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幫準備入手新筆記本電腦的朋友,梳理一下今年上半年筆記本的選購思路。
(*本文涉及的各處理器、顯卡、內存、固態硬盤、屏幕、無線網卡等相關信息,在我們往期文章或視頻裏均有詳細說明,感興趣的可以回看。)
首先看,
預算
2500起步差不多,Word、PPT、Excel這種office全家桶非深度需求,
2500 - 6000之間
搭載
銳龍R7 - 8745H / R7 - 8845H
銳龍200系列(規格近似於銳龍8040系列)
銳龍AI 300系列
酷睿Ultra 200H
酷睿Ultra 200V
……
等處理器的輕薄本足夠了,但是建議儘量優選32GB內存的版本。有預留內存插槽的,那直接選16GB內存的也行,可以後續自己加內存。
剪輯、渲染、大型遊戲需求更多的,那就預算拉到4800起,選擇常規遊戲本或高性價比全能本更穩妥。配置拉高甚至拉滿,追求更好體驗,更佳享受,那就8000預算起步。
目前,最便宜的R7-8845H輕薄本國補後低價約2600,最便宜的RTX4060遊戲本低價約4200。
尺寸
13 - 14英寸小巧便攜,輕鬆裝入揹包或手提包,更適合移動辦公,差旅人士最愛;
15 - 16英寸主流尺寸,中規中矩,兼顧大屏與適度便攜,學生黨/遊戲黨的首選;
17 - 18英寸大屏大尺寸,但便攜性較差,更大屏幕,更好的觀影與遊戲體驗,可能更強的內部擴展與散熱效果,突出一個大就是好,好就是大。只是17英寸以上的筆記本可選機型並不多且高配機型普遍價格挺貴。
CPU(AMD)
AMD方面,
輕薄本或全能本,暫時來說,
直接選
銳龍R7 - 8745H / R7 - 8845H
銳龍200系列(規格近似於銳龍8040系列)
銳龍AI 300系列(部分性價比較高型號)
等處理器,
性能很不錯,能效表現也優秀,整機續航靠譜高規格型號的核顯能追趕筆記本RTX2050,論實用與經濟性,遇到這幾個系列規格相似的AMD處理器,那就是同模具相似配置下,誰明顯更便宜就選誰。
遊戲本方面,
老款的銳龍7000HX系列處理器
如,
R7-7745HX
R9-7845HX
R9-7940HX
R9-7945HX
……
之類的,如果搭配整機還有在售或改名在售且價格不錯的,依舊可以整選,
要經濟實用基本夠用就選R7-7745HX,要TOP級別的多核跑分,那就直接看R9-7940HX 或R9-7945HX,16個大核心的暴力,突出一個任務管理器框框就是多。美中不足就是容易積熱升溫、電池待機續航差。
預算充足喜歡最新款的,可以考慮搭載銳龍9000HX系列處理器的遊戲本,
如,
R9 9955HX3D 16核心,最高加速頻率5.4GHz,緩存144MB
R9 9955HX 16核心,最高加速頻率5.4GHz,緩存80MB
R9 9850HX 12核心,最高加速頻率5.2GHz,緩存76MB
……
這樣的型號,其中R9 9955HX3D可能是目前規格與性能最強的遊戲本CPU。
再就是可能會有一些老模具或性價比路線的遊戲本,會搭載一部分成本優勢明顯的銳龍H45的處理器。這樣的如果價格到位,也可以選。
CPU
英特爾Intel方面,
輕薄本或部分全能本,
認準最新一代,
酷睿Ultra 200H系列
酷睿Ultra 200V系列
……
等
酷睿Ultra處理器,這是真正英特爾最新且最主流的輕薄本CPU,整體能效比更好,續航表現比上一代更佳,且帶有第一梯隊理論表現的核顯,
其中Ultra 200V系列採用Mop封裝,是目前英特爾口碑最好的筆記本處理器,但多核峯值性能很一般,非常適合便攜輕薄本。
遊戲本,
尤其是常規遊戲本,考慮更省錢就優先看型號規格類似下面這些的酷睿H55處理器
13代酷睿H55 14代酷睿H55
i7-13700HX i7-14650HX
i9-13900HX i7-14700HX
i9-14900HX
……
注意,
N-1或N-2代的部分老款處理器依然會繼續銷售,
但具體哪些型號會繼續銷售,OEM廠商會採用哪些型號這個要買的時候具體看。
考慮衝最新,
那就選擇酷睿Ultra 200HX系列處理器,能效比更,I/O、內存控制器等會比老款更強,需要新款規格、性能拉滿,那直接選Ultra 9 275HX;兼顧一定性價比,就考慮Ultra 7 255HX。
可能也有一些入門級遊戲本或輕薄本
會採用Core 200H或N-1 / N-2代H45處理器,主要是爲了降低成本,拉低售價,這些H45的馬甲或老款處理器,性能和能效比都很一般,但打打遊戲或日常輕度辦公也是夠用的。
還是那個道理,追求經濟實惠,Ultra 5走起;量大管飽Ultra 7更好;規格拉滿直接Ultra 9安排上。
相比酷睿Ultra 200H與Ultra 200V等處理器,這些酷睿Ultra 200HX處理器,屬於臺式機同規格移植,核心數更多,峯值性能更好,但核顯更弱,續航表現更差,要發揮出比較高的性能,對電腦的功耗與散熱等要求更高。
顯卡
輕度需求,輕度遊戲,打打LOL、打打瓦,那核顯很強的輕薄本足以,
比如搭載
核顯(集顯)
AMD Radeon 780M
Arc Xe LPG 112EU
及其以上規格性能核顯輕薄本。
玩大型遊戲、3A遊戲、玩黑神話·悟空或有顯卡生產力需求,直接選高性能的獨立顯卡就行,
建議:筆記本RTX 4050起步,國補後起售價也就3800起;筆記本RTX 4060 / RTX4070更適合7000以內預算去購買。
RTX5050 / RTX5060筆記本預計要在5-6月才能陸續上市,筆記本RTX5070估計提升不大,4 - 5月可能陸續上市,
高端大顯存超高性能就從筆記本RTX5070Ti開始選起,搭載RTX5070Ti顯卡的筆記本,國補後最低起售價可能會在7500起,這大概也是萬元價位最甜品的筆記本顯卡。
預算再拔高到12000以上,模具與配置很不錯的低價清貨的RTX4080或RTX4090遊戲本,或者等3月下旬開售的新款RTX5080與RTX5090遊戲本。
內存
16GB / 24GB容量,目前是真入門級,能用可用日常輕度需求夠用;
32GB / 48GB容量,實用性更高且更具挖掘潛力,窗口、軟件多開,大型軟件/大型遊戲更絲滑;
64GB / 96GB / 192GB,更適合不差錢但想要配置拉滿的玩家。
如果筆記本配備的是插槽內存,且出廠預裝的是單根16GB DDR5內存,自己再加一根16GB DDR5內存,形成對稱雙通道,性能上限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自己加配或更換內存並不麻煩,只是需要拆機、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與基礎常識。小白玩家的話,還是多花點一步到位爲佳。
硬盤
512GB固態硬盤純丐版,輕度使用早期夠用,重度需求後期肯定不夠;
1TB固態硬盤,2025年主流價位PC標配容量,資料、遊戲倉庫兩不誤;
2TB固態硬盤,大學4年應該是完全夠用了,但出廠標配2TB的機型主要在一些高配或高端機上,由於固態硬盤大部分筆記本都可以自行拆裝,所以需要2TB或更大容量的,建議自己去額外買硬盤更換或加裝。
4TB固態硬盤,對一般玩家而言還是小衆需求,且目前4TB的SSD價格普遍較貴,最便宜的4TB M.2 2280 LTC也得1200起步,性價比見仁見智。如果確實有需要,記得重要資料多備份。
屏幕(1K/2K/4K)
1080P 144Hz / 165Hz高色域,能用但不夠好用;
2K 120Hz / 165Hz / 180Hz / 240Hz 350nit - 500nit,當下筆記本或遊戲本大量標配都是ta,堪稱基本配置;
2K 240Hz 500nit+ 目前主流好屏起碼都是這個起步;
2K 300Hz / 360Hz 500nit+ ,高端筆記本好屏幕得認準這樣;
2K 240Hz / 4K 120Hz miniLED,旗艦或頂級筆記本可能會搭載,突出一個參數牛B
還有一些筆記本搭載OLED屏幕,色準、頻閃、亮度等素質很好的機子,也是非常不多的可選項,只是得注意防燒屏。
接口(佈局、類別與數量)
3A2C(3個USB-A + 2個USB-C)很合適,外接鼠標、鍵盤、U盤剛夠使;
4A2C(4個USB-A + 2個USB-C)簡直完美,甚至還給耳機留個位;
HDMI 2.1外接投影儀、顯示器,標配功能沒得說;
雷電4 / USB4,速度超快,功能超多,妥妥的加分項;
雷電5,部分高端機或旗艦機纔有,目前屬於錦上添花;
100W或140W PD充電,筆記本外出攜帶應急供電,有ta真香;
OcuLink接口,輕薄本、掌機、迷你主機新玩法,有了這個接口,一些低價機型就能更低成本玩上外接顯卡塢。
如果看中的機型,接口布局與接口類型、數量比較陰間,比如不夠用、插拔不方便,那搞個電腦接口擴展塢就是不可避免的妥協之法。
無線網卡
這個關係到電腦的WiFi與藍牙表現,目前最新的是可以支持到WiFi 7,且BE200網卡性價比最好,
大部分機型搭載的還都是WiFi 6(WiFi 6E)無線網卡,在這方面可能AX210是最合適的之一,
如果對無線網絡的穩定性、性能有焦慮,可以針對性地做一些調整優化。
便攜(重量與尺寸)
輕薄本 普遍重量約1kg - 1.9kg
全能本 普遍重量約1.2kg - 2.2kg
遊戲本 普遍重量約2kg - 3kg+
輕薄本1kg - 1.9kg是主流,尺寸普遍在13 - 16英寸,尺寸越大,重量越重;
全能本1.2kg - 2.2kg,介於輕薄本與遊戲本之間,尺寸多樣,有不少輕薄本與全能本是共板方案或同模具機型;
遊戲本則起步2kg,主流都在2.4kg以上,17英寸或以上的遊戲本,普遍都在2.8kg以上;
這還是未計算電源適配器在內的裸機重量。
經常外出攜帶,16英寸以下,裸機2.2Kg以內重且支持PD充電功能的機型比較適合,固定場景使用,不怎麼攜帶,追求性能強、散熱好、擴展強大,那重量16 - 18英寸模具散熱與擴展性很好的常規遊戲本可能更合適。
續航
上自習、上課堂、開會議,正常使用筆記本續航四五個小時不可少,如有此類高續航需求,那優先考慮
大容量電池(比如容量不低於70Wh)+
銳龍R7 - 8745H / R7 - 8845H
銳龍200系列(規格近似於銳龍8040系列)
銳龍AI 300系列(部分性價比較高型號)
酷睿Ultra 200V系列
酷睿Ultra 200H系列
……
等處理器的機型,帶有獨顯的機型,最好能支持集顯模式,
此外,筆記本的內存頻率、屏幕亮度/刷新率、電源模式、網絡連接使用、負載、外接設備情況等,也都會不同程度影響筆記本的電池續航時長,需要更長續航,也需要對這些方面適當注意。
品牌與模具
品牌也是各位帥佬選擇筆記本的一個關鍵因素,這個建議根據自己喜好和需求選就好,比如很擔心售後與品控,那可能選擇聯想、華碩等品牌的中高端筆記本或許更容易緩解這方面的焦慮。
喜歡炫酷的燈效與大眼睛,那就得額外多加一兩千甚至大幾千選擇ROG遊戲本或全能本。追求極致配置性價比,可能選擇機械革命、火影、七彩虹等品牌的部分機型更合適。
模具,就是筆記本的主板、殼料等在內的整體,這個直接關係到一個筆記本的內在結構、供電、散熱、擴展性、外觀以及內外圍,暫時還沒有比較具體的標準,建議多看比較靠譜的實測,多對比。
至於具體什麼機型更值得選購入手,直接看我們經常更新的筆記本推薦視頻就可以了。
一些特殊需求,這就得具體問題具體看了,比如想買最強核顯全能本的,現在AMD已經發布有銳龍AI MAX + 395這樣搭載40CU RX 8060S的處理器,這核顯理論性能能追趕RTX4060,但搭載這U的整機價格也是至少1萬以上,
另外,今年全年應該都是有國補的,無論買哪個機型,買之前都建議看看能不能用國補,但凡能疊國補的,至少都能省個大幾百到上千元,萬元以上的機型,甚至能省2000元。
這裏是巔峯玩家,咱們下期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