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來源:自費購買
說到“小屏旗艦”,你最先想到的會是那個系列?對我來說,是iPhone數字/Pro,三星S系列數字,以及小米的數字系列。小米從小米12開始,將標準版“中杯”旗艦和Pro“大杯”旗艦在尺寸上做了區隔,“中杯”改爲小屏,而“大杯”則延續了過往的全能旗艦定位,“超大杯”則更聚焦影像。
小屏旗艦最大的痛點,就是續航了,旗艦SoC耗電量高,而小屏手機受限於機身尺寸,無法塞入大容量的電池,這就造成過往絕大多數的小屏旗艦,續航都很難做好。但隨着高密度電池的普及,今年的小屏旗艦,終於補上了續航的短板,小米15的電池容量達到了5400mAh,足足比上一代大了800mAh。續航短板補上了,似乎可以入手了。藉着國補優惠,我也入手了一部小米15,下面給大家分享我的體驗。
外觀:細節進步明顯
如果只看網圖,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和小米14有什麼區別嘛,不都長一個樣?
相機deco置於左上角,這最早能追溯到小米5,攝像頭的黑化做得不錯,整個deco的一體感很好。
拿到真機之後,我發現小米15對比小米14,儘管看起來像,但細節上的進步非常明顯。首先是中框,小米14採用不鏽鋼亮面中框,中框和後蓋的銜接不夠自然,有割手感,但小米15的中框做了一個向後包的設計,同時中框換成磨砂材質的,握在手裏感覺渾然一體。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細節進步就是鏡頭deco的處理,小米14的鏡頭凸起不大,但相機deco和背板的銜接做得不算好,手指劃過的時候明顯同樣有些割手,但小米15這裏做得很順滑。
另外誇一句這個官方的硅膠殼,手感非常好,背面做了防滑紋路處理,不容易打滑。
正面邊框進一步縮窄,四等邊設計,邊框縮短到1.38mm。
比iPhone 15Pro Max稍微窄一些:
屏幕來自華星光電,發光材質是M9,國產屏幕的素質已經非常高了,即使和iPhone對比也毫不遜色。
影像:徠卡算法質感優秀
影像算法,是旗艦手機區別於子品牌旗艦手機最大的地方。像徠卡、哈蘇、蔡司等算法,在紅米、realme、iQOO等定位性價比的機型之上,是不會出現的,手機影像發展到現在,堆料已經基本接近上限,我覺得算法比硬件重要太多了。
小米從12S這一代還是搭載徠卡的算法,到小米15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一起來看看樣張吧。
我平時拍照喜歡用“徠卡鮮豔”模式,這一模式非常適合暖色調,尤其是紅色爲主調的場景的拍攝,拍出來非常有質感。
拍攝酒店房間,顯得非常高級:
拍喫的自不必說:
拍夜市,把夜市的喧鬧和煙火氣烘托得恰到好處:
拍大紅燈籠更是強項:
拍城市,能把摩天大樓玻璃的深邃感體現出來:
超廣角鏡頭的素質也相當不錯,儘管CMOS的尺寸並不大,但寬容度不錯,陰天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長焦鏡頭是三星的JN5,支持2.6倍光學變焦(60mm),以及5倍無損變焦(120mm),實測能滿足5倍以下的拍攝需求,5倍以上還是些許喫力了。如果有5倍以上的遠攝需求,小米15Pro或者Ultra更合適。
小米15已經能很好地滿足我日常的拍攝需求,我有一臺微單(A7M4),平時如果要拍攝產品,或者出去玩專門拍人像,我會讓相機出馬,但相機攜帶不便,平時週末出去逛街,或者出去出差順便玩玩,總不可能一直揹着相機,iPhone鏡頭素質並不差,但影調過於真實,不好看,需要搭配《極影相機》之類的APP使用。
而小米15,覆蓋14-120mm焦段,有着不錯的動態範圍、寬容度表現,更有徠卡算法帶來的有質感的影調,是日常拍攝的好搭檔。小米15Ultra的影像能力自然更強大,但價格更貴,手感也下降了,對我來說還是小米15更實用。
系統:無功無過,超級小愛補齊AI應用短板
之前我體驗K80Pro的時候,就跟大家聊過澎湃OS2,這個系統,保持了自MIUI時代以來,定製化程度高,各種小部件,主題多而且免費居多的優點,而且相比澎湃OS1,MIUI 13等舊版本,bug少了很多。
但今年是AI應用爆發的一年,各大廠商爭相接入deepseek,像OPPO、魅族等廠商都有識屏功能,但我拿到小米15的時候,澎湃OS 2還沒更新,直到小米15Ultra發佈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才更新上。
現在超級小愛支持屏幕內容識別,文字提取等,總算是補齊了應用上的短板。
跑分&遊戲:極限性能一般,但持續輸出穩定
我也給小米15做了跑分和遊戲的測試。先來看跑分,安兔兔和GB6,打開了性能模式:
很一般,說實話,安兔兔只有258萬分,GB6的分數也要比一些偏遊戲的旗艦機差一些。跑分後中框很燙,這不禁讓我擔心它的遊戲表現,真的能連續長時間《原神》嗎?
來個30分鐘跑圖測試,畫質拉滿,從聖火競技場跑到奧奇卡納塔。可以看到,幀率整體比較穩定(那個大的掉幀是觸發了世界裏的任務造成的)
比較意外的是溫度。電池溫度最高不過42℃,手機就是一點溫溫的,不發燙。
30分鐘平均幀率59.43,平均功耗5.21W,平均電池溫度僅爲39.8℃。
目前對於《原神》這樣的遊戲來說,驍龍8至尊已經能很好地駕馭了,在5W左右的功耗下就能輕鬆跑滿幀,大大降低了手機的散熱壓力。我相信絕大多數人買到手機不會經常拿去跑分,但可能會經常玩遊戲,在玩遊戲這個層面上,得益於驍龍8至尊的高能耗比,小米15也有較爲穩定且對使用者的手比較友好的表現。
續航
續航這次我沒專門測,但用一個對比:比iPhone 15Pro Max好不少,我的15PM還有97%的健康度,當時買它也是因爲iPhone小屏機的續航是真的不好,才選的大屏。而小米15,體積更小巧,續航更好,純5G用一天,下班回來還能剩40%以上,一天一充肯定是沒問題的。
總結:走向成熟的小屏旗艦
網友說,米衝高全靠車,SU7的爆火,也帶動了小米手機的銷量和曝光度。在不少商場,小米之家往往是人最多的(哪怕裏面沒有車),但流量只能帶來一時的熱度,要想長期保持高銷量,產品力纔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
小屏手機存在幾個痛點:續航短,發熱大,影像表現一般(無法塞入大體積鏡頭和CMOS),但從小米15的表現來看,基本上能解決上述幾個問題,儘管超遠攝確實不佳,但14-120mm(0.6-5倍)足以覆蓋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焦段。如果你要選一款旗艦小屏手機,我覺得小米15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