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期收錄喪屍片爲2024年(以公映/流媒體上映時間爲準)所有出現喪屍元素的電影。本期爲無劇透的彙總推薦篇,所有出現畫面均爲劇照或預告片截圖。
1.《天啓Z:完結的起點》 全方位的保守,下飯不錯選擇
IMDB 6.1 19219人打出
《天啓Z完結的起點》也許是本期裏面最接近大衆印象中喪屍片這一概念的作品,講述了西班牙一名男子在喪屍病毒爆發後一人一貓掙扎求生的故事。一部標準喪屍片該有的情節他都有,但也就這樣了。你能看到主角逃亡屍潮、尋找食物、被人害、也救人等等,但也就這樣了。有刀但不深,有討論人性但也就一點。你不用指望看到《驚變28天》那樣的人物成長與人性,但這部電影人物塑造與劇情也絕不爛,只是稍有些俗套進而無趣了。
這種商業化考慮的保守也體現在了製作上,分鏡、運鏡你都不用指望看到什麼創新,就是標準的喪屍片拍法。但畫面質感比一般網大要好太多了,完全可以當一般的院線水準看。成本把控很好,大場面不多,基本上就是預告片那些了,但是大部分時間裏面場景、血漿等營造出質感都維持在了一個還行的水準。
一人一貓的設定和新冠疫情後的背景可能是這部電影爲數不多的創新點,但討論相當有限,男主跟着短視頻學怎麼打造防禦措施只是相當小的一個點,新冠疫情後人們對於病毒的恐懼也僅僅只是一個背景,流於表面。帶貓的設定自《寂靜之地》後似乎越來越多,但這部裏的貓貓比《寂靜之地》要靈動不少,這點倒是不錯。
總結,這部電影在全方位都過於保守,簡直像是照着各大經典喪屍片抄,幾乎沒有創新。因爲是面向大衆的作品,血漿與恐怖橋段也都相當剋制,還給你配上了一隻貓貓安慰你。對於我來說稍有些無趣了,但如果你沒怎麼看過喪屍片,也不想太被嚇到,那麼這部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已經看過很多喪屍片了,而且就喜歡《活死人黎明》這種的,不想看什麼別的類型融合進來,也不想看太多講愛情什麼的,這部老派的喪屍片也許也是2024你爲數不多的選擇,放鬆看一下還是很不錯的。
2.《瘋死》 90分鐘全片一鏡到底,喪屍片類型的突破
IMDB 6.4 7016人打出
《瘋死》毫無疑問是去年我最喜歡的恐怖片之一,但是他絕對不適合大部分人。
全程一鏡到底的電影本身就是鳳毛麟角的,只要不是愛好者拿個手機瞎錄90分鐘,那麼它本身就已經值得鼓勵了,更別說《瘋死》的調度相當不錯。90分鐘、橫跨半座城市、三個不同主角,《瘋死》描繪出一座城市在喪屍病毒開始爆發到徹底淪陷的全過程,但問題在於——它不是講一個故事。你指望看到《驚變28天》裏那樣反轉懸疑的劇情,抱歉沒有;想看到《殭屍世界大戰》裏那樣男主拯救全世界的好萊塢標準劇情,抱歉沒有;甚至就連上文提到的《天啓Z》那樣的劇情也沒有——《瘋死》是一部作者電影(文藝片),它更傾向於傳達一種情緒。
長鏡頭有兩個特性——紀實性與奇觀性。紀實性可以參見《三峽好人》的開頭、侯孝賢的固定長鏡頭,奇觀性可見《1917》。而紀實性的一個來源又是等時性,影片拍了90分鐘,影片裏的世界也就過了90分鐘,你也就花了90分鐘去看。你在現實中生活所看到的世界就是連續的、不停機的,90分鐘一鏡到底帶來的沉浸感是極好的——但這部電影大部分的差評也來自於此:“形式大於實質”、“無聊”、“不知道在看什麼”。影片大部分時間你都在看男主是怎麼逐漸變成喪屍的、女主是怎麼逃亡的,沒有什麼劇情。加之長鏡頭使得剪輯這門省略的技術缺失了,你確實可能會看到許多“無聊”、“沒有用”的內容。這就是這部電影的觀影門檻所在了。對於我來說,丟開手機,全黑環境下全神貫注看這部電影,“無聊”的片段恰恰就是其他恐怖片jump scare等待的懸念、在真正絕望的時候的催化劑。
全片看下來,腎上腺素飆升,全程都維持在一個緊張的氛圍,後半段更是推入絕望的深淵。在我看來,實際上電影想要傳達的就是在這個急劇變化、撕裂的世界裏,不管你是什麼階級、什麼性別都不受控地滑落,傳達人在這種境地下的絕望與恐懼情緒,最後發出一句警告,而不是注重要講什麼故事、要講什麼道理。
而且,一鏡到底並不意味着攝影與音樂上就糊弄。相反,這部可能是是這期裏攝影最講究的一部了,分鏡、光影都相當有質感。現場音源音樂與配樂的切換流暢自然,將影片又嗨又緊張的弦繃得很好。也有許多對經典喪屍片的致敬,像是《驚變28天》的配樂與奔跑、《鬼玩人崛起》的片頭。
總結,如果你平時就不喜歡看文藝片、也不覺得自己有耐心,更傾向於看一個好故事,那麼不推薦看本片,你看完很可能只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但如果你看完我的介紹對這部片有所興趣,很明確自己就是受衆,相信我,90分鐘的沉浸體驗絕對過癮。
從喪屍來說,本作的喪屍特殊於在光照下力氣會更大,變喪屍的過程是比較長的,未徹底變成喪屍前的狀態會比較像是《The Sadness》裏的喪屍,瘋瘋癲癲。
3.《屍咒》 類型的粗暴融合
IMDB 5.3 331人打出
電影講述了一個劇組在廢棄學校拍攝一部以舞蹈爲題材的實驗電影,卻引出一串恐怖後續的故事。這部電影相當神奇的一點在於豆瓣3000+人評分,而IMDB只有331人評分,只能說營銷號立大功。豆瓣上大部分是差評,相反IMDB上評分還比較兩極分化。
我這裏就來稍微講一下我的看法,首先,這確實是一部多類型融合的電影,融合了殺人狂、喪屍、民俗恐怖(如果你是想看《破墓》裏那樣的跳大神,別來,沒有幾個鏡頭)、邪教等等等等。但在我看來這些都有點過於粗暴地融合在一起了,各打各的,而且各個元素都相當淺薄,更多隻是一個形式與製造驚嚇的工具。
另外一點就是反轉。這個反轉吧確實是沒想到的,但問題是它也壓根沒給你線索啊。前半段的故意誤導在我看來這真的是純誤導了,也許想法是好的,但執行太差了。看到後面的反轉,我都無語了,如果你看了去年凱奇叔的新片《長腿》,你應該就能比較懂這種感受。真正好的反轉是你猜到這裏面也許另有隱情,作品給的線索也很多,但是它一直在誤導你,到最後揭曉的和你想的完全不同,但又非常合理,令你恍然大悟、更加感動。而不是前面一直在誤導你,不給你正確答案的線索,你根本不知道會有反轉,最後告訴你,沒想到吧,其實是這樣。後半段節奏的突然紊亂、各種設定一下子出現也是影片觀感更差、反轉更加生硬的一大痛點。
而且本片製作極其一般,就是純純網大級別。還充斥着低級或者老套的jump scare。
如果你分不清低級與高級的jump scare,我這裏簡單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你坐着在玩手機,你一個朋友經過突然在你眼前拍一下手,你被嚇到了,這是低級的,這是正常人類的生理反應,你不被嚇到纔不正常,體現在電影中常常就是一個快速剪輯+鬼叫。你的一個朋友明確告訴你要嚇你,舉起一根手指,讓你緊緊盯着那根手指,你知道他要嚇你了,但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嚇,當你鬆弛下來,他忽然拍一下手掌,你被嚇到了。這是高級的,在影片中體現就很複雜了,可以看看溫子仁的《招魂》的拉片。一個驚嚇點的營造可能持續數分鐘,中間還有幾個小的驚嚇點,通過構圖誤導、受限視野等等手法來讓你猜不出終極恐怖什麼時候出現,把你嚇一大跳。看多了就會體會到,高級的jump scare更嚇人、後勁更大,而《屍咒》的jump scare不是低級了就是有點太俗套了。
從喪屍來說,這部的喪屍是死者通過儀式死而復生形成的,但在變成喪屍後也能通過咬死活人然後讓死人變成喪屍。
總結,不推薦。如果你沒看過什麼恐怖片,這部電影能唬到你,但是你真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4.《四牲六道》
這是一部來自臺灣的短片,講述一名小偷偷了一輛出租車後準備敲詐勒索,卻遇上了意外的故事。本片通過車內監控、行車記錄儀、警察的執法記錄儀的畫面來呈現,大部分時候畫面都是黑糊糊的。加之真實的電臺、對講機溝通,不錯地從一個小切口出發,在有限的成本下成功營造出了雨夜中喪屍病毒爆發的未知恐懼氛圍。推薦!
5.《致命錄像帶:超越》中的第一個故事DEN
IMDB 5.9 9190人打出
致命錄像帶主要是由幾個不同的短片組合成的一部電影。2024年的《致命錄像帶》開頭就爲我們貢獻出一個非常爽的故事。影片講述警局的一個特殊部門追索一宗兒童失蹤案來到一所大宅,卻意外發現裏面充滿喪屍。
影片非常簡單粗暴,就是20分鐘全在打喪屍,就是看槍戰、鏈鋸殺殺殺,有一些比較血腥的鏡頭,觀感可能會比較像《殭屍來襲》,但是本片短時間內全用POV呈現,又是一種不一樣的爽感。雖然是以執法記錄儀和攝影師相機的形式呈現,但是畫質很清晰(不同於以往的致命錄像帶),而且貫徹始終的青藍調色成功地營造出了不同於原作漫畫但是也有一種詭異感覺的質感。
從喪屍來說,本作的怪物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喪屍,而是外星生物感染的產物,但在表現上是喪屍的,但如果你想看咬人感染的話,這部作品沒有,這部裏面的主角團有着“無限火力”全程噠噠噠碾過去。
製作不錯,受限於版權,我無法直接展示影片內的圖片,有好幾個很有特點的喪屍和最終的怪物形象值得一看。總之如果想要享受簡單粗暴的血腥快樂,這部絕對推薦一看。
2024年是毋容置疑的恐怖片大年,全世界對恐怖片的需求正在躍升,相應的,也有越來越多的恐怖片被製造出來。喪屍片是恐怖片的一個子類型,雖然看上去好像很有名,但實際上由於天生的成本問題,實際上製作稍微精良能看的喪屍片多年來也都還是隻有那些。還有許多喪屍片只是以喪屍爲元素,實際上更多表達的不是傳統喪屍片類型的主題,而是愛情變調或者喜劇變調。下面我會列出2024年我沒有看也不打算看的其他喪屍片,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自行查看,可能不夠完整,歡迎評論區補充。
下期預告:遊樂園/鬼屋主題恐怖片彙總與推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