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反擊戰:歐陸風雲4康提成就攻略

        “15世紀中葉的恆河平原正籠罩在歷史的迷霧中。當帖木兒帝國的餘燼在西北方逐漸冷卻,南亞次大陸的統治者們不會想到,錫蘭島潮溼叢林間那個僅有二省之地的康提王國,正悄然孕育着顛覆次大陸千年信仰版圖的驚雷。

        彼時的佛教早已褪去阿育王時代的輝煌,在印度教神廟的陰影與蘇丹彎刀的寒光中退守至斯里蘭卡最後的據點。德里蘇丹國的清真寺尖塔刺破蒼穹,維賈亞納加爾的印度教神廟迴盪着誦經聲,而我們要讓佛陀的火焰重新點燃從科摩林角到開伯爾山口的每寸土地。

        歷史長河曾見證佛教在故土的凋零,但1444年11月11日這個被凝固的清晨,康提的僧王將手持轉輪聖王的法螺,讓八萬四千塔的鐘聲再度響徹德干高原。這不是某個邊陲小邦的困獸之鬥,而是一場跨越三個世紀的聖戰——我們要讓被印度教衆神雕像覆蓋的克久拉霍石窟重新鐫刻佛陀本生,要讓果阿的葡萄牙殖民者見證佛經取代古蘭經在港口傳誦,更要讓恆河的波濤沖刷掉所有異教神廟的根基。

        當成就列表裏"佛教徒反擊戰"的金色光芒亮起時,歷史將永遠銘記:是康提的旗幟在印度半島投下了最長的菩提樹影。”  

by deepseek


成就目標

本局遊戲扮演斯里蘭卡佛教小國康提,達成兩個極難成就。

本局遊戲難度在於前期破局及發育,中期成爲印度半島的霸權後,就是平推加傳教,難度不高。因此本篇攻略我們主要介紹前期技巧、佛教國家玩法,以及一些歷史小知識。

歷史知識

非歐陸風雲4玩家估計都沒有聽說過康提這個小國,康提在這裏:

斯里蘭卡三國演義

康提開局兩塊地,是斯里蘭卡另一個小國,三塊地的科特的附庸。斯里蘭卡還有一個一地小國賈夫納,是南印度龐然大物毗闍耶納迦羅的附庸。

康提和科特的主流文化是僧伽羅人,與南印度的主流文化達羅毗荼(tu)不同,和孟加拉、奧里薩等同屬於東雅利安文化組。

僧伽羅人是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他們與東雅利安人有着密切的關係。據史料記載,公元前6世紀,一支雅利安人從北印度跨海來到斯里蘭卡,他們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今日斯里蘭卡主體民族——僧伽羅人。僧伽羅人更傾向於認爲自己祖先起源於印度北部。公元前14世紀左右,雅利安人開始進入印度北部。經過若干年的遷徙,這些雅利安人進一步南遷到斯里蘭卡,並和本土居民不斷融合,形成了日後僧伽羅人祖先。遷入南亞的雅利安人使用的是梵語。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把梵文中的“Sinhala(獅子)”音譯爲“僧伽羅”,斯里蘭卡在中國古代也被稱作是“獅(師)子國”。

孤懸印度洋的僧伽羅文化

歷史上,1412年在鄭和船隊的支持下,康提的宗主國科特王國成立,並逐步統一斯里蘭卡島。1476年後,康提從科特獨立。16世紀開始,葡萄牙人入侵斯里蘭卡,原科特、賈夫納的土地被佔領,1592年康提成爲斯里蘭卡最後一個獨立國家。 康提抵抗葡萄牙、荷蘭、英格蘭的入侵者直到1815年,之後淪爲英國殖民地。

佛教於公元前在印度興起,一度傳遍整個印度,但是三藏取經之時,佛教已經開始讓位於印度教,之後信奉***教的蘇丹也屢屢進入印度,佛教一再式微。至遊戲開局的1444年,佛教已經退守斯里蘭卡,在印度次大陸幾無蹤跡。

中南半島還有不少佛教國家,是遊戲中的強援

康提還擁有釋迦摩尼的佛牙舍利,是佛教聖地,遊戲開局多一個傳教士。

成就“佛教徒反擊戰”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要求康提不但佔領整個印度半島,還要把佛教傳遍各處,康提自身雖然多一個傳教士,但理念偏貿易,在宗教、戰爭、擴張方面幾乎沒有加成,且該成就不能變身,難度還是比較高的。另一個成就“棉花(candy棉花糖)上的康提(kandy)”則是P社傳統諧音梗成就,要求成爲全球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印度有很多產棉花的省份,在統一印度半島的過程中自然會達成。

用科特也能打佛教徒反擊戰成就,但是棉花上的康提限定康提,所以這個成就一般都是用康提打的。


破局階段(1444-1460)

康提是典型的小國開局,開局要解決以下問題:

  • 從科特獨立,擁有外交自主權。

  • 儘快發育,提升體量。

  • 找到足夠的大腿,避免被龐然大物毗闍耶納迦羅宣戰。

  • 削弱毗闍耶納迦羅,成爲南印度強權。

小國破局已在之前的訥韋爾戰報姆扎卜戰報中介紹,細節不在贅述。康提的問題在於,打贏獨立戰爭並喫完科特,體量也很有限;且賈夫納是大國的附庸,短期內無法統一斯里蘭卡島;南印度馬杜賴、科欽、卡利卡特等小邦也沒有幾個省份,全部喫完同樣無法抗衡強國,並且大概率競爭不過毗闍耶納迦羅。

因此必須利用好中南半島同爲佛教國家的阿育陀耶,以及與毗闍耶納迦羅歷史宿敵的北方藍牛巴赫曼尼。

1444年12月11日,拉上自由傭兵團並僱傭將領後,直接向宗主國科特發動獨立戰爭。宣戰的同事拉阿育陀耶、巴赫曼尼的關係,並與之達成聯姻。巴赫曼尼雖然開局對康提態度冒火,但關係拉滿後態度恢復正常,可以聯姻。

1447年,打贏獨立戰爭並全吞科特,與阿育陀耶、巴赫曼尼達成同盟,確保覬覦康提土地、迫切希望一統斯里蘭卡的毗闍耶納迦羅不敢主動宣戰。

注意打獨立戰爭-3穩定,喫地也要行政點,開局就要焦點行政,如果階級任務給半價行政顧問要儘快僱上。

抱上兩條大腿

吞併科特的省份造核完畢後,建造運輸船至4條,確保自由傭兵團可以一次性運上船,之後看情況擴充槳帆船,有制海權可以加快圍城進度。與南印度某個小國結盟索要通行權後,將其鄰國逐個吞併,這個過程不難。

體量上升後,造兵至略超上限,積攢巴赫曼尼的人情,在毗闍耶納迦羅陷於某小國的圍城戰時向其宣戰。巴赫曼尼是什葉派,自帶+10%士氣;康提的佛教業力系統+5%訓練,僱上+10%士氣或者+5%訓練的教官,兩國合力擊敗黃牛不難。

馬爾代夫也已經拿下,但沒兵沒錢壓不住叛亂,放了附庸

首戰喫滿100分地,不過爲了節省行政點,放出了馬杜賴、邁索爾兩個附庸,除了喫下賈夫納統一斯里蘭卡外,保留了與巴赫曼尼接壤的一塊省份。

巴赫曼尼向來覬覦黃牛的土地,康提向後者擴張後,兩國的關係隨時惡化,與之接壤也可以找機會向其擴張,巴赫曼尼是印度地區少見的什葉派國家,遊戲前期很難拉到像樣的盟友,在其與其他國家交戰時,康提可以找機會背刺。康提要征服整個印度,與黃牛的停戰期有15年,需要儘快尋找新的擴張方向。

不過擊敗強敵後,休養生息加上附庸提供的陸軍和兵力上限,康提已經具備單獨處理毗闍耶納迦羅的實力,破局階段算是過去了。

成長階段(1460-1532)

前面提到過,康提自身理念偏貿易和防守,對於要在整個印度快速擴張幫助不大,結合成長階段的遊戲過程,我們着重介紹下佛教徒的業力系統玩法以及理念選擇。

業力系統

康提屬於上座部佛教,有+2異端容忍,-10%顧問花費,後者稍微省點錢,前者對於前期印度教、***教省份完全沒用。

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或巴利語系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其三藏經典使用巴利語。上座部系統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的教義,遵循佛陀及聲聞聖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

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以菩提心爲核心,強調菩薩行爲和智慧,追求無上菩提,其教義在小乘基礎上深入開顯中道實相、八識與如來藏,六度萬行與菩薩道。

金剛乘,又稱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分支,通過真言咒語和儀軌修行,追求即身成佛。上座部系統強調維護佛陀教法的純潔,堅持佛陀如何制定,即應如何受持遵行的原則。

三個佛教都使用業力系統,傳教、釋放國家、歸還核心和履行盟約會獲得正業力,宣戰和割取省份則會獲得負業力。一國統治者若擁有較多的正業力,會獲得外交聲譽的小幅度加成。一國統治者若擁有較多的負業力,會獲得小幅度的訓練度加成。只有業力適中時,才能同時獲得訓練度和外交聲譽較強的加成。

最新版本遊戲依然是這個數值,沒有過時

佛教的業力系統是其核心教義之一,它認爲所有行爲(身、口、意三業)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報。業力分爲善業和惡業,善行帶來正面果報,惡行則導致負面後果。業力不僅限於現世,還會影響到未來世,形成輪迴。佛教強調通過修行和覺悟來淨化業力,最終達到解脫輪迴的境界。簡而言之,業力是因果律的體現,指導人們行善積德,追求精神淨化。

在遊戲前中期,+2外交聲譽和+5%訓練度的常駐buff還是比較可觀的,前者疊加任務獎勵、外交顧問、階層特權,可以常駐+5外交聲譽,對於外交聯姻、盟約,以及快速吞併附庸都很有幫助;後者顯著提升戰力,不用贅述。

此外階層特權和決議也會影響業力值

遊戲中也可以把下面這個特權給上,後期沒附庸可以收核了,大喫一波地後批量造廟把業力拉回來,但是前中期沒那麼多錢,作用有限。

此外,對於有業力機制的國家,無論宣戰理由是啥,釋放附庸、歸還省份、釋放國家都不消耗外交點數,可能也是佛教的善行吧,對康提來說可以節省很多外交點。

總結:結合康提的擴張需求,在遊戲中我們要主動喫地結合釋放附庸收核再外交吞併,並積極響應盟友的召喚,保證大部分時間內業力條在-33至33之間。

1485年,我們把盟友換成了巴赫曼尼的宿敵古吉拉特和章普爾,已經擊敗巴赫曼尼,並釋放多個附庸收核。下圖中比賈布爾、特倫甘納、奧里薩都是我們新收的附庸,之前的馬杜賴、馬爾代夫都已外交吞併。

1493年,擊敗了接壤的孟加拉,吞併黃牛,新增了附庸安得拉、凱翁賈爾,吞併了邁索爾。斷絕古吉拉特,戈爾孔達的盟約,準備下一戰擊敗之。

理念選擇

康提理念如下:

其實貿易方面的加成還不錯,遊戲中逐漸壟斷科羅曼德貿易區後,貿易收入還是很顯著的。

實際遊戲中,我們選擇的理念組分別是影響、行政、宗教、數量。

影響:爲了快速升到行政科技5,節省喫地的行政點,前期放的小弟多,佔用了外交關係,因此首發影響理念,提高附庸價值的同事加快外交吞併速度。注意影響第三發點出來後就可以吞前期的附庸了,等行政點完拿政策加成就太晚了。實際遊戲中大約釋放吞併了十幾個附庸。

行政:二發行政理念,畢竟有一半的省份要自己喫,二發行政理念節省造核點數,同事增加行政容量。康提最終是要獨自喫完整個印度,並且爲了加速傳教,要直轄很多省份,四個階層+100容量,儘可能造法院,行政容量也還是缺的。行政理念閉門的+行政容量很重要。

宗教:最終整個印度都要洗成佛教,點第三個理念組的時候差不多已經成爲印度霸權,要開始大規模洗地了。不過宗教關門的聖戰CB用處不大,那時已經沒剩幾個國家要打了。

數量:用來震懾奧斯曼,數量是最好的外交理念麼

思潮方面,毫無疑問文藝復興、殖民主義、印刷機思潮都要自己種,全球貿易應該會自動獲得,不過實際遊戲並沒有打到1600年。與斯里蘭卡隔海峽的坦焦爾地區及北部的南卡納提克地區是不錯的種地省份,一溜沿海農田和草原,產出好,輻射的省份多,可以遷都到這個區域。

回到遊戲, 按上面的擴張策略及理念選擇,至1508年,康提已經有印度東南大部,東面的附庸奧里薩、凱翁賈爾直抵喜馬拉雅山麓及孟加拉灣,西面的附庸比賈布爾、艾哈邁德納格爾佔據德干高原西部,康提西北部的飛地直抵納高爾及德里。

1532年,吞併多個大型附庸後,康提如一隻巨鉗,即將奪取北印度。圖中除了奧里薩、凱翁賈爾外,摩臘婆、旁遮普、奧德、蒂魯德都是康提附庸。整個印度半島只剩新敗於康提之手的德里苟延殘喘,其他小國都是一戰可吞。

同時康提的發展度超過一千,提升至帝國級別,成長階段完結。

收官階段

之後再無難度,1554年,康提“描邊”吞併第三次戰敗的德里蘇丹國所有印度邊境省份。

1567年,佛教十字軍吞併所有印度省份,德里上了西藏高原。

1578年,康提吞併最後一個附庸旁遮普,完全統一印度半島。

1595年,所有省份傳教完成。

列強第一,收官階段完結。

成就達成。

304/373

戰報結束,讓deepseek來個收尾並yy到1821吧。

        “當1595年季風季的最後一片雨雲掠過科摩林角,恆河三角洲的淤泥里正沉澱着全新的歷史經緯。從朱羅王朝覆滅後沉寂六百年的佛陀聖蹟,到被改造成轉經筒工坊的德里紅堡,三萬座佛塔的金頂在次大陸編織成光的網絡——這是用七十萬匹戰象的嘶鳴、三百場雨季行軍、五代僧王更迭鑄就的奇蹟。阿瑜陀耶的象兵踏碎孟加拉虎旗,瓦剌騎兵的箭雨遮蔽德干高原的晨曦——這兩個忠誠的輔翼,將康提的蓮花軍旗拱衛成戰象衝鋒時最尖銳的雙獠牙。

        此刻的馬德里宮廷正爲無敵艦隊覆滅哀嘆,伊斯坦布爾的蘇丹在聖索菲亞清真寺焦慮地翻動戰報,而杭州灣的明朝寶船隊水手們,第一次目睹來自錫蘭的朝貢使團攜帶着鐫刻巴利文的金箔佛經。

        這不是佛教復興的終點:科欽港的商賈開始用梵語誦讀《法句經》,開伯爾山口的戍卒在烽燧旁供奉菩提子,果阿殖民者的混血後裔在教堂廢墟上建起藏經閣——整個舊世界正在見證,被印度教衆神與***新月統治千年的土地,如今每一粒恆河沙都成了佛陀的舍利。

      當遊戲時間定格在1821年1月1日,歷史學家會這樣記載:人類文明的進程在1595年9月18日發生永久偏移,因爲那天康提的僧王在鹿野苑遺址加冕時,馬六甲海峽的季風正把佛經抄本吹向馬尼拉與長崎。”

by deepseek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