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媒體,無利益相關。簡單聊聊測50系首發沒來得及在評測裏講的一些問題。
並不是這些數據不重要,而是考慮到首發製作週期,視頻節奏,觀感等原因沒有在視頻裏呈現出來。
1. 16Pin接口溫度問題
目前這麼多顯卡測下來,我的結論是隻要你電源是正經牌子,16Pin接口正常插緊,用的是電源的原裝線,燒燬的概率是極低的。
下面是一些顯卡搭配ROG白金雷鷹在原裝線下的溫度情況。
這意味着沒問題了嗎?
話不能說太滿,目前已知幾張燒燬的顯卡都有一個特點,要不就是用了SFX-L電源在ITX環境內,要不就是用了第三方定製線。所以溫度管理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ITX或者定製線玩家,除了做好散熱之外,搭配5090這種600W的顯卡,還是用原裝線穩妥一些。
2. 嘯叫
很遺憾,50系的嘯叫依舊存在,和40系時一樣,5090、5080這種等級的顯卡,在負載起來後就會產生嘯叫。
其中尤其批評七彩虹,媽的水神嘯叫的聲音比tm水泵聲音都大。
想要無嘯叫的建議5070ti,或微星超龍
超龍雖然醜,但是測了這麼多5090裏面嘯叫最低的。
貴的就是好啊。
超龍PCB
3.ROPS抽獎?
目前已經確認,50繫有0.5%的顯卡ROPS會少8個,也就是缺一個光柵單元。
考慮到無論是5090\5080還是5070Ti都是不多不少的缺8個,不像是製造過程中的失誤。
5090 標準ROPS:176個,中獎5090 ROPS:168個,損失5%
5080 標準ROPS:112個,中獎5080 ROPS:104個,損失8%
5070Ti 標準ROPS:96個,中獎5070Ti ROPS:88個,損失損失9%
我都怕後面發一版驅動讓所有卡的ROPS都少8個,FXXK N***
4. 爲了DP2.1,升級50系值嗎?
不值,DSC黑屏問題根本不是DP1.4引起的,目前更新572.47驅動後,即便開啓DSC,切全屏也不會黑屏了。
所以純純就是N卡驅動的問題,隔壁A卡也是DP1.4,DSC就沒黑屏過。
如果你說DSC畫質和原生畫質有區別,建議複習一下硬件茶談的科普視頻。
顯卡發送——DSC壓縮——傳輸——DSC解壓——顯示器顯示。
傳輸的數據變了,但總數據量不變,DSC只是讓傳輸的數據流壓縮了。
5.50系值得升級嗎?
不值得,完全不建議買。
所有評測都在告訴你4090跑不滿光追,4080光追還不到20幀。
試問,有幾個遊戲是必須開光追的?
試問,光追是誰在PC市場主推的?
這不是憑空在創造需求嗎。
有意義嗎? 真沒必要。
6.DLSS4發佈後,新時代顯卡畫質怎麼看
顯卡光柵性能=你玩老遊戲時的幀數
顯卡DLSS支持版本=你玩新遊戲時的幀數
7.DLSS4的實際體驗
我認爲新的多倍幀生成和transformer模型是很棒的,相比傳統的CNN在靜態和複雜光線下有很大的提升,多倍幀生成在絕大部分遊戲中都可用,延遲也能控制在一個不錯的程度。
遇到像是CPU瓶頸的遊戲,多倍幀生成也能讓你突破CPU瓶頸,直接獲得幀數的提升。不過目前transformer模型在遇到反射時會遇到BUG,暫時不清楚什麼時候修復。
但現在幾個遊戲能用上DLSS4呢?
評價爲純純的大餅功能
8.我不管我就要買50系,求推薦個顯卡。
買你覺得最好看的,我就覺得AD最好看。
從40系開始,顯卡堆散熱已經堆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程度。
旗艦卡非要壓到50°C纔算好,水冷卡要壓到40°C。
真沒必要,硅基芯片在100°C以內都是非常安全的,筆記本上的GPU可是常年70-80°C工作,也沒見幾個核心燒燬的。
切勿散熱焦慮,顏值優先。
真要說噪音,顯卡的噪音可能還沒你360水冷的噪音高。
9.電源多大夠用
鑑於50系能耗比完全沒提升,功耗爆炸。
5090:AMD上1000,英特爾上1200W
5080:AMD上850W,英特爾上1000W
5070Ti:AMD上850W,英特爾上1000W
我真不是黑牢英功耗高啊
10.超頻潛力如何
和40系一樣,5%的提升幅度,日常使用不建議超頻。純純跑分圖一樂。
暫時想到這麼多,還有什麼疑問, 評論區補充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