還低三分之一,多核成績只有U9 285H的60%,單核2100左右也比285H低,憑什麼蘋果自己閉門造車了幾年,就能夠超越捲了幾十年的X86CPU?還不是靠吹!
但是實話實說,最低配的4499元MAC MINI確實極大地降低了入門門檻,而NUC的起售門檻價格就顯得高了不少,NUC15Pro+首發只有Ultra 9 285H的準系統可選,高達7299元,確實有點太貴了,一下就把人全嚇跑了——其實上一代NUC14Pro+ U5 16G 512G整機國補後也降到了3900元左右,依然是頂級的做工用料與設計,性能上也並不比Mac Mini M4差多少,存儲自由升級不用花天價升級,但是它的討論度哪有噴“新NUC賣天價”高,不是嗎?
總結
華碩NUC15Pro+作爲X86陣營迷你主機的標杆機器之一,主打的就是極致的性能釋放和優良的做工用料。這代產品率先換裝了全新的Core Ultra 200H系列CPU,以及高速的CSODIMM 6400內存之後,性能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Intel CPU也要翻身啦!同時,NUC15Pro+在機身設計和易用性上相比上一代產品又有了一些進步,作爲NUC系列產品的扛鼎之作,NUC15Pro+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
PS:ROLL區正在抽獎,看到這裏的人在本貼中評論+關注,在那個帖子里加抽一個Intel主題水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